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分析论文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分析论文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分析

何晶梁,杨勇军,李晓红

(广东白云学院,广州510450)

摘 要: 2018年全国两会上,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就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已纳入国家计划,被视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承担重要的战略使命,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广州作为粤港澳湾区城市群的主导力量之一和内陆对外交流的前沿,应把握好这一重大机遇,发挥其“枢纽”作用,利用优势补齐短板,全面深入地审视和考量广州的城市定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使广州步入更高的世界城市序列,使其对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地位;优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转型升级,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领导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城市群。2017年12月20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列入2018年的重点工作。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广东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大的机遇,携手港澳地区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此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以一种特有的崛起发展模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毡房、牛羊,草原、雪山,光线瞬息万变的白桦林,婚礼、白色的葬礼,围着牛粪堆燃起的篝火起舞的牧民,还有湖,北疆深处的湖,泛着做梦般的钴石绿和孔雀石绿,还有钢蓝色。我问老徐,湖的颜色是否做过后期处理。老徐说,没有,湖原本就是那颜色,就像云,本是那形状。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的广州、佛山、中山、深圳、东莞、肇庆、珠海、惠州、江门九市和澳门、香港两个特别行政区共同组成9+2 的滨海经济城市群。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敢于先行先试,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建设,其城市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等各方面均呈现空前跃升的态势。现阶段,广州应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发展能力,发挥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枢纽作用,推进广州的开发建设迈向新的方向,找到新的突破,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广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分析

(一)广州的现状及特殊地位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教中心。其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和拥有甲级写字楼的总存量都位居全国前三;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 也将广州评为世界一线城市。在普华永道(PWC)机遇之城排名中,广州蝉联国内第一。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 强企业累计达到297家;广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941 元,居全省第一;广州硬科技发展指数居全国前三;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 家,增量居全国第二。

随着广州建设枢纽网络城市、产业链条延伸、各城市间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环境保护的互联互通的战略推进,广州作为大湾区内陆部分的贸易、物流及交通中心的重要地位不断加强,建设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使广州能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合大势中迅速明确自己的地位,找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

(二)广州在湾区建设中的地位

5.3.2 承压堵漏施工 下光钻杆井底,充分循环后泵入产层堵漏浆10m3;替浆至井底,起钻至1994m。泵入生物灰岩堵漏浆27m3,替出钻杆;起钻至1325m,关井挤注 2.5m3,立压 2.5MPa,套压 2MPa,稳压5min不降。

(3)财务共享中心的推广,使传统财务核算岗位大幅缩减。2017年11月8日,中国石化在总部召开共享服务推介会,宣布中国石化共享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中央企业成立的首家共享服务专业化公司,与此同时,也是大型央企瘦身健体、精简组织人员、重塑企业发展“年轻态”新的开始!比如,中石化财务共享中心东营分部,450人的团队,完成了原来753个“二级单位”的任务量;又如,海尔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从原1800人,降到260人,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二、广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的优势分析

(一)区位交通优势

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广东一马当先,依托香港,较早地发展了转口及加工贸易,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不错的成绩,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排头兵。除了改革开放这个政策优势,我国在近几年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有利于经济更好发展的政策,如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此政策让我国的经济结构在发展中更加优化,且进一步激发了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科研热情,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只要就业稳,人民的收入增,我们的经济就能更好地发展。因此,我们要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强化广州在政策方面的引擎强化作用,带动大湾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走在全国发展前列。

