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捷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528429
摘要: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作为一项工程施工的首要环节,其施工控制意义至关重要,必须严格加强其质量的控制,只有严格按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充分保障施工质量,才能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隐患。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以及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多,平均用地越来越少,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当代发展的大趋势。基础是位于建筑物最下部的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建筑基础工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在建筑工程竣工后,难以检查基础的施工质量。若建筑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导致整个建筑沉降、偏斜,甚至引发难以补救的重大安全事故,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意义重大。
一、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现状分析
建筑基础工程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础工程施工而言,往往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
1、基础轴线的位移
轴线位移是指基础由放脚砌至室内标高(±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发生错位。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施工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2、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关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
3、基础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组织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及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冬季施工防潮层因受冻而失效。
二、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1、桩基施工技术
在桩基吊桩施工时,起吊点必须选择正确,桩身应保持清洁,桩与桩架之间应该保持4m以内的垂直方向距离,偏吊距离不超过2.5m。吊桩过程中,在不同方向系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缆索,人工稳定桩身,吊桩过程速度要均匀,保证桩身处于平稳状态。起吊之后,桩下严禁有施工人员。插桩过程中,保证桩与龙门架之间无手脚伸入。利用工具对桩进行矫正时用力不能过猛。在打桩过程中,选取的桩帽及衬垫须和桩型、桩架和桩锤相配套。在锤击过程中,要方向一致,保证桩受力均匀,在锤击初始阶段,须采取小的落距,避免发生桩身倾斜或桩头破坏等事故,套送桩施工中,确保送桩、桩锤和桩同心同轴,而拔送桩时,要合理选择绳扣,认真观察桩架、钢丝绳的情况,缓慢用力。送桩拔出后,及时对地面的孔隙进行回填。当桩管达到特定的深度,及时将桩帽及桩锤提升到固定位置加固,一般高度为4m以上,然后检查桩管,准备进行浇筑混凝土等工序的施工。
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图纸,一些关键部位要采取放大样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钢筋绑扎时,技术人员应针对施工工序以及操作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所使用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尤其是特殊部位的钢筋,应准确详细的核查落实。严格控制柱插筋位置,严禁钢筋发生位移。注意面板负筋的高度,尤其是悬挑部位,可设置钢筋支架及跳板,防止钢筋高度由于踩踏而降低。对于结构上的钢筋,必须严格依据图纸所规定的型号来施工,不得随意代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钢筋经过预埋件或者管道等位置时,必须对钢筋进行割断,但是割断后必须留加强筋。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需有专人对钢筋进行看护,防止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造成钢筋偏移。
3、混凝土施工技术
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十分迅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对于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而言,大体积混凝土有着面积大、水泥用量多等特点,当水泥水化后必然释放出一定水化热,使大体积混凝土形成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混凝土产生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对于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的控制。首先,必须降低水泥水化热,采取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等。充分结合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从而减少水泥用量。一般而言,如果每立方混凝土减少10 kg水泥用量,则混凝土水化温度将降低1℃,效果非常明显。对于集料的选择,应采用粒径大且级配良好的粗集料为宜,并掺加粉煤灰等。施工中可适当掺入大石块,但是必须控制石块的体积不超过总体积20%,并且石块对钢筋布置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为降低水化热,有必要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水管,从而带走部分热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4、加强测量控制
对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而言,各种施工技术都依托在测量技术的基础之上。对于基础桩位来说,必须按照施工相关规范的要求,详细测量承台的桩位,控制桩位的偏差值。如果桩位偏差未能达到相关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必然会改变承台受力情况的变化,必须予以修正,否则会影响工程造价。对于桩位偏差较大时,往往导致桩位作废,必须重新进行补桩。在基础土方开挖以及基础施工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相关要求,对于底板、承台、底梁的土方开挖,严禁扰动作业面之下的土层,这样必然需要缜密、精细的测量来控制。与此同时,在基础墙柱钢筋的定位放线作业中,测量控制是重中之重。基础工程结构繁琐,而且体积较大,必须通过准确的测量手段进行精确的放线,才能杜绝位置偏差的发生。
5、基础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要想工程顺利的进行,施工单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施工前就要对所有的施工条件进行检查,检查施工前准备工作是否足够充足,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人员与设备是否齐全等。施工单位还要充分的监督与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检验进场材料是否达标,对于一些不合格的材料,要严格抵制。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考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建立专门的队伍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仔细的检查,以便能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安全问题。此外,还要做好施工人员在技术方面的交底工作,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能了解施工设计的要求与规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加大对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水平,充分做好施工交底工作,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真正发挥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久志.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的施工及检测方法[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1)
[2]卢永照.论述建筑中地基处理堆载预压的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17(11)
[3]彭第,潘殿琦,李海礁,张坤.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论文作者:冼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基础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标高论文; 水化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