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格林柯尔审计失败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格林柯尔论文,德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8月2日,科龙电器发布公告称,因涉嫌经济犯罪,公司董事长顾雏军、执行董事兼副总裁严友松、财务督察姜宝军、财务资源部副总监晏果茹先生、财务资源部副部长刘科先生等5人日前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经查明,自2002年以来,科龙电器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顾雏军等人在科龙电器采取了虚增收入、少计费用等多种手段,虚增利润,导致科龙电器所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事实严重不符;此外,证监会对在调查中发现的顾雏军等人及其实际控制的格林柯尔系有关公司涉嫌侵占科龙电器利益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及线索,已移交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处理。此结果印证了笔者的先前质疑:科龙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并被掏空。
一、顾雏军到底是扭亏明星还是超级骗子
科龙2002年报出来后,笔者写了篇短文发表在2003年4月《证券市场周刊》,文章指出:自从格林科尔入主科龙以后,媒体对科龙的赞美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甚至还有国务院权威部门为其捧场,整天都可以看到科龙扭亏为盈的报道。2003年4月1日,科龙公布了2002年报,实现净利2亿元,从连续巨亏两年到盈利2亿。科龙新掌门人顾雏军对媒体说其意义甚为重大,其一,显示格林科尔入主科龙一年后,科龙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其二,显示科龙的低成本战略在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可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份漂亮的扭亏年报被会计师出了保留意见,但由于涉及金额只有1亿元,即使是调减后,也还有1个亿的净利润,所以,顾雏军同意调账,媒体戏称(科龙)利润24小时下调50%,调减后科龙2002年净利只剩下1亿元。顾称,对于ST科龙来说,1个亿的利润还是2个亿的利润意义都差不多,因为公司2002年的目标就是扭亏为盈,脱掉ST的帽子。并称,公司在2002年有约1亿元的经营利润,在这一点上,公司与审计师并不存在什么分歧。
然而,笔者分析该公司2002年报,怀疑事实上ST科龙并没有扭亏,所谓的扭亏只是一种会计游戏的结果。科龙2001中报实现收入27.9亿元,净利1975万元;可是到了年报,实现收入47.2亿元,净亏15.56亿元,谁也不相信科龙2001年下半年会出现近16亿元亏损。导致科龙2001年报出现巨额亏损主要原因之一是科龙新管理层在2001年报净补提减值准备6.35亿元(主要是坏账准备2.04亿元、存货跌价准备1.26亿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0.71亿元);到了2002年,科龙转销坏账准备0.5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2.21亿元(已扣除保留意见涉及0.25亿元)、长期投资减值准备0.74亿元,上述转回减值对2002年利润影响数是3.5亿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减值转回,科龙2002年将出现2.5亿元的亏损(扣除账面利润1亿元)。
项目2002 2001转销
坏账准备(应收账款) 14501190825475
存货跌价准备
1117332398
22104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7120145337413
合计
3279466013
34992
