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创都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00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对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大量资金投入到城市公路、绿化公园和污染源治理等工程之中。对于市政基础工程施工而言,质量问题是重中之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投入成本进行控制。工程进度均匀、工程质量可靠、施工成本低廉是市政基础建设的最佳效果,下文中对市政基础工程中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的控制进行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基础建设;市政建设;工程管理
前言
市政基础建设具有公益性的特征,这一类工程很难获得经济上的回报。但是具有价值极高的社会效益。市政建设成本支出的主要投资方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市政基础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且良好的市政基础建设还能够吸引投资。而市政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成本控制则是整个市政工程的中心和重点,如何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控制,是当前许多从业者关注与思考的问题。
1、进度控制
在市政基础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程进度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施工合同要求以及部门领导的安排。确保在规定期限之前完成项目施工。为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工,需要根据规定制作施工进度表,并严格遵守进度表上标注的时间进度,每周甚至每天根据进度表上的标注进行计划内容的检查,如果发现实际工程进度与表格不符,需要及时对进度表格上的工作计划进行修正,将落后的进度摊派到后续的施工中。进度表的设计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环境状况、工程投入的资金和人力,保证制定的进度计划符合实际。
1.1 项目阶段划分,进度级别化管理
第一级计划是设计市政工程的整体进度框架结构,这一级计划会贯穿整个项目于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项目的开工时间、竣工交付时间、以及相配套的奖励或惩罚方案。这一计划签订后,便表示工程甲乙双方同意这一计划的全部内容,在后续的施工中严格遵守这一计划。
第二级计划是对项目整体进行拆分,将项目划分为多个阶段,并设定每一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每一阶段的进度期限和阶段目标要与第一级计划中设计的进度要求相一致。阶段性计划在正式实施前需要提交至相关单位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方可正式用于指导施工。
第三级计划的由各包工单位自行制定,根据投入的成本以周为周期制定进度计划,这一级计划在实施前也需要通过上级单位的审核通过。这一级计划是工程进度控制的重要指导,是上级领导了解项目进度状况的重要文件。
1.2 进度调整
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由于外界不可抗因素导致进度计划出现偏差,则需要施工部门及时联系监理方共同讨论应对方案,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如果在没有面临不可抗因素的前提下出现了实际进度与计划不符,需要及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进行干预。对偏差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反省,并对计划进行修正。
2、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工作作为市政基础建设的关键和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整个工程项目中所有的环节具有质量控制工作的参与,为确保工程质量,对各个施工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质量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质量保证系统的建立
在项目验收阶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质量问题。施工部门需要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和相关要求。人力、物力、施工时间、机械设备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施工单位要将这部分因素纳入到管理范围之中,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在人力投入方面,尽可能选择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施工人员,以防止由于个人能力或操作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物力主要指物料投入,即施工中使用的各类基本施工材料。这部分材料的质量关系到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是否达标。因此对物料的审核工作一定要慎之又慎,严格对物料的各项证明进行检查。
施工时间指建筑用料成型时间。例如混凝土材料需要经过拌合一段时间后方可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在施工中不能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压缩建筑用料成型时间,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国家标准实行。
机械设备方面需要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如果设备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换检修。
2.2 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过程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质量不达标的工程项目要及时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修正。以防止同一问题多次出现。对于需要进行返工的工程,要在进度表上进行标注,并对进度表进行调整。项目施工结束后,将预期设定的质量目标与实际工程的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通过不断总结失败与成功的经验,最终制定出一个健全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3、成本控制
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项目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中。看似合同价格的设置形成于招标环节中,但实际情况确实设计图纸转化为建筑实体的过程才是工程造价的关键。工程各项方案的制定与决策,对最终项目造价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下文中介绍部分降低工程造价的方法:
3.1 通过竞争降低成本
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正向竞争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每一道项目都要提交多种方案,并从中筛选出性价比最高的方案用于实施,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并建立起相关的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2 选择口碑好的包工队
包工单位的技术素养和员工素质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包工队伍内部管理制度科学与否关系到施工成本的高低。因此包工队伍的选择极为关键。在进行包工队伍的选择是要将对施工队伍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
3.3 核算成本造价
成本核算工作对于项目建设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工程核算体系,对项目的盈亏状态进行明确。提高工程成本的利用率。施工进入到中期阶段后,要对项目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检查,对成本利用率进行核算。在前期制定好项目索赔与返工的相关条款。如果需要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要尽早开展修改工作,将修改导致的成本上涨控制在最小;如果对已建设完毕部分的原材料或设备进行修改,需要将已完成施工的部分拆除,并等待新的原材料和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会导致施工成本大幅上涨。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对审核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设计图纸不会出现大规模更改方可进行采购。
3.4 竣工阶段造价控制
项目的竣工验收环节作为成本控制的最后一环。在这一环中需要对结合合同要求以及国家法规对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将实际采购的综合单价与合同中签订的综合单价进行逐一对比。对项目的总体投入进行核算。确保审核结算结果是工程实际支出的真实体现。
4、结语
在进行市政基础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项目工程管理的三项核心要素即进度、质量与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环境和自身情况,对这三大核心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并且将质量问题作为工程管理的首要问题。不但施工企业要将质量问题作为重要的关注对象,工程的监理方也要对工程质量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将实际施工质量与工程目标设计质量进行比对,找出二者出现偏差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次工程建设积累经验。市政基础包含的管理要素核心不止以上三种。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要强化控制力度,为建设安全、放心的市政工程努力。要求企业设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设计水平,学习先进的设计经验和设计理念,选用新型材料和设备用于建筑工程之中,降低成本投入,保障各方利益。
参考文献:
[1]黄翠连.分析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建材发展导向,2016(2).
论文作者:金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进度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计划论文; 成本论文; 市政论文; 这一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