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探析论文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探析论文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探析

杨玉湖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 本篇文章首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含义,对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在小学校本开发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着重探究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

关键词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 教育价值取向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等含义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中。针对小学教师而言,最为直接的内容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在此环节中,教师不仅作为校本课程直接开发人员,也是校本课程实施操作者及评价者。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教师角色也朝着多元化趋势变化。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怎样凸显教师教育价值,引导教师综合发展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1 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校本课程开发也就是指学校为了落实教育目标,或者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处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应用开发各项资源,由学校教师和校外团体等合作开发课程活动。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由于校本课程开发不但给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同时也给教师价值取向发展提供方向。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为了学校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活动,也就是把学校当作核心,根据学校发展需求进行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更强调学校资源应用,凸显学校治学理念,关注教师当作课程开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2 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在小学校本开发中的作用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不管是由上至下改革,还是由下至上改革,如果无法得到教师的充分支持,将会影响改革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已经明确指出,教师作为影响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参与,或者违背教师意愿进行改革,改革效果将会不明显。我国当前正处于新一轮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和支持。所以,促进教师在课程改革下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获取成功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我们需要慎重制定决策,监管改革过程,发挥教师应有价值。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教师看作课程决策者,如果教师能够实现角色转变,则能够保证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实施,反之亦然。通过发挥教师教育价值,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之间关系,让教师角色快速转变,才能充分发挥校本课程价值,促进校本课程活动全面发展。

3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

3.1 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认识,可以促进教师角色转换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价值取向往往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完善和优化,其具备的主要价值就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基于这种价值取向,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让教育理念和人才多样性需求充分结合,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适当转变角色,让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价值,凸显校本课程作用。

3.2 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能力,引导教师转换角色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2015年6月-2018年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喘息性疾病的儿童157例,年龄均<5岁,其中男87例,女70例,所有研究对象在喘息发作期均采用常规的综合治疗(有病毒感染的加用抗病毒治疗),在喘息缓解期给予常规平喘治疗。

术前24 h时,2组患者血清 IL-6、IL-10、CRP水平及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24 h时2组患者血清IL-6、IL-10及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实验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6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24 h时2组患者补体C3、C4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或P<0.01)。见表2。

3.3 教师综合发展,推动校本课程开发

从校本课程开发自身角度来说,如果缺少教师的支持和教师综合发展,将无法实现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教师专业水平作为教师综合能力的展现形式,更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式,教师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将会给校本课程开发带来直接影响。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促进教师应用本校或者外界资源,在教育过程中深化相关内容,提高教师综合能力,适当更新教学理念,从而引导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促进教师综合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能力主要指校本课程开发者对校本课程参与、实施及评估的综合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催化剂。随着我国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掌握一定校本课程开发权力,教师也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主体,这样,教师不单单需要扮演课程的引导者和实施者,更要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全面参与,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特点设计对应课程主题,并且时刻反思自身教育行为,让自身专业能力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如果教师掌握的研究能力不强,将会给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顺利开展带来直接影响。

3.4 教师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把学校特色当作核心,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从本质入手,也就是自身个性和创新精神发展,教师个性和创新能力不但会给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会给学生带来深远影响,具有鲜明个性及创新精神的教师,敢于接受新的事物,勇于探索和实践,其不管是在思维模式上,还是在教育理念上,都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得到创新,从而丰富校本课程开发内容,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效率和直流,引导学校教育活动和全体师生的综合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价值导向,并且根据校本课程开发要求,适当转变教师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迎合当前教育改革要求的校本课程活动,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给学生创建良好的校本课程环境,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由表2可知,精子顶体完整率均随各组稀释液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且各组在第6 d到第9 d精子顶体完整率下降较快。虽从第1 d开始A1组顶体完整率稍低于C组,但A1组与C组精子顶体完整率在各个相同时间点差异均不显著(P>0. 05)。

参考文献

[1]贾建国.制度化视角: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反思与优化策略[J].教育导刊,2019(08):66-71.

[2]王淑芬.校本课程建设的困境和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6):105-110.

[3]魏登尖.基于制度理论分析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困境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7,31(01):104-108.

中图分类号: G123.07

文献标识码: A

标签:;  ;  ;  ;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关系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