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中国青年写作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的主旨发言_文学论文

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中国青年写作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的主旨发言_文学论文

作文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的主题发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着力点论文,教学改革论文,研究会论文,年会论文,第九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恰好是我涉足中学作文教改30周年。回忆30年前,1977年,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当时,“四人帮”搞的那种假大空文风还严重地在毒化着人们。怎么清除假大空?怎么改变文风?这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那时在北京师院教写作课,我爱人刘朏朏在北京月坛中学教语文。我俩就开始合作搞改革。改什么?编写作文教材,来改变那假大空的文风。怎么改?靠什么改?当时想到的就是学习,学哲学,学心理学,学作家的创作理论。经过学习、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就是作文要从抓认识开始,首先要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要先抓感性认识,还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获得真切的认识,才不会唯书唯上,作文才能避免假大空。但是,作文不能只抓认识,还必须认识与表达一起抓。因为作文是认识与表达的辩证统一体。我们就根据这样一个理论框架,一边编写教材,一边在刘老师所教的两个初一班里进行实验。两个学期共编写了18课,取名为《作文基础训练课本》。实验一年,效果极好。学生写出的东西,生活气息浓郁,假大空文风一扫而空。1978年秋天,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召开现场会,外省市很多教研室也来了人,会上刘老师介绍了我们的教改。我们编写的那个教材也被西城教研中心印成小册子发给了与会代表。会后这教改成果不胫而走,各地自行翻印,广为流传。这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所谓的“观察日记教学法”。

鉴于这种情况,为了准确地表达我们所进行的作文教学改革,我们将教材定名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写作训练教程》,从1979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连载。以后,又陆续编出初二与初三用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与写作训练教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写作训练教程》在学报连载。这三部教程。再加上我们对训练作业处理方法的改革,即“程序编码积分法”,构成了“作文三级训练体系”。为了介绍并阐明这种作文教学的主张,我们又写了一本书,叫《作文三级训练体系概论》,约40万字,交光明日报社出版。此书为《北京教育丛书》收入。

这时,扩大实验队伍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1981年我们将这三部教程改编为六册《作文课本》,并为教师编写了六册教学参考书在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这六册课本和六册教参,一为“一般观察与作文训练”,二为“深入观察与作文训练”,三为“分析起步与作文训练”,四为“分析入门与作文训练”,五为“语感与作文训练”,六为“章法与作文训练”。一、二册各九课,三、四册各八课,五、六册各五课。这套特色鲜明的课本,在全国26个省市组织了五千个教学班,实验了五轮。实验结果成绩显著。为此,我们编辑了一本《作文三级训练体系实验研究报告论文选》,收入44篇反映各地实验状况的报告。此书由北京师院出版社出版。为了和作文教改配套,从1986年开始,我们又着手阅读教学的改革,编写出“朗读——研读——速读”的三级训练六册课本,交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又在全国组织了五百个教学班的配套改革试验。

从1977年到1992年,这15年教改,我们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文稿,出版了三百多万字的书稿,做了五百多场报告,组织了五千多教师参加联合实验。这么大的工作量都是我们在课余时间完成的。刘老师在中学教两个班(是初高中各一个班),有时还教三个班,又当班主任与教研组长;我在高校教三门课,还在语文报刊社当着社长与总编,主持《学作文报》与《说写月刊》的编辑与出版工作。当时忙得要命,经常是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后来实在顶不住了,当实验完成六轮之后,我们宣告了联合实验结束。

说这段往事是什么意思呢?我是想告诉同志们:选择教改项目要多方面考量,一定要量力而行。我们当时选的是改革教材。教材建设的确重要。不是说,课本课本,一课之本嘛。但是,以个人的力量来干这种事,如果说只是著书立说,不管实践,那也罢了。如果说要真刀真枪地干实事,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来进行教材改革,那光凭学者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我们干了15年,对此深有体会。所以,我说,这种教改项目还是应该由政府来做。

那么,我们教师个人就不能进行作文教改了么?不是的。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干干试试。

一、在提高学生情商方面

在作文教学改革中,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好像是比较重视了。这比起只重教学写作知识写作方法来,当然是一个进步,但实际情况是,学生之间的智力并没有多大的差距。而从作文教学的成效来看,学生作文的问题也并非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够,而问题最大的却是他们的情商水平低下,是我们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情商这一概念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并于1996年对其含义进行了修订。它指的是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自情商(简称EQ)这一概念提出以来,即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人生成功的方式也由此而改写为20%,的IQ(智商)+80%,的EQ(情商)=100%的成功。EQ教育已成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研究成果。特别是在人类逐渐跨入网络时代的今天,随着人际交往的密切,EQ作为一种心灵力量,作为人的涵养和性格的素质,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情商在学生作文中的反映有哪些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1.学习作文的兴趣度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态度的重要条件。任何有成就的人,他们都热衷于自己的事业,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这是勤奋的重要动力。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厌烦作文或对作文无兴趣,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又不把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度当作重要的问题来加以解决。其实,高水平的教师,聪明的教师,不会认为作文教学的成功就在于学生能写出几篇好作文,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方面。应该知道,厌烦作文的情绪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清除的,作文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可以增强的。如果大多数学生都对作文有了兴趣,那么,这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就走上成功之路了。

