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艾滋病检验中检验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方式论文_闫皓

探析艾滋病检验中检验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方式论文_闫皓

闫皓

辽宁省本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微生物科 117000

摘要:目的 观察探析检验人员进行艾滋病检验过程中自我安全防护方式。方法 选取我市2016年6月~2017年7月40名艾滋病检验人员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人员不开展安全防护教育,观察组人员开展安全防护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检验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观察组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检验人员展开安全防护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值得在艾滋病检验工作中广泛普及。

关键词:艾滋病检验;检验人员;自我安全防护

艾滋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更是呈不断增长的发病趋势,因此做好艾滋病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检验人员每天都会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与体液近距离接触,导致检验人员感染艾滋病风险增高;另一方面检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方式不当或缺少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也会导致艾滋病感染。因而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成为当前艾滋病检验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对艾滋病检验中检验人员实施正确的自我安全防护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市2016年6月~2017年7月40名艾滋病检验人员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对照组人员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5.41±5.28)岁,工龄2~31年,平均工龄(12.53±3.02)年,不展开安全防护教育;观察组人员男12例,女8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6.02±5.13)岁,工龄1~30年,平均工龄(11.62±3.35)年,展开安全防护教育;本次研究人员均知情同意,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3方法:对照组人员不展开安全防护教育,观察组人员展开安全防护教育。

1.3.1提高检验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以及防护处理方法:艾滋病传播途径多样,如体液、血液、乳汁、唾液等[1],因而检验人员要避免与检验标本有任何在身体上的直接接触,同时掌握相关疾病知识,对其发病机制、防控措施做到熟练掌握;同时提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在操作中提高对艾滋病病毒的重视,通过安全防护机制的建立、检测设备的完善来确保检验人员的安全状况。另一方面加强对防护处理的学习,定期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知识宣传讲座,了解其危害、防护与处理方法,并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保证检验人员面对可能会发生的感染状况时能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提高检验设备的安全性与检验操作方式:要为相关检验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选择更加健康安全的新型检验器材,比如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检验操作,能极大的减少了检验人员与标本的直接接触与感染几率。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检验操作技能,注意手部清洁,穿戴好头套、防护服、手套等并对检验环境与自身作全面消毒处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检验后对相关设备进行消毒,同时避免检验人员再行接触。

1.3.3及时阻断与艾滋病接触路径:在艾滋病检验中通常以血液检测为主,若检验人员皮肤裸露且带伤,或是被盛放血液的器皿、针管等物刺伤、擦伤以及粘膜污染都是引起检验人员感染的主要途径。因而检验人员要正确认识其传播途径,若出现皮肤损伤,要及时清洗并消毒;若因粘膜污染感染要及时清洗伤口,对一切可能引发感染的传播途径做到及时处理并切断感染源。

1.4评判标准:针对两组间检验人员研究结果,对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与分析,评分值越高则表明其防护意识与掌握程度越高。

1.5统计学:组间观察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数据行x2检验,计量资料数据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验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比:两组人员数据为 对照组人员自我安全防护意识(80.13±2.21)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76.24±2.03)分;察组人员分别为(96.12±4.01)分、(92.14±3.35)分;两组数据计算可得,自我安全防护意识(t=15.618,p=0.000),相关知识掌握程度(t=18.153,p=0.000)。经两组间数据对比可得,观察组人员开展安全防护教育后,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的变化,近年来艾滋病的发病率开始不断上升,有研究表面,当前我国患艾滋病的人数已经达到60万以上[2],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对艾滋病病毒的检验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艾滋病检验人员虽然没有与患者直接接触,但在其检验工作中由于长时间与患者血液接触或操作方式不当等因素,使得感染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只有通过定期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度、选择安全性更高的检验设备、熟悉检验操作流程、掌握防护处理方式、若发生异常要及时切断病毒感染路径、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等方面,才能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在确保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为检验人员提供良好的安全防护体系。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检验人员开展安全防护教育工作,其安全防护效果更显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验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让检验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所保障,值得在艾滋病检验工作中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绪芳. 艾滋病检验中检验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研究[J]. 医学信息,2016,29(18):148-149.

[2]罗怡. 检验人员在艾滋病检验中的自我安全防护方法及重要性研究[J]. 医学信息,2016,29(13):288-288.

论文作者:闫皓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探析艾滋病检验中检验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方式论文_闫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