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监理是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咨询服务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责任主体之一,监理企业要根据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监理作业,正确处理好业主、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统一发展,推动我国监理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但是在实施建筑施工监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监理的重要性
1、建筑工程监理水平高低影响着建筑质量
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与很多因素有关。监理工程师的作用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功能,这对保证建筑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监理工程师严格遵照相应规章制度和章程,严格进行施工技术和施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这对促进建筑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2、监理工作影响到工程进度
工程进度不但是对时间的计划要求和现场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涉及到工程设计、招标、施工等个阶段的综合考虑。只有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考虑分析,各环节准确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缩短时间,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这整个阶段,需要监理的全程参与。在设计阶段,监理就要按照高标准的原则设计制定高质量的计划书,制定高目标才能保证高水平。在项目开工之时,监理还要审核施工单位的总进度计划,对各阶段的计划做到合理掌控。
3、监理工作影响工程成本
在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实现工程费用的有效控制。通常情况下,实际发生的费用不应超过计划费用。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所发挥的作用是重大的,监理工程师根据相关的合同文件要求,认真审核工程清单中的各项费用,并且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保证了费用的有效控制。
二、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市场不规范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还是由业主方占主导地位,对监理权限的授予存在着误区和局限性。一些业主方由于对监理工作的不了解、不重视,或者对监理应履行的职责范围不熟悉,往往插手本应由监理单位履行职责的投资和进度控制,或是盲目要求承包方加快或放缓施工进度,或是直接控制着进度款的支付权,削弱了监理单位的监管权力,不利于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其次,工程项目违法转包、分包的现象也比较普遍,一些工程项目以包代管,质量保证体系没有很好建立起来,自查自检工作流于形式,只能依靠监理单位有限的检查,有的甚至将监理人员当做自己的质检人员,给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法律不完善
我国工程建设监理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影响到监理责任的划分与界定,使得工程监理的责、权、利不对等。目前对于监理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的界定还不太明确,有关各方在工程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甚至发生事故时,往往将监理的责任扩大,出现问题首先找监理单位,弱化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作为重要责任主体应具备的质量意识,放松对质量安全的管理,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控制。
(三)监理的权力越来越小
我国的监理工程师很难行使合同条款中规定的工程师权力。监理工程师的权力受业主委托,而很多业主又害怕失去控制权,仅将部分权力授权给监理工程师。事实上,很多监理已基本丧失了独立性而成为业主的附庸,看业主脸色办事。
(四)监理人员收入相对较低
通过对建设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各种级别的监理人员进行了解,注册监理工程师年薪约6万元,专业工程师约4万元,监理员约2万元。监理人员的收入比开发、设计、施工人员的平均收入都低。有的人这样总结到:一流人才搞开发,二流人才搞设计,三流人才搞施工,四流人才搞监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监理人员素质较低流动性较大
目前,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很多是刚毕业或工作不久的学生、退休返聘人员,被一些人戏称“老弱病残”。监理人员应是懂法律、通商务、精专业、善管理的综合人才,但是很多监理人员在专业上不能独挡一面,在管理上没有经验。有的年轻的监理人员虽然能够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但由于缺乏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在开展监理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发挥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难以取得监理成效,难以使承包商信服,也就得不到建设单位的信任。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大,现场监理人员经常换新面孔,你来我往,形成了“铁打的机构,流水的人员”的局面。
三、加强建筑工程监理的措施
3.1完善我国建筑监理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不断制定和完善我国建筑行业的法规,不断在建筑行业实施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施工合同制度和施工监理制度,并有效开展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全成本控制等,积极完善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体系。我国应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监理经验和技术,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监理技术和监理理念,并结合我国工程实际,科学制定相关的监理规范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工程监理体系,健全我国建筑监理制度,规范建筑施工中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积极发挥监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确保建筑工程能有序进行。
同时,国家应加强对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政策性引导和激励,科学规范监理市场的运行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对建筑监理市场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监理市场的管理体制,积极营造一个公开、公平、有序、开放的监理市场,加强工程监理市场监管制度的建立,积极推行建筑工程监理的多元化发展,并用市场经济手段规范和制约工程建设施工各方主体的行为和责任,不断提高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执行力度,从而保障和促进建筑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3.2加强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为工程监理的执行者,监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对整个监理工程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监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培训、知识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素质培训。针对建筑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包括监理单位的培训、监理主管部门的组织培训和国家对监理工作人员的资格培训和考核,即持证上岗,依法履行监理人员的职责,更应加强监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培训,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思想素质的超越,从而有效防止以权谋私、欺上瞒下的行为发生。
监理技术人员必须参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关键环节的施工监督,对提前进行技术交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不断积累施工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眼光,并积极接受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理人员资质的审查,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素质等审核,并限期内对监理资质进行复查;另外,监理人员应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理技术和理念,不断充实和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强化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并积极学习工程监理实施动态监理制度,并不断完善监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管理机制,特别是建筑法规、监理法规的学习,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思想道德的培训,通过完善的资质考核机制,在“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行业准则约束下,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自律意识,促使监理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结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业主获得最大投资效益,使工程监理健康、全面的发展,工程监理企业必须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工程监理分工和作业,同时监理工程师需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到“三控、二管、一协调”,处理好业主、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三方面的协调和合作关系。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根据我国工程监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实施对策才能引导我国的工程监理行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动我国工程监理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智斌.对监理在建筑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研究[J].价值工程,(33).
[2]郑三运.加强建筑工程监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04).
[3]谢文慧.目前我国监理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2010,(22).
[4]黄凌云.浅谈建筑工程监理程序及控制要点[J].中国西部科技,2009,(23).
论文作者:陈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人员论文; 工程监理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监理工程师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