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娟[1]2004年在《斑痣盘菌科分类及松针散斑壳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是菌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学和林木病理学研究技术,从形态解剖、个体发育、生态、地理分布、产果期等方面对斑痣盘菌科的部分种进行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同时,对引起松落针病的主要病原菌——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培养性状和子囊孢子萌发特性两部分。以Darker(1967)、Cannon & Minter(1986)、Johnston(1986)等人提出的分类系统为主要依据,对自行采集和保存在森林保护教研室的160余号斑痣盘菌干标本进行鉴定与分类,共查明隶属于小双梭孢盘菌属(Bifusella)、散斑壳属(Lophodermium)、斑痣盘菌属(Rhytisma)、小鞋孢盘菌属(Soleella)4属的13个种,其中除了9个国内仅见报道或描述不详的已知种外,还包括4个新种:硕唇散斑壳(Lophodermium crassichilum)、红唇散斑壳(L. rufolabium)、映山红斑痣盘菌(Rhytisma rhododendri-simsii)、微皱斑痣盘菌(R. rugulosum)。编制了4属的分种二叉式检索表,对各种提供了形态解剖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寄主、中国和世界分布、生态及产果期的记载,并加以讨论。其寄主植物涉及7科,即蕨类植物中的里白科、裸子植物中的杉科和松科以及属于被子植物的茶科、冬青科、槭树科和杜鹃科。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安徽农业大学森保教研室(AAUFP)。对合肥地区引起松落针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确定松针散斑壳(L. pinastri)为主要病原菌。以组织分离法获得松针散斑壳的纯菌落,研究了不同营养、pH值、温度、光照条件对菌落特征及生长量的影响,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3种杀菌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对L. pinastri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所用的4种培养基对该菌的生长量影响不大;生长最适pH值为5.6-6.4,在pH值3.0-7.2时菌落均可生长;光照条件对菌落生长量影响的差异不显着;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35℃,生长最适温度为24℃,超过35℃时菌丝几停止生长;毒力测定试验表明:3种杀菌剂对松针散斑壳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50%多菌灵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1100μg/ml、甲基托布津EC50为0.2649μg/ml、百菌清EC50为1.7920μg/ml,综合考虑用于防治松针散斑壳引起落针病的杀菌剂以50%多菌灵为最好,其次为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效果最差。用新鲜成熟的松针散斑壳子囊果经诱导子囊孢子释放、收集子囊孢子后,采用纸环法,测定了不同营养、pH值、温度、光照及紫外光对子囊孢子萌发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松针散斑壳子囊孢子在25%松针煎汁中的萌发率最高,以下依次为2%葡萄糖液、20%马铃薯煮汁、2%蔗糖液、无菌水;子囊孢子在pH3.0-8.0范围内均可萌发,pH9.0时几乎不萌发,pH5.0的孢子悬浮液中的萌发率最高,且偏酸环境有
黄荣雁[2]2007年在《辽东地区油松上散斑壳属真菌的分类及其致病性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松树落针病病原菌散斑壳Lophodermium为对象,对辽宁省沈阳市东部地区及辽宁东部3市5县的松树林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共调查50个标准地,获得100余号病原菌标本,进行整理、编号、种的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对辽宁东部地区引起油松落针病的散斑壳属真菌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根据Cannon & Minter(1986)提出的分类观点,将辽宁东部不同地区、油松不同部位(树冠中下部枝条、落地针叶)上的散斑壳菌进行了形态学的鉴定,明确了辽东地区油松上散斑壳菌属共有3个种和2个变种(暂定),即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enum(Brunaud)Hilitz)、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Sclarad)Chev)、光亮散斑壳(Lophodermium nitens Darker)、Lophodermium sp.1和Lophodermium sp.2,及与此属相关的小环绵盘菌(Cyclaneusnla minus(Butin)Dicosmo Peredo et Minter)。