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素质教育与关怀教育的差异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新素质教育与关怀教育的差异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新品格教育和关怀教育的差异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格论文,启示论文,差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6.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0)01-0049-05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人的精神就处于极度不安之中,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学家赫斯利普对此精辟地总结道:“自‘二战’后,美国人的行为出现了问题。这由以下熟悉的事实证明:犯罪率的上升、非法出生率的极大增长、对公共利益关注的下降、逐渐关心特殊和个体的利益、逐渐增加的对名誉、财富和权利的偏爱而缺少羞耻感、公众人物的不道德行为、人们和媒体对邪恶鬼魅的迷恋等。另外,就是没有共同接受的一套标准。”[1]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急剧滑坡:酗酒、吸毒、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家庭和学校的暴力、辍学、自杀或者谋杀等社会现象层出不穷。

新品格教育和关怀教育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两者都认为,美国社会陷入一种“个人主义困境”,这种“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或极端主义”就是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源。这种个体自由主义,即崇尚个人价值、个体权利、个体自主性;忽视社会责任与奉献以及人在社会关系与群体中实现自我的可能性,引发了诸多问题,如物质主义的盛行、金钱利益的驱使、贪婪欲念的滋生等。打破传统、打倒权威、打散社群与关系后产生的“现代人”,摆脱了身份、等级和出身等传统社会对个人的制约而产生出新的现代性自我,一种“脱域”的自我。[2]正是这种没有社会规定性的现代自我,带来了道德依据的个体化,从而产生了道德的解体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

社群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都深刻认识到这种自由主义和现代自我固有的危险性,试图在对其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道德理论和道德教育模式,但由于两者的视角和立场存在差异,使得关怀教育和新品格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场所等各个方面提出的观点也不同。

一、理论来源:社群主义美德伦理的哲学基础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哲学视角

1.品格教育:社群主义美德伦理的哲学基础

许多品格教育者都批评当前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相对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道德观,认为正是这种个人主义的困境造成了道德共识的失落与消散。首先,人们对“何为道德”这个基本问题都难以达成一致。海登指出:“许多人避免谈道德,但在谈论道德时,关于何谓道德,具有不同的理解:一套神圣性戒律?一种支持统治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一种不适合公众讨论的主观性的东西?一套能够依据进化论解释的行为规范?一套服务于特殊环境并随之改变的习俗?”[3]其次,现代学校道德教育不仅没有解决个人主义所带来的种种道德问题,反而成为其共谋者,加剧了社会道德的分裂和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无论是价值澄清学派的相对主义道德教育,还是道德认知模式的形式主义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的实质性内容(传递一定的道德内容)。

社群主义者麦金泰尔考察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三种美德观,认为传统美德的缺陷在于“没有单一的、中心的和核心的德性概念”,他声称:“我将论证,事实上我们能够发现这样一个核心概念,并且这个概念将以它概念上的统一来装备我已描述了的这个历史的传统。这个概念使我们可以清楚地把那真正属于这个传统的德性信念与那些不属于这个传统的德性信念区分开来。毫不奇怪,可能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不同部分源于这个传统的不同发展阶段,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概念本身就体现了历史,它是历史本身的产物。”[4]而这种核心概念将成为道德共识的基础和源泉,道德教育也将是对这种美德和传统的传递与维护。

2.关怀教育: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哲学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起,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兴起的关怀伦理学开始对传统的道德认知理论发起冲击。它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关注具体的道德情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相互关怀,试图打破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在道德教育领域补充一种在以往的历史上被忽视或者丢失的声音——女性的声音。

女性主义者卡罗尔·吉利根提出一条新的道德发展路线——关怀路线,质疑柯尔伯格的“正义”道德发展路线的普遍性。她通过研究表明,与男性强调自主、权利的道德相比,女性倾向于把自我看成是相互关系中的存在,把道德视为对他(她)人的责任,奉行一种重视具体情境、关系和责任的关怀伦理。

内尔·诺丁斯将关怀伦理学应用于道德教育。首先,她批判了传统道德教育理论过于强调道德判断、推理而导致道德教育的扭曲。在她看来,柯尔伯格模式对道德推理等级制描述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女性对道德的探讨不同于男性:其一,她们倾向于联系情境来讨论道德问题,将道德作为一个生活问题而非抽象争论的知识问题来探讨;其二,她们更倾向基于关怀,而非原则、推理、判断、证明来解决道德问题;其三,她们更注重情感、感觉和他人的需要。诺丁斯认为,以逻辑推理为特征的伦理道德观是出于男性经验的产物,而以关怀为取向的伦理道德观才是出自于女性的经验。对于道德教育问题,诺丁斯认为,妇女面对道德教育问题的表现值得引起注意。妇女总是将自己置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表现出人的责任感。她们常用“关怀”一词说明她们的行为,从关怀者的角度处理道德问题。同时她也指出,在强调把“关怀”概念引入道德教育领域的同时,并非关怀者必然是女性、被关怀者必然是男性。关怀和被关怀的角色是没有性别差异的,男性也可以分享以关怀为特征的伦理道德观,成为优秀的关怀教育的实践者。

