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陈荣青

探讨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陈荣青

武义县水利水产服务站

摘要:近年来,经过水利工程人员不断的努力,水利工程的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得到了显著地的提高,为我国水利工程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水利堤防工程施工的建造水平是刻不容缓的,而提防和护岸作为最基本的防洪手段,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因此,探讨提防和护岸的施工技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对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堤防护岸工程;堤身填筑技术;坡式护岸

1 堤防施工中的堤身填筑技术

1.1 土料选择与开采

土料选择的原则是:一方面要满足防渗要求,另一方面应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施工开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天然含水量、地方土质、运距及开采条件等因素选择取料区。均质土堤宜选用中壤土和亚粘土;铺盖、心墙、斜墙等防渗体宜选用粘性较大的土;堤后盖重宜选用砂性土。一般不宜于填筑堤身的土料有膨胀土、淤泥土、杂质土、冻土块等。

而堤防的土料开采,首先要进行地表清理,包括淤土清理、排水等,土料场排水应采取截、排结合,以截为主的措施。对于地表水应在采料高程以上修筑截水沟加以拦截。对于流人开采范围的地表水应挖纵横排水沟迅速排除。在开挖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在开挖面0.5m以下。土料开采方式主要有立面开采和平面开采两种方式。无论采用何种开采方式均应在料场对土料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土料性质及含水率是否符合设计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土料不得上堤。

1.2 堤防堤身填筑技术要求

首先,要进行堤基的清理。在筑堤工作开始前,必须按设计要求对堤基进行清理。堤基清理范围包括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堤基清理边线应比设计基面边线宽出30~50cm。老堤加高培厚,其清理范围包括堤顶和堤坡。堤基清理时,应将堤基范围内的淤泥、腐殖土、泥炭、不合格土及杂草、树根等清除干净。对于堤基内的井窖、树坑、坑塘等应按堤身要求进行分层回填处理。待堤基清理干净以后,应在第一层铺填前进行平整压实,压实后土体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堤基冻结后不应有明显的冻胀、冻夹层或浸水现象。

其次,填筑作业的一般要求是: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在倾坡进行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削至缓于1:5。分段作业面长度,机械施工时工段长不应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进行乎整,界面处要相互搭接,严禁出现界沟。在软土堤基上筑堤时,如堤身两侧设有压裁平台,则应按设计断面同步分层填筑。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街上升,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应以斜坡面相接,并按堤身接缝施工要点的要求作业。如果有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需要洒水湿润。光面碾压的粘性土填筑层,在新层铺料前,应作刨毛处理。如果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新土。在软土地基上筑堤,或用较高含水量土料填筑堤身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必要时应在地基、坡面设置沉降和位移观测点,根据观测资料分析结果,指导安全施工。

此外,等堤身全断面填筑完毕后,应做整坡压实及削坡处理,并对堤防两侧护堤地面的坑洼进行铺填平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铺料作业的技术及要求

铺料前应将已压实层的压光面层刨毛,含水量应适宜,过于时要洒水湿润。铺料要求均匀、平整。每层铺料厚度和土块直径的限制尺寸应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另外还严禁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上堤土料中的杂质应当清除。砂砾料分层铺填的厚度不宜超过30~35cm,用重型振动碾时,可适当加厚,但不超过60~80cm。铺料至堤边时,应在设计边线外侧各超填一定余量,机械铺料一般是30cm,而人工铺料一般是10cm,土料铺填与压实工序要连续进行,避免土料含水量变化过大影响填筑的整体质量水平。

1.4 压实作业的要求

施工前应先做碾压试验,确定碾压参数,以保证碾压质量能达到设计干密度值。碾压时必须严格控制土料含水率。土料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为1%-3%范围内,分段填筑,各段应设立标志,以防漏压、欠压和过压。同时,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分段、分片碾压时,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砂砾料压实时,洒水量宜为填筑方量的20%~40%,中细砂压实时的洒水量,应按最优含水率控制。

