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人学光辉的苏霍姆林斯基
——读孙孔懿先生“苏研”两部著作有感
王世赟
摘要: 孙孔懿先生于2017、2018年先后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评传》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并以此作为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的献礼。前者讲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后者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专题研究;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底蕴,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和自然延伸。两部著作以“人学”为枢纽,建构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根源和教育实践的理念,刻画了苏霍姆林斯基诠释“教育学就是人学”的一生。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人学;教育思想;教育实践
在中国教育界,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广为流传,《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做人的故事》等无一不被教师和家长奉为“教育宝典”。但有关其生平传记的著作比较少见,这对于教育家研究领域而言是一大缺憾。孙孔懿先生作为教育学学者,怀着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敬仰,自2000年开始对教育家进行广泛著述,又历时十余年(2005—2018)磨双剑,分别于2017、2018年出版了《苏霍姆林斯基评传》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弥补了这一缺憾。“苏研”两部著作基于作者广猎文献、广访名家的不断积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加上对仗工整的标题、引经据典的内容,让人流连忘返,渐入阅读佳境。
《苏霍姆林斯基评传》用了15个章节来贯穿其一生,从出生到登上讲台,再到卫国战争、战后“人学”,及至后来任教于帕夫雷什中学,与孩子和教师们的相处,探索教育真理的路径,衍生出“我的教育学”,直至临终回首这短促而值得留恋的人生;《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用了12个章节,从教育学就是人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家庭、学校、教师的角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及和谐教育等各方面来阐述其教育思想体系。两部著作呈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倾尽所有爱与热情、全心投入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地诠释“教育学就是人学”的一生。
一、人学思想的根源:青年苏霍姆林斯基坚韧细腻品格的养成
作者通过《苏霍姆林斯基评传》的前半部分,带我们重新进入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生活的特定文化时空,再现了青年苏霍姆林斯基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和精神积累。出生于1918年的苏霍姆林斯基享受到了十月革命带来的和平,并受到勤劳善良的父母、满腹乌克兰民间文化的祖母的悉心照料,这样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塑造了苏霍姆林斯基温和上进的品性。[1]同时由于他从小经历了祖父、大姐及同学丹娘的逝去,对死亡进行的一系列深刻思考使他在少年时期就形成了要对自己人生负责和对生命敬畏的态度,认识到:“人并不是时间旋风中的一粒微尘,他是可以做到永垂不朽的;他能以自己公民的、社会的、智慧的创造流芳于世。”[2]这些对少年时期经历的反思影响了他日后的教育思想和一生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自15岁起就读于克列缅因格师范学院。酷爱阅读的苏霍姆林斯基通宵埋头于书籍之中,阅读如布鲁诺、托尔斯泰、列宁这些名人的思想,并形成了勇于独立思考的精神气质,通过不断自省,初次回答如下问题:我是怎样的人?我的立身之本在哪儿?我为什么活在世上?我为祖国做了些什么,应该做什么?[3]与此同时,苏霍姆林斯基在实践中不断增进自己的教育智慧,改善自身的教育品质,深化自己的教育信念。[4]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都负有责任,负有义务……如果你只做你想做的事,那你一生中不会有任何珍贵而神圣的东西。……真正的人诞生于遇到陡峭嶙峋的山峦而一往直前的意愿之中……”[5]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23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凭借充足的精神积累奔赴战场,抛洒热血,侥幸逃脱死神,但两块弹片却永远留在了血管里。在病房的若干不眠之夜,他沉浸于对亲人、祖国、人类和教育的深沉思考。从参军入伍到伤愈出院仅仅一年时间,但这一年在他的精神发展历程中却有非凡意义。他和他的人民一道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槃式的精神洗礼,成为一位经过战火考验的“大写的人”。[6]他认识到,苦难是人生必含的内容,它为人生提供一种难得的机会,使人性的某些特质得到锻炼和提升。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个人的痛苦和仇恨,他看到了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痛苦,并深深感受到:“世界上的人最可怕的痛苦,就是战争和死亡。”[7]
