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新解_性别歧视论文

“性别歧视”新解_性别歧视论文

“性别歧视”新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别论文,新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我们谈论“性别歧视”,通常是指对女性的敌意态度,看不起女性,或忽视女性的存在。这个论点忽视了性别歧视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女性的主观的积极的情感常常与性别歧视者的反感与厌恶交织在一起。实际上,“性别歧视”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包含了性别歧视者的两种态度,即敌意的性别歧视(hostilesexism)与善意的性别歧视(benevolent sexism)。敌意的性别歧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性别歧视,强调对女性的敌意与对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如按照社会规范来限定女性的行为,回归家庭或从事简单的工作;女性的权力与地位低于男性的地位等。而善意的性别歧视,则是指对女性主观上的积极的情感。尽管男性希望将女性排除在某些活动和角色之外,但很少有男性愿意将女性完全驱逐出他们的生活。“矛盾的性别歧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克利克(Glick)与费斯克(Fisk)提出的。他们认为,性别歧视,不仅是敌意的,最根本的是善意的。性别歧视本质上应该包含着两个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方面,即主观上对女性的善意的性别歧视态度与敌意的性别歧视态度。矛盾的性别歧视论来源于对女性的主观上善意的或积极的情感与主观上敌意的或消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表明了一种宽厚的赞成传统的性别角色的性别歧视,消极的情感表明了一种好战的对女性敌视的性别歧视。

人类学的研究揭示了父权制(男性对政治、法律、经济与宗教的结构性控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父权制控制着两性关系的各个方面,对性别角色、性别定型及两性权力等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毫无疑问,男性结构性权力与对女性的敌意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对偏见的研究表明,将一个群体限制在较低的社会地位与敌意定型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当这种剥夺关系长时期存在,并促进了优势与劣势群体间的相互作用时,群体间的态度不可能纯粹是敌意的。在这种情况下,善意的价值观就会占优势,充当优势群体意识的慰藉和迫使劣势群体合作的有效的手段。“我们没有剥夺任何人”,“没有我们告诉她们怎么做,或没有我们的照顾,她们无法生存”。

克利克和费斯克认为,“矛盾的性别歧视”存在于所有父权制的社会中,是男性优势与女性的人际关系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女性的人际关系权力来源于男性对女性的依赖,“因为没有女性,男性就无法生存”。男性结构性权力与女性的人际关系权力的并存,导致了善意与敌意并存的矛盾的性别歧视态度。敌意的性别歧视试图通过贬低女性的特征来合理化男性的权力、传统的性别角色及男性将女性作为性对象的剥夺;相反,善意的性别歧视则依赖对男性优势与传统的性别角色的仁慈的和善意的理解,它承认男性依赖于女性(如女性的人际关系权力)及与女性之间浪漫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对于性别歧视者来说,这些态度主观上是积极的,包含了对女性的保护与爱。敌意与善意的性别歧视有着共同的假设:认同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是弱者),并为维持与合理化父权制社会结构服务。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形式的性别歧视都与构成两性关系的权力、性别分化及性有关,且每一方面均包含敌意的性别歧视与善意的性别歧视。

权力(power):两性权力的差异是父权制的结果,也是通过父权制的思想体系得以合理化。这个观念的敌意方面在于优势父权制(dominative paternalism),就是指女性必须受男性控制。而保护父权制(protective paternalism)是父权制观念的善意方面,它认为,由于男性的权威、权力及身体力量,他们应该充当女性的保护者和供养者。这种保护感对于女性所依赖与依附的男性尤其强烈。

性别分化(sex differentiation):传统的性别定型观认为,男性适合于地位较高的工作角色,而女性只适合于家庭与较低地位的工作角色,这构成了性别分化共有的价值观。竞争的性别分化(competitivegender differentiation)是这个观念的敌意方面,男性常常是通过对女性的消极定型,贬抑女性获得自尊与自信,这是一种通过贬抑他人来提高自己自尊的一种策略。然而由于男性对女性关系的依赖,他们对女性的传统定型的认识也包含了积极的特质,这种补充的性别分化(complementary gender differentiation)是传统对女性观念的善意方面,将女性限制在传统的性别角色(如妻子、母亲)。女性被认为具有良好的特质,是男性特质的必要补充。正因为对女性的积极评价使男性成为“更好的另一半”。

性(sexuality):男性的性愿望与恐惧是性别歧视的最后一个方面。异性恋可能是善意,也可能是敌意的。敌意的异性恋(heterosexualhostility)反映了仅将女性作为性对象的倾向及对女性利用性的吸引力来控制男性的恐惧。相反,亲密的异性恋(intimate heterosexuality)则以浪漫方式将女性作为性对象,将女性的浪漫的爱作为男性“完整”生活的一部分。

克利克与费斯克的“矛盾的性别歧视论”,分析了性别歧视的来源与本质,为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性别歧视”提供了理论指导。

标签:;  

“性别歧视”新解_性别歧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