2 护岸施工技术及方法

2.1 坡式护岸技术

坡式护岸就是指顺岸坡及坡脚一定范围内覆盖抗冲材料,这种护岸形式对河床边界条件改变和对近岸水流条件的影响均较小,是一种较常采用的形式。坡式护岸的施工要领在于护脚工程即下层护脚为护岸工程的根基,其稳固与否,决定着护岸工程的成败,实践中所强调的“护脚为先”就是对其重要性的经验总结。护脚工程及其建筑材料要求能抵御水流的冲刷及推移质的磨损,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并能适应河床的变形;有较好的水下防腐朽性能,便于水下施工并易于补充修复。而拋石护脚是平顺坡式护岸下部固基的主要方法。其施工技术特性见下表:

拋石护脚宜在枯水期组织施工。要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设计好抛石船位置,拋投由上游往下游,由远而近,先点后线。先深后浅,顺序渐进,自下而上分层均匀拋投。沉枕护脚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护脚工程形式,其结构是:先用柳技、芦苇、秸料等扎成直径15cm、长5~10m左右的梢把又称梢龙,每隔0.5m紧扎蔑子一道或用16号铅丝捆扎,然后将其铺在枕架上,上面堆置块石,石块上再放梢把,最后用14号或12号铅丝捆紧成枕。枕体两端应装较大石块,并捆成布袋口形,以免枕石外漏。有时为了控制枕体沉放位置,在制作时,加穿心绳三股8号铅丝绞成。沉枕一般设计成单层,对个别局部陡坡险段,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双层或三层。沉枕上端应在常年枯水位下0.5m,以防最枯水位时沉枕外露而腐烂,其上还应加拋接坡石。沉枕外脚,有可能因河床刷深而使枕体下滚或悬空拆断,因此要加抛压脚石。为稳定枕体,延长使用寿命,最好在其上部加抛压枕石,压枕石一般平均厚0.5m。沉枕护脚的主要优点是能使水下掩护层联结成密实体,又因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入水后可以紧贴河床,起到较好的防冲作用。同时也容易滞沙落淤,稳定性能较好,在我国黄河干、支流治河工程中被广泛采用。

2.2 坝式护岸

坝式护岸是指修建丁坝、顺坝,将水流挑离堤岸。以防止水流、波浪或潮汐对堤岸边坡的冲刷,这种形式多用于游荡性河流的护岸。坝式防护分为丁坝、顺坝、丁顺坝、潜坝四种型式,坝体结构基本相同。丁坝护岸的要点如下:丁坝是一种间断性的有重点的护岸型式,具有调整水流的作用。在河床宽阔、水浅流缓的河段,常采用这种护岸型式。丁坝坝头底脚常有垂直游涡发生,以致冲刷为深塘,故坝前应予保护或将坝头构筑坚固,丁坝坝根需埋入堤岸内。

2.3 墙式护岸

所谓的墙式护岸是一种多用于城区河流或海岸防护,是指顺堤岸修筑竖直陡坡式挡墙是一种形式。在河道狭窄,堤外无滩且易受水冲刷,受地形条件或已建建筑物限制的重要堤段,常采用墙式护岸。墙式防护防洪墙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等型式。墙式护岸一般临水侧采用直立式,在满足稳定要求的前提下,断面应尽量减小,以减少工程量和少占地为原则。墙体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浆砌石等。墙基应嵌入堤岸护脚一定深度,以满足墙体和堤岸整体抗滑稳定和抗冲刷的要求。如冲刷深度大,还需采取抛石等护脚固基措施,以减少基础埋深。混凝土护岸可采用大型模板或拉模浇筑,按规范施工。

3 结语

多年来,我国对堤防工程建筑都非常的重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灾害,要切实保护好人们的生命财产,就应该在堤防工程施工建设中,更加科学严谨,力求利用最先进的建筑技术,构造牢固的堤防,为保卫人们家园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论文作者:陈荣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探讨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论文_陈荣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