二、教育内容:德目至上与关系优先

1.品格教育:追寻道德共识,打造承载共识的“美德袋”

新品格教育将重点放在对美德的培养上。品格被定义为对那些我们称之为美德的品性特征的拥有和积极表现。[5]托马斯·利考纳强调尊重、责任、诚实、怜悯、正直、勇敢、自律、乐于助人、宽容、合作、审慎和民主价值。威廉·贝内特强调怜悯、责任、诚实、友爱、工作、勇敢、自律、坚韧、忠诚和信仰。品格教育委员会(CEP)认为,“被广泛分享的至关重要的核心伦理价值——诸如关怀、诚实、正直责任和对于我和他人的尊重——成为善良品质的基础”。[6]

总而言之,新品格教育对道德共识的追寻表现为选取一些最为基本的、值得共享的公民价值,如人的尊严、公平、诚实、勇敢、自由、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社群和共同利益、正义、机会平等,并打包成袋。这些核心价值虽然名目繁多,但总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八个核心价值和美德:慎思、勇敢、自律、公正、关心、尊重、负责和诚实。这既继承了西方传统的美德,又根据当今社会的道德现状提出对公民的道德要求。“美德袋”承载了人们对道德共识的渴望,成为道德教育实践的具体指导规范。从国家、州、学区到各种组织和专家,都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品格教育内容。很多州都颁布了强调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教育规范和决议案。有些州还专门建立了品格教育办公室,负责制定品格教育的计划和内容,并监督品格教育过程的实施。学校大多数根据自己学区和社区对教育内容的共识来获得用于学校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并围绕这些核心价值和美德构建品格教育课程的基本组织框架。

2.关怀教育:培育伦理理想,建构维系关怀的关怀圈

关怀教育认为,虽然新品格教育对于修正个人主义,唤起人们对责任和传统价值的重新认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德目也存在不足:首先,从关怀的视角看,这些德目忽视了对个人幸福等方面的诉求,而这是任何一种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所不能缺少的。因为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关怀追寻的不仅是个人的良好品行,更是人类的幸福生活。道德不应该被局限于规范行为的准则,而应该是人类实现全面自我、达成伦理理想的本源所在。其次,德目的排序也存在混乱:公正与诚实都是公认的美德,但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新品格教育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再次,直接灌输德目会受到学生年龄的限制,它对于较小年龄的孩子比较有效,而对于具有反思能力的青少年却收效甚微。

在新品格教育中,“关怀”处于诸多美德的边缘地带,往往会成为其他德目(诸如正义)的牺牲品。而在关怀教育中,“关怀”是整个理论的核心,它不仅作为一种美德,还对其他美德具有统摄性;作为一种关系,更是整个关怀理论维系和加强的目标。诺丁斯认为,自然关怀的脆弱性引发了伦理关怀的产生,而伦理理想的培养和维护需要一种稳定而持久的关怀关系。关怀关系就是一个以自我为圆心,以个体的不同相遇为半径的圈层结构。越靠近内圈,产生的关怀就越自然;越靠近外圈,就需要越多的伦理动机的支撑。关怀的圈层表现为一个由亲密的内圈→潜在关怀圈→陌生人→整个社会(包含自然界)逐步扩散的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伦理理想的维护,诺丁斯并没有求助于至高无上的原则或者虚无缥缈的宗教信仰,而是返回到日常生活中汲取维护伦理理想所需的养分。日常生活不仅为关怀者探求伦理资源提供机遇——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相遇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增强了人的感受性和敏感性,为关怀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培养伦理理想就应该由此时此刻做起;从关怀与我们所相遇的人做起;从关怀植物、关怀动物做起;从关怀自我做起。从对亲密的人的关怀到对相遇者的关怀,扩展到对陌生人的关怀,延伸到对植物、动物的关怀,建构起一个可以维护关怀关系的关怀圈或者关怀链,形成良好的关怀环境。

三、教学方法:直接灌输与真诚对话

1.新品格教育:直接灌输

新品格教育在道德实践中采取的是直接教导或灌输的方式,体现了一种单向性思维。首先,新品格教育所体现的是将成人达成的道德共识强加给孩子的主观性表现,孩子们并没有参与到道德共识的追寻和确定之中。其次,教育实践中,老师往往根据学校实践来安排品格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是既定的,采取的方式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评判”,老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主导。在这种引导方式下,学生接受并理解老师所传达的(甚至可能带有些强制性)美德,向老师的共识靠拢,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形成个人的品格。

在品格教育开始之前,学区和学校已经制定好所要教授的具体美德并形成纲目。老师在直接传授之前也预知了这种教导将会产生的结果。这种教导方式的重点不在于对美德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而在于学生是否接受了这些美德并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与行为。直接教导的方式除了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述、论证德目,用英雄和模范的榜样激励学生外,还包括制定一些宣传标语、名人箴言、学生手册等,让学生学习、模仿。