科龙减值计提令人不可思议,以应收账款及存货为例。2002年应收账款余额比2001年要多出1.1亿元,但计提的坏账准备却比2001年少0.5亿元,笔者不明白这种坏账准备是如何计提的。这些应收账款账龄都不长于3年,为什么2001年要提高达46.35%的坏账比例?当然科龙可能会争辩称账龄结构发生改变等因素导致。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2002年应收票据挂账5.14亿元的商业承兑票据,而这个数据在2001年末只有1.7亿元,由于应收票据不提坏账准备,如果也按2002年26.92%计提坏账准备,则科龙当期利润又会减少0.9亿元。
项 目 20022001
账面金额52204
41172
坏账准备14051
19082
减值比率26.92% 46.35%
再看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比率也从2001年的20.9%降到8.87%,当然科龙可能会争辩,2001年计提较多的跌价损失,那是因为旧货太多,可是从2002年损益表上看,科龙主业毛利率并没有因为清理旧货而下降,反而上升了4.8个百分点。当然科龙可能会辩称这是成本优势使然,成本优势有这么明显吗?我不知道科龙成本优势来自何方,是不是来自神奇的格林科尔制冷剂?然而据有关部门称,使用这种神奇的制冷剂,成本更高。而且从关联交易中,也看不到科龙用了多少的格林科尔制冷剂。
项 目 2002 2001
账面金额
126005
154982
跌价准备1117332398
减值比率8.87%
20.90%
科龙在2001年时,年报被会计师出了拒绝意见,其中理由之一是一笔1.6亿元的广告预提费用不能得到会计师确认,尽管当时科龙管理层信誓旦旦称这笔费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在2002年报中,科龙还是对此作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称多提了广告费7968万元。而到了2002年报,反过来了,请看相关的两个科目余额:
项 目 2002 2001增减
预提费用2110838973
-17865
预计负债1050315736-5233
合 计 3161154709
-23098
这两个科目余额减少与减值准备冲回性质是相似的,由于预提费用、预计负债减少2.3亿元,直接影响2002年报利润2.3亿元,也就是说,如果这两个科目余额保持不变,则科龙又要新增加2.3亿元亏损。那么这两个科目用来核算什么呢?预提费用主要是用来预提安装费、利息费、委外加工费、商业折让、预提广告费、预提运输费、预提仓储费。2002年预提费用比2001年减少1.78亿元主要原因是预提广告费大幅度减少,由2001年的1.77亿元(2001年拒绝意见提到的1.6亿已追溯调整0.8亿元,有0.8亿元包括在1.77亿元内)降到2002年的0.35亿元。众所周知,2002年科龙广告也打得非常猛,笔者不知道2001年是否多提了、2002年是否少提了,由于2001年是拒绝表示意见,后任会计师又不对期初余额发表意见,所以这些外人是搞不清楚的。但是预计负债由2001年的1.6亿元降到2002年1.1亿元就相当可疑,因为这是一种质量保证金,不知道为什么2002年少提了0.5亿元,是不是因为新产品质量优于老产品,所以就冲回了?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科龙2002年实际利润应为-5.7亿元,当然,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在2001年报编制时,怀疑科龙还在收入、费用截止上作文章,如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等,顾雏军就2002年半年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上半年)1.12亿的利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2002年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全年只有1亿元。如此推理,科龙下半年岂不是亏损?实际上,在2001年、2002年半年报及年报反复无常背后是科龙业绩已完全受到管理层操控,作为外人,我们可能永远不清楚它真实的业绩是多少,就象格林科尔制冷剂之迷。
项目2002
账面利润 1
减值准备调减-3.5
预计负债调减-2.3
调整后实际利润 -4.8
