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居民消费_消费结构论文

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居民消费_消费结构论文

市场化改革整体推进条件下的居民消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居民消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九十年代中后期消费变化的趋势

综合分析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预计九十年代中后期居民消费变化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市居民消费顺利实现小康目标,农村则有相当大的难度

九十年代中后期,按照基本接近于八十年代平均的速度增长,城镇人均实际收入即可提前达到小康标准(2380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再加上由于各项制度的改革而引起的居民收入增长部分,城市小康标准的主要指标都将提前或按时实现。

农村小康线为人均纯收入1100元(1990年价格)。199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6元,与小康线相差414元,它意味着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九十年代平均每年必须净增加41元,年增长必须保持在4.8%。已经的过去三年中,只有1992年增长速度较快,这意味着中后期必须以更高的速度(6.3%)增长。而从近期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来看,保持6.3%的年增长速度的可能性很小(与八十年代相同)。因而农村实现小康的任务相当艰巨。

2、“消费热点”的多元化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继续增长,收入差距的拉大,以及个性消费观念的增强,“消费热点”趋于多元化。根据居民住户调查分析,消费热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大类消费支出上面:

(1)住房支出。多种形式的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出,将使住房成为近期城镇居民新增购买力的主要吸纳对象。与住房连带的室内装修仍将继续成为消费的热点。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每年搬入新居的大约600万户,加上原有住房装修的100万户,每年大约有700万户居民要进行装修。根据八十年代末期国家统计局的测算,用于家庭房屋装修的建筑材料支出与收入增长呈高度相关性,其收入弹性系数为1.81。

(2)新一代家用电器的支出。经过八十年代的排浪消费,城镇居民“中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已趋饱和。九十年代新型家用电器将成为消费热点,但出现分散化趋势,主要集中在三大类商品上:第一类是以电话、空调器、摄像机、高级组合音响、家用电脑等为代表的新型家电产品。第二类是以大屏幕彩电为代表的老家电更新换代产品。住房条件的改善为其提供了可能。第三类是随着厨房、卫生间现代化而兴起的小家电,比如淋浴热水器、排油烟机等拥有量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3)金银首饰、美容化妆品及高档服装的支出。这一消费热点反映出九十年代与八十年代相比,消费水平的提高更主要地体现在消费质量的提高上。有关分析表明,上述几类产品与收入的增长亦有较高的相关性,收入弹性系数均在1以上,其中金银饰品高达3.27。

(4)文化娱乐支出。本世纪末,城镇居民工作时间将由6天减为5天,普遍实行每年两周的休假制度,每年闲暇时间为6500-6700小时,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一般水平。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使旅游、文化娱乐等需求有较快增长,近期内,旅游等消费支出价格在万元以内,主要集中于城市、城郊及国内风景名胜地,相应地,还会对交通费支出形成连带性影响。对此,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综合分析各消费热点的情况,九十年代中后期消费的主流集中于价格在5,000元至10,000元左右的消费支出项目上。对本世纪末轿车进入居民家庭的前景,我们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来看,轿车价格处于万元级水平,比当前需求较高的热点产品高出一个等级。并且轿车消费需要的连带性因素较多(道路、汽油、维修、停车场等),近期内实现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价格低廉性能较差的普及型轿车所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消费结构将得到较大改善

九十年代中后期,城市住房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基本到位,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会明显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消费结构仍将有较大的变化,被传统福利制度扭曲的消费结构将基本得到改善。与九十年代前期相比,食品支出比重将继续下降,到本世纪末达到45%左右;住房支出比重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达到5%左右);服务支出比重也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达到15%左右)。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也将降到5‰以下,衣着支出、用品支出则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九十年代后期城乡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九十年代后期将是我国实现小康水平的消费战略的关键时期。就消费结构的变化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城乡居民的食品支出比重、城市居民的住房支出比重和服务支出比重及农村居民的穿用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进入40-50%阶段,标志着小康消费结构的实现(只有小康水平的标志之一),但对城市而言,它取决于住房商品化、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的整体推进程度;对农村而言,则取决于穿用等项消费提高的程度。此外,城市居民服务支出的大幅度提高,亦是消费水平进入小康阶段的重要标志。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以后,第三产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消费需求的强劲拉动,服务支出比重的上升对下世纪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消费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我国由于特殊的工业化道路所造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改革初期,曾经有所缩小,但随着城市改革的全面推开,差距又逐步拉开。进入九十年代,城乡消费差距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将产生若干不利影响。

