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的再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资本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迄今已有500年历史。学术界一般认为,这500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约250年。这是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的阶段。早在14—15世纪,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手工业作坊内部,行会师傅与帮工之间的关系,逐渐演变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二是手工业作坊外部,充当小生产者之间商品交换中介的商人,通过贷给资金和原料,低价预购包销等形式,逐渐使小手工业者变成自己的雇佣工人。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随之而来的所谓原始积累,用血和火的文字写下了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一页。马克思说:
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注:《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60页。)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的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等等。(注:《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5页。)
资本原始积累有力地推动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为了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1640—164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从此,人类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第一阶段的结束。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约150年。这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这一阶段发生了两次产业革命。18世纪中叶在英国首先开始的产业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这场革命通过生产技术的突飞猛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说: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7页。)
产业革命的完成在为资本主义提供相应物质技术基础的同时,给封建主义生产方式以毁灭性打击,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但是,在这一阶段,生产规模还相对狭小,商品资本关系还有待拓展,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资本家之间为了追逐更多利润而进行的激烈竞争,促使他们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又不断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优胜劣汰,大资本吞并小资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19世纪末期发生的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把资本主义引向下一个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约50年。这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自由竞争推崇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又用更大的生产来代替大生产。随着自由竞争的发展必然出现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的趋势。当这种趋势发展到一定程度,少数几个大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时,必然走向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 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 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51页。)
这一阶段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垄断地占有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的战争。战争引起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并存的局面。
第四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这是资本主义的当代阶段。这一阶段发生了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此为动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进入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后来又出现了所谓资本主义全球化现象。
资本主义所以绝处逢生与它本身的自我调解是分不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转变为国家垄断,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管理的种种手段,引导经济活动,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平衡,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在这种情势下,当代资本主义尽管还有诸多矛盾和重重危机,但是,仍然表现出相当强的自我调解和继续发展的能力。
二、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
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不过是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马克思把商品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他的《资本论》就是从分析商品开始的。
所谓商品是劳动产品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商品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即使用价值;二是社会属性,即价值。商品作为劳动产品首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靠自己的自然属性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种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同时,商品作为劳动产品又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共同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商品之间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基础,它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并得以实现。
商品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社会形式的劳动产品,其特殊性不在于其自然属性,而在于其社会属性。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如果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的产品就只是使用价值,不是商品。如果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无偿提供给他人使用,并不通过交换,这种产品也不是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产品才成为商品。分工是商品交换存在的条件,但不是所有分工都导致商品交换。例如,原始公社内部的分工、现代工厂内部的分工都没有导致商品交换。只有私人劳动和不同所有者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和互相交换。这种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包含着后来一切发展的胚芽。
从历史上看,商品并不是资本主义的发明。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在氏族公社之间或原始部落交界处就出现了产品交换。由于不同的公社或部落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种自然产生的差别,在它们互相接触的时候引起产品交换。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增加,这些用于交换的产品逐渐变成商品。但是,从那时起,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交换的范围都十分有限,商品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不占统治地位。只有资本主义才达到这一点。
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与以往商品生产的不同之处首先表现在,劳动力本身也成为商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有一个必要条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占有者在市场上找到自由的劳动者。这里所说的自由有双重含义:一是他们有人身自由,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到市场上出卖,而不同于奴隶社会的奴隶;二是他们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实现自己劳动力所必需的任何生产资料,而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农奴。当这种自由的劳动者在历史上大量出现的时候,在雇佣劳动的基础上,商品生产才获得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中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正如马克思所说:
