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导入中播下情感的种子论文_宋秀娟

在导入中播下情感的种子论文_宋秀娟

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学校 262500

摘 要: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想,教师除了在讲解中融入情感教育还应注重课堂的导入,在导入中播下情感的种子。教师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导入:一、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体会作者的情感;二、精心设计导语,努力创造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

关键词:语文学科 情感教育 导入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并茂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每篇佳作无不凝铸着主人公或作者从生活中得来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想,教师除了在讲解中融入情感教育还应注重课堂的导入,在导入中播下情感的种子。教师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导入:

一、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体会作者的情感

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王夫之讲:“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可见情与景是统一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导语设计上,善于利用多媒体再现情感所产生和存在的情境, 争取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角色,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从而使他们的灵魂得到净化,感情得到点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我们随着幻灯片领略《黄河颂》中那九曲盘旋、波涛滚滚、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海燕》中海燕在乌云压着的大海上搏风击浪的雄姿;《春》中那草地上嫩嫩的小草、那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那嗡嗡地闹着的成群的蜜蜂;《苏州园林》中重峦叠嶂的假山池沼、古朴典雅的亭台轩榭;《中国石拱桥》中那雄伟坚固、巧妙绝伦的赵州桥,极富诗情画意的卢沟晓月;《雪》中那雪野中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腊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冷绿的杂草……这样的境界、这样的视觉冲击在我们的心中能不产生审美情感?

当我们欣赏《安塞腰鼓》中西北汉子们那忘情的腰鼓表演,能不为作者抒发的催人奋发的情怀而动情吗?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诀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看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那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谁不为此悲愤痛苦。看到《大雁归来》中在玉米地里寻找食物的成群的大雁,在沼泽地上空盘旋的雁群,谁不产生喜爱之情……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播放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二、精心设计导语,努力创造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

凡是感人的作品中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法国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如教学《背影》时可从播放歌曲《父亲》入手,听完歌曲,教师导语:是啊,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父亲用他坚强的身躯为我们支撑起一片蓝天,如果说母爱是一条小溪,那么,父爱就是一座大山。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是,70年前,在南斯拉夫,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教学《蜡烛》时,教师可设计导语: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只结婚花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很好地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净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应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真实的画面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应学的知识,丰富了头脑,提高了感受事物的能力和体会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爱祖国、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加深了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感受,懂得如何做人。

论文作者:宋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2月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  ;  ;  ;  ;  ;  ;  ;  

在导入中播下情感的种子论文_宋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