在太原市平阳路君怡小区B座钢筋混凝土不等肢剪力墙结构中,结构的位移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值,设计人员通过合理地调整墙肢截面或连梁的截面高度来提高整体的刚度,从而满足了规范规定的位移限值。对于设计中跨高比较大的连梁,有良好的地震耗能。而在剪力墙结构中,往往洞口上形成的连梁跨高比均比较小,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且连梁跨高比≯2、墙肢厚≮200 mm时,可设置斜向交叉钢筋或菱形斜筋与交叉斜筋组合的配筋方案,其延性均比较高,且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当连梁宽度在350 mm以上时,可采用交叉暗撑。对在工程中出现超筋的连梁,通过合理配筋保证梁强剪弱弯,可具备一定的延性耗能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一书,展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吸收和发展马卡连柯、卢梭、裴斯泰洛奇、杜威等教育家的观点,围绕作为“人”的教育,建立具有浓厚“人学”色彩的教育理论体系,展现了教育如何发掘人的潜能、如何造就真正的人,以及如何作为一种精神的生活方式。如书中阐述:“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天赋都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日后,一些人将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另一些人将成为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有一些人将成为钳工、车工、农业机械师。”[18]帕夫雷什中学的实践表明,学校每届学生中都会涌现“天才的数学家”“天才的机械师和模型设计制作家”“天才的植物栽培家”,稍后则会涌现出“天才的化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个性获得和谐发展的人都有自己引以为荣的才能,都能因此获得作为一个真正的独特的人而产生的自豪感、幸福感。[19]
二、人学思想的践行:献身帕夫雷什的苏霍姆林斯基
他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学校的墙壁上设置墙报,与同年龄段儿童的知识水平和生活情趣相适应。比如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满天繁星之间有火箭在飞行,舷窗里是孩子们熟悉的苏联第一位宇航员面带微笑的面孔,这是在哪里?”对中年级提出的问题主要是若干个为什么,例如:“为什么冬季很少有雷电?”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会懂得:“学校教育只不过是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只是科学巨著中的第一页”;应当保持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不断地“向科学的地平线进军”,从而形成对待知识、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11]帕夫雷什中学也是一座艺术殿堂,学校设有剧场、展览室等,为学生提供高水准的绘画训练,同时,几乎所有学生都喜欢音乐,学生在节日里,在少先队集会上,在徒步旅行中,在田间休息时刻,到处都能听到音乐之声。[12]
在教育话题讨论中备受关注的当属学校的角色,苏霍姆林斯基将其定义为“值得学生留恋和怀念的人道精神圣地”[20]。学校集体作为“一个和睦友爱的大家庭”[21],课程与教学应服务于学生幸福生活的目标。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学校应该教什么,在书中有系列详实的梳理:“关于人的知识较科学知识更重要,应将‘人学’置于教学计划的首位。”[22]“普通教育课程应包含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并使三者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坚持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并重。”[23]“各门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特点虽不相同,但都程度不同地包含着道德要素和先进世界观,应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课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相当的知识、技能、技巧,但更应以点燃学生永不熄灭的求知火焰为最高目的。”[24]
苏霍姆林斯基格外重视智力困难儿童的教育,他认为对这些儿童的教育,首先需要的是教育者坚定的教育信念。他的手记中写道:医生从不放弃对病人的救治,是由于相信科学的力量,相信患者本人的精神力量。同样,教育上“人道主义的最高境界,就是依靠对于自然界的深刻认识,来征服那些似乎是先天已经决定了的东西”。[15]他坚信孩子大脑半球皮质的神经细胞萎缩、怠惰和虚弱,可以用惊奇、诧异来治好,正如肌肉的萎缩可以用体操治好一样。他同时注重对困难儿童进行精神激励,千方百计消除孩子的自卑感,认为“教育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当一个人无法做到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时,我们要使他并不感到自己是低人一等,而要使他感受到人间崇高的快乐——掌握知识的快乐、脑力劳动的快乐、创造的快乐”[16]。
《苏霍姆林斯基评传》的后半部分,再现了中年苏霍姆林斯基孜孜不倦地践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身心投入帕夫雷什中学建设的热忱与智慧。在作者笔下,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睿智的教育思想家、实践家和改革家。他对孩子和事业满怀热情,同时崇尚理性的智慧生活,表现出鲜明的怀疑精神、反思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9]