一旦劳动力由工人自己作为商品自由出卖,这种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有从这时起,商品生产才普遍化,才成为典型的生产形式;只有从这时起,每一个产品才一开始就是为卖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一切财富都要经过流通。只有当雇佣劳动成为商品生产的基础时,商品生产才强加于整个社会;但也只有这时,它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隐藏的潜力。(注:《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38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还表现在,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是剩余价值。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人们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消费。当人们最初把多余的产品拿去交换的时候,其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从那时起,一部分人开始凭借自己掌握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但是,无论是奴隶社会的奴隶主,还是封建社会的地主,他们所占有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也主要是为了消费。或者说,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这种对使用价值的追求,由于在客观上和主观上受到种种自然的和生理的限制,因而不可能形成对生产的无限扩张和持续推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往往把大量剩余劳动和社会财富用于炫耀自己生活的奢华,甚至死后的富贵,如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而不是用于发展生产。
资本主义则不然。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自己消费,不是追求使用价值,而是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即为了赚钱。而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完全可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突破使用价值的种种限制,成为一种不断扩张持续起作用的内在冲动:100万要争取110万;110万又成为争取更大数额的本钱。 虽然资本家和奴隶主地主一样,也要追求生活的享受,甚至更高层次的享受,但是他们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始终把赚钱,使自己的资本不断增殖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否则,他们就不成其为资本家了。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每一个资本家都力图降低商品成本,争取更多利润,从而使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这种竞争的合力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据统计,在欧洲,1700年之前的一千多年间,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约为0.11%,大约630年才能翻一番。而从1820年到1990年这170年间,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在英国提高了10倍、德国提高了15倍、美国提高了18倍、日本提高了25倍。(注:参见[美]托马斯.K.麦克劳:《资本主义世纪》,韩冰译,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1、10、546页。)
对于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变动,马克思当年预见到了。1848年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5页。)
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上述思想概括为,资本是一种运动。“它只能理解为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注:《资本论》第二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92页。)
三、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有两种方式: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几个世纪,资本家无限度、极放肆地延长工作日。正如马克思所说:
资本由于无限度地盲目追逐剩余劳动,像狼一般地贪求剩余劳动,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它侵占人体成长、发育和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它掠夺工人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阳光所需要的时间。它克扣吃饭时间,尽量把吃饭时间并入生产过程本身,因此对待工人就像对待单纯的生产资料那样,给他饭吃,就如同给锅炉加煤、给机器上油一样。资本把积蓄、更新和恢复生命力所需要的正常睡眠,变成了恢复精疲力竭的有机体所必不可少的几小时麻木状态。在这里,不是劳动力的正常状态的维持决定工作日的界限,相反地,是劳动力每天尽可能达到最大量的耗费(不论这是多么强制和多么痛苦)决定工人休息时间的界限。资本是不管劳动力的寿命长短的。它唯一关心的是在一个工作日内最大限度地使用劳动力。(注:《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97—198、202—203页。)
正常工作日的法律规定,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它表明,工作日不可能无限度地延长下去。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不改变工作日长度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如果说,绝对剩余价值可以在劳动生产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话,那么,要生产相对剩余价值不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不可能的。所谓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一般指劳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能够缩短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较小量劳动获得生产较大量使用价值的能力。马克思说:
对于由必要劳动转化为剩余劳动而生产剩余价值来说,资本占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或者说现存形态的劳动过程,并且只延长它的持续时间,就绝对不够了。它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注:《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97—198、202—203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从扩大生产规模开始的。同一资本家同时雇用较多工人,在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一种商品而协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这种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封建社会的行会手工业相比,区别起初只是表现在量上。但是,量变引起质变。大规模生产会产生规模效应:由于生产资料的更有效利用,因而节约了生产成本;由于许多人共同劳动形成的合力,或者扩大了劳动空间,或者缩短了劳动时间,因而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工场手工业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态。马克思说:
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工场手工业分工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特殊的资本主义形式,——它在当时的基础上只能在资本主义的形式中发展起来,——只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靠牺牲工人来加强资本(人们把它叫做社会财富,‘国民财富’等等)自行增殖的一种特殊方法。工场手工业分工不仅只是为资本家而不是为工人发展社会的劳动生产力,而且靠使各个工人畸形化来发展社会的劳动生产力。它生产了资本统治劳动的新条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的经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进步和必要的发展因素,另一方面,它表现为文明的和精巧的剥削手段。(注: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1—422页。)
工场手工业中分工的基础仍旧是手工业。这种狭隘的技术基础使生产过程得不到真正科学的分解,仍然取决于每个工人使用工具时的力量、熟练、速度和准确。但是,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以及由此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连续性、划一性、规则性、秩序性,和劳动工具的简单化、专门化、多样化,无疑为机器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后来的机器就是由许多简单工具结合而成的。工场手工业时期为了减少必要劳动时间已经间或使用机器,主要是在某些需要大量人力又很简单的生产过程中使用机器。对此,马克思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说:
机器在17世纪的间或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当时的大数学家们创立现代力学提供了实际的支点和刺激。(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04、443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产业革命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产业革命使劳动资料由工具转变为机器。在机器生产中,以局部工人的个人力量和个人技巧为基础的主观的分工原则消失了,生产过程被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成各个阶段,至于各个阶段如何完成和如何结合的问题,则由力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来加以解决。马克思说:
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在工场手工业中,社会劳动过程的组织纯粹是主观的,是局部工人的结合;在机器体系中,大工业具有完全客观的生产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作为现成的物质生产条件出现在工人面前。(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404、443页。)
