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是一个国家的筋脉,连接着东西南北,也将经济和人口带到四方。流动的人口和物资,带动贫穷落后的地方发展,也推动发达城市不断前进,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由此可见,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这些年来,国家一直格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市政道路作为基础设施,同时也作为交通线路,是政府积极推进的首要工程。不过,市政道路建设的困难之处也一直存在,软基加固方面的难点一直困扰着市政道路建设者。本文就以软基加固技术为论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软基加固;技术分析
1 前言
市政道路从国家层面上说,属于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从经济层面上说,属于交通运输路线建设。衣食住行是人们的生活,实际上也是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根源所在,有需求因而有生产。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也为市政道路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支柱,成为其坚硬后盾。而人们对出行方式要求的提高,更催生了各种新型市政道路类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市政道路面临着很多难点,软基加固是重点问题,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建设建设的质量。
2 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基路段的定义
2.1 软基路段
软基路段,顾名思义,指的是道路中的某一段,这一路段不同于其他路段,地下淤泥沉积较多,淤泥层厚,地下物质分布不均匀,软硬地层交替分布,且无规律可循。这样的软基路段,有淤泥也有硬泥,淤泥和硬泥的密度不同,因此沉降效果也不同,很容易导致道路表面下沉或者外力开裂,使得市政道路建设无法继续,功亏一篑。
2.2 软基路段的特征
首先,软基路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软”。这种“软”是指路段地层含水量大,泥土的缝隙较大,比较松软。这样的软土,主要是由粉尘颗粒,或者是细土物质构成,而且由于本身体积小,数量多,且容易流动,因此表面容易带有负电荷,负电荷又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导致地层水分大,含水量增加,泥土之间不再紧实有力,土质松软,易流动。这样的路段,抗压性小,抗震性弱,不适合用于交通使用。
其次,由于“软”,软基路段的坚硬性低。对于道路而言,坚硬性是检验道路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的标准,因为在道路上通过的车辆或是行人是有一定重量的,而且每天都在承受外力,坚硬性低的道路容易发生变形,使用寿命也比较短。所以说,软基路段的加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2.3 软基路段的危害
从软基路段的特征,其实也能够看出软基路段的危害。对于市政道路设计施工而言,软基路段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危害不加以预防,都将在道路使用后期付出沉重代价。软基路段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其自身是很难满足道路使用所需的抗压性能及坚固力的,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这能够,软基路段比其他路段更容易发生道路下沉、变形、破裂等状况,随着使用,还会从该路段的小面积问题蔓延成大面积的道路损坏[1]。更为严重的是,软基路段的道路承载力较低,如果通过车辆超过可承载数量,很容易发生突然倒塌和坍塌状况,造成事故,对驾驶人员造成生命安全威胁。
3 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软基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三种加固技术:1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2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技术,3强夯法加固技术。
3.1 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
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即利用粉煤灰碎石进行道路加固。粉煤灰碎石桩是在钻土表层混入人工制成剂,人工制成剂中包含熟石灰、生石灰、碎石、砂子、水泥、骨料等物质,且有着一定的料配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人员需要按照专业的料配比进行比兑,在其效果最佳的时间段内进行加固施工[2]。
钻土和人工制成剂经过充分搅拌,可以形成超高粘性的碎石桩,两桩之间的泥土及其他材料能够形成复合地基,给予碎石桩支持。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法优点非常明显,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压性、较低的吸水性、较好的流动性。因此在实际的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较多,使用效率比较高。同时此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这种粉煤灰碎石桩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容易造成堵塞,且对输料管造成较大压力,容易引起爆炸。
3.2 水泥搅拌桩软基加固技术
水泥搅拌桩即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搅拌机将水泥混入土体,同时进行充分搅拌,使的水泥与土体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化固结,从而达到提升地基的强度的目的[3]。
水泥搅拌桩在市政道路实际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比较广泛,适用于各种常见的软土形式,如淤泥质土、砂性土以及粉土等;加固深度也较深,基本能满足市政道路建设的需求。由于其工作原理是将固化剂与原土在原地进行搅拌混合,所以能够对原土进行充分的利用;所以施工工期以及建设成本较其余施工方法较低。并且施工机械化程度高,水泥搅拌桩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水泥搅拌桩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比较高,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的设备达不到要求,而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也比较落后,大多数仍依靠人工观察,再加上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水平有限,所以水泥搅拌桩的实际施工质量仍有待提高。
3.3 强夯法加固技术分析
强夯法加固技术利用外力冲击,破坏地层原有结构,然后再利用外力对破碎的结构进行夯实处理[4]。基本原理就是打碎后再重塑。根据不同的外力来源和原理,需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包括密实、固结、置换三个等级,需要一层层递进,最终实现加固的目的。强夯法加固技术加固效果好,而且道路的坚固性强,施工步骤也比较简单,不需要过高技术含量。这种加固方法适合应用于施工时间较短、施工范围较大、施工现场土层较浅的路段。同时加固技术也有缺点,施工成本较高,耗费一定时间[5]。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软基加固,必须要从源头出发解决问题。一是分析软基路段的地层结构和组成,据此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一定要灵活选择,不可生硬死板,不懂变通。在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基路段是难点,也是挑战,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单位必须要加以重视,充分了解各种加固方法,并且分析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施工对象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尽最大可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和后期使用效果,从每一个小的方面抓起,由点及面,实现最佳市政道路加固技术。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会有更多的加固技术等待发掘[6]。
4 结束语
从长远角度来看,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市政道路方面的建设的发展。国家虽然在市政道路建设方面投入很大,包括资金支持、人才支持等等,但是自然地层的类型是不可预测的,且是不可避免的。在市政道路设计施工过程中,软基路段十分常见,最关键的还是看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手段和方法是否能够弥补缺陷,保证道路的坚固性,实现较长的使用寿命。关于软基加固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研究,并且挖掘新的加固方法,实现更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何承庆.试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而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0>:265一266.
[2]付红霞.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而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防治[J].四川水泥,2015(4):233一233.
[3]成克其.浅析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5.9(7):37一38.
[4]梅正君.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4:102一103.
[5]郎科.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 刊).2014(2):26s一266.
[6]戚晓明.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而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20):lis一116.
论文作者:张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路段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碎石论文; 道路论文; 水泥论文; 地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