苏霍姆林斯基精心构建了帕布雷什中学独具特色的日常生活方式,营造了民主和谐、生机勃勃的氛围,并倡导全员读书。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帕夫雷什中学逐步成了到处有书的世界。学校教学楼的每一层都设有阅览室,楼道里也设有书籍陈列架,并鼓励师生装备自己的藏书。藏书的目的是为了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写道:“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观,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使人终生都入迷地想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打交道。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13]此外,基于长期的观察,苏霍姆林斯基为帕夫雷什中学制定了一套按生命节律设计的作息制度[14],如鼓励孩子们早睡早起,不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天在室内进行超过3小时的脑力劳动,并分别对各年级学生的教师和家长规定了孩子每天不宜超过的学习时间,恰当运用劳动和休息、活动和睡眠的交替,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精力充沛、积极地学习和生活。
在连续使用多次单倍体技术,持续对品种进行选育的过程中,用两个DH系通过杂交之后所形成的基础群体进行第二次的选系,可以显著提升单倍体的加倍频率。
以产业的所有岗位的紧缺度指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同时设立高紧缺、较紧缺、一般紧缺、不紧缺四个紧缺度级别。紧缺度级别的确定标准为将紧缺度级别按照行业领域内紧缺度指数排序并做标准化处理后,大于2个标准差的视为高紧缺,1-2个标准差的视为较紧缺,0-1个标准差的视为一般紧缺,小于0个标准差的视为不紧缺。为每个紧缺岗位划分级别,建立岗位要求画像。
从卫国战争的角度考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获得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例如他认为,教育一方面需要从小处着眼,深入细致,和风细雨,“以敏感的心灵去觉察学生最细微的内心活动”;另一方面则需要大气磅礴,注重大节,注重大是大非,培养爱憎分明的战士,同时引导学生“从精神上和体制上进行更多的锻炼,准备去克服一个战士必然会遇到的那些巨大困难”,“特别重要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无畏的人”。
三、人学与教育学的集大成者:人性与智慧兼具的苏霍姆林斯基
在对生命各种经历的交织思考和对教育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诞生了“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人学与教育学集大成者的形象。《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体现了其教育思想中无处不在的“人学”思想,而这也是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界前辈们为之深深着迷的重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肖甦教授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定义为“超越时空的人道主义教育学”,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人道主义教育观生成于他的时代,既离不开其个人成长的生活环境与社会背景,也离不开其教育科学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探究”。[17]
幼时和年轻时的经历使慈爱精神与战士风骨在苏霍姆林斯基身上同时并存并和谐发展着,形成了坚韧细腻、刚柔并济的品格。正如他自己所说:“人要有一种顶天立地、不屈不挠的精神,但同时正由于人过着一种精神生活,他才需要敏锐、柔弱和轻微的脆弱。”[8]
1948年,出于对学校工作的强烈愿望,苏霍姆林斯基辞去区教育局长职务,如愿以偿地来到下属的帕夫雷什中学担任校长。从此他将全部精力投注到了这所偏僻的农村十年制学校,直至1970年生命结束。在这22年中,他与同事们呕心沥血,将这所农村中学建设成理想的教育乐园,“目睹自己的信念化为生机勃勃的创造性事业”[10]。
基于立法方面来分析,当前各个国家的食品安全体系主要表现为两个形式:(1)分散立法体制。该体系的代表为美国,基于食品部门,为其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分散法的形式达到职能的有效划分。(2)统一的立法体制。该体制的代表为欧盟、日本等,为食品安全制定统一的基本法,将其作为依据,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其制定统一的立法体制。
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中,作者还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中提炼出“家庭教育学”,阐述家庭应如何作为“一种高尚的精神力量”存在。[25]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中,家庭的教育功能在于其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最初摇篮”[26],学校应帮助家长增进教育素养,[27]应推进家庭民主,营造“共同进取的温馨氛围”[28],以及应在学校的高年级学生教育中融入“未来父母教育”的创意[29]等。
