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论文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论文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

Leading by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Promoting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 中国民用航空局 冯正霖/文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总结民航2018年工作,谋划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重点,部署2019年主要任务。现在,我代表民航局作工作报告。

其中,油炸平均可以去除90%,焯水则接近80%。不过,考虑到多数蔬菜水果并不适合油炸,而油炸本身会带来高脂肪、高热量以及破坏其他营养成分,所以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2018年民航主要工作回顾

2018年,民航工作大事多、要事多、亮点多,是中国民航发展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年。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并先后3次对民航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在民航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全面、系统阐明了新时代民航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是做好当前和今后民航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民航局党组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广泛开展宣传学习,深刻领会贯彻,切实落实到抓安全、抓发展、抓服务、抓队伍的实际行动中,形成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这一年,时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隆重举行了系列庆祝活动,发布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对民航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我们全面回顾民航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绩,深入总结民航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是推动民航发展的关键一招,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破除束缚民航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民航生产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改革开放40年与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的内在联系,发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这是指导新时代民航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既是鼓舞人心的战略部署,也是催人奋进的宏伟蓝图,吹响了民航人新时代改革再出发的冲锋号角。

这一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关键一年,是民航补短板、强弱项的关键一年,民航各个领域都有新作为,各项工作都上新台阶,行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一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落实“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一加快、两实现”战略进程,行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8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06.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8.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4%、10.9%、4.6%。运输总周转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达到美国的60%以上,较2005年缩小约45个百分点。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成都、重庆、哈尔滨、贵阳、三亚等机场旅客吞吐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千万级机场达到37个,同比增加5个。空管保障航班起降突破1000万架次。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达31%,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约8750亿元,同比增长17%。圆满完成重要专包机以及“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宁夏和广西自治区60周年大庆、珠海航展、紧急接运受台风影响滞留大阪和塞班旅客等重大保障任务。

乌有先生团团脸,酒糟鼻,胖胖的,就像庙里的弥勒佛,蓄起头发胡子,换下僧袍转行做起道士,艰难的棋局令人费神,弄得他脸上层层油汗。子虚先生清癯、瘦削,好像一只打坐的鹤似的,乌有出子慢吞吞的,他却很快,闪电似的,手指将棋子掣出来,稳稳地弹到棋盘上,棋子就放在他们身边一个荒废的鸟巢里。听到有少年提到媪妇谱,子虚转过脸,淡淡地说:“你会下棋?”

一年来,我们紧扣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制约瓶颈,步步为营,攻坚克难,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为民航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运输航空创造安全飞行新纪录。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指示精神,研究制定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26条措施。既强化安全工作的政治担当。把安全作为民航的生命线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线,全面加强党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又切实抓好安全责任落实。督促各单位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安全压力,压实岗位责任;严肃查处违法失信行为以及责任原因严重不安全事件,促进事发单位警醒反思,切实修复安全链条。既突出重点、点穴扎针。集中开展偏离空管指令“五防”专项整治,加强关键岗位技术人员资质管理,深入推进空防安全“六严”专项工作,强化各运行单位运控部门风险防控职能,开展安全从业人员作风宣讲,加大中小机场安全隐患治理。又综合施策、系统防控。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严把新航空公司设立关、新运力引进关、新增容量评估关,严控业务量增长过快机场的航班增量,加大安全投入,持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着力提高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既立足当前,坚决扭转安全形势滑坡局面。针对7、8月份不安全事件频发的问题,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全行业安全大检查,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全行业共排查各类隐患问题4594项,整改完成率达到90%。又着眼长远,努力保持民航安全运行长期平稳可控。系统梳理现有安全规章标准,提升适用性和有效性;大力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强化企业自查自律,出台运输航空公司差异化监管政策;推进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新技术在民航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国资委、地方政府等建立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针对以上情况,本项目对下横梁同步及异步施工工艺对塔柱受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复核,并采取在下横梁上部塔柱上增设主动水平横的辅助措施。

安全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特征。就是要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做到安全态势可控、安全基础可靠,安全纪录始终居于世界前列,能够为民航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运行效率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反映。就是要保持行业运行链条完整,做到运行标准科学、运行信息共享、运行机制先进、运行协同有力,航班正点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民航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体现。服务品质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价值体现。就是要把真情服务理念始终贯穿于民航服务的全过程,做到服务产品多样、服务价格合理、服务流程便利、旅客体验美好,民航服务品牌始终成为“中国服务”的标杆,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经济效益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实力所在。从微观层面看,民航企业资本结构得到优化,经营机制灵活,成本控制能力强,市场盈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从宏观层面看,行业资源配置合理,竞争适度,规模效应和网络经济效应凸显,投入产出效率高,全员劳动生产率高。发展后劲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行业各类主体发展充满活力,创新在行业内蔚然成风,行业始终保持协调、均衡、绿色、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政府职能优化、法规标准完备、行业监管有力、宏观调控有度,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民航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建立基于瓦斯地质特征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在寺河矿西井区W23012巷和W23013巷、W23015巷和W23011巷,东井区的3303措施巷、43022巷和43023巷等22条掘进巷道,以及3303回采工作面进行了预警系统应用效果考察,累计考察巷道长度5 500余m。在上述巷道中,由于W23012巷和W23013巷、W23015巷和W23011巷以及3303措施巷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显著大于其他工作面,故将其做为瓦斯突出预警的重点考察对象。