其中光亮散斑壳为我国在油松上的新记录种。采用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手段—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得到20个菌株的DNA指纹图谱,进一步分析种间亲缘关系,分成4个类群,并讨论了2个不确定种Lophodermium sp.1和sp.2。其中Lophodermium sp 1与针叶树散斑壳聚合在一起,Lophodermium sp.2与松针散斑壳聚合在一起,明确了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种内各菌株由于地域分隔而产生一定的遗传分化。讨论了小环绵盘菌与散斑壳菌属的属间亲缘关系。对Lophodermium sp.1.中的一个菌株及Lophodermium sp.2的两个菌株进行ITS测序,所得Lophodermium sp.1和Lophodermium sp.2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的AY247753.1和AY515319.1的序列有很大的相似性。说明分子生物学手段与形态学鉴定能够很好的结合。参考林木病害的研究方法及普通植物病理学中致病性的研究方法,对所得到的散斑壳属真菌的种类进行了分离培养,依据柯赫式法则,采用野外实生苗接种的方法对其致病性做了研究,将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子囊孢子和分离得到的菌丝体分别接种到所培育的二年生健康针叶上,发现各种散斑壳都有明显的致病性,并且不同种的致病性强弱存在差异;不同处理方式的致病性有所不同;不同接种位点病斑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通过对辽东地区油松上散斑壳真菌的研究,对松树落针病的主要病原有一个更加清楚而深入的认识。在参考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综述并评价了辽东地区引起松树落针病的主要致病菌属的分类历史、形态学、生态特性、地理分布以及生物学特性,探讨了分子生物学中的RAPD分析手段对于真菌种类鉴定的可靠性,rRNA ITS测序手段的合理性,为更好的研究散斑壳菌提供了参考,并为生产上更好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中周[3]2010年在《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斑痣盘菌科的种群结构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确认》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目前世界上较先进的菌物学分类技术和多形状综合分析方法,从形态解剖、个体发育、生态及地理分布、性状培养等方面,对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斑痣盘菌科成员进行较系统的分类研究。同时对散斑壳属的两个近似种(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和乔松散斑壳L. pini-excelsae)13个菌株的r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与测定,并与GenBank中已有的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MEGA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 method , NJ )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了部分形态学特征以及寄主种类差异在该类真菌种水平分类上的重要性,进一步弄清了此二种的种内及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Darker(1967)、Korf (1973)、Cannon & Minter(1983、1986)、Johnston(1986)、Spooner(1991)、Kirk et al. (2008)等人提出的若干分类原则为主要依据,对源于该区的斑痣盘菌科菌物进行分类研究。共查明隶属于齿裂菌属Coccomyces、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皮下盘菌属Hypoderma、小鞋孢盘菌属Soleella、特里尔盘菌属Terriera等5属11种,其中1个新纪录属Terriera,1个新种T.huangshanensis,1个新纪录种T.minus;并对9个国内已知种进行了补充研究,使其形态结构、个体发育等特征得以完善,同时追记了它们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对各种均提供了形态解剖学特征的描述与图解、寄主及生境的记载,并对其相近类群、寄生性与致病性等加以讨论。编制了二叉式分种检索表。特里尔盘菌属Terriera与散斑壳属Lophodermium的区别在于前者唇缺,子座覆盖层有一强度碳化、无明显结构的延伸物,其下方多具一淡色的薄壁丝组织薄层,覆盖层与基部层毗邻处具一近无色或淡灰褐色的矩胞组织或角胞组织,侧丝常于顶部膨大、分枝,有时相互交织或粘结而形成囊层被。其与皮下盘菌属Hypoderma的区别在于后者唇通常发育良好,侧丝顶部罕膨大,子囊孢子一般椭圆形、圆柱形至棍棒状。生于毛枝格药柃落叶上的黄山特里尔盘菌T. huangshanensis Z. Z.Yang, Y. R. Lin & C. L. Hou以其纵缝两侧各有一强烈碳化的无明显结构的延伸物;覆盖层与基部层毗邻处为不发达的角状细胞组织;唇缺等特征而划入Terriera属。