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途径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遍性论文,特殊性论文,途径论文,农业现代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0.1, 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275(1999)05—0257—05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过程。努力实现现代化农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世界各国已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就此,我们对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作一些粗浅的讨论。
1 现代化农业的概念与内涵的认识
所谓现代化农业,是当代具最先进生产力,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最强竞争力,对自然灾害具最大抵御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关系中具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农业生产系统。现代化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它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农业与前一历史时期农业发展进步的农业类型比较,是在世界范围内同一时期先进国家农业与发展中国家农业进步的比较,它可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综合体系的标志,也可作种植业或养殖业中某一产业的综合生产体系的标志。
农业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交织的过程,其产品直接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系统其核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的生产力[1], 三要素的生产力决定着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规模、效益,并适应与改变环境条件,但不能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全部。农业单位资源产出率及农业产品品质、商品性及效益,从根本上取决于生物自身生产力与农产品加工生产力的大小,生物生产力是农业生产力的内涵;而生物生产力又受到遗传特性、环境条件,栽培饲养技术三大要素所左右,它们与人类对生物的遗传工程、环境工程、栽培饲养技术管理工程实施的先进程度,农业开发能力密切相关;农产品的加工生产力,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性、市场的开发能力及经济效益,它除了与劳动三要素有关外,还与加工工艺、营销方式、方法相关联。
劳动生产力、生物生产力、农产品加工生产力是农业生产力的内涵,先进生产力要素替代传统生产力要素,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而进步的动力来之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营管理、经营体制的革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体制的革新,使潜在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使产品生产过程,转化成经济增长过程。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协调人口增长、需求增长与食物安全、需求安全之间矛盾的根本,然而先进生产力要素对传统生产力要素的替代,是一个不断否定—肯定—否定—再肯定循环往复的辨证过程,现代生产资料要素中化肥、农药的应用,在第一次绿色革命中,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食物与纤维,然而过度应用又导致对环境与农产品的污染。化肥替代有机肥后,大量废弃有机质引起环境有机污染,水环境恶化,加之农业机械消耗的能源,使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因此,通过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与先进经营管理,提高现代生产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单位投入/产出率,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率,是现代化农业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实现农业现代化途径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综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历史,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动力、途径与规律,具有普遍性与同一性,而不同国家、地区与民族,又各具特点和表现发展过程的特殊性。
2.1 社会发展的不可逆性与农业发展的阶段性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始终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前进,不断否定不利于自己繁衍生存的活动方式,又不断肯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活动方式。原始人类通过狩猎与采集获取食物,为了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出现了畜牧业与种植业,形成了农业产业的雏型。从此,人类在之后的几万年发展道路中,主要在农业生产工具变革、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与规模的斗争中,推进着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西方国家还经历了大规模圈地运动,使耕地高度集中,开展较大规模产品交换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农业(或称近代农业);18世纪后期,西方国家进行了产业革命,以机械化、自动化替代手工作业,以公司、托拉斯等资本主义的组织经营方式替代小规模作坊式的生产,企业主与员工成为雇佣关系,使社会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生产也开始引入了资本主义企业化经营及机械化替代手工作业,科学技术替代传统经验,并开始专业化、社会化大规模生产及商品交换,从而进入了现代农业发展阶段[2]。前三个农业发展阶段,以封闭式物流、能流、 财流、信息流循环,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现代农业阶段则以全方位开放式循环、大规模商品生产,企业化经营为主要特征。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发展,这是规律,不可逆转。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仍将不断向更新、更高的方向发展。然而,当今世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发展与农业生产所处发展阶段的差别很大,许多国家、地区与民族的农业生产依然处在古代与近代农业阶段,大量的人民仍饱受贫困、饥饿之苦。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需明确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与农业发展阶段,才能正确判断社情、民情、区情等的特殊性,以制订正确方案,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社会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2 经济发展的必然性与经济水平的差异性