机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但是,机器的使用和其他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仍然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它一方面取代了过去工人用手工工具完成的那些操作,消除了使工人终生固定从事某种职能的技术基础,把工人由局部工人变成了机器的活的附属物;另一方面又为资本家延长工作日,增加劳动强度和使用女工、童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同时又是劳动者殉难的历史。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生产力的任何提高都是以劳动力本身的破坏和衰退为代价的。其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四、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不仅在于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还在于它拓展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或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一种非常突出的现象,这就是社会关系的物化。在这里,劳动者不过是雇佣工人,他们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资本家作为资本的所有者,是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和工人之间通过商品、货币发生关系;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资本家和地主之间也是通过商品、货币发生关系。这种现象,马克思称之为社会关系的物化。表面上看,商品、货币、资本都不过是物,马克思却透过种种表面现象,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说明,商品、货币、资本都不是单纯的物,而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时一开始就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4—275页。)
这种社会关系的物化,对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首先,它使人类挣脱了自然联系和人身依附的纽带。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当人类通过制造工具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时候,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还处在原始的自然状态。自然联系或血缘关系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把原始社会的氏族或部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在这种关系解体的过程中,商品交换和货币发挥了重要作用。恩格斯说:
最初,正如在印度所看到的,货币使个人的耕种代替了共同的耕种;后来,货币以最后的分割取消了还实行定期重分办法的耕地公有制(例如在摩泽尔流域的农户公社中,在俄国村社中也开始出现);最后,货币促成了余留下来的公有森林和牧场的分配。无论促进这一过程的还有什么其他基于生产发展的原因,货币始终是这些原因借以对共同体发生作用的最有力的手段。(注:《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107、107页。)
在封建社会里,社会关系以人身依附为特征。地主和农民、主人和奴仆、诸侯和陪臣、牧师和俗人,都是互相依赖的。他们只是作为具有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世界近代史上,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和发达的商品交换,充当了打破和粉碎人身依附关系的强有力的手段。
随着商品关系和货币关系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统统被斩断了。这时,人们所信赖的只是物,而不是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必须通过物表现出来。至少,与物化的社会关系相比,其他形式的社会关系要下降到次要的或从属的地位。由于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人身依附关系,都把人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里,使人成为某一狭小集团的附属物,因而打破和粉碎这种关系,对于个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其次,它为社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途径。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孤立的个人是无法生存的。但是,社会关系的范围却有大有小。历史上的血缘关系和人身依附关系,其范围都是有限的狭窄的,而商品交换和随之产生的货币却把社会关系的发展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正如马克思所说:
毫无疑问,这种物的联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从属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注:《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107、107页。)
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注:《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107、107页。)
人们彼此间的世界主义的关系最初不过是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关系。商品就其本身来说是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语言的限制的。它们的共同语言是价格,它们的共同体[Gemeinwesen,共性]是货币。(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47页。)
马克思这些论述是非常深刻的。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各不相同,不同人群在血缘上、地域上、风俗上、宗教上、语言上,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能够跨越这种种不同的界限,把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联系起来的现实途径首先是商品交换。历史上许多相隔甚远的民族通过商品交换互通有无。直到今天,国际贸易仍然是把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人们联系起来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当今世界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各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同时并存,各种意识形态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设想取消商品、货币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只能堵塞社会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道路。
再者,它为自由、平等观念的确立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商品交换作为一种经济关系,就其形式而言体现了主体之间的平等。在这里,既没有自然关系中形成的那种长者对幼者的抚育,或幼者对长者的服从;又没有任何人身依附或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商品交换中,交换者作为活动的主体,在社会规定性上没有任何差别,是完全平等的。他们用以交换的商品即活动的客体在价值上也是相等的,至少被当作等价物看待,被彼此承认是相等的。交换活动的结果证明活动的客体价值相等,同时也证明活动的主体在社会规定性上的平等。
交换关系的内容取决于被交换商品不同的使用价值。这种内容上的差别,丝毫无损于交换者之间的社会平等。相反,正是这种差别导致了交换关系的发生,体现着交换者的社会平等。这种差别使人们认识到,一个人的需要可以通过另一个人的产品得到满足。但是,这种满足不是靠暴力掠夺,而是靠商品交换。交换者互相承认对方是所有者,对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渗透到商品中去了。在这里,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之外,还包含着个人的自由:每个人都自由地把自己的商品当作手段,自由地去追求自己的私利;其他人也被承认和理解为同样追求私利的人;所谓共同利益只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各方的独立性之中。正如马克思所说:
因此,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在所有方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和物质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平等和自由仅仅是交换价值的交换的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上的这种基础而已。而这种情况也已为历史所证实。(注:《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99页。)
社会关系的物化不仅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一方面,它造成了私人利益的完全隔离,并且肯定和加剧这种隔离。在商品关系和货币关系中,私人利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所谓共同利益就是私人利益的交换;所谓一般利益就是各个私人利益的一般性;离开了私人利益就无所谓共同利益和一般利益。另一方面,它使个人完全屈从于物。在商品关系和货币关系中,人把自己本身的愿望、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看成是一种物的力量。这就使人的奴隶地位达到极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把人变成物的奴隶;个人自由最彻底地取消了个人作为人的自由。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社会关系的物化虽然推动了社会关系的进步,但是,人们却不能支配和控制这种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社会关系,相反,还要受这种社会关系的支配和控制。这种颠倒,在一定历史时期是不可避免的。它表明,人类还处在创造自己的社会关系的过程之中,人与人之间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全面联系,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在这个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仍然是有限的狭窄的。
只有当社会成为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真正处于人们自觉控制之下的时候,人们才会揭掉社会关系的物的外衣,真正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今天,当人们通过互联网与远隔千山万水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交流的时候,当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信用卡取代货币的某些职能的时候,已经依稀觉察到新的社会关系的某些端倪。毫无疑问,新的社会关系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和一系列必要条件,而创造这些条件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标签:资本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政治经济学批判论文; 共产党宣言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剩余价值规律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经济论文; 手工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