2.关怀教育:真诚对话

新品格教育被贴上了“灌输教育”的标签,难以逃脱被其他教育理论批评的命运。诺丁斯认为,这种直接灌输的教育方式产生的问题在于:首先,重新引发了人们对“美德是否可教”这个古老命题的思考。心理学家已经证实,即使孩子作出道德的行为,也不能说明美德是可教的。因为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并非出于对美德本身的认同和内化,而是出于对处罚的畏惧或者对奖励刺激的向往。其次,即使美德可教,灌输的方式也会面临诸多问题:老师是否认同其所教授的美德?这种教授是应当脱离情境还是置入情境?谁处于教育的核心?新品格教育将这些问题割裂开来。而在关怀教育中,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关怀教育采取的是一种真诚对话的方式,老师和学生公开地讨论信仰、性、凶杀、爱情、恐惧、希望和仇恨等问题,并借此来培养伦理理想。学校应当是各种价值观和信仰得到评判性或赞赏性地审视的场所。关怀教育强调,对话并不只是交谈,也不是只允许对方偶尔提问的口头争论。真诚对话寻求的是理解、移情或赞赏,它是一个愉快的、严肃的、逻辑的、有想象力的过程,总是开始于对某种不确定性的探讨。它允许人们谈论自己试图表现的是什么,并给听者以机会去问为什么,帮助双方做出一个共同理解的决定。它也把人们彼此联系在一起,以便形成关怀中的反应关系,进而维持关怀关系。真诚对话中的关怀者不仅需要态度,也需要知识和技巧,因为只有当他们理解他人的需要是什么以及这种需要产生的背景时,才能做出有效的回应。

四、教育场所:学校主导与始于家庭,社区配合与全民参与

新品格教育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即学校教育为主导,同时也赋予社区和家庭辅助教育的职责。在这点上,新品格教育和关怀教育都看到了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对于道德教育是不够的,不同的是后者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关怀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始于家庭,应实行全民参与的教育方式。

在关怀教育理论中,诺丁斯赋予家庭以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关怀教育始于家庭。在她看来,家是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落脚点,与他人(母亲)的首次相遇就发生在这里。母亲的呵护是人所感受到的第一份关怀,婴儿纯真的微笑可以看作是对这份关怀的回应。家庭应该成为关怀教育的首要场所,应该给儿童创造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关怀态度。在学校中,如果有必要应该根据关怀来建议修改学校的规则,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关怀的可能性,比如让学生参与到对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当中。此外,学校还可以和社会有关机构合作,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学会关怀。这里应该注意的是,这些工作背负的期待首先是真正理解关怀的含义。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完善关怀,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

她进而指出,道德教育不能仅局限在教室和学校,而应该和整个社会挂钩。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与家长、社会各方面人士协调,不是从职业要求,而是从人类共同的本性角度关怀道德教育。在关怀教育看来,学校和课堂的意义在于为关怀相遇提供了机会和场所。如此一来,可以扩展关怀相遇的机会和可能性,将其纳入到整个社会的关怀系统中,从而实现全民教育的理想状态。

五、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怀教育和新品格教育出于对人类道德的关注,从不同的视角对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尤其是关怀教育,为我国的道德教育的探索提供了新的启示。

当今社会虽然资源丰富、信息通畅,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却越来越深。原本天真烂漫的孩子也会带上冷漠和虚伪的面具,年轻的激情也会陷入谋杀老师或同学的危险之中,鲜活的生命随时可能消失,网络上的新闻总是令人触目惊心。虽然我们不断高喊传统美德的复兴,又呼吁西方美德的借鉴,怎么还完全不敌利益和欲望的诱惑?是什么导致兄弟、姐妹之间为了财产会自相残杀?同事、同仁为了利益会钩心斗角?就连师生之间也丧失了原有的真诚与关怀,原因在于我们忽视了关怀,这个社会缺乏关怀。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重新反思道德教育的模式。我们的道德教育向来采取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式,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甚至惟一的场所,剥离了家庭和社会对于道德教育的功能,将道德的教育场所和实践场所割裂开来,形成了学生“考试说一套、生活做一套”的形式主义,这将对道德教育产生灾难性的毁灭。关怀教育主张道德教育的社会共建机制,主张为道德教育提供完善的场所,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为维系一种持续而有效的关怀环境而努力,为培养孩子的关怀能力和伦理理想而共同协作。关怀教育秉持道德教育去职业化的倾向,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为了完成职业任务,而是出于一个关怀者的基本考虑,重新诠释了人与人之间最为根本和理想的相处模式。关怀教育思想和模式也引发了我们对一些相关社会政策的反思和考虑,学校并非道德教育的惟一承担者,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确保和帮助维系这种宽松而广阔的教育环境。

标签:;  ;  ;  ;  

新素质教育与关怀教育的差异及其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