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统编语文教材之理论文_何伟琴

建构统编语文教材之理论文_何伟琴

何伟琴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73-02

9月18日下午两点,我抽到高级评审课内容:统编教材第七课《爬天都峰》,这是一篇老教材,一直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语文书上,我曾经上过好几遍,但是由于这篇文章篇幅简短,内容浅显,课本中也没有明确的语文能力训练点,所以,我总是浮光掠影的一教而过,虽然看上去,觉得很熟,但是其实又很陌生。统编教材把它编到了四年级课本中,用意何在呢?我又该如何向学生、向评委老师们呈现老教材新交法的面貌呢?对我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困惑和挑战!而且我未接触过统编教材,对统编教材的安排格局和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一无所知,惶恐之下,我拿来这篇教材,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整册教材和这篇要教的文章,揣摩整册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单元(第五单元)的语文目标落脚点。

四上教材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以下几项阅读能力,并迁移和运用到学生的写作中:一、注意景物的细节描写,写出景观之美。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思考,大胆质疑。三、细致观察,准确描写,学写观察日记。四、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传说的神奇。五、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把事件叙述清楚。六、学习边阅读边批注,感受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魅力。七、关注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学写书信。八、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复述课文,在记事中写出自己的感受。纵观整册教材,第五单元处在一个语文能力提升的关键节点上——让学生感受按事情发展顺序来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又发现,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安排似乎又有不同的侧重点,第一篇《麻雀》,重点写了事情的经过:当猎狗要去伤害小麻雀的时候,老麻雀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最后使猎狗望而却步。这个过程写得非常详细、生动,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事件的主体部分,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描写的常规写法。而17课《爬天都峰》则不然,作者在“爬山前”用了较多的笔墨描写山峰的高耸入云和险峻,又写了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位老爷爷,他与我相互鼓励,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爬天都峰之难;而事件的主体部分“爬山”,作者写得极其简单,只用两个小节,所以我又要让学生明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时候,可以打破常规,按照表达的需要灵活地组织材料,区分笔墨,突出写作的主旨,体现作者个性化的文笔。所以我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后的两个重点问题,结合自己的个人分析和解读,突破性地设计教案,执教这篇课文。

10月16日上午,刘老师让我在校内再执教一遍这篇课文,并请校内的所有语文老师听课,让大家来共同剖析我的这堂语文课,探索统编教材的新教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锻炼和反思的机会。当然,我也在上评审课的设计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好,都爱旅游,所以,我从学生的旅游兴趣导入,引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天都峰,出示它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天都峰1810米的高海拔和神奇——神仙聚会的地方,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然后,我范读全文,让学生进行课后第一个问题的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老师范读的用意在于让学生倾听着老师的朗读,入情入境地走入文本,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文本。回答问题时,第一位学生概括事件相对具体了一些,他用复述的方法把故事重新说了一遍,概括主要内容不够洗练。我又点名第二位学生回答,请他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他说:“课文写了我和爸爸爬上天都峰的事。”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学生提出来:“还有一位老爷爷!”我顺势而导:“概括主要内容必须要把主要人物说齐全。”第三位学生说:“课文就是写了我、一位老爷爷和爸爸一起爬天都峰的事。”我用这个环节让学生初步懂得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当我问孩子们“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的时候,下面七嘴八舌起来,“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山顶后来写的”……就是没有一个学生回答“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我想:可能是我来上这一课之前,他们还没有上过前一篇课文《麻雀》,学生还没有接触过“事情发展顺序”,不然肯定能说出这个答案。于是我一边出示板书“事情发展顺序”几个字,一边告诉学生:“先发生的事情先写,后发生的事情后写,把事情按先后顺序自然地描述出来,这就是事情发展顺序。就像刚才有一位同学说的,这篇课文就是按爬山前、爬山、爬上封顶后这样的顺序表达出来的。”

接着,我问学生:“课文哪几段写‘爬山前’?哪几段写‘爬山’?哪几段又是写‘爬上封顶后’呢?请同学们捧起书来像老师一样地朗读,读完后划分段落。”学生都开始大声读起来。这一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梳理文章逻辑,从整体上理清文章脉络,这是四年级学生需要形成的重要语文能力。