——航班正常率跨越80%大关。在空域资源紧张、运行环境复杂、极端天气频发的情况下,我们坚持眼睛向内,通过压实责任、改进标准、优化机制等手段,不断挖掘现有资源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按照“控总量、调结构”的思路,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预见性政策措施,科学编制航季航班计划,严控繁忙机场预先飞行计划,适度调控东部繁忙地区航班量,适当放宽东北、西北、新疆等地区增量。激发空管系统改革活力,规范空中流量管理,缩小管制间隔,实现区域雷达管制平均间隔不大于15公里、进近雷达管制平均间隔不大于7.5公里。10个三千万级机场完成A-CDM系统建设,14个机场完成机坪管制移交,24个机场建立运管委机制,民航运行数据中心正式揭牌。优化空管CDM系统,深化管制气象融合,行业运行数据共享平台初显成效。深入开展航班正常督导,加大繁忙地区航班延误整治力度,强化航空公司、机场、空管之间的协同,完善航班延误处置联动机制。2018年共保障各类飞行562.4万班,日均15409班,在航班总量同比增长5.65%的情况下,全国航班正常率达80.13%,同比提高8.46个百分点,是2010年以来历史新高,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肯定。这也说明,只要我们守住安全底线,不断提升以航班正常率为牵引指标的服务品质,民航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能不断推进民航业的高质量发展。

——真情服务旅客获得感明显增强。围绕做实八项便民举措,扎实推进“民航服务质量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旅客出行信息告知更加及时全面,航班动态信息多方式实时推送基本实现。全国229家机场全面开通“航信通”,32家千万级机场实现国内航班旅客乘机全流程电子化,上海浦东机场率先实现国际及地区航班全流程“无纸化”出行,全年“无纸化”乘机的旅客达2.25亿人次。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成为机场服务评价的重要内容,大多数机场候机楼餐饮价格已与市区同级价格水平保持一致。开展行李运输装卸专项整治,推广行李自助托运、RFID行李全程跟踪等技术,部分机场实现出港行李全程跟踪和到港行李视频监控。客票销售和退改签更加规范,退改签效率进一步提升。陆续推出一批具有季节差异、地域特色以及传统节日特点的机上餐食,受到旅客广泛认可。开放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已有12家航空公司在300多架航空器上开通了客舱网络服务。建立完善旅客投诉集中受理平台,38家航空公司、170个机场实现与平台对接。2018年,旅客投诉总量同比下降16.1%,对航空公司和机场服务满意度同比分别提升2.2和1.9个百分点。

——民航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配合国家外交大局,全面加强民航国际交流合作。签署金砖国家区域航空伙伴关系谅解备忘录。在我国与巴拿马建交10个月内,国航开通我国首条至中美洲的定期客运航线,有力支持我国对中美洲地区的外交工作和与巴拿马的务实合作。与厄瓜多尔签署民航领域合作与技术援助谅解备忘录。与刚果(布)、科特迪瓦、卢旺达、多米尼加等正式签署、与亚美尼亚重签了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截至去年底,与我国签署航空运输协定的国家地区达126个。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民航领域落地,2018年国内公司新开国际航线167条,其中涉及“一带一路”国家航线105条。与蒙古、马来西亚、埃及、以色列、乌克兰、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格林纳达达成航权安排;与印度、孟加拉举行航空会谈;与波黑建立民航联系,填补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白;与俄罗斯大幅扩大飞越权,为我国航空企业飞越俄领空增开欧美航线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卢森堡扩大航权安排,为郑州建设货运枢纽提供航权保证。签署中法民航技术合作协议。深入推进中美、中欧、中俄、中加等适航审定合作,大力支持国产飞机出口及海外安全运行。成功举办首届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通过《北京宣言》,首次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国际民航领域文件。承办全球无人机大会、第二届中欧航空安全年会等重要会议及活动。柳芳成功连任ICAO秘书长。空管局加入全球民用航空航行服务组织。积极落实“31条惠台措施”民航相关工作,严正应对台方在M503北上航线及其连接线启用时的无理过激反应和人为设置障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整治外航官方网站涉港澳台信息。

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与不足。但是在实践中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凸显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导致信息披露工作缺乏实用性。

——深化改革内生动力日益强劲。面对行业发展的诸多矛盾,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将年度重点任务、“两会”代表委员和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代表的意见建议纳入改革方案,“四合一”整体推进。全年确定的200项改革任务,完成189项,改革效果得到第三方评估充分肯定。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行业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局属建设类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组成立。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放开社会资本投资民航业限制,推出28个民航领域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100亿元。取消航班计划审批,一、二类航线航班计划和所有临时飞行均实现网上审核备案。按照“分类管理、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的原则,以通航监管专项督查193项问题整改为抓手,着力解决通航监管过严、制度性成本过高等问题。颁布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行合格审定简化程序,多地试点推广通航经营许可与运行许可联合审定,企业获得许可时间由3至6个月缩短至最少9个工作日。降低私照训练和体检标准、降低维修要求,合并受理通航飞行任务与飞行计划审批。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全年126座通用机场获得颁证,是历年颁证总和的1.7倍;新增通航企业58家,总数达到423家;完成飞行94.1万小时,同比增长12.4%;无人机经营性飞行活动达37万小时。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明确提出民航规章标准建设要与时俱进、规章标准执行要令行禁止,完成《民航法》第五次局部修订,颁布修订20部规章、32项标准,对征集到的492条规章标准修订意见建议逐一处理。重构通航法规体系,形成通航业务模块化管理原则,完成涉及经营许可、人员资质、机场建设、适航管理、事故调查、安保管理等方面11部规章45个条款的一揽子修订。完成民航“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印发深入推进民航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稳妥推进民航运输价格改革,完善通用航空机场收费政策,调整航空煤油进销差价,加大价格监管力度。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落实维修用进口航材免税政策,解决进口租赁飞机双重征收增值税等老大难问题。扩围民航安全生产设备抵扣所得税优惠目录,由2项增至10项,有效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开发航空器国籍和适航证件办理系统,行政相对人“只跑一趟”即可领到相应证件。在中国商飞设立适航办公室,加强对重点型号项目审定工作的服务力度。增加试验类适航证,给个人自制航空器适航取证建立渠道。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各单位各部门在深化改革中展现了高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同意识,形成了团结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作风。