(1)对市场的影响。市场的繁荣来自于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的提高。改革以来,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农村消费者成为影响市场状况的重要力量。1978-1984年,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居民所占比重由40.84%上升到52.50%,巨大的农村市场成为这一阶段消费品市场扩张的主体。1985-1988年,城市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及对耐用消费品排浪消费,成为市场扩张的主要力量,并使农村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由65.4%下降为54.71%。八十年代中后期及九十年代前期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徘徊增长,已经成为消费品市场不振的重要原因。从市场的前景来看,城市居民消费档次的拉开,消费热点的分散,以及投资热情的增高将使最终消费品市场的扩张,愈来愈多地依靠农村。换句话说,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市场,将关系整个市场的繁荣状况。

(2)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城乡巨大的消费断层,使城乡居民对耐用消费品需求的差距至少在10年以上,由此造成耐用消费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困难。从改革过程中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来看,城市的消费浪潮是其短期内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其不断更新换代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城市消费热点的分散,市场规模的缩小,也将对耐用消费品工业的规模效益产生影响。

2、市场发育的低水平,使城镇居民受市场制约的收入—消费—储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从总体来看,正常的市场消费机制应当是收入波动受市场制约、消费需求受经济波动的制约,人们的收入预期呈现非刚性、长期化的特点。而现实中,收入的增长则表现为不受经济波动的制约(主要在国有经济成份中)。1988-1991年的治理整顿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国民收入比上年增长7.2%,此外,国营企业资金紧张,经济效益滑坡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与此同时,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工资总额却增长13.5%,工资外收入增长速度更高,同时还有大量的实物收入。1992年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有经济成份职工收入也有了更快的增长。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未实现彻底转变、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未建立起来之前,职工收入的刚性增长与企业效益的低下并行存在的状况仍将持续。

从市场体系来看,劳动力的发育对市场消费机制的建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进一步看,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人力的资本化还将对解决当前由于收入分配机制的不同而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具有决定性作用。从目前来看,人力的非资本化、劳动力的供求对收入制约的缺乏,对消费结构、消费者行为亦产生短期化的影响。

金融市场在发育初期的不稳定,秩序混乱,造成不正常的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在消费—储蓄—投资的选择上往往表现出不成熟的非理性行为,特别是风险意识淡薄,风险预期单一。市场中介组织的缺乏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强化了这种行为。

3、消费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不合理的价格对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市场价格对消费有着更大影响。当前,不合理的价格所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上涨造成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增长减缓甚至下降。突出地表现在大中城市消费品物价指数涨幅过高,1992年以来涨幅均在二位数以上。受物价影响,部分城市居民减收面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1992年由于物价上涨,35个大中城市居民平均减收面为25%,1993年达30%,比1992年又增加了5个百分点。部分城市(哈尔滨、福州、重庆、兰州等市)低收入户居民减收面达70%以上。

(2)价格体系改革中,部分价格上涨过猛,对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影响较大。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食品价格及服务项目价格。1992年以来,粮价及主要副食品价格的放开,使食品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食品零售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上涨的影响程度为69%(1993年)。受价格因素影响,部分食品的消费量有所下降。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城市低收入阶层影响更大。

自1991年以来,大中城市服务项目的价格已连续三年高涨(涨幅分别为21.1%、21.3%、38.6%),影响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涨程度为4.4%,服务价格的上涨对于改变服务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服务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具有促进作用。但短期内价格涨幅过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其中的学杂费、托儿保育费、医疗收费、服务修理费等项目。

(3)住房制度改革中,优惠售房价格过低,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育及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商品房优惠售价每平方米400元左右(1993价),加上各种折扣,平均每平方米约200-250元,两居室一套的住房售价1万元左右,大多数居民都可以承受。优惠价格与纯商品房价格相差近10倍,由此掀起的“买房热”,对住房商品化的进程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对居民消费而言,其不利影响表现为:第一,住房消费作为家庭固定资产,其消费支出比重需从长期考察,较低的价格仍无助于改变住房支出在消费费支出中比重过低的状况;第二,价格过低,居民具有较强承受能力,不利于居民储蓄行为的长期化,第三,较低的价格造成的居民消费用行为和储蓄行为的短期化,还将对其他消费支出产生影响,从而无助于消费结构的改善。