407班学生在汇报文本的逻辑段落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段方法,主要在“爬山”与“爬上峰顶后”两个部分之间出现纠结:个别学生对文章的朗读和理解并不到位,比如第七自然段一开始写着“爬呀爬”这个短句,明明白白告诉读者: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仍然在向上爬的过程中,但是那几个学生竟然把它归到“爬上峰顶”后,说明反复地朗读文章,严谨扎实的读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始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否则学生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容易犯低级错误。

接下来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感悟“爬山前”这个版块。我用“学习单”来辅助学生思考,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1、朗读第1-2自然段,用“ ”画出作者进行具体描写的句子,我体会到 。

2、细读3-5自然段,用“ ”划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我从中体会到 ,我主要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在书上用“Δ”标出。

我把第一板块“爬山前”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我和爸爸准备去爬山,在山脚下我们看到的景象。第二层次,写老爷爷和我的对话。第一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判断描写的详略,能找出文章中进行具体描写的语句,思考并概括这段话给自己的突出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个问题主要针对这一段的第二层次,通过细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从有声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不停地在每个小组间巡视,探察学生细读和独立思考的过程,发现大家的层次不一,有不少的学生没有读出声来,只是眼睛粗略一瞟这几段内容,就开始填写学习单,于是我又提醒他们:“可以发出声音来朗读,只有通过认真投入的朗读才能有正确的思考。”估计他们平常不常进行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操作起来不是太适应,时间花费比较多,答案质量也不竟人意,甚至有一些学生迟迟提不起笔来写……等到大多数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作业单后,我又让他们前后桌四人小组进行商量和探讨,提出各自的困惑,进行小范围交流。由于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小组学生代表进行当堂汇报时,第一题的目标指向性非常明确,“呀,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一段让我体会到天都峰非常高,看了让人害怕。”我问:“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学生说:“我是从‘发颤’这个词体会到的。”接着,我顺势指导书写“颤”:它是由“亶”和“页”两部分组成,一点一横长,下面一个扁扁的“回”,再写一个瘦小的“旦”,把“旦”字最后一横改为提,右边写一个瘦瘦长长的“页”,我边解说边范写,然后让学生在课本上放大一倍写一遍,通过这种省时高效的方法把最难写的生字进行指导。紧接着,我让请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读出这种担忧和恐惧。

把字词教学、朗读感悟整合到学习单的汇报过程中,这是我的一次课堂尝试。我还不满足于此,我又接着前面的朗读,追问:“同学们,这一段是对‘我’什么的描写?”不少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我的心理活动描写。”我把这种表达方式归纳、出示在板书当中。

在学生汇报第二个问题的时候,我遭遇了一个更大的坎:“你从“我”和“老爷爷”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写词句体会到的?”有的孩子体会到:“爷爷年纪非常大,是从“白发苍苍”这个词语看出来的。”这明显偏离了我提问的范围,他从提示语当中看出来的,而不是从对话中体会出来的。于是,我提醒学生:“再读读‘我’和老爷爷的对话,进一步思考‘我’和老爷爷当时的内心思想。”有一学生说:“我看到老爷爷这么大年纪的也来爬天都峰,我感到很惊讶。”另一名学生说:“老爷爷看到我来爬天都峰,觉得自己也有了勇气。”我就问他们:“你是从对话的哪些词句当中感受出来的呢?”这下把学生难住了,反复叫了几个孩子都找不到明确的目标,直到我也快泄气了,准备“自己出马”,告诉孩子们答案(课堂上老师表述正确结论也有示范作用),这时候左边第一排一位男生举着手急切地想要回答,我赶紧把即将要蹦到唇边的结论“咽”了回去,请他回答,他站起来说:“我是从‘你也来’这三个字感受出来的。”我一看“有戏”,“如果老师请你在这三个字当中选一个字,你会选哪一个呢?”那个男生犹豫了一下,说:“也!”“那么,没有‘也’与有‘也’在句子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我课件出示这两句话,让学生进行朗读对比,学生说:“没有‘也’这个句子很普通,加上‘也’之后让我体会到老爷爷本来爬山心里也很害怕,看到我这么年纪小的孩子也来爬山,找到了同伴,心中生出了更多的力量。”同样的我又让学生对比“我”说的句子,学生感受到了幼小的我爬山的力量源泉,也来自于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的鼓励。