T. huangshanensis在本属成员中很特别,因为它的子囊同期成熟,子实层成熟以后往往突破覆盖层,甚至向上扩展以至超出覆盖层顶部,故将其定为新种。结果显示:在形态解剖学方面,L. pinastri除子座基部层、线纹及分生孢子器开口特征外,其余重要特征与L. pini-excelsae具有很大的相似性。L. pinastri的ITS序列的G+C平均含量(51.5%)大于L. pini-excelsae的G+C平均含量(50.1%)。从系统发育树可以看出,L. pinastri与L. pini-excelsae的13个菌株构成了两个独立进化的分支I和II,分支I由A,B两个小的分支组成,分支A由寄生在欧洲赤松和同为欧洲本土树种的欧洲黑松上的7株L. pinastri菌株组成。在分支B中,寄生在赤松和千头赤松上的L. pinastri菌株优先聚在一起。进化分支II由分别分离自日本五针松和华山松上2个L. pini-excelsae菌株组成,日本五针松和华山松系单维管束松亚属五针松组植物,而进化分支I中的寄主为双维管束松亚属油松组植物。由此可以看出,寄主对种内遗传多样性也产生较重要影响,产地与种内遗传差异无明显关联。ITS序列分析可以作为区分这两个近似种的一种有效手段。
张兰[4]2014年在《陕西和湖北松属植物上散斑壳属的分类和该属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通过现代真菌分类学的方法对陕西和湖北省松属植物上散斑壳属的分类和双基因系统发育学进行研究,共发现7个松属植物上的散斑壳属种,分别是雪松散斑壳Lophodermium cedrinum、合生半壳孢Leptostroma coalescens、喜马拉雅散斑壳Lophodermium himalayense、库茂恩散斑壳Lophodermium kumaunicum、大半壳孢Leptostroma magnum、光亮散斑壳Lophodermium nitens和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um pinastri,其中大半壳孢、合生半壳孢为无性型新种,当其有性型存在时通常隶属于散斑壳属。所有被检查的标本均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主要是通过经典分类学的方法对两地松属植物上的散斑壳属进行相对系统性的分类学研究。对斑痣盘菌材料进行整理和检查,挑选带有成熟分生孢子器的针叶材料,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特征,并对两个新种做详尽的中英文描述,同时附上分生孢子器生境、外表、产孢细胞、分生孢子及受精丝等结构的点-线图。另外,采集标本的时候对这些种的生态、生境等都做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其次,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方法,基于rDNA-ITS单独序列、28S rDNA单独序列和双基因联合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来探讨该属种间及种内的亲缘关系。采用简易CTAB法提取总DNA并通过PCR扩增检测,在GenBank上作比对(blast),选取合适的基因序列,以柔膜菌目的润滑锤舌菌Leotia lubrica Fr.为外群,建立散斑壳属系统发育树,并结合传统的分类法来进一步地鉴定物种的分类地位。实验结果表明,在散斑壳属中,同一物种的不同菌株常常会优先聚在一起,或者同一产地、寄主的不同种一般也会聚在一起。不管是rDNA-ITS单独序列、28S rDNA单独序列还是双基因联合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全部的松属植物上的散斑壳菌都聚集在Ⅰ分支,而Ⅱ分支均为阔叶树生散斑壳菌。由于传统分类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人为客观因素,从而导致依据传统分类学方法(形态学鉴定)与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所取得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综上所述,真菌的分类鉴定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形态学方法,而要采用多性状综合分析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即结合真菌形态学、培养性状、个体发育、寄主、生境及地理分布等表型性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以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辅助手段,才能获得较为合理、科学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斑痣盘菌科分类及松针散斑壳生物学特性研究[D]. 王士娟. 安徽农业大学. 2004
[2]. 辽东地区油松上散斑壳属真菌的分类及其致病性的研究[D]. 黄荣雁. 沈阳农业大学. 2007
[3].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斑痣盘菌科的种群结构研究及散斑壳属两近似种的分子确认[D]. 杨中周. 安徽农业大学. 2010
[4]. 陕西和湖北松属植物上散斑壳属的分类和该属双基因系统发育学研究[D]. 张兰. 安徽农业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