现代化农业是社会发展推动的结果,也是国家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是资金技术集约型的产业,按现代农业的标准,如果仅靠农业的原始积累,农业现代化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需遵循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当使用机械的价值低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时,生产者将会以机械替代劳力;当土地的价值及劳力的价值升值后,生产者将会以物质技术投入替代资源的外延利用;当大量的投入能使生产者获取最大利润时,能推动农业生产由资源依存型向资金技术依存型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转变。这就依赖于二、三产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育,唯有如此,农业劳力才得以转移,导致农业劳力的升值;工业产品大量增加,农用工业品价格下降,农业机械替代劳力、现代设施替代资源外延利用的效益大幅度增长,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与规模效益的提高;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对农产品需求增加,产品也相应增值。这些外部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逐步增强;而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扩大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又能促进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国家工业化与国民经济的必然,也是国家工业化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之必需。
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处于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600—700美元,城市化发育程度较低,75.1%的人口仍属农民。1996年全国乡村总劳力人数4.35亿个,劳均经营耕地0.24hm[2] 左右,劳均产值只有1514元左右,每劳力的产品供应3个消费者。 如果以经营耕地实现劳均800美元收入,则劳均经营规模应扩大至1.33hm[2]左右,全国1.07亿hm[2]耕地只需8000万劳力; 如果要使每个农民通过经营农业达到6640元(800美元)收入,则农村人口也只能容纳8000万, 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如此众多的人口与劳力,其艰巨性与长期性可想而知,这就是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性。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大城市郊区等,少数经济发达区已进入工业化时期,二、三产业化比重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2000—3000美元,农业劳力转移占总劳动力的数量已达60%—70%以上,虽距发达国家水平仍有较大距离,但劳力、土地、农产品的升值,已经形成了对机械化、农业现代化迫切的内在要求与外部条件。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的黄淮平原、山区等仍处经济欠发达与不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300美元)左右, 工业及第三产业比重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下。随着经济不平衡的发展,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扩大,据单扬同志统计,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乡村劳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957.1元、1656.7元、983.1元[ 4],众多的农村劳力,约束的耕地资源,狭窄的生产领域与就业渠道,低廉的农产品价格,是中西部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村贫困地区集中中西部的重要因素。因此,农外产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外部条件,而农外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别,也是农业现代化途径特殊性的表现。
2.3 科学技术的先导性与普及应用的艰巨性
人类社会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最早的农业产业,直至1892年建造出第一台内燃拖拉机以后,20世纪40—50年代农业机械化在欧美广泛实现,日本则在60、70年代全面广泛的应用。19世纪达尔文“进化论”所奠定的杂种优势理论及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的创立,推动了生物现代育种方法及种子产业的兴起;20世纪中叶李比希植物营养及平衡学说,推动了化肥工业、现代施肥技术的发展;同期缪勒开创了有机合成农药及农药工业;合成塑料的发展又推动了设施农业的进步。育种成就、增施化肥、植物保护、扩大灌溉、农业机械管理技术等构成了现代农业的主要要素,推动了全球第一次绿色革命,使发达国家粮食更加充裕,发展中国家解决了温饱。
本世纪中叶,在信息及光电子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物科学在新的实验装置及技术武装下,取得了重大突破,50年代发现了遗传物质脱氧核醣核酸的双螺旋结构,70年代DNA重组成功, 使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进入了新纪元;克隆技术、分子标记技术、转基因技术已日趋成熟;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基因工程育种将逐步替代传统的常规育种技术及有限的种内杂种优势利用,突破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物种间界限[3,5],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生物中所具有的高产、抗逆、优质的基因,组合成各种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建立良性生态环境,创造丰富食物、药物、纤维及其他多用途的产品。
新材料、新设施及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难控性发生根本性改观:通过网络技术与专家系统,使专家所掌握的最新科学技术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与农民见面;多种新材料、新设施结合机械、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的集成,使农业对环境的控制逐步向设施化、工业化发展,生物生产的效率,效益将极大提高;航天技术、遥感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与农艺技术结合,促进传统农业技术向精确农艺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将把人类带入以信息与生物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未来。现代农业的内涵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的不断充实与丰富。
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与民族在农业现代化途径上的共性,体现在科学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先导性;而反映的特殊性则表现在研究、应用、开发与农业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力度、速度、广度的差别上。而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教育、科研、推广体制、资金、人员素质有差异;农业经营体制及相关政策能否激励科技工作者积极创新、努力普及,激发生产者积极需要及自觉获取科技的内在动力。
