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论文_尉翔

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论文_尉翔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48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在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应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并且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域文化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将其与现代设计元素充分的结合到一起,体现出当地建筑特色。本文在分析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时,主要从地域文化的含义、二者融合的意义,以及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现代建筑设计

引言

大家都知道,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建筑设计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我想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的影响,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特点。

1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必要性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建筑不仅代表着当地的科学技术和艺术水平,更是其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功能上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之外,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能以最直观的方式表现当地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围。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类愈来愈注重与生态环境协调共存发展,只有做到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充分融合,才能够通过建筑本身去传承当地的城市文化。除了普通的民用建筑之外,一些地标性建筑,如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建筑,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其内部功能布局适合当地文物展陈需求,还要从建筑形态、外立面等方面考虑是否契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尽管地域文化对于现代建筑设计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但在当今国内,地域文化仍然未能引起建筑师们的足够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设计手法、建筑元素开始在国内显现,导致国内建筑严重缺失本土文化气息。虽然学习外来的建筑文化并没有错,但不能重外轻内,要在建筑文化中吸收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元素,找到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平衡点。

2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表现

2.1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

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2.2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

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①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③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

3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的途径

3.1建筑设计与物质层面地域文化的融合

在地域文化中,是具有物质层面的内涵的。不同地区的人们生活方式不同,久而久之也会在地域文化之中体现出来。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要尽量设计出符合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结构形式,尽可能选用符合当地物理环境以及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其物理环境表现形式大不相同,这是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第一个表现。为满足地域文化的物质层面要求,建筑设计人员要依据建筑物理学知识,合理的进行采光设计以及通风设计等,同时要设计出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和抗震系统。部分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将建筑材料的运输便利性考虑在内。而其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选择的关注点在于,能否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

3.2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形式上的继承与套用,而是需要建筑设计者很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在建筑设计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当今中国,西方文化正逐渐取代中国的本土文化成为建筑风格的主流。建筑设计承担着文化和历史传承的重任,虽然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在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同时,不能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设计师要本着弘扬和发展当地文化,合理采用西方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西方文化可以作为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点缀和借鉴,但不能够成为建筑设计的主导。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当中,存在大量建筑技艺和设计理念值得人们去传承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在现代建筑设计当中持续发展并创新建筑设计技艺与设计理念,特别是要加大现代建筑技艺开发和科研、系统化研究传统建筑的力度,针对现代的建筑设计和传统建筑设计进行创新与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现代设计水平,使我国建筑设计水平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得到完美呈现,同时也给人们设计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更舒适的建筑作品。

3.3建筑设计与非物质层面建筑地域文化的融合

地域文化中的非物质层面的文化内涵,指的是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建筑设计人员要把握住不同文化模式的要求,从而设计出符合当地文化发展模式的建筑风格。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之后,就会习惯当地的社会联系与规则,从而具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不同地区非物质层面的地域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宗教等。确保设计出的建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形成与当地地域文化相关联的建筑体系。

结语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参考文献:

[1]于焱.论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5(03):253-254.

[2]高立人,王跃.结构设计的新思路———概念设计[J].工业建筑,2016(1).

[3]杨慧.地域文化视野下的传统商业街建筑外立面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论文作者:尉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论文_尉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