马铃薯常见虫害有地下害虫、蚜虫、瓢虫等,地下虫害可在播种沟内配合底肥撒施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蚜虫可在苗期采用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瓢虫可用2.5%氯氟氰菊醋乳油喷雾防治。马铃薯常见病害有晚疫病、疮痂病、病毒性病等,晚疫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疮痂病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可采用脱毒种薯、淘汰病株的方法预防马铃薯病毒性病害。同时要加强草害防治,可用72%异丙草胺于苗前进行封闭灭草,或用24%烯草酮乳油于苗后进行除草等。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说中,常闪着“幸福教育”“学会关心教育”的光芒,如今已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所重视的内容,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实践和理论上超前探索的例子。同时其学说还涵盖了“创造”“艺术”“生命”“生活”“爱情”等现代教育系统中仍需大力攻坚的各个方面,可谓“教育百科全书”的苏霍姆林斯基,闪现着“人学”光辉的教育学内涵何其丰富!
四、小结
凭借对教育学著作、教育学家传记和学说等领域丰厚的阅读视野,孙孔懿先生在两部著作中展示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体系,分析论证了其基本特色、理论贡献、历史功绩与现实影响。作者怀着共情来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就像从溪流的角度来理解山河湖海一样,所到之处,汇为一体;同时作者还纵横联动施莱尔马赫、狄尔泰、斯宾塞、阿德勒、马卡连柯、席勒、歌德、杜威等人的思想……我们需要很熟悉一整套哲学界、教育学界的话语体系,才能进入文本之中,而苏霍姆林斯基仿佛早就在等待一个孙孔懿先生这样的研究者。借由此两部著作,再去看苏霍姆林斯基生前照片,人们会暗叹这个人的不同寻常:深邃的眼窝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嘴巴微闭着,露出淡淡的微笑。他的能量发自生命,而非声名。两部著作对苏霍姆林斯基人物肖像和教育学说的深描,按照孙先生在苏霍姆林斯基诞辰100周年会议上的著述心得分享,便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孙孔懿.苏霍姆林斯基评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38,39,49,71,76,77,88,553,264,148,157-158,159-160,163-164,170,215,216.
[17] 肖甦.超越时空的人道主义教育学——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一百周年[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11):4.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孙孔懿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53,45-46,93,97,98,99,101,72,73,76,82,87.
Thoughts on Reading Mr. Sun’s Two Works on Sukhomlinski Research
WANG Shiyu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Mr. Sun Kongyi has published two works successively since 2017 and 2018 on Sukhomlinski research in memory of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his birth. The first book of Reviewing Sukhomlinski Biography narrates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spiritual world, and the second book of Sukhomlinski’s Educational Doctrines conducts special studies of his educational ideology. The first book is the basi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second book and the second book is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and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first book. The two books take human science as the pivot to construct the source of Sukhomlinski’s ideology and the idea of his educational practice, interpreting that pedagogy is human science in the life of Sukhomlinski.
Key words: research on Sukhomlinski; human science; educational ideology; educational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9094(2019)10B-0075-04
收稿日期: 2019-08-15
作者简介: 王世赟,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100875)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与教师教育。
责任编辑:丁伟红
标签:苏霍姆林斯基研究论文; 人学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育实践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