——科教创新成果实现多点突破。举办首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组织高端对话会,邀请院士专家建言献策。积极推动民航局与四川省、中国电科、北航大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批遴选出民航科技创新12名领军人才、33名拔尖人才和20个创新团队,31家民航科技创新“四型”科研院所和“五大”基地通过评审,全国首家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工程完成立项预可研,启动民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工作。新争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民航牵头负责在研项目数量达历史新高。一批科研成果取得突破,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成功,中航信新一代国际运价计算系统投产运行、国际机票运价搜索产品在国际市场拓展取得重大突破,神华煤基喷气燃料适航审定取得实质进展,全球第三款洁净型卤代烃飞机手提式灭火器研发成功,翻盘式行李高速自动分拣机、跑道特性材料拦阻系统(EMAS)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民航大学增列为博士授予单位;民航大学新校区、飞行学院天府校区等项目进展顺利,上海职院浦东新校区顺利投入使用;组建首批国际化人才培养储备库,完成飞行技术系列职称改革,评选产生首批24名民航正高级飞行员。颁布全球第三个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准入标准,主导ICAO电子执照标准制定,推进北斗系统、EMAS标准国际化。

——行业政治生态进一步净化。全力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真正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转化为全行业对民航安全的政治担当,转化为对人民利益的高度负责,转化为真情服务的人民情怀,转化为持之以恒“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扎实行动,转化为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自觉追求,转化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强大动力。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细化局党组“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调整配备局管干部198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举行宪法集体宣誓仪式,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大会、警示教育大会,开展新一轮巡视工作,组织开展“国内公务接待违规违纪问题”等5个专项治理,狠抓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推进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调整优化纪检、巡视机构设置,全年局机关及直属单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3人,风清气正的行业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广泛深入开展向“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学习活动,在全行业推动形成“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非凡的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浓郁氛围,在安全、服务、运行、重大工程建设、重大任务保障等各项工作中,时时处处以实际行动弘扬英雄精神。在《中国民航报》开设专栏,举办“档案见证民航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展、离退休干部“我看改革开放新成就”书画影展、改革开放四十年通用航空发展成就展、全国中小机场发展论坛、“立足小客舱、服务大世界”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动,从各个角度展示民航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成就,厦航原总经理吴荣南入选改革先锋100人,春秋航王正华、吉祥航王均金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专业精神,组织“安康杯”职业技能竞赛,举办“民航强国梦、青春创客赢”展示交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推动当代民航精神进班组、进校园、进头脑。加强老年大学建设,精准细心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工作。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8年民航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全社会的赞许,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刚才传达了刘鹤副总理对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部署,靠的是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靠的是全体民航人的不懈奋斗。在此,我代表民航局党组向长期关心支持民航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令人振奋,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当前行业安全发展基础还不够稳固,“三基”建设任重道远;行业快速发展与保障能力不足的矛盾还未得到根本扭转,“补短板、强弱项”任务更重;行业发展区域性、领域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航空需求还存在差距;行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深化改革还需加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还不到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通过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加快解决。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要求和艰巨任务。一方面,只有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实现民航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切实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国际国内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挑战;才能真正突破行业发展瓶颈,较好地解决需求旺盛和保障能力不足的主要矛盾;才能不断汇聚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扎实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另一方面,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曲折、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的“坡”和“坎”需要我们去跨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要把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作为确定工作思路、制定发展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进一步明确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要素、路径方向和效益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民航落地生根。

本实验中,设定K-Means算法的聚类个数为9.由表4可以看出,在较大规模数据集上,AP算法表现较差,K-Means算法和Spectral算法相对而言表现较好,但IOCAP算法在所有指标上均优于其他算法,这说明对于大规模数据集,IOCAP算法有较好的聚类性能.

汪家寨选煤厂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保证了选煤厂连续稳定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实践证明,选煤厂只有加强技术改造才能适应矿井生产及市场需求;才能提高企业竟争力,提升企业形象,创建科技创新型、环保经济型、高效优质型选煤厂。

一是发展理念新。民航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推动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树立和强化新发展理念,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民航各项工作的始终。

创新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中。必须把创新作为民航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之策,大力培育行业创新文化,营造行业创新环境,推动行业创新体系建设,让创新在行业内蔚然成风。协调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民航长期存在的问题。必须协调处理好民航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把短板补起来,把弱项强起来;更加注重发展的集约性,全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加注重发展的协同性,共享业内资源、信息,自觉维护行业的系统性。绿色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倒逼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必须聚焦人民群众绿色出行需求,以航空器节能减排、机场环保建设治理为核心,构建多元参与、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形成民航全领域、全主体、全要素、全周期绿色发展新模式。开放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航业国际化特征明显。必须进一步开阔国际视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放开投资准入,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容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共享是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群众对民航业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牢牢把握发展为了人民理念,努力使民航与人民群众生活融合的更加紧密,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便捷、经济的航空服务,增强对民航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使民航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更高,使民航业对国家GDP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二是发展目标明。目标导向是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在推动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我们以战略目标和总体目标为统领,以阶段目标和专业领域目标、单位具体目标为支撑,一步一步地扎实迈进。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一个航班一个航班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我们牢牢守住了飞行安全底线。2018年运输航空安全飞行1153万小时,同比增长8.9%,事故征候万时率同比下降8.3%。运输航空实现持续安全飞行100个月、6836万小时的安全新纪录,实现16年零8个月的空防安全零责任事故纪录。

