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的两种术式术后效果对比论文_彭玉杰

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的两种术式术后效果对比论文_彭玉杰

黑龙江省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鸡西市铁路地区中心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传统筋膜外子宫全切和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两种手术术后病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子宫全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比例为3.7﹪、28﹪.统计学处理,两种手术方式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回复快、术后阴道无明显变短,提高生活质量,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筋膜外子宫全切术;术后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surger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fter the traditional external fascia hysterectomy and the new type of intrascial total hysterectomy. Methods 200 cases of total hyste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two kinds of methods of operation for 3.7,28. statistical treatment,two operation methods of average operation time,bleeding volum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1). Conclusion the new intrasfascial hysterectomy has shorter operation time,less trauma,less bleeding,quicker postoperative recovery,shorter vaginal operation and better quality of life,and is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new intrascial total intrascial hysterectomy;external fascia hysterectomy;postoperative effect

传统子宫全切术是筋膜外,紧贴宫颈至阴道穹窿切除子宫。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是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于宫颈外口环切宫颈筋膜将子宫切除,将子宫颈在筋膜内挖除,缩短子宫全切术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损伤周围脏器,防止术后阴道变短,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份行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与常规筋膜外子宫全切术式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子宫全切手术病历200例分为两组。新式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术108例(A组),年龄为(48.4±13.1)岁,单纯子宫肌瘤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功血18例。传统筋膜外子宫全切术92例(B组),年龄(48.4±11.5)岁,子宫肌瘤71例,功血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病例选入标准:子宫附件良性疾病,年轻且要求生活质量高需全子宫切除者;术前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粘连;慢性宫炎至宫颈肥大患者。

1.2方法

A组采用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开腹,牵拉子宫,处理圆韧带,以钳夹宫底上提子宫,宫底两角内侧2cm处向子宫颈方向钳夹电刀纵切,止于宫颈内口上1cm,2-0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左右两侧浆肌层创面,向上牵拉子宫体,电刀于宫颈外口上1cm处环形切开宫颈筋膜约3~4mm,牵提子宫,使子宫彻底游离,贴近宫颈切下子宫,缝合阴道残端,用钳夹宫颈筋膜,主韧带附着处7号丝线分别缝扎,两主韧带缝线对应打结,3-0号可吸收线缝合宫颈筋膜,形成实体小宫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圆韧带断端固定于阴道残端,防阴道脱垂。关后腹膜,两侧剩余少部分子宫浆肌层用3-0号可吸收线对应连续缝合,形成似小子宫,防扭转,常规关腹,术毕。

B组采用传统子宫全切术:开腹,牵拉子宫,处理圆韧带,处理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固有韧带,分离宫旁组织及子宫动静脉,处理子宫骶主韧带,切下子宫,缝合阴道残端关闭后腹膜,常规关腹。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手术时间计算:从切皮至关腹,出血量计算,吸出量加浸入血量,术后并发症,2年随访患者自述及检查,包括盆腔包块及慢性腹痛及阴道缩短情况,以性生活质量手术前后满意度对比为准,敷料血量计算,估计敷料长×宽×厚的浸透容量.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出血量用(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7.0版本。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比较情况

所有患者随访2年,无1例原发病复发。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术后盆腔包块、慢性腹痛、阴道缩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

3讨论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用的手术,研究表明,子宫不仅是H-P-O轴的靶器官,且具有内分泌功能[1,2]。对部分良性病变必须切除子宫时,保留正常宫颈组织对H-P-O轴及保持盆底张力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和传统子宫全切术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探讨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手术时间较B组明显延长(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盆腔包块、慢性腹痛、阴道缩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表明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更符合目前患者的需求。该术式具有以下优势:①不切断子宫周围的血管和韧带,不会影响卵巢功能。文献报道,从子宫侧方供给卵巢的血液占50℅,切除子宫后使卵巢供血受影响,因此切除子宫后可加速卵巢衰竭。由于本术式保留一少部分子宫肌层,未切断卵巢上行枝,不影响卵巢血供,所以可防止子宫切除后卵巢早衰及上述疾病发生。②有研究报道,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且有内分泌功能,是维护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器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保留子宫患者增多。此术式保留部分子宫肌层,创面对应缝合后,形成一个小子宫,从患者心理上认为自己术后未少器官,得到安慰[3-5];另外此术式只保留少部分子宫肌层,多数有病组织已去除,患者年龄均在45岁左右,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复发率极少,也不能完全排除不复发[6-8]。

通过比较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和传统子宫全切术,笔者体会到:①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更多应用电刀切、凝止血的优点,在宫颈环切口深达宫颈深部基层约4mm,此处避开主韧带及血管,将宫颈呈圆柱状或圆锥状挖除,勿需在3点与9点处钳、切、缝扎,缩短了手术时间。②预防了创口在空气中裸露时间过长而诱发感染,同时避免了手术的深部操作,减少血管损伤,术中出血少,避免术后血肿及盆腔包块发生,减少机体吸收反应,降低术后病率,此手术适用于盆腔严重粘连,解剖层次模糊,因在宫颈筋膜内操作,不会损伤膀胱、输尿管及直肠,不干扰宫颈筋膜外韧带神经及血管。③此术式环切宫颈时,术中用手上体子宫,向下剥离筋膜,两者反作用力使宫颈筋膜及附着韧带类似脱袖样下移,宫颈上升,阴道穹窿自然裸露便于切开。④传统术式在阴道穹窿部切开阴道,新式术式于宫颈外口外切开阴道,切除宫颈癌好发部位,重建宫颈实体,阴道长度几乎不改变或穹窿结构未破坏,术后性生活影响小,有利于加强盆底支撑力,预防阴道残端脱垂及膀胱直肠膨出。⑤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与卵巢间血管网不破坏,维持卵巢血液正常供应至绝经期,而有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健康。而传统术式由于深部操作较困难,增加手术难度,损伤周围组织机会较多,渗出较多,机体慢慢吸收,术后病率相对较高,吸收差者,可形成盆腔包块,常致慢性腹痛,环切子宫时,可切下部分阴道,相比术前,阴道变短,部分影响性生活质量,从而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由此可见,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新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近年开展渐加广泛。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

[2]孔北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

[3]李权辉,方玲.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2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6(16):368

[4]王庆一.筋膜内子宫全切宫颈再造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516(5):317.

[5]林忠已.宫颈残端平滑肌瘤手术6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1988,33:114.

[6]沈阳医学院编.实用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62.

[7]鲁海燕,张文华.子宫体三角形切除术式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3(16):3188.

[8]宿爱琴,糜茗然.对子宫切除的重新评价[J].国外医学妇产科,1998,25(2):102-103.

论文作者:彭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探讨经腹子宫全切术的两种术式术后效果对比论文_彭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