账面扭亏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炒作更是解决不了问题,对于象科龙这样的公司,巨亏之后的扭亏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质意义,因为太多公司利用各种手法在亏损年度多计亏损。如在损益表上多提减值准备、多计费用、少计收入等手法;在资产负债表上表现为虚减资产、虚增负债。由于会计计量具有极大的弹性,再加上制度设计和业务安排(如三洋科龙涉及到的1.54亿元巨额盈利,笔者怀疑就是一种制度设计和业务安排的结果),管理层要想操控利润,实在是太轻松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不要被表面假象所迷惑,一方面要将这些会计手法产生的盈亏进行剥离,另一方面眼光要放远一点,仅仅根据一年的年报是看不出什么名堂,那就多看几年吧。科龙2000年净亏8.3亿元、2001年净亏15.6亿元、2002年净利1亿元,我们不妨将三年累计起来,对科龙作出一个基本评价是“近三年累计亏损22.9亿元”。这样,利用盈余手法操纵利润的意图就落空了。尽管可以在年度之间调节盈亏,但总量无法改变,除非直接造假,那就不是盈余管理了,而是财务欺诈。而事实上,盈余管理与财务欺诈并没有明显界限,以恶意计提减值准备为例,其实质也是一种财务欺诈,因为它误导了投资者。会计分期的假设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会计就不需要“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了,施乐提前确认收入和世通推迟确认费用,可以说是一种盈余管理,一种激进的会计手法,但也可以说是财务欺诈,不是吗?等待施乐的是巨额的民事集团诉讼,连毕马威也跟着倒霉,没有几十个亿美元是消不了这场灾的;至于世通更不要说了,公司和审计师一起倒台。
对于秘密减值准备,财政部早在2000年就发出通知要求“对于多计提的减值准备,应当原渠道冲回”,《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再一次强调“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科龙新会计师对期初余额出了保留意见。笔者认为,科龙2002年存在巨额的减值和负债冲回,并且对当期损益影响特大,会计师只有在原计提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可以确认情况下才可以对转回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予以确认,在会计师不能对期初余额包括减值余额和预计负债余额确认的情况下,会计师对转回的减值和负债同样也不能确认。也就是说,由于会计师无法对科龙3.5亿元减值准备转回和2.3亿预计负债(预提费用)冲回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确认前提下,会计师只能对科龙2002年报发表拒绝表示意见,而不是仅对其中的0.25亿元发表保留意见。从风险导向审计角度看科龙2002年报审计,笔者也认为应将巨额的减值冲回和预计负债冲回作为审计的重点和高风险点,对于审计的重点和高风险点,必须得到非常有力和充分证据证明不存在重大错报。笔者不知道会计师在无法确认期初余额正确性前提下能取得那些证据证明科龙3.5亿减值准备转回及2.3亿预计负债(预提费用)冲回是正确的?
科龙在2个月后的2003年6月26日发表了澄清公告,公告对2002年转销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年度预提费用余额、年度预计负债余额等作了说明。然而,笔者以为,科龙的澄清不能说明“科龙利润来自计提”事实。
2003年年初,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美国阳光公司(Sunbeam)在邓兰普上台之前,是个正在苦苦挣扎的公司,1996年7月,扭亏高手邓兰普宣布就任阳光CEO(首席执行官),当天阳光股价大涨60%,1997年公司出现“明显好转”,股价从宣布雇佣邓兰普前一天的12.50美元,增加到1998年初的52美元。可不久,真相大白,1998年4月3日,公司披露季度亏损,股价猛跌25%到34.63美元。两个月以后,媒体有关公司销售行为的负面报道促使阳光的董事会开始了一项内部调查,董事会最终解雇了邓兰普和CFO(财务总监),并且大幅纠正了第四季度到1998年第一季度的盈利数字,公司随后按照美国《破产法》申请破产保护,股价跌到2分钱。在2001年5月的公告中,SEC指控从1996年最后一个季度到1998年6月,阳光公司制造了成功重组的假象,以抬高股票价格并提高作为兼并目标的价值。SEC发现公司管理层不适当地制造了3500万美元的重组准备,然后来年释放充作收入。今天的顾雏军就是中国的邓兰普。
二、国内外审计机构相继离顾雏军而去