4、集团消费向个人消费的倾斜

集团消费是以公共消费基金为基础,以集团本身及其内部成员为主体而进行的消费行为过程。为了维持集团的存在和发展,集团消费的存在及增长有其客观性。但是,改革过程中,由于制度性因素,集团消费持续膨胀性增长,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居民个人消费(1979-1988年,社会集团购买力年均增长速度为16.9%,1984-1988年的平均速度超过21%)。尽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控制,但集团消费的增速仍居高不下,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国家宏观控制的松动,集团消费再次出现快速增长的势头,1991-1993年社会集团购买力平均增长速度为20%,并且集团消费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消费的档次越来越高。

集团消费向居民个人消费倾斜,是造成集团消费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在社会集团消费中,有大量适合个人消费的消费支出项目(百货、服装、针纺织品、儿童用品、家庭装修装饰材料、食品、小家电等),城市居民从工作单位获得的实物收入人均30.2元,占实物收入总额的69.3%,“公款过节”“公款过年”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此外,还有大量公款消费通过报销的形式表现为居民个人消费。九十年代以来,居民个人的公款消费所指向的商品呈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由几十元的日用商品发展到几百元的小家电,上千元的居室装修费用,近来,公车私用成为公款消费中较突出的问题。

公款消费,由于其收入约束的软化,与居民个人消费相比,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上都有很大差异,表现出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除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消极影响外,对居民个人消费也带来若干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对真实的消费水平的扭曲。公款消费多以实物形式出现,形成居民货币收入水平反映不出来的“灰色收入”和“灰色消费”,是造成实际消费水平高于收入水平的重要的原因。

(2)对消费结构的扭曲。公款消费在居民消费结构中得不到反映或得不到真实反映(低于市场价格的消费),使居民实际消费结构与统计数字出现扭曲。此外,实物收入低于市场价格的部分相当于居民的额外收入,会集中投向于非公款消费的支出项目。

(3)对居民个人消费的示范作用。公款消费的扩张受收入增长约束的软化,使公款消费往往成为新的消费浪潮的带头人。“居室装修热”、“小家电热”、“高档次食品热”都呈现出这一特点。九十年代后期,公车私用将成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轿车进入居民家庭的先期示范者。因此,公款消费对个人消费的示范,对消费方式的影响都不可低估。

三、近期主要的消费政策

从长期来看,消费政策的核心是市场化的“收入—消费—储蓄”机制的形成。近期内,消费政策的基点在于针对当前消费领域存在问题,推动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在消费水平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我们主张“适度滞后”

这一政策主张是基于当前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结构变动特点而提出的。从改革1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其国际比较来看,消费水平提高过快,对市场的需求拉动过大,造成产业结构的过早轻型化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适度滞后”消费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力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尽快发育,从而实现受经济制约的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储蓄率的提高。

2、解决城乡收入、消费差距扩大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土地制度和农业组织制度的变革

近期内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主要是:(1)对农业采取适当的政策支持(价格支持);(2)杜绝农产品收购的“打白条”现象;(3)利用现有的国合商业系统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民自组织体系的建立,减少市场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4)鼓励农民兼业兼营,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提高。

需要提出的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发育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

3、福利制度的改革应逐步进行,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对居民消费的过大影响

传统福利制度涉及面广,对居民消费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较大。改革的推进应根据收入的增长状况逐步进行,并且要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相配套,改革的推进程度必须充分考虑居民个人和社会的承受能力。

4、住房制度改革要“租售结合”,提高商品化程度

住房制度的改革将是近期内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对消费结构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要走出“住房商品化等于售房”的误区,通过提租与售房结合的形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住房商品化。在房价与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的条件下,发展一定规模的消费信贷对于推进住房商品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5、控制公款消费的增长,提高居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

这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二是收入调节手段的改进。前者是根本,后者是形式。从收入调节手段来看,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收入调节手段,建立有效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机制对于提高居民收入的货币程度,真正反映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具有积极的影响。

标签:;  ;  ;  

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居民消费_消费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