2.写好作文的自信力

这也是一个情商问题。自信力,是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热烈情绪,一种精神力量。作文要学好,要写好,必须有自信力。缺乏自信是写不出好作文的。现在很多学生怕作文,怵作文,对学习好作文这门课没自信心。我们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打破“作文难”的迷信观念。不要被那些不实之言所吓倒,更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实情是作文并不难。叶圣陶先生不是多次讲过“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嘛。把自己心里的话用笔写出来,这就是作文!其次,要正确看待那些“作文评语”。现在很多的“作文评语”不适当地拔高了标准。像什么“深刻性”、“典型性”、“形象化”、“个性特征”、“情景交融”、“意境”等等,这些都是对文学作品提出的要求。学生作文是作业,是习作,是练笔,它不是文学作品。就是作家,他们写出的文章,也不是篇篇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拿这些不当标准来要求学生的作文,只能更加使学生对学好与写好作文丧失信心。我们需要正确看待这些“作文评语”。虽然我们无力去改变他们,但我们却能够做到不被他们所吓倒。居里夫人说:“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

3.钻研作文的持久性

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有了自信,这就打下了良好的作文基础。但要提高作文的水平,要在良好的基础之上建成高楼大厦,那我们还要引导他们自己去钻研作文,且保有钻研作文的持久性。但这种持久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能自发产生。一要靠教育,二要靠锻炼,就像特种兵的素质形成规律一样。要让学生知道,作文是不难的,但作文也不是不需要动脑子,不需要下力气,不需要花工夫的。青少年的特点是热情来得快也走得快。我们要想办法从多方面来锻造他们的持久性,提高他们面对艰苦、挫折的承受能力。

4.对作文素材的情趣的敏感性

如果说前三点是就自身情绪的把握和控制而言,那么这第四点主要就在对他人情绪的揣摩与驾驭上了。

可能大家会有这样的体会:看一篇作文的好坏,主要是看它的内容与语言。这是对的。所谓作文素材,主要就是指内容与语言。内容与语言有没有情趣,你能不能感觉到,捕捉住,这是衡量作文能力高低的一把尺子。前些日子过父亲节,看北京电视台一个节目谈子女对父爱的认识。一个人说了这样一句话:“父爱像一口深井。”这句话说得好,有情趣。它揭示出了父爱的特点,深厚而不流于表面。还有个人说的话让我经久不忘。他说:“我发现父亲比以前爱流泪了。我意识到父亲老了。”这句话也有情趣。这反映出他父亲壮年时能控制住自己情感的流露,现在年老了,多愁善感,情感控制不住了。这也可以看出说话人对父亲的细致关心和他的敏感性。这些都是富有情趣的作文素材。我们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这种作文素材的情趣的敏感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心理学证明,人的感受性通过强化训练和要求是可以使其敏感化的。如盲人的触觉和听觉特别敏感,这是由于视觉缺陷,他要求通过其他器官来代替,而又经常训练实践而发展起来的。经过职业训练,品评茶酒的味觉会发展得特别敏感。优秀的司机、纺织工,能听声音就马上知道哪处发生了问题。这些都能证明人的敏感性是可以提高的。

情商在学生作文上的主要表现大概有以上四点。如果我们能在以上四点上多花些精力,那学生的作文能力必有飞速长进!

下面,我再讲十点提高学生EQ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教师本人要喜欢作文,喜欢上作文课,要对教好作文课有信心。

2.教师本人爱好阅读,爱好广泛地搜集有情趣的作文素材,并愿同学生进行交流,进行竞赛。

3.开学初,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次作文兴趣与写好作文信心的普查,做到心中有数。以后,每过一段,普查一次。分析原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

4.要经常举办多种多样有关作文的小竞赛(可在10分钟内见分晓;即兴的与有准备的交错进行,以即兴的为主),例如:讲笑话比赛,说故事比赛,背诗歌比赛,背文章片段比赛,成语接龙,肖像描写比赛,对话描写比赛,观察人物速写比赛,观察景物速写比赛,状物比赛,讲笑话听写比赛,讲新闻听写比赛,读文章听写比赛,等等。最好每周有两三次,而且要帮助后进生赢得比赛冠军。

