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使电力行业也有所发展,电力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都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资源。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安全与稳定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因此电力变电设备的状态管理就成了重中之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力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通过监测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中的故障部位进行判定与确认,并且及时地对其采取最合理的解决方案。本文将通过简单的介绍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各种影响因素,采用物联网等相关技术对状态检修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思考与启发。
关键词: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探讨
1 引言
将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简单化来看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电力检测与诊断的相关技术,实时地掌握变电设备状态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对电力变电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工作有非常多的好处,一方面能够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长,另一方面让设备更加稳定,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我国目前的变电设备进步较以前来看已经非常明显了,但在实施策略上难免存在一些弊端,正是因为这样,状态检修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足。
2 变电所标准化管理实践
第一,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变电所实际工作管理体制。在管理体系中,要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工作要求和工作职责,以达到工作人员规范化的目的。有利于开展各级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其他工作的保证。二是创新标准化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与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是分不开的。随着变电站和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管理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只有合适的管理理念才能适应变电所的发展需要。因此,管理者必须不断创新工作的管理理念,结合实际的变电站运行管理,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章程。第三,加强对变电站工作人员规范化管理的认识。标准化工作管理的核心是人。系统管理是由公司的最高管理层制定的。管理是管理人员,员工是管理者,对管理系统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员工对管理系统的认可程度决定了管理系统的运作是否可行和有效。
3 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令厂家人员独立进行检修工作
许多供电企业误以为厂家人员是专业检修人士,因此令其自己去进行检修工作,但实际上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充足,即便是在企业基本讲解了注意事项的情况下,依然很容易出现误碰、接线错误的情况,从而导致电网跳闸事故的发生。
3.2 检修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来看有很大一部分从事变电检修工作的人员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因此其在进行实际检修时可能会因为考虑的问题层面浅、独立分析与处理能力差等不足而造成检修问题上的技术错误。由于电力设备的自动化方面在这几年以来飞速发展,检修人员的知识水平无法跟上设备的发展速度,从而造成检修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漏洞,事故不能被及时的处理。
3.3 电力设备老化
电力设备老化也是影响变电检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影响因素之一,设备的老化可能会造成检修人员的误判,从而降低整个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
3.4 检修过程不仔细
在整个变电检修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一个零件的老化而造成整个电网的故障,因此不能仔细的检修整个变电系统也是电网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缺少了对整个变电系统进行整体检修的项目,不能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从而造成无法直接辨别出的漏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电力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4.1 进行工作体制改革
首先,各个地区的电网公司要清楚与了解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核心内容,然后进行深入的工作体制改革。这就要求各个部门转变思想观念,不断突破传统的检修技术,尽快适应新型状态检修的工作机制。同时,也要扩大检修的范围,从传统的断路器、变压路等亏扩大到整个电网区域中,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全面、优化处理,还需要全面调整设备状态的具体监测项目,这样才可以避免重要项目出现疏漏的问题。状态检修体制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总需要一过程,各个部门要保证稳定的基础之上寻求发展,逐渐实现电力设备检修技术的革新,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电网检修工作体系,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发展。
4.2 改进管理方法
我国目前对于电力系统的变电检修工作中的管理办法并不完善,有很多地方还存在漏洞,导致检修工作的质量一直无法得到提高。所以人们需要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使检修工作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具体的管理办法分为3个方面:首先,让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强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如此一来工作人员在检修工作中就会更加认真负责,同时因为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更多的工作经验,为变电检修工作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明确检修工作需要进行的步骤,方便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若该环节出现问题则由相关环节的负责人来负责解决。这样一来,变电检修工作人员的检修质量责任分担到个人,检修工作人员也因此会更加认真仔细地进行检修工作。最后,相关部门要定期进行培训与考核,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人才的知识处于一个相对比较领先的状态,在进行检修工作时可以避免因为知识程度跟不上设备先进程度而发生的检修意外。
4.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
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输电线路的状态监测始终处于重要位置,相比于电力设备的其他元件,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差异更大,也更恶劣,很多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干扰都会导致输电线路出现问题,常规状态检修都是依靠输电线路检修人员逐段检修,由于输电线路路径长、范围大,耗费的人力、财力非常大,同时,工作效率也得不到提升。在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状态检修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能对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主要包括四种监测手段:①覆冰监测;②杆塔倾斜监测;③绝缘子监测;④视频监测。这些监测手段都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状态的实时监测,例如,通过绝缘子污秽程度的监测,可以在临界状态时进行预警,从而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输电线路出现大面积污闪等等,从而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电力系统的变电检修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检修的模式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安全稳定的执行变电检修工作离不开企业对于检修工作的积极态度,也离不开检修工作人员掌握的先进技术。电力企业全力协助检修工作员进行检修工作,共同努力的克服在检修过程中遇到的一切艰难险阻,保证电力设备能够正常的工作,保证人民在工作于生活中都能够使用到安全的、稳定的电能,从而推动与促进我国的电力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刁浩然.基于非精确概率的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 班淑珍,韩俊峰.改进关联规则方法在电力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10):83-88.
[3] 全奇杰.经济增加值考核下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 孔祥玉,赵帅,贾宏杰,姜涛.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24(02):21-26.
[5] 姚建刚,肖辉耀,章建,蒋毅,姚鹏,孙广强.电力设备运行安全状态评估系统的方案设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21(01):52-58.
论文作者:郑炜军,许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状态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电网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