(二)创新优势

广州技术多样化程度高,创新活动向产业间横向发展。广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9 万多家,居全国第一;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56%;在“智力资本和创新”维度上排名前五,其创新优势得益于国家开放的政策支持。例如减税降费,于企业而言,可以降低企业的支出成本,节约相关费用倾注到创新研发产品上面;于个人而言,可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热情,促进更多小微企业的出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国内综合实力强。2017年,广州被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大国际航空枢纽、全国面向全球经济贸易最重要的城市,且是广东省政治、文化、教育和医疗的中心。广州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一直不断提升自己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排名和地位。2018年,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在世界城市名列第27 位。广州作为我国的省会城市,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聚集经济、交通、文化优势于一体。2018年,广州的GDP 经济排名位于广东省的第二,仅次于深圳,经济增长速度尤为突出。港珠澳大桥、高铁和谐号、各大机场的建设等交通枢纽,拉近各城市间的距离。广州的城市轨道交通,涵盖了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广州聚集各大高校文化,具备充足的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发展基地,如广州大学城,人才济济,环境适宜,适合进行科研研究。

广州的技术创新领域门类齐全,科教资源丰富,有良好的经济支撑以及包容的城市环境。广州应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协同发展中,把握好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对外交际中,广州要主动融入到其他城市或者其他国家的创新生产网络,共建创新合作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基础性措施及更多的可能性。

广州市依托“智核”,充分发挥大学城位于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核心节点优势,高度重视开发和挖掘广州大学城的高等教育和人才资源,与很多高校共建了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广州国家IC 产业化基地、健康产业产学研孵化基地等国家级孵化器和产业园区,并积极引导和培育学生进行创新以及创业。政府也给予更多的创业政策,帮助他们发挥自身的最大力量,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优势,为广州、粤港澳的成长乃至全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人才聚集优势

广州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具备应有的人才、基础设施、环境,为创新研发提供了前提。广州聚集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近百所高校,近百万师生以及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是华南地区科教和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各高校的实验室可供教授与研究生进行实验试验,为科研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中的经济体量较大,发展稳定迅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要求具有很强的空间关联性和行业互补性,而作为核心城市之一的广州,同佛山、深圳、东莞等城市形成较好的良性互动,共同形成了制造业中心,汇聚了人才、科技、产业、物流等高端资源。广州打造了“广交会”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贸平台,与非洲和东南亚的经贸往来频繁,是“一带一路”沿线著名的国际经贸中心,所以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及区位优势继而发挥经济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广州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力潜力巨大,从传统商贸的底蕴来看,广州是国际知名的“千年商都”。

1.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广州继北京、香港、台北与上海之后,于2017年晋升成为中国第五个Alpha 级水平的城市。同年,广州也正式升级为“全球金融中心”,名列第37 位;2018年,GFCI 报告发布,广州排名上升到第28 位;上榜国内城市五强,排名仅次于香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现有62个总领事馆,是华南地区最多的外事机构聚集地,呈现增加趋势。外国总领事馆聚集广州,服务的不仅仅是广州市和广东省,而是整个华南大区。这充分表明广州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交流交往中心,是中国全球投资最国际化、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级门户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交通的重要枢纽。

为达到自动控制,配套针对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及冷却塔整体控制需要的温度、流量和压力传感器等,从而实现机房的自动集成控制。

(四)经济互补优势

多年来人们对于电视产生了很多误解,最大误区就是观看电视容易对人视力造成影响,实际上,任何情况下的高强度用眼都会造成视疲劳。例如看书、学习、玩手机、使用电脑、画画、雕刻等,长期用眼过度都会产生近视、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情况,并不仅限于观看电视。OLED产品来讲,其产生的蓝色光波段主要集中在460nm,不属于有害蓝光,能量较小,对人眼危害微乎其微。

(五)政府政策优势

广州具备覆盖华南五省和连通粤北地区的物流中转条件、海空港联动优势、极好的空港基础。交通可以说是十分便利,能有效地与外界形成良好的沟通与联结。有效数据显示: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于2018年9月23日正式通车运营,连接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并与全国44 个高铁站点连通。同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运营的港珠澳大桥,一改珠三角城市格局,使粤港澳能共享资源,同时也能资源共通共享,共同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路网中,港珠澳大桥、广深沿海高速、虎门大桥等重大工程构成了其主体骨架,而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通车的虎门二桥以及规划中总长约41.2 公里的广州1 号公路,则为大湾区的连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此同时,广州的白云机场、南沙港、广州南站等更多的交通连接点通过航空、航运、铁路等交通枢纽,也将更深度地融入到大湾区的交通网络中,能更大地发挥其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对外沟通的核心地位,发挥好珠三角内陆的连接功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凸显其应有的区位交通优势。