5.每次作文均需当堂完成,当堂收齐不论写完与否。

6.要改变以横向比较作文水平定成绩的观念,以纵向比较每个学生作文的进步为准则,以提高情商为目的,多给学生作文打高分,打满分。

7.学生作文的第二天,教师必须将打过分的作文发还学生。

8.教师不要大改学生的作文,要重视讲评。讲评学生作文,要重在鼓励进步;鼓励进步,要重在中下等生。

9.每次讲评后要在班里办一次作文展览。指定获高分者将自己的作文加以润色后誊抄清楚展出。展出的作文,其他同学可在其后加评语。展至下次作文讲评后收好,装订成册保留,以做历史资料、

10.要求每个学生备一作文素材本,每周必须搜集10条具有情趣的素材(从阅读与生活中搜集)。满10条者给10分,超1条加两分。每周进行一次全班素材擂台赛。每人自选1条最有情趣、最鲜活的素材张贴出来供评比。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十强。入十强者,每人加20分。每月统计集材之分公布一次。期末总计。记入平时作文成绩。

以上10条办法是从全国一些优秀教师介绍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仅供同志们参考。希望同志们自己创造适合自身实情的有效办法来提高学生作文的EQ。

二、在训练学生速写方面

这里说的“速写”是指快速作文。“快速作文”已不算什么新生事物了。有许多老师已创造出很成功的经验,也出版了许多介绍快速作文训练方法的书籍。可以说,快速作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才华的需要,我们应该把它纳入到作文教学的日常训练中来。现在,有许多学校把学生作文放到课下去完成,课上的时间被教师的讲解填满了,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作文训练。按理说,每周应该有一节正课用于作文,每两周写一次作文,也就是说,一次作文用两节课。学生写一篇作文,加上老师作文前的指导与作文后的讲评,两节课时间是够用的了。许多优秀教师的科学安排可资借鉴:前一次作文的讲评和下一次作文的指导与布置共用一课时,第二周用一课时让学生在堂上完成作文。这节课老师上课只在黑板上写出作文题目与要求,不做讲解,如同考试一样。这样,学生用于作文的时间,如果中学45分钟一节课,学生可有40分钟;小学40分钟一节课,学生可以有35分钟。对中学生作文字数的要求是高中800字,初中600字,小学生高年级500字,中年级400字。青少年写字的速度,据统计是每分钟40—80个字。如果是边想边写,用时要翻一翻的话,那20分钟就可以写出400—800字。如果再加上审题、构思所需用的时间,中学生40分钟,小学生35分钟是完全可以达到要求的。关键是要我们教师来训练。其实,所谓“快速作文”,是相对而言的。学生参加中考、高考,尽管很多人没有受过“快速作文”的训练,还不是也在快速地完成作文吗?如果我们平时作文训练再加以强化,规定必须限时交卷,不完成不行,学生的潜能就会得以发挥。如果我们再加以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使其内心充实,那快速作文的目标定会达到。至于快速作文的训练方法,我认为可以同提高情商的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这样能事半功倍,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好效果。

三、在掌握作文模式方面

这里说的“模式”,是指的作文模式。什么叫模式?简单说,就是标准性的样式、样品。掌握模式是指从掌握模式个体到掌握模式系统的全过程。

学生在校上作文课,学习作文。怎么学?现在没有成型的课本。一般还是鲁迅先生在他的《南腔北调集》里说的他小时候的学法: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再读,再做……一条暗黑洞,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鲁迅是1881年生人啊,经过一百多年了,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还基本是这么个学法。这真叫可悲!再想想,百年前的人,读的样品是古文,作的也是古文,还算是读写结合。现在我们读的标准性样品是什么?大致上说,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能当我们学生作文的标准性样品么?这好比是学做菜,我要做猪肉白菜炖粉条,你给我的标准性样品是鱼翅炖燕窝;学做衣,我要做身校服,你给我的标准性样品是国际著名模特在T台上展示的时装。这让人怎么学?这不是难为孩子吗?我这样讲,不是说不要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而是说学生作文不能以这些名家名篇为模式。名家名篇的顺序编排也不能成为学生的作文模式系统。因为阅读课本是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编写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它自身的规律,学生应该多读名家名篇。但作文能力的培养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毕竟不是同一的,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应遵循它自身的规律。所以说,在这方面教改的空间很大。