2.4 农业资源的基础性与自然条件的多样性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没有农业资源就谈不上农业,更无需实现现代农业。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农业资源(尤其是土地、土壤、水资源、热量、光资源)的丰富与否又密切影响农业现代化所采取的途径、模式与速度。人均耕地或草地资源较多的国家与地区较易接受农业机械化;人均耕地资源少的国家与地区首先关心的是精耕细作,提高单产,随着劳力转移,劳均资源扩大,使用机械有利可图,才愿意使用机械;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与国家,首先迫切需要解决水利设施现代化;水资源过度丰富易产生洪涝的地区,首要的是排涝设施的现代化;热量资源与光源不足的国家与地区,对增温、增光可控的设施农业的应用更加重视,而热量与光资源充足的地区则需要降温减光的设施农业。农业资源基础不同、地形地貌不同,会导致农业产业及农外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同,进而导致经济发展的程度、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有很大差别,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途径、力度与速度,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与突破点也有很大区别,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方式也有不同。
3 遵循规律加速推进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3.1 指导思想
应贯彻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农业经济体制与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跟踪国际现代化农业发展前沿,根据我国国情,营运宏观环境,激发推进动力,建设微观条件,因地制宜,理清思路,搞好规划,分类推进。就全国而言,我们不应进行赶超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的全面建设,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阶段性目标,开展农业现代化要素的建设。
3.2 营运宏观环境,激发推进动力
我国必需充分挖掘劳动力资源潜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与发展,进面形成农业劳力价值与土地价值升值的环境及农业现代化的外在推力,诱导农业内部应用农业现代化要素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体的形式,将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带进国内外市场,在竞争机制的驱动下,为夺取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所占有的份额,获得最大的利润,激发出农业内部对现代化科技应用的渴望,对现代化物质装备投入的热情,对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追求,形成农业内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不断的在适应市场需求中进行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组合及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因地制宜,理清思路
应将我国划分若干类型地区,如北方农业区、南方农业区;人均耕地资源多与人均耕地资源少的地区;已开发地区与未开发地区;经济发达区、次发达区、欠发达区等生态经济类型。不同类型地区现阶段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同,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也有差别。经济发达及人均耕地资源少的地区,要建立以工建农的机制,改造与发展现有的二、三产业企业,促进产业升级,组建产业集团,扩大企业规模,按现代企业制度建成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建设好农村小城镇,推进农村城市化,促进农村劳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向企业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要建立强农兴工的机制,在搞好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从种植、养殖业的产业化入手,创办有市场前景的龙头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推动加工业及商贸活动的发展,在科学经营管理及科学技术应用增值中,在加工及流通增值中,增加自身积累与自我发展的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要素的扩大应用及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推动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劳动力转移,逐步转换建立以工建农的机制。对于极端贫困、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首先应改善生态条件,解决种植与养殖中植物动物生长的必要要素——水、土、肥等环境工程,先实现温饱、再挖掘优势,强农兴工,进一步发展至以工建农。对于尚未开发的荒地、滩涂、荒山资源,则可以贯彻政府组织、引导,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引进不同资金规模,以投资主体组织企业化、产业化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南方农业区、北方农业区、旱地农业区、水田农业区、平原、丘陵、山区,农业布局,种养类型、技术途径、经营模式有很大区别,要按区划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途径的探索。
3.4 搞好建设规划,逐步分类推进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艰巨、长期的任务,具有群众性、前瞻性、科学性的特点,各地区、县、镇均要有一个规划,尤其镇与村必须作好规划。规划的内容应包括①县城、集镇、中心村、基层村建设规划;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③农村经济发展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⑤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⑥农民文化知识教育规划;⑦农村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规划。
制订规划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①立足长远,高标准、高起点、现代化;②镇、村、田、河、综合规划,林、渠、桥、站、闸综合配套;③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④现代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相协调;⑤软件建设与科学管理结合。
搞好规划以后,要通过人大立法或立制,历届政府念一本经,坚持一代、一代干下去,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实事求是的分步实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代化农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收稿日期:199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