2004年12月29日,美菱电器、皖美菱B发布公告称,公司聘任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2004年度国内审计机构,而在6个月前该公司股东大会还通过了续聘华证所为国内审计机构议案;同样场景曾在2003年出现,2003年5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续聘罗兵咸永道为国际审计机构议案,但2003年报称改聘香港华利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国际审计机构,这家国际审计机构相信国内同行很多是第一次听说。
为什么在格林柯尔入主美菱之后,国内外审计机构相继离它而去?以顾雏军风格,当然是希望四大及国内名所审计,这是一个很好的挡箭牌。2001年底,顾的“亲生子”格林柯尔被揭发涉嫌银广夏式欺诈时,顾唯一的抗辩理由就是“公司业绩经安德森审计的”,言下之意是,你不相信我顾某人,难道不相信安德森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安德森在他说这句话后很快就倒了,但格林柯尔还在。格林柯尔是2000年7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格林柯尔超强的盈利能力实在让人羡慕。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62.62%、81.39%和79.55%,净利润率则为44.34%、73.96%和60.88%。2000年7月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募集资金5.36亿元,而1999年至2001年9月底公司累计盈利已高达6.22亿元。这样一家发展速度惊人,盈利能力超强,负债很少的公司单靠自身利润积累就足以支持业务发展。即使有资金缺口,也完全可以通过借贷解决的企业,有必要上市融资吗?这似乎不符合公司融资成本最小化的原则。顾在大陆可是经营高手,再烂的上市公司到他手上也会“点石成金”。顾在中国收购的四家上市公司2004年全面盈利,科龙电器继续盈利,美菱电器、亚星客车同时扭亏为盈,ST襄轴也宣布盈利(事实上亚星及襄轴2004年是亏损的)。可是他的亲生子2001年底至2002年初业绩受到媒体质疑后,元气大伤,收入由2001年最高峰5亿多元降至2003年1亿元,净利也从3亿多元减至0.1亿元不到;销售净利率也从最高峰70多个百分点降至10个百分点不到。格林柯尔是否涉嫌造假,可能连外行人都会怀疑,因为外行人无法相信在制冷剂市场没有发生显著改变的背景下,格林柯尔财务指标有如此大的波动,而且在格林柯尔还可以利用关联交易将制冷剂提供给科龙及美菱使用的背景下,业绩出现如此大的下滑,令人难以置信。对2002年的替换收入下降,格林柯尔的解释是收购科龙导致公司被媒体广泛质疑,因此收入下降。可奇怪的是,在公司声誉受损,业务滑坡时,分销业务却较2001年大幅增长157%,该业务在红火的2001年确是负增长。不过好景不长,2003年分销业务也开始大幅下降,跌幅远大于替换业务,高达82%。到2004年9月,分销业务收入竟然跌至可怜的73万元。2003年,公司还曾委托科龙向1050家加盟店收取158万加盟费,2004年仅实现分销收入73万元。我们不禁产生疑问,顾要真是经营高手,为何自己亲生子都没照顾好?也许有一种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以前的业绩是假的。
香港格林柯尔2000年7月上市,募集资金7000万美元,这是顾拿到真实的一笔巨额资金。顾是海归派中国人,媒体一直怀疑顾1995年创办的天津格林柯尔公司5000万美元注册资金以及近四年数十亿元收购资金从何而来。实际上可以换个角度想,这5000万美元出资真实吗?工商局是否该专项调查一下顾控制下的私人公司实际出资情况,查明顾是否虚假出资、抽逃出资;银监会是否应该在全国性范围内对顾控制下关联企业贷款情况作个专项调查,查明格林柯尔系在中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据顾声称,他收购资金是有国际背景的,收购资金都是私人资金,但这些说法有多少可信度?笔者最担心的是顾通过虚报巨额注册资本的私人公司从金融机构诈取巨额的贷款,又用这些贷款进行下一次融资,因为这种诈骗需要拆东墙补西墙,它需要通过不停的并购扩大其融资平台,才能使骗术不被揭开。德隆出事后,涉及资金达数百亿元,格林柯尔一旦倒下,也会涉及数百亿元损失及数十万名员工。