统筹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战略目标管方向、管长远,距离目标的差距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空间。建设民航强国是我国民航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既近又远、既难又可实现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对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也不一样。我们必须聚焦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科学制定民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既不能轻轻松松、躺着就实现,也不能不切实际、好高骛远,要做到“跳起来”“够得着”,成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这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民航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有人曾在2001年年初时预言“今年是人体摄影年”。2001年间,人体摄影展层出不穷,杭州人体模特艺术展、昆明人体艺术展、成都人体模特摄影师、深圳欧洲人体摄影展、广州人体摄影大展、中国人体摄影巡回赛……人体写真悄然走俏。这一时期的人体作品还比较讲究“遮挡”和“含蓄”。

统筹行业总体目标和各专业、各单位具体目标。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安全基础更加牢固、服务品质更加优质、管理机制更加有效、市场主体更有活力、行业宏观调控更加有度、支撑国家战略更加有力。在确保行业系统性的基础上,不同的行业主体有不同的专业目标。航空公司要根据自身战略定位,瞄准全球同业标杆,争创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机场要着力打造“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特征的未来机场体系;空管要努力建设 “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现代化空管体系;保障单位要形成先进、可靠、经济的技术保障服务体系;科教单位要按照“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要求,建好建强“四型”科研院所和“五大”基地。具体到不同的单位,也要自觉围绕行业发展总体目标,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制定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目标。

建立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推进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必须根据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突出引导性、评价性、考核性,研究建立一套涵盖基础指标与特征指标的发展指标体系。基础指标应包括安全水平、保障能力、生产规模、运行效率、服务品质、经济效益等方面指标,重在反映行业基本状况、总体面貌。特征指标注重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作用,能够反映民航发展质量、动力、结构变化情况。要根据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完善民航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开展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

三是发展动力足。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在推进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既要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又要努力培育壮大新动能,还要激发强大精神动力。

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当前我国民航需求旺盛,但由于行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不足、保障能力不强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我们不得不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尽力保持发展速度与保障能力的平衡。但长期的削足适履,让发展速度去将就现有的保障能力,势必抑制市场需求的充分释放。我们必须全力推动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先进技术应用,千方百计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机场保障能力、人力资源保障能力,优化民航公共产品供给,保证旺盛的市场需求能够充分转化成民航发展的持续动能。

培育壮大新动能。当前,我国航空运输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改变。民航发展的新动能蕴藏在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结构优化所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我们必须加大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使新动能源源不断产生,更加强劲持久。新动能来自旅客结构的变化。只有适应旅客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行为的变化,提供更加贴近旅客需求的航空产品,才能真正将外部需求转化成自身发展动能。新动能来自综合交通的完善。只有主动融入综合交通网络,提升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的集疏运效率,才能将旅客的联程中转需求有效转化成民航新的增长点。新动能来自技术应用的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民航业不能止步不前。我们要紧紧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提升运行效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行业发展转型升级。新动能来自员工素质的提升。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必须大力提升民航员工的能力素质,使民航员工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敏感、更加理解、更加适应,民航发展的新动能就孕育在员工素质能力的提升和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中。新动能来自生产要素的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带来了更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将催生更多的民航发展新业态。只要充分调动民航产业链上各方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就能把要素集聚带来的优势转化为民航发展的内生动力。

激发强大精神动力。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时强调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非凡的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开启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民航人奋力谱写建设民航强国新篇章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学习英雄机组活动引向深入,大力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凝聚起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建设民航强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是发展路径清。发展路径是否明晰科学,直接关系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推进和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落实“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按照“一加快、两实现”的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安排,谋定发展路径,突出工作重点,掌控节奏力度,行稳致远,善作善成。要强化安全工作的政治担当,始终坚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四个关系,切实处理好行业准入、经营许可、机队与机场规划、发展速度等源头性和关键性问题,努力补齐制约安全保障能力的短板。要努力破除制约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制约资源保障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制约行业治理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制约行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民航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局面。要认真落实《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以行动纲要为蓝图,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在四个方面发力:一要着力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当前我们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聚焦于资源配置效率和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二要着力优化行业功能布局,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是民航业的显著特征,要努力构建功能健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机场网络,积极完善覆盖面广、衔接度高、通达性强的航线网络,加快形成信息开放、资源共享、协同决策的运行信息监控网络;三要着力增强行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是破解行业内部深层次矛盾和有效应对外部竞争的关键所在。我们不仅要在战略上重视创新,而且要真正把创新发展落实到组织建设、资金保障、人才培养、协同合作、生产运行等方方面面。四要着力提高行业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对民航国际规则标准的研究,努力把行业自身的规模实力转化为影响和参与民航国际规则标准制定的实力。

项目采用欧盟水框架指南(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的标准,在德国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在北京开展了6条示范小流域88km小型河(沟)道的生态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目的是修复和保持水体的生态功能,增加水体的景观和生态价值。

