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城市的水资源净化、储存及排放能力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从我国目前情况可知,城市本身的水资源处理水平发生显著降低。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建设规划进程的不断深入,水资源、生态系统方面的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入手,对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生态景观的重塑。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景观;重塑
前言:随着环保性、生态性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城市建设质量的要求发生了显著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可以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实际的城市建设工作中,按照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原则开展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工作。
一、海绵城市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的构建,使得城市在应对与雨水有关的各类问题方面产生良好的弹性处理功能,进而有效完成雨水的疏导,保障城市交通的顺畅性[1]。
(二)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优势
就城市生态景观重塑工作而言,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节水优势。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帮助城市各个生态景观形成了水资源循环,通过水资源收集功能满足后续的水资源应用需求,进而起到节水作用。第二,生态优势。植物是实现该理念的主要因素。随着植物在各个城市生态景观中的布设与应用,该理念的生态优势逐渐得以体现。
二、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生态景观的重塑
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生态景观的重塑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绿地方面
就城市绿地方面而言,海绵城市理念的体现可以通过下沉式绿地来完成。城市下沉式绿地的生态景观建设工作需要对以下几种问题加以重视:
1.铺装设计
从本质角度来讲,下沉式绿地的水资源处理功能主要是通过铺装设计工作实现的。当雨季来临时,分布在城市各个位置的下沉式绿地可以将铺装位置蓄积的雨水送至雨水口位置,防止雨水的大量蓄积影响城市的交通。
2.渗水率控制
除了导水功能之外,绿地本身还应该通过渗水过程储存一定量的雨水,供给绿地植物正常生长。从以往的城市绿地应用过程可知,如果绿地的渗水率较低,则该位置的植物可能会因为缺氧产生死亡危险。因此,城市绿地生态景观的建设工作需要对渗水率参数加以重视,通过具有良好渗水性能土壤的应用、绿地位置与雨水口高度差的合理设计,保证绿地产生良好的渗水功能[2]。
3.景观美化
除了蓄水、渗水功能之外,城市下沉式绿地的生态景观建设工作还需要对绿地的美观性加以重视。在不破坏绿地本身蓄水、渗水功能的情况下,利用具有良好耐涝性能的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植物对该生态景观进行美化。为了保证植物布设与绿地之间的契合性,这项美化工作需要将绿地的形状变化特征作为参考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市政道路方面
就市政道路方面而言,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与体现可以通过以下几部分来完成:
1.透水铺装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可以利用具有良好透水功能的材料替代市政道路人行路及车型路部分的传统密封型材料。透水铺装措施的应用优势在于在有效抑制地热效应的同时,优化市政道路的透水功能,进而间接提升整个城市的生态性水平。
2.生态排水
对于年降雨量参数较大的城市而言,其市政道路在雨季阶段常常会产生交通运行不畅的问题。对此,可以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在城市生态景观重塑工作的市政道路优化过程中,利用以下几种措施,实现市政道路生态排水的目的:第一,过滤功能措施。该措施是指,利用当地既有的植被及过滤性能较高的土壤,对市政道路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植草沟或者土壤滤池的加设使得市政道路产生良好的过滤功能,进而有效应对市政道路的雨水沉积问题。以植草沟为例,构体本身在滞留及调蓄雨水的同时,构体表层植物对雨水中包含杂质的吸附还能起到优化水质的作用。第二,收集措施。这种措施是指,可以根据市政道路的实际特征构建出比例适宜的生态水窖,通过雨水的储存与收集起到维持市政道路交通功能的作用[3]。
(三)滨水区方面
作为城市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滨水区生态景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滨水区水资源处理功能优化设计
滨水区水资源处理功能的优化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第一,确定滨水区既有水资源处理功能现状。滨水区的组成要素主要包含湿地、湖泊等。在对城市该位置的生态景观进行重塑操作之前,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确定湿地、湖泊的蒸发参数及消耗热量参数。第二,基于海绵城市的优化设计。当参数计算工作完成之后,需要通过计算结果分析该滨水区的水资源储存、渗透疏导功能。当确定存在问题的功能类型之后,可以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对该位置的整体水资源应用及疏导结构进行优化,进而提升其水资源处理功能的合理性[4]。
2.滨水区水体净化设计
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将滨水区看成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因此,城市滨水区的生态景观建设工作需要加强对该生态系统的保护。为了防止该生态系统中的湖泊或河流变成死水,可以通过各类鱼苗的引入,保证水质。除此之外,这种措施的应用使得滨水区所包含生物的多样性发生了显著增加,进而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5]。
结论: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生态景观重塑可以通过绿地、市政道路以及滨水区等部分的合理设计来完成。为了保证城市生态景观的建设质量,在实际的重塑工作中,除了需要加强对水资源处理功能的调整优化之外,还应该保证生态景观的美观性。
参考文献:
[1]孟岭超.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景观重塑研究[D].河南大学,2015.
[2]王欢.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规划方法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6.
[3]俞丹炯,葛荣,范宝云. 城市重要景观大道的重塑及生态营造[J].中国园林,2016,10:44-46.
[4]沈群. 浅谈景观科技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水生态系统[J].建筑知识,2013(10):1-2.
[5]钟晨. 构建“海绵城市”的景观生态规划途径[J]. 建筑知识,2015(6):11-13.
论文作者:曾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绿地论文; 理念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区论文; 生态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