美菱电器这几年来事实是一直亏损,如果加上美菱此次置换出去4亿多元应收账款潜亏以及4亿多关联方占用资金潜亏,美菱电器近五年来已连续亏损近10亿元(美菱2003年末还有8.4亿元的净资产),但在会计游戏下,捣成一年巨亏、下一年微利局面,2000年微利552万元,2001年巨亏3.5亿元,2002年又微利811万元,2003年又报出1.97亿元亏损,2004年预盈1000-2000万元之间,也是微利;如果此时CPA给美菱2004年报发表意见,是不是很有压力?这种典型的利润操纵不但四大受不了,连国内所也受不了。而且关健的是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4亿多元资金,2003年底美菱发布一个公告称要以关联方房地产抵债,但事到如今,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但2003年年报并未对该笔巨额应收款项提取减值准备,根据公司其他应收款坏账“2~3年的按其余额的70%计提,3年以上的按其余额的100%计提”政策,这4亿多元的占用资金账龄都是2年以上。笔者认为,美菱电器对该事项会计处理要作重大会计差错调整,补提数亿元减值准备,资产置换后按非货币性交易事项处理,但这不影响2004年业绩,因为是追溯调整。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一个基本精神是审计重心前移,审计范围拓宽,CPA在作重大错报风险分析时,要把更多时间花在账外,CPA除了询问管理当局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等其他人员,并考虑询问不同层级的雇员,以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格林柯尔系大陆四家上市公司最大审计风险是成本虚减及海外市场销售收益虚增。笔者分析了很多关于科龙营业成功报道,基本认为顾在成本控制上也没有独门暗器,只是常规的一些成本控制方法,如全球采购、费用控制等,但就这样其成本同比降低高达25%,有的产品成本甚至超过50%,这是非常可疑的。要么是其虚增产量、摊薄单位成本;要么是部分采购成本不入账;要么是部分成本费用不恰当延期,如资本化或亏损年度提前确认或推迟确认等;当然也可能是真实的。此外,科龙主营急剧增长与长虹、德隆一样,主要是靠海外销售,海外销售货款是否能收回、是否虚构销售收入以及货款真实来源都是审计重点。审计师对相关行业应相当熟悉并熟悉海外市场。长虹当年海外收入急剧增长,其发言人刘海中还大卖关子称涉及商业秘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担心日美商业间谍窃听,事后发现长虹海外销售收入急剧增长不过给APEX贴牌加工,做了不到10亿美元销售结果贴进2亿多。科龙海外收入急剧增长也要十分关注,海外销售造假成本低(不交增值税),又难以审计,历来是中国上市公司造假重点和CPA审计重点。
没有金钢钻就别揽瓷器活,格林柯尔系下上市公司重大错报风险极高,当然重大错报风险极高并不表明一定造假,对此类公司审计就要有错推定,只有搜集到充分证据排除造假嫌疑时,才能发表干净意见。没有高超的审计专业水平及舞弊侦查能力,尤其是没有相关的行业审计专长,就要慎重考虑能否胜任格林柯尔系审计。尽管从德隆系到鸿仪系出事CPA并未被追究责任来看,今天格林柯尔倒了也不一定会连累到CPA,但再过几年,一旦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今天收入100万元,明天可能要吐出1个亿。国内外审计机构离去也间接揭示了格林柯尔系审计风险极高,总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人们要向华证所致敬。
三、德勤为何无法揭穿格林柯尔神话
2004年德勤流年不利,香港廉政公署在2004年11月底“虎山行”行动中指控创维主席黄宏生涉嫌行贿德勤一级合伙人郑建中伪造会计记录,以达到在港上市的目的,该会计师涉嫌收取利益,即获得创维聘任为行政人员以及公司认股权,作为协助公司上市的报酬。据报道,2004年7月,郑建中出任创维数码首席财务官,同年9月成为创维数码的执行董事,创维方面给出的酬劳是每年250万港币,外加2000万股票认购权。这是一颗已被引爆的地雷,德勤与格林柯尔系关系更令人感到担忧。
顾雏军控制下的格林柯尔2000年7月上市,上市会计师是安达信;科龙在顾雏军接手之前,核数师也是安达信。众所周知,安达信倒了之后,香港及大陆的安达信交入普华永道,一般来说,安达信的业务也跟入普华永道,可事实是,这两家公司的审计机构后来都换成德勤;最有意思的是,普华永道原来也是皖美菱B审计机构,可是,顾雏军一入主之后,普华永道就辞职了。这是否说明普华永道已深感顾控制下的格林柯尔系上市公司审计风险极高?还是出于其他原因?
