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论是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还是对其听、说、写、译等技能的形成发展来讲都会带来积极影响。交流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拥有可以交流的信息是其重要前提。因此,阅读作为加强书面信息吸收、理解的重要手段,其教师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43-01
前言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科学指导下,加强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科学、灵活引用,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视野的拓展,也能够全面激发、增强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优化授课环节与成果。因此,为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其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的英语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来科学引用信息技术设计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阅读教学活动,为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一、基于信息技术优化阅读教学导入
兴趣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探究英语知识的重要动力,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出更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用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上,教师通常都是直接导入阅读教学内容,面对枯燥抽象的英语文章,学生不仅难以产生学习、思考兴趣,也会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信心,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对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信息技术的科学、灵活引用来优化新课导入,为学生营造出更生动直观的阅读学习情境,在增加阅读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也能够为下一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1]。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的Module 9 Population时,就先为学生播放了关于我国人口记录的短片和图片。如,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上下班高峰时段大量行人的照片,或者是每年春运期间,火车站的诸多旅客出行的图片,在学生对我国拥有的众多人口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其思考:为什么国土面积位列全球第三的中国会显得如此拥挤?以此来认识到我国当前面临的巨大压力。基于此,该教师再进行“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s about1.37 billion.That’s almost one fif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that is,about7 billion.”的讲解时,学生就可以在之前生动图像观看的冲击下,更认真的听教师讲解,对这几个句型产生更透彻的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与效果也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基于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渠道
英语阅读学习并非只是单纯的背单词,或者是掌握各类句子,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英语思维的培养发展。在以往的阅读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习惯性的将英语先一句句的翻译成汉语,然后再结合其汉语意思来加强文章理解,这是典型的汉语思维,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英语、汉语思维之间存在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在阅读学习中,若未从英语思维角度去加强分析探究,不仅难以做到对文章内容的透彻理解,也会给学习效果与效率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科学、灵活引用,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授课理念与模式的种种局限,也能够引用更新颖、丰富的教学素材,优化教学渠道拓展,为学生构建出更理想且生动高效的英语学习情境,让其对英语真实语境产生更强的感知力,促进其英语思维的进一步发展[2]。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八年级英语下册 M odule 3 Journey to space U nit1 Has it arrived yet?”时,就先为学生播放了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嫦娥月球探测器探测月球的科学短片。然后引导学生结合音标将单词读出来,对其汉语意思做出深入了解,基于此来加强对文章I’ve just made a model spaceship.H as it arrived yet?A stronauts have already been to the moon.的理解。以此来全面激活学生英语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的全面提升。又如:在讲解西方节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点时,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西方节日的图片或是视频,让学生对西方人的信仰、风俗有更直观的认识,且能够明确其与中国人的差别,实现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入探究,以此来加强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与拓展。另外,教师还可以基于电影、电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为学生展示原汁原味的英语,这样在拓展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形式的基础上,也能够从整体上拓展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三、基于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讲,其英语认知水平与接收能力还有待提升,在面对内容较为复杂、抽象的英语文章时,经常会出现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但却难以取得立项成果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学习的阅读材料了解的不是很全面,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要想实现透彻理解,教师不仅要细致且逐步讲解,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语言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要想实现对其语言表达本意的准确把握,往往都离不开具体情况的有力支持[3]。在阅读教学中,通过科学引用多媒体技术,既可以为学生生动、直观的展示原本复杂、抽象的阅读内容,也能够引导学生更轻松愉快且高效的学习相关单词、句子等知识,实现对文章内容的透彻理解,这样即使是又长又难的英语文章,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觉既简单又有趣。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七年上册 Module 7 Com puters 中的 U nit1How do I write m y home work on the com puter?时,这一部分的知识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来加强对怎样用电脑完成作业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能听、说与电脑相关的一些基本词汇,且能够基于电脑操作来完成简单的问答。对此,在课堂上,其教师就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相关图片,通过相应课件来帮助学生更轻松的学习相关动词,引导学生加强对 Conversations about how to use a com puter.的理解,这样学生既可以实现对主要单词、句子的透彻理解与熟练掌握,也能够更顺畅的完成课文朗读,促进其学习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因此,其教师应充分重视、不断优化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恰当引用。
结语
综上所述,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在精心设计各项阅读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技术的科学引用,不仅能够从各个层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促进授课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将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教师应整合现有资源与条件,科学引用各项信息技术手段来设计更灵活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在拓展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初中英语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晶.浅谈信息技术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J].海外英语,2018(16):17-18.
[2]齐琪. 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英语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陆燕峰.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与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论文作者:叶荣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英语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科学论文; 汉语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