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的数据挖掘应用论文_黎宗新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蓬勃发展,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也更为严峻,为建设安全的交通环境,减少交通事故,提升公路安全水平,国家交通安全相关政策不断更新,并要求强化公路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基于此本文主要以6个省级为主,利用挖掘技术强化公路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的应用,总结分析公路交通安全与区域地势、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关联性。

关键词: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数据挖掘技术;相关性分析

前言: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老百姓也购买了汽车,其不在是高端商品。但是社会在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加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与挑战。近年来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特别在道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长下,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高。因此,为了交通能安全有序的进行,保证道路的安全性,国家大力支持全面客观评价道路安全,不仅是对于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路线、交安等土建机电因素进行安全性评价,更在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大数据分析,制定道路管理优化措施。在大量的实践调查数据下,证明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能获得有效信息,进而根据相关数据采取应对措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在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测试中,我国各省级道路均存在明显差别,具体如下。

1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1.1数据采集

 如表1所示,通过对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各省市同等级主流媒体发布的交通事故信息进行检索搜集,提取6个省重大交通事故数据162件。 数/人

1.2研究方法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本文主要应用SPSS软件聚类分析中的K-means算法,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评定指标主要选取了受伤人数、死亡人数以及事故发生数量,取聚类数K=5,有效分析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情况,并用五个等级评价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低(E)、较低(D)、中等(C)、较高(B)以及高(A)。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

如表2所示,对通过网络上进行检索收集到的221件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利用SPSS软件按道路类型进行聚类分析后,获得了相关结果,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越高的则在表中指标的值越低,可见,第1类(A等级)、第2类(E等级)、第3类(D等级)、第4类(B等级)、第5类(C等级),其中A等级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最高的。

我国6个省级行政区不同道路类型通过表3可以看出,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而交通管理水平、设施的完备程度与这些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统计的省市分布不同,需深入的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与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地势阶梯、发展状况等特征有一定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验证这种联系的程度大小。

通过相关分析后,区域特征与不同道路类型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口密集区、东部经济区以及第三阶梯呈现出的相关性较为显著(p<0.05),具体如表5,6,7所示,pearson相关系数中r(高度相关为|r|>0.8,中度相关为0.5<|r|≤0.8,低度相关为0.3<|r|≤0.5,微弱相关为|r|≤0.3)。

 

通过对所统计的六省市的各级公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分析,在国省道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在道路等级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和道路所处的服务水平有关,高等服务水平的道路所吸引的客流量更大,发生事故概率也越高;对所统计省市的经济、地域、人口三个不同特征分析,明显存在极强的关联性,经济水平越高,道路安全水平越好,人口密度越高,道路安全水平则逐渐降低,由东向西,地势地形逐渐复杂,道路安全水平逐渐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6个省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应用了数据挖掘技术,结果证明,将相关性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实际调查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随着网络信息的高度发达,互联网存在着海量的信息,在这些原始数据中通过数据挖掘,提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快速处理,与传统的数据库检索不同,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既有的网络信息进行挖掘利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弥补信息搜集不足的地方。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提高,公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也会越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张坤,梅诗冬,景国勋,等.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8(1).

[2]夏杰.基于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数据的驾驶行为安全与节能评价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6.

[3]徐鹏,蒋凯,王泽华,等.基于粗糙集的道路交通事故客观因素显著性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7,34(6):66~71.

[4] 孟祥海,李 昕,郑 来.基于事故数据与安全服务水平的高速公路路段安全性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

[5]韩向方,李晓杰.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及交通安全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30-32.

[6]任英,彭红星.中国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预测,2013,32(3):1-7.

[7]房曰荣,沈斐敏.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3):141-146.

[8]徐鑫.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及预防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11):120-125.

论文作者:黎宗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公路交通事故分布特征分析的数据挖掘应用论文_黎宗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