今年初,新浪财经署名为黄昕相继发表了两篇质疑格林柯尔的文章:《格林柯尔异数》及《格林柯尔神话相信还是质疑》,文中分析认为,格林柯尔制冷剂替换工程收入是按客户空调系统所用电费的10%收费。具体计算公式为:空调额定功率X每度电费×24×30×月数×10%。根据格林柯尔年报披露,2000年有125个客户,替换工程收入为3.18亿,2000年平均则为254万。254万是平均每个客户8个月电费的10%,即客户一个月的电费为317.5万,按照全国28家电力企业上网电费的平均价每度电0.42元计算,这相当于每月耗电756万度。再除以30x24小时,每个客户的中央空凋每小时耗电1万多度。2000年,28家电力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小时发电才42万度。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这254家公司的用电,需要6家电力上市公司专门为这些客户发电。2001年,公司前5大客户收入占总收入的14.8%,即7642万元,即使扣除当年全部分销收入3960万元,还有3682万元,则平均每个客户替换收入736.4万元,由此可推算出这些客户的中央空调每小时耗电2.9万度。按照国际酒店耗电管理标准,拥有1753间客房的北京友谊宾馆,每小时满负荷用电总量(所有电器用电)也不超过2000度。中国似乎还没有超过8765间客房的酒店,即使有其中央空调的用电量也达不到每小时1万多度。
更荒唐的是,格林柯尔制冷剂由天津格林柯尔工厂独家生产,由上市公司使用和独家分销。2000年公司向天津工厂采购制冷剂11240万元,而在业务大幅增长50%的2001年,采购额反而降至7070万元,却预付了相当于当年实际采购量3倍的采购款,并在2002年完成23002万元的采购。截至2004年9月,格林柯尔已有21个月再未向天津工厂采购过一分钱的制冷剂。从存货变化看,这些制冷剂确实难以消化。2003年存货仅减少2885万元,2004上半年也只减少了1020万元,还余11972万元。如此难以消化,当初为何大量采购甚至预付款,不知制冷剂有没有保质期?也不知会计师是否实地盘点过存货?已知的是格林柯尔的会计师安达信因为给安然做假账倒闭了,也不知天津工厂的产能到底有多大,怎样应付如此巨大的突击采购,更不知天津工厂是如何渡过这没有任何订单的21个月的。文章最后认为,神话是一种谎言,特点是假大空,诸多情节违背常识。创造神话就是精心编制谎言,神话的创造者就是说谎者。辨别神话并不难,有点常识就行。
本来有香港德勤把关,我们无疑会相信格林柯尔业绩,因为与蓝田股份相比,格林柯尔审计无疑是容易得多了,电费单可是电力公司开出的,再从进账单核实收入的真实来源,要核实格林柯尔收入是否真实并不难,我们相信德勤也一定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违背常识的现象呢,如果格林柯尔造假,那么它的手法比蓝田更低劣,因为蓝田鱼塘造假相对不好侦破。
我们再回顾一下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华尔街著名的ZZZZ best财务欺诈案,该公司主业是保险复原工程,但事后证明,这些工程全部是虚构的,国会议员小组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指出,会计师在审计ZZZZ best财务报表时,忽略了十大红旗警讯:(1)保险修建工程合同中所列示的金额大得令人难以置信;(2)公司的保险修建工程价值几百万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当时全美国所有修建工程的价值总额;(3)在那些所谓的合同中,根本就没有写明被保险人姓名、保险公司的名称和工程地址;(4)那些合同是由一张张单页的契约组成的,其中没有附工程规格和分类的详细说明,不象通常和习惯上的修建业务工程合同的格式;(5)实际上,所有的合同都是与同一方签订的;(6)大部分的合同都是在发行股票之前,即时签发的;(7)合同中规定了付给Z公司或明克本人的报酬,而没有规定应付给投保人的款项或投保人与Z公司共同应得的款项,此与同行业的实务惯例相反;(8)合同中规定,工程报酬是由保险公司调解员支付给Z公司的,而不是由保险公司直接支付给投保人或者修建工程的承包商,这与同类企业中的一般做法相违背;(9)Z公司报告的保险修建业务的毛利,大大超过了一般修建业务的水平;(10)Z公司的内部控制十分不严密。
ZZZZ best十大警讯对格林柯尔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不知道德勤会计师对制冷剂替换市场是否有深入了解?是否能看懂节能测试报告?是否到现场了解过格林柯尔的客户?是否了解同行业的毛利水平?是否清楚格林柯尔客户真的使用了格林柯尔制冷剂?格林柯尔制冷剂节能水平到底如何?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德勤岿然不动,不知道德勤是否心中有数?德勤会不会再出第二个郑建中?