举例来说,现在不是要求学生作文学写什么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么?那么,你就拿出它们有代表性的模式来给学生学嘛。例如记叙文,大家又把它分为四类:记事,写人,写景,状物。那就研究研究,记事的有多少种主要的常见模式,写人的有多少种主要的常见的模式,写景的,状物的,有多少种?把它们找出来,指出它们的结构特点和所用的写作方法,再按一定的标准将它们组成系统。这就是记叙文记事模式系统,记叙文写人模式系统,记叙文写景模式系统,记叙文状物模式系统。再研究出议论文的模式系统、说明文的、应用文的模式系统;确定下来小学、初中、高中各须掌握的系统。如果各个学段都有了这样明确的目标,那学生作文也就有了学习和借鉴的依据,就再也不用像现在这样糊里糊涂的了。

四、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

这里说的发展个性,是指发展学生作文的个性语言。可能有人会说,个性语言是对作家的要求,怎么拿来要求中小学生呢?我要讲,请别误会,我讲发展学生作文的个性语言,并不是现在就要求学生的作文达到这个目标,是讲我们当老师的,要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语言倾向,去引导,去培养,去强化,使之得到健康发展。现在的青少年,作文语言成人化,一般化,千人一声,万人一调,但个性语言倾向也是有的,我举两个例子请大家品味。

坏空气

广西北流市第二中学 彭活

双休日,妈妈出差还没回来。

晚上,爸爸和儿子一块看电视。忽然,荧屏出现一个极为亲热的镜头,爸爸慌忙用手遮住儿子的眼睛,嘴里喊:“坏空气来了,坏空气来了!”

儿子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便问爸爸坏空气是从哪儿来的。爸爸说是从电视里传来的,儿子好像明白了什么,便说:“爸爸,我去拿空气清新剂来吧?”爸爸说:“不用了,一会儿就没事了。”

这时,儿子不觉放了一个无声的臭屁。爸爸闻到臭味高声叫道:“哇,坏空气的威力还真大呀,赶快拿空气清新剂吧!”说着,放开遮儿子眼睛的手要去拿空气清新剂。

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着爸爸的背影哈哈大笑,说:“不用拿了,电视开始放广告啦!”

从这篇小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个性倾向么?个性倾向是什么?是直叙、白描、平实、幽默,是平实中含有幽默,幽默中含着微笑,微笑中含着真诚。

我们再看一例。

诗的年龄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学校 山淼

我们这个年龄的诗,是什么呢?

是早晨泥土中呵着寒气冲出地平线的小草,是柔柔的晨风中飞翔着的一朵嫩嫩的蒲公英,是雨后夜幕上缀着的闪闪的小星,是含在嘴里有滋有味的甜丝丝儿的糖葫芦……告诉我,对吗?

如果有一只迷途的小羔羊,我们就牵着它去寻找妈妈;如果有一道耀眼的七彩长虹,我们就跨上它去月球和嫦娥阿姨对话;如果有一股会唱歌的山泉,我们就躲到水底听它蔚蓝色的小舞曲;如果有一场缝合天地的瑞雪,我们就为世界堆一个洁白可爱的雪娃娃。

我们这个年龄,是什么呢?

是洒满阳光的课堂里密密匝匝举起的小手,是放学路上盯着谎言的纯洁的眼睛,是小站上盲人奶奶身边飘扬的红领巾,是十分钟里用欢笑声托起的羽毛球和毽子,是晚霞染红岗亭时从民警叔叔赞许的目光里走出来的桃花一样的笑靥……告诉我,对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美丽的年龄,每天都诞生着多少迷人的诗哟!

这篇小作文的语言倾向我们可以看出来吗?是什么?是铺陈、华丽、含蓄、诗意,是华丽中含有抒情,抒情中包含着诗意。像这种例子我们还是可以找出一些来的。

在文学作品中,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南朝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把语言风格分为八类,唐朝司空图在他的《诗品》中分了二十四类。从理论上讲,每个作家都有他自己的语言风格,有多少个作家就有多少种风格。因为语言风格是同其人之个性密不可分的。

学生在阅读与生活中,对语言风格的爱好是不同的。由于他们对各种语言风格的爱好不同,这种不同的爱好就会渐渐渗透于他们自己的语言之中,表现在作文中就显露出他们语言的个性倾向。我们研究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倾向,发现后加以认真表扬,热情称赞,鼓励他们去多读多背他们自己爱好的作品,去钻研,去模仿,这样渐渐地就会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促使其语言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这是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希望老师们在这方面积累经验,创造业绩。

以上讲到的四个方面,我认为应该作为我们当前作文教改的着力点。由于时间限制,我在这里只是做了点提示,没有展开论证。对不对呢?请同志们指正。

标签:;  ;  ;  

作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中国青年写作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的主旨发言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