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考中的新型物理试题--讨论题_高考论文

注意高考物理新题型——论述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述题论文,物理论文,新题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说明》在“题型示例”中增加了往年所没有的新题型——论述题。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应引起我们大家的注意和重视。笔者认为这块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内在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创造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即将到来的21世纪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作为中学教学指挥棒的高考,无疑要引导中学教学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使素质教育日益丰满起来。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我国高考改革正在向纵深挺进。如考试科目将推行"3+X"模式,1999年先在广东省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实行。而考试内容的改革更是高考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部有关领导明确指出:高考内容应体现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试,考试内容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强调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的考查,以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高考物理试卷要体现这个宗旨就必需减小客观题的比值,加大主观题的分量,增加新的题型。而论述题恰恰非常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辨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因为论述题往往条件不具体甚至不确定,需要学生思维多向辐射,讨论分析其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结果的现实性。要正确求解论述题,学生还需综合应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类推进,层层剥离,问题才水落石出。所以说,今后高考物理试题出现论述题是一种必然趋势。

那么如何才能答好物理论述题呢?简单地说,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二要理论联系实际,思路宽广,思维灵活,富有独创性;三要论述全面,层次清晰,表达规范,逻辑严密,有理有据。请看下面两典型示例。

[例1] 如图1所示闭合电路,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外接最大电阻为R[,0]的滑动变阻器。试讨论

(1)路端电压U随外电阻R的变化规律,并画出U-R的示意图象;

(2)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的变化规律,并画出P-R的示意图象;

(3)电源的效率η随外电阻R的变化规律,并画出η-R的示意图。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电源的ε、r是一定的,可见当R→∞,即外电路断路时,U=ε,当R=0,即外电路短路时,U=0。U-R图象如图2所示。

(2)电源的输出功率

P-R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①对应于电源的非最大输出功率P[,1]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外电阻R[,1]和R[,2];②当R<r时,P随R的增大而增加;当R>r时,P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3)电源的效率

可见η-R关系与路端电压U随R的变化规律相似,当R增大时,效率η提高;当R=r,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效率仅为50%,并不高。η-R关系图象如图4所示。

[例2] 如图5所示,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穿过光滑的绝缘水平面。平面上一个钉子O固定一根细线,细线另一端拴一带电小球。小球在光滑水平面内绕O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在某一时刻小球与细线脱离后,小球仍然在匀强磁场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试讨论其速率、半径、周期的变化情况。

解析:因为小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

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情况讨论:

①若T=0,则洛仑兹力为小球运动的向心力,小球的运动与细线无关,显然速率不变,半径不变,周期不变。

绳子断后,速率不变,但又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a.若T-Bqv=Bqv,则速率不变,半径不变,周期不变,但小球绕向相反;

b.若T-Bqv>Bqv,则细线断后Bqv<m((v[2])/R),速率不变,半径变大,周期变大,但绕向相反;

c.若T-Bqv<Bqv,则细线断后Bqv>m((v[2])/R),半径R要减小,使m((v[2])/R)增大,周期随R减小而减小,小球绕向相反,故速率不变,半径变小,周期变小。

综上所见,小球速率不变,半径及周期可大、可小、也可能保持不变。

标签:;  ;  ;  ;  

重视高考中的新型物理试题--讨论题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