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当中,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对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能够充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砌体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当对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正确的措施,避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
关键词: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前言:砌体工程在建筑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不论是用于承重结构部分,还是用于围护结构部分,都具有作业量大,占用工期较长,直接影响成本核算的特点。砌体是建筑工程最常用的建筑分项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由于砌体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建筑物出现渗水、开裂,甚至倒塌的事件常有发生,所以砌体工程质量控制已引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讨,以期减少和避免砌体质量问题的发生,有效的保证砌体的工程质量。
1影响砌体工程质量的因素
1.1材料方面的因素
原材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及其承载力。材料抗压强度不足,就将会降低墙体的承载能力,造成如变形、开裂的问题,严重甚至会导致建筑倒塌;材料质量不好还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长久下去会出现条面高度差、裂纹、弯曲、缺棱掉角、颜色不一致等问题。水泥、砂子、水、掺合料等组分的成分、含量以及配合比都会影响到砂浆的使用性能和强度,施工中必须按照国家现行规范严格控制,块体材料的等级也必须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否则很容易使材料强度不能满足建筑承重需要。实际工程中很多砌体结构质量事故都是材料质量不过关导致的,相关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2设计方面因素
长期以来,设计人员大多只重视强度设计而忽视抗裂构造设计,往往直接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既没有单独提出相关的防裂要求和措施,也未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另一方面,很多设计人员对砌块材料的性质不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将粘土砖的构造要求套到新型墙材的设计中。由于新型墙材种类众多,对于不同的品种,其性质也有差异,因而构造要求也不尽相同,由于人们对新型墙材的性能和新标准的应用有的尚在认识探索之中,因而构造措施的设计缺陷也在所难免。但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中缺少对墙材的品种、容重、强度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以及相应的抗裂防渗构造措施的标注和说明,容易导致构造设计不合理,导致应用新型墙材的墙体开裂。
1.3砌体施工操作方面的因素
砌体的质量要求是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横平竖直,砂浆饱满。而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墙面平整度差,水平灰缝不平直,砌筑时不按皮数杆提线,竖缝出现游丁走缝,外观质量差;预留脚手眼和施工洞口位置不正确;接楂处不按规范施工,导致搭接长度不够,后砌不加拉结筋;出现对缝,影响砌体的整体性及稳定性;柱连接墙体部位切槎不规范,无拉结筋,落地灰不清除,钢筋表面有落灰等。
另外,砌墙的接槎与房屋的整体性有关,应尽量减少或避免。砖墙的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果不能同时砌筑,应砌成斜槎,且斜槎长度不应小于墙高的三分之二。如留斜槎有困难时,除转角处外也可做成直槎,但必须做成阴槎,并加设拉结筋。砌入墙体内的各种建筑构配件、钢筋网片、拉接筋应事先预制加工,按不同型号、规格进行堆放。构造柱、芯柱、圈梁等施工所需的模板、混凝土等材料要事先备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控制砌体工程质量的方法
2.1严格监控材料质量
砌体灰缝砂浆饱满与否对砌体强度有很大影响,砌体灰缝砂浆饱满度不足会降低砌体的承载能力,造成墙体裂缝。砂浆饱满的程度以砂浆饱满度表示,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要达到80%以上。影响灰缝砂浆饱满度的主要因素是砂浆质量和砌筑方法:M2.5或M2.5以下的水泥砂浆和易性差,挤浆困难,不能把铺刮后的空穴挤平;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会使砂浆因水分吸收,造成砂浆过稠而不易挤揉;用干砖砌筑,使砂浆早期脱水等。因此,要通过改善砂浆和易性来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提高粘结强度。通常施工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将挤出的砂浆刮去的砌筑方法,严禁干砖砌筑。对于抗震设防地区,在无法浇砖情况下不宜进行砌筑。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用2米托线板检查垂直度,用2米直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墙体表面平整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以保证墙面平整,墙体垂直。砌体应按规定的组砌方式错缝搭接砌筑,砖柱严禁采用包心砌法,以保证砌体的整体性及稳定性。
2.2提高对砌筑质量的重视程度
砖混建筑要进行技术改造的内容很多,如改善其技术性能及提高工业化程度等。但是我们一定要把如何提高砌筑质量作为技术改造的主要研究方向。质量存在隐患,功能再齐备的房子也不会有人住的。因此设计和研究人员要在墙体材料、操作工艺、施工机具、砌体临时间断处衔接形式以及构造柱的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造,以杜绝在砌筑工程中长期存在的质量通病。
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修订现行的质量评判标准。现行的质量评判标准只针对影响砌筑质量的一般项目,如组砌方法、临时交接处的处理均以定性要求,致使一些基层的施工人员错误地认为这些问题可以忽略而不认真对待,甚至在砌体的质量评定中对这一项目不评定,其实这所谓的“一般项目”并不一般,反而对砌体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些一般项目的质量要求,应尽量由定性改为定量。
2.3按国家标准规范施工
在进行砌体施工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要严格做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砂浆搅拌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和配料。还要注意提高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以增加砌体的抗拉强度,每日砌筑的高度不能超过一点八米。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层七、八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砌体在砌筑过程中严禁打凿,特别是轻质砌体。砌体质量要严格控制好,砂浆要饱满,拉结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留设。施工方和施工监理单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基层施工质量的管理。对局部墙体太厚要采用加钢丝来加强。墙体抹灰层采用加钢网来抗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钢网处于批荡层的中间位置,以利钢网能充分发挥抗裂作用,预留的施工孔洞应按要求留设和封堵。
要注意在下列墙体或部位中不得留设脚手眼:宽度小于1米的窗间墙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毫米的范围内;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180毫米和转角处430毫米的范围内;设有构造柱的抗振多层砖混结构,应先绑扎钢筋,而后砌柱侧砖墙,最后支模浇注砼。
结语:在我国当前大多数建筑当中,都利用了砌体工程。砌体工程质量的好坏是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必须做好砌体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砌体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由原材料、设计和施工等几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此,施工单位在设计、生产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并在施工中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要进行严格检查,减少砌体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砌体工程质量,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叶赛丽.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5,13:101+105.
[2]戴路,武超,周晓帆,余洋,刘彦君.砌体工程综合排布的BIM应用[J].建筑,2017,18:78-80.
论文作者:宋福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砌体论文; 砂浆论文; 质量论文; 砌筑论文; 墙体论文; 工程论文; 饱满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