四、格林柯尔崩塌,四大陷入诚信危机
2005年5月10日,科龙公告称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迫于证监会立案调查压力,德勤对笔者的质疑终于作出回应:继2004年报审计意见对科龙5.7亿元收入确认质疑之后,2005年5月12日,科龙公告称德勤辞聘,科龙在公告里称:据本公司向德勤了解,德勤在其保留意见中提到若干审计范围限制,原因是德勤对审计范围限制及有关交易的会计记录表示不满意。科龙表示:本公司并不同意德勤对本公司会计管理方面的意见,本公司将保留所有相关的法律权利。德勤炒掉格林柯尔,无疑是“落井下石”,格林柯尔很受伤。德勤在炒掉科龙的同时,也炒掉了格林柯尔。目前对科龙的怀疑一是财务造假,包括虚构收入、虚减成本;二是掏空上市公司,包括挪用资金、违规担保等;而格林柯尔那是从头到尾怀疑都是假的。现在德勤不干了,但并没有撤回以前年度审计意见,也没有要求格林柯尔对财报重述。如果格林柯尔以前年底被证实有重大错报事实,德勤仍然难逃干系;就是撤回以前年度审计意见,如果错误已犯下,也无药可救。
可以说,德勤在格林柯尔表现并不光彩。对格林柯尔业绩质疑四年前就有了,在格林柯尔未能澄清《财经》等媒体指控其涉嫌银广夏式欺诈质疑时,德勤从普华永道手中接过这个烫手山芋,自然是商业利益驱使。为了商业利益,德勤无视格林柯尔存在种种违背常识现象,也任凭科龙大玩会计魔术,除了科龙2004年报因证监机构监管因素而被动出具消极意见外,四年来一直为以上两家公司出具正面意见,为格林柯尔洗“脸”,使顾雏军免除监狱之灾,还协助他攻城拔寨,连续取得了四家国内上市公司控股权,而且还当选央视2003年度经济人物,成为2004年度大陆最有资本控制力的人物。这一切,德勤都难逃干系。没有德勤,格林柯尔也许就没有今天;格林柯尔成也德勤,败也德勤,现在格林柯尔四面告急,德勤眼看形势不妙,赶快溜之大吉。可这有可能吗?在格林柯尔身上,我们看到德勤典型商人影子形象。
颐雏军出事后,德勤给《第一财经日报》发来一份正式声明称:“鉴于(证监会的)调查仍在进行之中,目前不适宜进行任何细节讨论。我们希望强调的是,作为保持着全球审计行业最高水平的领导企业之一,德勤为其一贯履行保持业务透明度及高度职业道德的承诺感到十分自豪。”在顾雏军被捕前夕(7月中旬),德勤曾书面回答了《第一财经日报》提出的几个问题:
媒体:德勤作为科龙此前的审计机构,是否会因为科龙的财务违规问题受到牵连?德勤是否考虑撤回以前的审计意见?
德勤:我们想要指出的是,在现阶段这些仅仅是对科龙的财务违规的指控。如果确认经审计的科龙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科龙的董事有责任来采取必要的步骤发布修订后的财务信息。
媒体:有专家认为要揭穿格林柯尔或科龙存在的种种违背常识的财务现象并非难事,但德勤却不太在意,认为德勤不尽责,对此德勤如何看待?
