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要注重无形资源开发和软件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开发论文,大开发论文,注重论文,西部论文,软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672(2001)01-0006-02
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国21世纪上半期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十五”期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步阶段。根据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和新经济的客观要求,我们认为,西部大开发在起步阶段,就要注重无形资源开发和软件建设,把增加人民收入,扩大消费放到全局战略的角度来考虑。
1.从主要依靠有形资源(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源)到依靠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并重,并尽可能的发挥无形资源的潜力。
西部的大多数省区是我国的自然资源大省,长期以来一直在围绕自然资源做文章,这些省区也是我国21世纪的重要自然资源基地,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仍然是这些省区相当一段时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但是,如何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依赖的资源的内涵有很大的不同。在工业化的前期和中期,以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物质资源、有形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在工业化后期,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无形资源所取代,后者的作用越来越大。近2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凡是以自然资源及原材料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或地区,其发展速度基本上都落后于以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或地区。改革开放20年来,西部一些省区一直在围绕自然资源、原材料工业方面做文章,这些工业的产业链又一直无法延长,不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虽然仍处在工业化阶段,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日益迫近,因此,在“十五”及其以后的开发建设中,应重新认识我们的资源优势以及选择主导产业。
其次,如何把自然资源的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西部的资源优势曾对全国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但是,西部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本地区并没有成为经济优势。如何把自然资源的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必须依靠人才,依靠技术,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加工增值的能力。粗放经营的结果,不仅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也不可能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只有把自然资源同人力、技术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人力、技术资源的作用,才有可能使自然资源的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2.硬件建设(或项目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并尽可能地重视软件建设。
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建设主要是硬件建设或项目建设,尽可能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求,这种选择与发展战略应该说是符合当时的发展需要,是正确的。但是在市场经济和过剩经济的条件下,情况恰恰相反,市场要把资源、生产要素配置到最有效益的地方,通过刺激需求来不断增加供给,保持经济的竞争力。也就是说,在前者条件下,是通过抑制需求来满足供给,而后者是通过刺激需求来增加供给。目前,大家一致认为,最有需求的部门或行业,首推教育,其次为公共卫生(包括医疗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等)、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网络建设、网络销售等这些公共行业。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美国在包括所有公共行业在内的软件建设的投资高达82%,而我国只有50%左右。拿教育来看,据统计资料,学龄儿童入学率,90年代以来,全国一直稳定在97.8%(91年)到98.9%(97年)的水平,而西部以甘肃省为例,1991年为94.5%,1997年为97.6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至1.3个百分点。据测算, 儿童入学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就会提高0.35—0.59个百分点; 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0.7%(98年),而甘肃省会城市兰州还达不到50%;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有的地方已达1.5:1左右,而甘肃省为4:1左右。教育的落后,不仅使当前的经济发展受限,而且使未来的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从人口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来看,西部绝大多数省区都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测算,出生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可提高0.3—0.6 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在经济已进入到今天这样的体制与环境条件下的时候,西部大开发在起步阶段的发展战略,就应该更多的关注软件建设。
3.通过增加人民收入,扩大消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来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西部开发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西部的人民富起来,老百姓的收入能够增加,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改善。如何提高收入,改善人民的生活?在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思路。传统的思路是通过发展,通过GDP的不断增长和增加积累, 不断扩大生产来逐渐增加收入;而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认为应首先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人民的收入,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和相对过剩的经济环境下,经济的运作机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体制和环境,其特点是:
(1)在一定的人口数量条件下,居民收入的高低, 意味着消费能力的高低,而消费能力直接影响市场的规模和需求;
(2)收入的高低是导致人才、资本流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高收入地区具有对人才、资本的巨大吸引力,而低收入地区人才、资本确在加速流失;
(3)收入的高低,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真正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低收入居民为了解决温饱而不择手段,导致掠夺性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收入高低是能否真正降低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可以看到在其绝对额大大提高的同时,相对量却不断下降,其“贫困高地”的效用不断强化。还以甘肃省为例,1980 年, 甘肃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生活费收入为403元,在全国居第13位,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1.7%, 相当于广东的87.2%;到1998年, 甘肃的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提高到 4034.76元,在全国的位次降到倒数第一(第31位),相当于全国的73.9 %,广东的45.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基本一致。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在本地区,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GDP 的增长速度。甘肃从1978年到1995年,GDP增长了3倍多,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费收入只分别增长2.8倍和1.03倍。因此, 在居民收入相对比重不断下降,人民生活相对贫困的情况下,一切力图缩小差距、加快发展的战略与思路都是空想。
4.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朱镕基总理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自从80年代世界上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中国是最早制定可持续发展国家计划(《中国21世纪议程》)的国家,全国各省市区也都已经制定了行动计划。我们一直在讲要防止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时,它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温饱之后才能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以甘肃省为例,目前有25度以上的坡耕地469万亩, 年输黄河泥沙6亿吨左右,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这涉及到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如何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如何使农民在退耕还林还草中有稳定的长久的口粮来源,如何通过种树种草使农民得到效益并脱贫致富?西部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农民的主要困难是缺粮、缺钱、缺燃料。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收入,解决温饱,这就必须做好以下三件事:首先,增加种植业的投入,推广使用良种、地膜等新技术,稳定地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其次,种树种草,发展养殖业(养牛、养羊、养鸡、养猪等)、林果业,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再次,推广沼气、太阳能、煤、电等解决农民的能源问题。目前,国家已经提出具体措施,为退耕农民无偿提供粮食、树苗和现金补助。然而,从战略上来讲,这种补助(或者通过经济发展)只有解决了上述三个问题,农民才能自觉自愿去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国家的补助要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同农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使农民不仅有粮吃,而且收入大大提高,能够使用清洁、高效、安全、卫生的能源。这样,就会使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保护和改善,不是停止发展进行保护,也不是先发展后保护。
5.均衡发展战略中的非均衡发展,集中力量(人力、物力、财力)发展能够带动西部地区全面起飞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设施。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均衡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其目标是使各地区都得到协调和均衡发展,各族人民都能共同富裕。然而,西部地区(包括广西和内蒙古在内)的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在相同的条件下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同样也有一个先富后富的问题。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起步阶段,就必须选择能够带动西部地区全面起飞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设施,集中力量,优先开发,使这些地区、产业和设施,成为西部地区的“增长级”、“辐射源”和“起跳板”。就目前西部地区的情况而言,首先是优先发展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大大增强它们作为区域增长中心的作用,特别是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昆明……等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以及交通沿线的大中城市,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次是优先发展交通、电力、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科研与技术开发、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等公共部门,作为带动西部开发的“起跳板”;第三,大力投资和发展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大规模改造和提升资源和原材料产业以及具有相对优势的高技术产业,通过特色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传统的资源和原材料产业的大规模改造,真正使西部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像甘肃这样的西部地区的战略取向应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这种战略性的调整与转变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国民经济进入相对过剩阶段的必然选择。
收稿日期:200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