(六)历史文化优势

广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基础,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也比较好,有广交会、艺术博览会、纪录片节等众多文化会展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府文化为主,同气同根,所以两者之间的文化交流完全可以相融在一起,可以通过岭南画派、粤剧等带有粤特色的相关品牌的强强联合,建立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且能够影响国际的大湾区文化艺术中心,主动自觉、有规划地进行文化交流。粤港澳因历史原因形成了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成体系的现状,但粤文化始终是一种天然的黏合剂。香港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使粤语成为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中文语言,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唐人街目前也是以广东话为主要语言。2014年,香港公布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粤语榜上有名。粤语的申遗成功更激发了我们中华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习近平赴广东之行的路途中,前往广州永庆坊走访考察时表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需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创新发展中不能忘本,要始终以广府传统文化为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与其他地区传播交流文化的同时,也要做到更新创造文化。

(七)商贸合作优势

广州具有传统商贸优势,并与港澳、深圳等合作基础深厚,发展前景良好——“CEPA”“一国两制”“粤澳与粤港”合作机制很早就落实并运行已久,现今每日有近70 万人在香港和内地之间往来,跨境工作生活已成为常态。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向西方世界输出的Canton(广州)概念,让广州从此发展成为巨大的商贸中心和经贸往来的枢纽。而作为岭南商贸发源地之一的广州,可以作为商贸纽带,加强与香港、澳门之间的合作,使内部地区与大湾区地区的商贸进一步提升,心理距离进一步缩小,形成互联互通的状态,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实行“一国两制”的背景下,随着广州与外界的联系的加强,外部和内部的推力共同形成一种“粤文化+”的湾区合力,形成并发挥跨制度的资源整合,并强化了全球华人的共鸣效应。

(八)资源调配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需要广州作为核心枢纽发挥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发展结构的作用,对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物质流等各种“城市流”进行调控和配置形成多核互动。从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的视角来观看各大湾区城市的发展,并与其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城市排名以及城市等级上升趋势明显。而广州作为其中一员,要想迈向更高的世界城市序列,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东省会和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广州,在大湾区的创新发展中起到发挥引领和带动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功能定位和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奋勇直前,有所作为;重视与大湾区各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团结互利,争取做到合作共赢。未来广州的发展应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第二机场、未来科技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化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国际一流的经商环境,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聚集国内外人才优势、高端资源,努力建设良好创新型城市和开放型城市。培育高新科技产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支柱产业,与各城市及国家形成国际化的创新企业集群。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化,进而加快广州迈向现代化引领型全球城市。

参考文献:

[1]汪文姣.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竞合关系分析[J].特区经济,2018,(8):18-21.

[2]王河.践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广州打造世界级国际大都市[J].广东经济,2018,(5):60-63.

[3]刘松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思考[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2018.

[4]王世福,张弘,刘铮.粤港澳大湾区时代广州走向全球城市的思考[J].城市观察,2018,(3):7-14.

[5]谭弈霖.粤港澳大湾区中广州的地位优势分析[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2018,(3):8-10.

[6]戴春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手上有哪些“好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12-05.

[7]汪行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整合分析与展望[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2):1-11.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31-0156-03

收稿日期: 2019-06-18

基金项目: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共建课题(2018GZGJ165)

作者简介: 何晶梁(1982-),男,湖南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杨勇军(1974-),男,湖南郴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研究;李晓红(1998-),女,广东广州人,本科,从事应用心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 刘 瑶]

标签:;  ;  ;  ;  ;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