德勤:我们已依据适用的审计准则恰当执行了对2002、2003和2004财年的审计。在财务报表的审计中存在某些固有的局限性同时某些重大错报的情况未能被察觉,都是可以理解的,尤其当这些是由于故意隐瞒的违规行为所造成。
媒体:由于安达信在2001年拒绝为科龙出具的审计意见,存在科龙资产不确定的情况下,德勤对科龙2002年年报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否合理?为什么?
德勤: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的形式与内容涉及审计师对其判断力的大量运用。因此,前任审计师安达信所出具报告的形式与内容是基于他们自己的判断而做出的。在我们就2002年财务报表出具的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我们确认安达信就2001年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范围的局限性。我们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的审计报告是恰当的。
媒体:在资产不确定的情况下,德勤为科龙A股2003年的财务报告出具了标准意见是否合理?为什么德勤同年又对香港上市的科龙H股出具了带解释的审计意见?德勤出具报告的理由是什么?
德勤:在2003年的形势下,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我们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恰当性。2003年科龙“H”股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包括重点强调的段落,以遵循香港审计准则的要求,而中国审计准则并无相对应的要求。
《第一财经日报》就德勤的回复咨询我的意见,笔者逐一回驳了德勤观点:
第一,德勤回避了审计责任,不对“是否考虑撤回以前年度审计意见”作出正面回答,但也表明,德勤现在也怀疑科龙以前年度存在重大错报。
第二,银广夏、蓝田股份造假也都是故意隐瞒的违规行为所造成,独立审计不可能发现所有的财务舞弊,但德勤在格林柯尔审计中显然没有尽职。格林柯尔存在太多违背常识的现象,其造假手法非常低劣,德勤没有发现“水面上的造假”不但有未尽勤勉尽责之嫌,还有审计合谋之嫌。
第三,2002年度扭亏关健在于2002年度资产减值及预计负债转回是否合理,显然德勤认为2002年度5.7亿元转回是合理的,但事实很可能不是这样的,德勤是不谨慎的,仅就与高风险客户甚至有超级巨骗之名的管理层打交道,敢于承接其他四大不敢接客户来说,德勤品质令人怀疑。
第四,2003年报干净意见无法提示科龙的潜在重大错报风险,按照中国审计报告准则,2003年报更应该出具保留甚至更严厉的意见,而不仅仅是港股的带解释的无保留意见。《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期初余额》第十三条规定:如期初余额对本期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影响,但无法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本期会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四大高收费就应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实际上,我们发现一系列事实证明四大在大陆并没有提供与其收费相符的品质。从锦州港(毕马威)到长安汽车(普华永道),从南方航空(毕马威)到宝钢股份(安永),四大在中国留下一个个会计谜局,南方航空及宝钢股份谜局至今未破。最大谜局就是格林柯尔谜局,象格林柯尔这种客户,就是本土所也不敢接而四大接了,而且连续四年出具正面意见。财政部收回会计监管权之后,将锦州港列为第一大要案,也想把此案办成铁案,但至今我们不知道毕马威是否有审计责任,也不知道财政部是否对其开出罚单。如果任凭四大如此下去,依赖四大走向国际市场的愿望也会打折,因为四大为中国客户提供的劣质服务将导致一个个造假的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这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形象。四大在对中石化收取上亿元的年度审计费的同时,能否也提供上亿元的审计品质?靠四大的牌子,忽悠中国人,忽悠外国人,最终倒霉还是中国人。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在总结教训时,有一点就是四大在这些国家执业降低执业标准,在中国,这种情况不是也一样出现吗?
财政部日前发布第十一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责令普华永道整改,并对旗下两名CPA给予警告处分,以严谨著称的国际会计公司刚进入中国会计界时确实给中国会计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气象,但在国内巨大市场利益的诱惑下,现在业界开始担心“四大所”似乎也开始跳进中国的“灰色熔炉”。消息人士透露,“四大所”中还有一家也已被财政部调查。四大一直标榜全球服务、全球品质,希望在中国能名至实归。
标签:顾雏军论文; 科龙空调论文; 格林论文; 收入确认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工程审计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会计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