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陈华强

佛山市华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8200

摘要:在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成熟,极大促进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具体从施工技术方法、施工注意事项角度加以研究,力求能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体系中填充墙工程是较为重要的构成元素,主要承担着维护工作,并且其承载压力一般较小,因此在施工环节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的要求较之于承重墙相比偏低,对材料隔音效果要求高。而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对工程建设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能提高建筑工程使用阶段的性能,要对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明确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提高施工管理效能,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优化开展。

一、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法

(一)施工准备

在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到的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多,并且工艺复杂程度高,所以必须关注施工准备工作,通过提高施工准备工作质量促进施工工作的优化开展。其一,针对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场地要做好清理和平整工作,为施工工作的开展创造便利。其二,在施工准备工作中对材料的堆放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减少材料运输和堆放损失,为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辅助。其三,针对标高线找平工作进行分析,完成找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对填充墙砌体工程砌筑方案进行设计和规划。其四,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完善填充墙砌体工程墙体分层设计工作,对相应施工部位实施有效的测量,规避施工裂缝问题的出现。

(二)作业条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针对填充墙砌体工程开展施工时,要想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就要改善施工技术条件和施工环节,为施工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实际组织开展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作业之前,要按照施工作业标准要求对施工条件进行设计和确定,严格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作业条件准备入手规避不良因素的影响,增强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具体针对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环节作业条件的设置加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对主体部分承重结构施工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已经完成施工,并且得到有关部门的验收,达到合格标准;针对墙边线、轴线、洞口县等进行有效的复核,并组织开展预检工作,完成预检手续;设立皮数杆,并对皮数杆进行处理,对门窗空洞、拉结筋、圈梁、过梁等的尺寸标高进行准确标注。一般情况下,在设立皮数杆的过程中要将杆间距实施有效的控制,基本保持在15m-20m的距离范围内最佳,转角位置应按照施工需求设立皮数杆,并且选择在距离墙皮50mm的范围内进行设立。在此基础上,开展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工作,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增强施工环节的稳定性。

(三)砌体施工工艺技术

在开展填充墙砌体工程砌体施工工作的过程中,要指导施工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先按照施工需求完成铺灰施工作业,并参考具体的指标对砂浆进行调配,使其能满足施工标准需求。在此基础上,要将填充墙砌体工程砌体施工工作划分为多个阶段性的分工程,通过逐个完成分工程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施工控制效果[1]。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个分工程中铺灰的长度要基本上控制在5m范围内,在施工环节要考察天气情况开展铺灰工作。在完成铺灰施工作业后,要及时落实砌块吊装工作,在将砌块吊装到施工段后,要注意预留梯形斜搓,并按照如图1所示砌筑形式开展砌筑工作。

图1 填充墙砌体工程砌体砌筑形式

在具体开展砌体砌筑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采用组砌的方法,按照施工流程完善施工工作:

1.在采用砖砌体砌筑方式时,应对砌砖上下缝进行错位处理,尽量将错缝控制在1/2砖长,采用内外部搭砌的方法,注意保持灰缝平直,砌浆也要达到饱满的状态。对砌筑过程中水平和竖直方向灰缝宽度进行控制,一般标准为8-12mm。同时,在对填充墙进行砌筑的过程中,如果高度达到梁底位置200mm处,要预留相应的空隙,确保填充墙整体砌筑完成后,间隔7天的时间后,在使用普通的黏土砖进行砌筑处理。

2.排砖撂底工作。在对空心砖填充墙进行砌筑期间,要对已经弹出的窗门孔洞位置墨线进行分析,河段门窗尺寸与排砖模数的契合度,如果在核对环节出现了与模数情况不吻合的问题,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如果使用切砖机对砌砖进行切割,需要注意应该将被切割后的砖体摆放在相对隐蔽的位置上,不允许对空心砖进行切割处理。

3.盘角工作。在针对填充墙墙体进行砌筑作业前,要先完成盘角工作,每一次开展盘角工作的过程中,都要确保所砌筑的石剖高度应该保持在5皮以下,并结合随盘随靠开展工作,如果在施工环节发现存在偏差,要及时对砌筑工作加以修正,并认真对照皮数杆砖层和标高等,对灰缝的尺寸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确保水平灰缝能基本保持在均匀状态,增强砌筑效果。每一次在完成盘角砌筑工作后,要针对墙体砌筑情况实施有效的检查,只有确保平整度和垂直度都达到施工标准要求后,才能开展挂线砌墙工作,对建筑工程填充墙砌筑工作进行合理优化[2]。

4.挂线砌砖。在砌筑施工环节,要根据砌筑厚度选择挂线的方式,可以采用单面挂线和双面挂线。在具体开展砌筑工作时,施工人员要注意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方法,确保落实铺满满挤操作,在砌筑工作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砌砖形成“上跟线,下跟棱”的状态,认真对比左右相邻砖体的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偏差,应在固结前进行有效的调整,避免出现严重的问题。填充墙砌筑环节一般需要开展两次砌筑工作,保证砌筑质量。

5.墙体拉结筋。在建筑工程中,所有填充墙砌体施工工程中墙体与框架柱、剪力墙部分如果存在交接的情况,则要按照施工要求合理留置拉结筋,拉结筋设置方面要尽量使用绑扎丝进行有效处理,预留尾巴,便于后期检查和验收。

二、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在对施工技术方法进行明确后,为了能提高工程砌筑工作的整体效能,需要明确施工注意事项,增强施工工作的规范性和技术应用的标准化程度,有效改善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综合效果。在排列施工工作中要注意综合分析工程具体情况,对砌体和其他施工材料进行处理,并且重点针对转角和交接部位开展施工工作,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转角处砌筑方法和交接处砌筑方法,增强施工搭接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要在施工环节有效规避出现砌砖与砌砖之间形成垂直裂缝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尽量在施工环节选择不同规格大小的砌砖,尽量使用规则的砌砖,增强墙体的稳定性[3]。此外,还要重点增强构造柱混凝土性能,确保在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环节浇筑工程能达到设计标准状态,提高工程质量。

图2 填充墙砌体工程中墙体转角砌筑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而言,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就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促进有效施工技术的落实,增强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在顺利完成施工工作的基础上增强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使建筑工程施工环节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岳利生.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4):82.

[2]陈刚.关于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的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8(23):36.

[3]滕利红.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7):72+76.

论文作者:陈华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陈华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