功能健全、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的机场网络和覆盖面广、衔接度高、通达性强的航线网络是畅通经济循环的有力抓手。我们要大力完善枢纽机场集散功能,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从而提升行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航空运输网络整体服务水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面对行业发展需求旺盛和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把“补短板”作为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阵地,把“强弱项”作为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瞄准空域资源短板,完善推进中南、华东、华北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和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新增航线航路里程6643公里,M503北上航线及相关衔接航线、沪哈大通道(一期)、中韩大通道相继启用,成拉复线正式开通。瞄准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民航重大项目储备,谋划了未来10年重点推进的198个项目,总投资约13000亿元。201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0亿元,新建、迁建运输机场9个,新增跑道6条、停机位305个、航站楼面积133.1万平方米,运输机场总数达235个。发布哈尔滨、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加强综合管控,突出重点节点,全力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和运营筹备,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54.9亿元,飞行区四条跑道全面贯通,航站楼精装和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附属设施和配套工程进展顺利,运营筹备全面启动,总进度管控计划374个关键节点完成146个。“平安、智慧、绿色、人文”四型机场建设全面推进,制定印发建设导则,开展示范项目创建。军民航机场深度融合工作持续取得新进展,采取“政治动员、委托援建和建设运行一体化”方式,推动西藏机场建设“3+1”援建项目落地实施。空管“三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全国航班运行协同决策系统、民航通信网、东西部ADS-B等重大工程竣工。瞄准技术应用短板,积极推动高原复杂机场公共RNP AR运行;在首都机场开展HUD RVR90米低能见起飞试点和III类进近着陆试运行,浦东机场第二跑道正式开放III类运行;推进PBCS(基于性能的通信和监视)应用,积极开展激光雷达和云雾雷达试验验证。推动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运用。积极推动机场新技术应用,编制机场新技术名录指南,在首都机场启动FOD探测系统试验验证。瞄准人力资源短板,直属院校2018年招生达2.4万人,17所高校年招收飞行学生超过5500人,创历史新高。规范飞行员有序流动。飞行、机务、空管等持照专业技术人员近21万名,民航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瞄准发展结构不平衡,出台国际航权资源配置和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开远程国际航线市场准入。发布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优化疏解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白云机场非国际枢纽功能,加密国际枢纽与区域枢纽间“空中快线”,三地国际与地区航线比例同比分别提高1.4、0.5、1.3个百分点,支线比例同比分别降低0.6、0.5、0.9个百分点。安排中小机场、支线航空、通用航空等补贴资金27.5亿元。鼓励符合运行条件的支线航空公司设立发展,推进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支线航班量同比增长18.6%,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部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增速为14.8%、10.5%,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6和7.0个百分点。

我们相信,准确把握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点,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落实,推进民航强国的战略进程就一定会行进在正确的航路上。

2019年民航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对于中国民航来讲,注定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运行、新中国民航成立和“两航起义”70周年以及第十届中国民航发展论坛等大事,都将为国内外所关注。

2019年要在深化去年八项便民服务措施基础上,开展“民航服务质量重点攻坚”专项行动,进一步提升民航服务品质,打造“中国服务”品牌,让旅客、货主有更多的真情服务获得感。一是促进民航“无纸化”服务提质升级,将“无纸化”出行服务由国内航班向国际/港澳台航班推广;推进行程单电子化改革,构建电子化行程单安全体系。二是鼓励人脸识别、自助值机、自助托运、智能问讯等系统建设,千万级机场自助值机旅客占比力争达到70%以上。三是探索人工智能、生物特征识别等新技术与民航安保工作的融合,推广旅客“差异化安检”和“诚信安检”试点经验,推广证件执照网上办理、无接触式安保等。四是推进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建设,制定《全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建设指南》,推广应用RFID等技术,鼓励千万级以上机场使用“航易行”,实现旅客对行李的全流程跟踪。五是提升中转旅客服务体验,试点开展中转旅客跨航司行李直挂服务,积极协调海关查验部门加快推出国际“通程航班”普适政策。六是提高旅客对机场餐饮服务的满意度,配合价格管理部门,严厉打击候机楼餐饮附加服务乱收费和大面积航班延误临时提价行为。七是推进空中接入互联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增加能够提供客舱无线局域网服务和空中接入互联网服务的航空器数量,丰富远程航线无线网络服务内容。八是提升航空物流服务水平,推进中性电子运单、物联网航空货物跟踪等项目实施,开展航空物流信息化、物流标准化、管制代理人、已知托运人、差异化货物安检、空铁联运等试点,为货主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九是推出12326民航服务质量监督电话,为旅客提供快速咨询、投诉举报等“一站式服务”。

做好2019年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对形势的判断、工作的重点统一到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并结合民航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对当前民航发展面临的形势,既要看到“变”,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各种矛盾交织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增大,2019年民航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行业发展将经受严峻考验,行业整体经营压力和效益水平可能面临较大挑战,市场格局可能发生一定变化。也要看到“不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历史方位没有变。我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强、潜力足的内生特点没有变。随着“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措施的出台,宏观经济对民航发展的有力支撑没有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民航发展的旺盛需求趋势没有变。但是,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以及行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把困难想足一些,把预案做细一些,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化解问题的后招;既要紧紧抓住“不变”的机遇,也要妥善应对“变”的挑战。综合研判,2019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预计分别增长11.8%、11%和5.7%,达1360亿吨公里、6.8亿人次、793万吨。总之,做好2019年民航工作,是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一加快”阶段的中盘之战,事关大势,意义重大。