的确,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应该放弃一些挑战学生思考力的问题,让学生从粗浅的思考开始,通过合理的启发,他们是有可能呈现课堂的精彩,牢牢把握文章的精髓的,这个环节给予我更大的信心。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深刻的领悟到这两位主人公的内心思想,我让孩子们捧起书来完整地朗读三到五自然段,再进行一次整体的感受和回顾。小结的时候,我提问:“这一部分是对人物的什么的描写?”学生马上齐声回答:“对话描写。”我说:“人物的对话,也就是人物的语言,这一段语言描写让我们感受到这一老一少内心世界的动荡和变化。”我在板书中加以出示,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在第二逻辑段“爬山”的学习中,我让学生重点体会作者的动作描写,让学生在读和演的活动中,当孩子们模仿者“攀住铁链向上爬”、“手脚并用”、“像猴子一样向上爬”的时候,他们俨然成了勇敢的登山者,感受“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情态。同时,我又指导书写了本文最难的生字:攀,送给学生一个识记的妙法:“山上有树(我在黑板田字格中写上木),(写上爻)这部分表示藤蔓,(再写一个木)还有一颗树,下面是大和手,表示,我们张开大手,抓住山上的树木和藤蔓,使劲地往上登,这就是攀的意思。”学生看完我的板书示范之后,也在自己的书上放大一倍写一遍。最后,我请学生齐读六、七自然段,感受我们仨爬天都峰的情景。

学到这里,我让学生把书本放下来,抬着头看着我,我抛给他们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们爬天都峰快不快?”立马有不少学生说“快”,我让他们说说认为快的理由,一学生发言:“我从‘像小猴子一样爬上去’看出他们爬得非常快。”另一名学生说:“课文只用了两个小节就把爬山过程写完了,所以我觉得很快。”我没有急着表明评判态度,而是把头扭向另一边比较沉默的学生,“有没有人觉得不快的呢?”这些方才一动不动的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眼睛瞬间亮起来:“老师,我觉得不快,因为书上说,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封顶,我从‘终于’这个词看出来,他们爬得非常慢,是很不容易才爬上去的。”我说:是的,天都峰,毕竟海拔有1800多米,我们肯定是流了很多汗水,走走停停,付出了许多艰辛,花了很长时间才爬上去的。但是,作者却只用来短短两个小节就把这个漫长的过程写完了。如果是你,请你写‘爬山’这件事,你会把重点放在哪里呢?”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爬山的过程。”我说:“是的,可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对我们认为的重点却采取了略写的方法,而前面‘爬天都峰前’却写得详细,花了那么多笔墨。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写出作者的内心的感受,突出表达的效果,我们可以灵活地处理材料,使写作目的更明确。这就是这一堂课给我们的一大收获。”“这堂课的第二大收货是,我们还懂得了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对话描写和动作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我们以后在自己的习作中可以迁移运用这些好方法。 至于我们仨爬上天都峰顶后又做了些什么事,爬山这件事给我留下怎样的启发?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

“感悟文本”和“迁移写作”一直是语文学习的主旋律,四上统编教材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培养乐于书面表达的关键期,给学生基于文本的纯正的朗读、理解和感悟,并把感性熏陶归于习作表达的理性分析,让学生初步感知作家写作的方法和手段,能使他们快速进入写作的正确通道,避免“表达逻辑混乱”、“记流水帐”、“内容与主旨脱节”等现象。这是这堂课留给我自己的思绪回响!

论文作者:何伟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  ;  ;  ;  ;  ;  ;  ;  

建构统编语文教材之理论文_何伟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