2019年民航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按照“一加快、两实现”的新时代民航强国战略进程,全面落实“一二三三四”民航总体工作思路,始终坚守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底线,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关切,紧扣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力破除制约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扎实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总的要求。巩固,就是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对行业主要是补短板、降成本;增强,就是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对行业主要是优环境、强服务;提升,就是要提升产业链水平,对行业主要是抓创新、提动能;畅通,就是要畅通经济循环,对行业主要是提效率、促融合。我们要认真贯彻这一方针,扎实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确保安全运行平稳可控

2019年,民航安全工作主要目标是:杜绝重特大运输航空责任事故,杜绝劫机、炸机等机上恐怖事件,防止空防安全严重责任事故,防止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维修事故。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9个方面26条措施,牢牢坚守住安全底线。

总体来说,民航高质量发展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强化安全工作政治担当。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航安全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敢抓善管的干部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保持“控总量、调结构”战略定力,全面梳理空管、机场、航空公司等单位运行保障能力,确保行业增长速度、发展规模与保障能力相适应。继续严把新航空公司设立、新运力引进、新增容量评估;严格按规定审核航空公司新增航线和加班、包机;严格执行航班时刻配置政策,严控主辅协调机场时刻增量,严控保障能力不足但业务量增长过快机场航班增量;严格执行空勤人员、签派员、管制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值勤规定,坚决杜绝疲劳上岗。

持续夯实“三基”建设。依托基层班组建设,以平时养成为重点,持续加强飞行、机务、空管、运控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作风和资质能力建设。完成运输航空公司运控部门相关岗位设置及职责调整,发挥其风险控制的核心作用。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安全领域大数据、新技术应用。完善机长培养机制,建立基于综合能力的终身副驾驶聘任制度,强化委任代表责任追究机制,实现飞行员技术能力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大中小机场专业人才培养,以省机场集团为单位,开展中小机场空管人员培训机构试点。制定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基本标准,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夯实基层安全管理基础。

着力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系统梳理安全规章标准体系。探索实施精准、差异化监管,区分事项,精准把握监管思路;动态调整,精准编制检查计划;科学分析,精准抽取监管样本;区别对象,精准调配监管资源;全面梳理,精准采用监管手段。全面推进SES系统上线使用,做好现有信息系统与SES系统的深度整合。强化企业自查自律,加强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主动向社会公布航空器事故调查报告。研究调整外航运行合格审定职责分工。研究制定行业安全绩效指标,优化企业绩效考核指标。

2.公共危机类型。公共危机事件有多种,分类方法也很多,其中最传统的划分可分为:一种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例如地震、台风、水灾、火山爆发、海啸、雪灾、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另一种是社会原因造成的,比如战争、罢工、社会骚乱、恐怖袭击、舆论危机等等。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要精确区分公共危机是纯粹自然原因导致的,还是社会原因导致的,也会比较模糊,比如说几年前南方特大雪灾,它不仅仅是一次自然灾害,它与电力设施建设、管理体制等是有关系的。也有两种情形兼备的,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如矿难、瘟疫等。

(二)持续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多措并举,力争在“补短板、强弱项”上实现结构性突破,为破解资源保障能力难题打下坚实基础。

增强基础设施供给。全面推进民航“十三五”规划实施,启动“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落实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方案,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850亿元。全力推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及运营筹备,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严格落实总进度综合管控计划,撸起袖子加油干,确保“6·30”全面竣工、“9·30”如期开航。构建“四型机场”标杆体系,推进“四型机场”示范项目建设。落实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适时推出第二批投资项目。调整扩大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贴息范围。简化机场建设项目前期审批手续,研究将新建机场工程行业验收与颁证检查合二为一。进一步放宽民航建设市场准入。积极推进军民航机场深度融合,加快西藏“3+1”机场援建项目建设;逐步将融合工作从机场运行向规划建设领域延伸,推动军方闲置或使用频率较低的机场向民用或军民合用转化,推动民用机场特别是西部边远机场积极向军方提供服务。

提升空管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国家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做好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及试点经验的总结推广。围绕“四强空管”建设,加快实施全国干线航路网规划,持续推进京广、沪昆等空中大通道建设,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空域优化。出台全国管制中心体系布局规划。深化军民航空管融合,推进军民航资源共享、空域灵活使用、终端区联合运行等工作。推进民航运行管理中心、气象中心和情报管理中心工程建设,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空管工程,推进青岛、成都新机场空管工程建设,力争年内空管项目批复投资超过100亿。

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深入推进PBN、HUD、EFB等航行新技术应用,加快FOD探测、跑道状态灯等机场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更新航空系统组块升级发展与实施策略,推进4DT(四维航迹)、ATFM(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等新的空管运行模式应用,开展iTBO(初始基于航迹运行)试飞验证,推动GBAS系统等空管装备国产化。全面启动ADS-B管制运行。推进北京、广州地区CCO/CDO常态化运行。推进新疆、云南等地远程塔台应用试点,推广远程塔台技术在机坪管制中的应用。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在民航应用。加快新技术规章标准制修,完善新技术推广应用扶持政策,建立容错免责和资金保障机制。

提升科教支撑能力。积极构建民航科教创新联盟,提升民航科教创新整体竞争力。深化民航院校开放办学,推进省部(局)共建,研究建立共建院校任务落实机制,提升民航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力争至“十四五”初期民航科教创新总投入500亿元。编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建议,提前为“十四五”争取国家科技项目立项做好布局,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构建民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和成果应用示范工程。推进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首批科技创新“四型”科研院所和“五大”基地建设。加强民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建设,启动民航航空器适航审定技术重点实验室、民航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请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工作。加大对民航科技创新计划入选对象的综合支持力度,择优推荐参评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高级人才。加强适航审定科研条件建设,推广建立制造商适航办公室,做好C919、新舟700等重点型号适航审定,做好ARJ21和新舟 60 的设计改进审定,完成煤制航油审定。启动无人驾驶航空运输系统研究。

(三)持续完善航班正常工作

航班正常性是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集中体现,要日就月将、持之以恒地抓实抓好。加强源头治理。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时段的市场需求和运行特点,制定航班时刻差异化调控机制,疏解繁忙机场、繁忙航路运行压力。加快解决周口、合肥、来宾等繁忙区域拥堵问题。鼓励航空公司在客座率高的繁忙航线上更换大机型。完善预先飞行计划管理,落实航班计划动态调整机制。打破数据壁垒,完成航权、时刻和预先飞行计划的数据融合。提升运行效率。合理缩小管制间隔,转变管制运行方式,开展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试验运行。健全管制工作效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开展管制运行效率评估。建立以流量管理为核心的运行管理体系,提升流控科学化、精细化、公开化水平。加快智慧气象建设,提升预报精准度与服务有效性。完成千万级以上机场机坪管制移交。在大型机场继续推进低能见度起飞、标准II类或特殊II类及相应的A-SMGCS(高级地面活动引导及控制系统)建设,在枢纽机场开展III类研究,全面提升机场低能见度运行保障水平。推广使用防冰保持时间长的除防冰剂;对长江以北机场除冰能力进行评估,统筹除冰坪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机场冬季运行效率。强化协同配合。加快民航运行数据中心建设,完善空管、机场、航空公司及运行保障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机制。在千万级以上机场全面推广A-CDM,全面推行以运管委为核心的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处置响应机制。加强备降机位建设和统筹管理,强化资源信息共享。完善考核机制。建立民航运行效率指标体系。完善航班正常重点工作督查机制,采取更精准的考核和更有效的调控,对运行水平较低的航空公司、机场实施通报批评、停止受理加班包机和新增航线航班申请、调减容量等措施。2019年,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力争保持80%,全国主要机场放行正常率和始发航班正常率力争达到85%。

(四)持续提升民航服务质量

HDFS作为识别系统的文件存储模块,存储着关节点数据、数据预处理的特征数据以及最终的行为分类结果,方便PC端调用的同时为上层Spark计算框架提供数据支撑。

(五)持续提升航空运输网络效率

五是发展效益好。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使民航强国八个基本特征不断汇聚融合,实现整体跨越,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效益。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效益综合表现为:安全底线牢、运行效率高、服务品质好、经济效益佳、发展后劲足,其中:

着力强化运输网络规划与国家战略契合度。深入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开展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战略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乌鲁木齐、昆明、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以及郑州国际货运枢纽建设。发布成都、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开展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研究。推进鄂州货运枢纽机场建设。支持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干支结合,改进支线补贴办法,推动支线发展。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推进基本航空服务政策转化,为在全国实施基本航空服务计划做好准备。着力提升功能定位与资源配置的匹配度。鼓励枢纽机场与主基地航空公司建立战略协作和沟通机制。落实北京“一市两场”相关资源配置政策,落实北京首都机场地面资源扩容提升计划,推进北京双枢纽“独立运营、适度竞争、优势互补”。完善核准航线准入政策,引导打造高品质“空中快线”。统筹国际航空运输发展政策,形成协同、高效、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方案。进一步放开内地与港澳在航空运输、代码共享等方面的限制。规范国际包机运行,鼓励包机转为定期航班。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规范航线补贴行为,规范航空运输市场秩序。推动建立新开远程国际航线专项扶持性金融信贷机制。落实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深化民航与综合交通体系的融合度。推动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枢纽机场与高铁、城轨、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融合,提升集疏运效率。积极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试点解决多式联运中信息不通、不正常航班保障等难点问题。推动海关边检等部门简化手续,便利通关环境。

(六)持续激发通用航空市场活力

坚持“放管结合、以放为主、分类管理”,继续为通航发展松绑减负,使通用航空更好地“飞起来”。

加快通航法规体系重构。推进通航业务框架立法转化,力争3至5年完成通航法规体系重构。配合做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审议,推进通用航空经营许可、通用机场分类管理、无人机安全管理等规章的制修,研究无人机空管运行相关规范。进一步优化通航适航管理政策,完善轻小型、军转民等航空产品的适航审定政策及标准。降低私用和娱乐飞行取照门槛。降低通航维修执照获取难度。制定无人机运行审定标准和程序。

加快通航运行环境改善。大力支持低空空域管理综合改革试点。发布通用机场航空情报资料汇编,确定目视航图要素脱密公布方式,建设通航情报服务系统。推动建立通航飞行计划申请负面清单制度。建立空管低空开放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推进ADS-B实施及低空空域监视技术应用。完善飞行服务站配套规范和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飞行服务站建设。强化运输机场公共基础设施属性,增强对通航业务服务功能。补充更新通航补贴业务形态,调整补贴标准,加大对社会公益特征明显的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作业的补贴力度,改进应急救援补贴申报程序。

加快通航监管模式改进。落实通用航空分类管理,实施经营项目分类准入。全面实施通航企业经营许可与运行许可联合审定。加强通用航空诚信体系建设。总结推广通航监管模式调整试点经验,建立通航监管事项库,摸索制定通航监管事项符合性判断标准,降低对非载客和非训练通航企业的监察频次。完善民航局无人机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开展基于运行风险的无人机适航审定;启动无人机运行管理(UOM)平台建设,构建“多管合一、管服一体”的管理架构;建立无人机人员资质管理体系;推进深圳地区无人机飞行管理试点。

(七)持续推进民航高水平对外开放

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推动行业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实施外商投资民航业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开放、透明、规范的行业准入政策体系。全面参与自贸协定、投资协定谈判,推进与有关国家民航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制定支持国家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服务贸易发展等试点建设的民航措施。规范外国航企代表机构管理,对机构批准实行互惠对等原则。进一步扩充航权储备。努力构建结构优化、多元平衡、枢纽导向型的航权开放格局,启动与日韩等东北亚邻国航权谈判,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航权开放,高起点布局航空新兴市场和非主流市场,力争与欧美国家实现航权突破。把握航权谈判节奏,优化航权航线结构,提高航权资源利用率,确保国际航空运输增长和航权资源相适应。进一步提升合作质量。用好中美、中欧合作平台,夯实对非洲、中亚、东盟合作平台;拓展国际适航合作,在中美适航实施程序(IPA)框架下建立中美定期交流机制,积极推进中欧航空安全协议、环保、适航审定以及适航技术实施程序的磋商工作。深化与周边国家在管制移交、航路规划、跨界流量管理等方面合作。加大对港澳民航事务支持力度。统筹推进惠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大国际事务参与力度。筹备参加ICAO第40届大会。稳步推进电子执照、公共RNP AR、高高原运行等成熟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参与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UTM)国际标准规范制定;做好ICAO区域空间天气中心的筹划和运行工作。办好第十届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民航安全领域的援助培训。积极开展国际立法,推进北京公约及议定书批准。

(八)持续推进行业深化改革

按照民航局党组确定的“1+10+N”改革总体框架,加快破解制约民航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着力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与时俱进完善法规体系建设,建立立法意见征集工作长效机制。配合推进《民航法》《飞行标准管理条例》实质审查以及《航空法》起草,重点保障改革急需、安全服务保障以及新技术新业态发展需要的规章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审查长效机制,配合国家反垄断机构开展行业审查,全面开展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再清理规范一批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基础,减少准入限制、放宽准入要求、便利准入服务、规范准入管理,全面推进民航准入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案例研讨教学 目前科技发展迅速,学生仅仅依靠课本上学习的知识已经不能跟上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发展,所以,文献阅读是本科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新的技能。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主体是教师,受体是学生,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水平。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学生除了可以从教师处得到知识,也可以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得到最新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关注和阅读,并就和专业与课程相关的案例进行研讨。在研讨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已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融合,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能力。

大力推进降费减负。研究降低民航发展基金征收标准,有效降低民航企业成本负担。清理民航领域政府定价类收费项目,对涉及企业收费标准偏高的、不利于减负增效的,都要降下来。优化基金支出结构,加大对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岗位人员资质能力建设、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优化促进支线航空、通用航空发展支持政策,修订中小机场补贴办法,调整完善特殊国际航线补贴办法。完善国产飞机运行支持政策。继续推进运输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国内航线市场调节价范围。建立全流程电子化权利登记系统,推动航空器跨境交易和融资便利化。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将改革第三方评估意见作为制定2019年度重点改革任务的重要参考。分类梳理局属国有企业,理顺产权关系,推动条件成熟的局属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推动首都机场集团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推进民航专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改革落地;理顺航空医学机构的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直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全面推进行业协会脱钩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各类民航社会组织作用,构建政府与行业协会新型关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飞机、发动机节能技术改装,推进机场“油改电”和APU替代项目实施,试行航空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机制。

提升行业治理效能。整合行业智库资源,开展民航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发布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完善民航统计体系,开展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数测算。落实国务院“互联网+监管”要求,加紧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完善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将民航信用纳入国家整体信用体系建设,开展联合惩戒。加强监察员队伍建设,改进执法人员培训模式。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大预算执行考核问责力度。组织好政府会计制度实施。

合作社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权分红模式。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合作社财务数据为:总收入865.88万元,其中竹材638.7万元、毛料153万元、冬笋33.4万元、山林租金9.3万元、政府补贴31.48万元;总支出426.92万元,其中务工支出414.1万元(用于劈山及竹材采伐)、管理支出12.82万元;总利润438.96万元,其中2016—2017年合作社2次分红共计257.36万元、提取公积金13万元,2018年已收益168.6万元。在对社员的访谈中得知,合作社统一经营后,分红收入要高于自己经营收入。

(九)持续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提升民航系统党建工作质量,民航局党组将专门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会议进行部署。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行业全面贯彻落实。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严把德才标准,拓宽用人视野,坚持公正用人,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持续推进“五大体系”建设。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聚焦关键少数,强化干部监督;继续做好定点扶贫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局属企事业单位党的建设,严格落实换届选举制度,贯彻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突出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巩固“五个专项治理”成果;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化运用“四种形态”,严肃查处各类案件;深入推进内部审计和内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规范权力运行;组织开展党组巡视,局属单位全面开展巡察工作,不断巩固和拓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两航”起义70周年系列活动;弘扬践行当代民航精神,深化“最美民航人”宣传展示,营造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浓厚氛围;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认真做好群团和老干部工作,发挥好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技能比武、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

再过几天,春运就要开始了。这是交通运输行业每年开门要办的第一件大事。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统筹部署,确保旅客安全、顺畅出行,提升服务质量,实现2019年民航工作开门红。

2018年民航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这已成为过去的一页。面对2019年,我们要把成绩归零,充分认识民航安全发展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取得新业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标签:;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