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的研究论文_李兴才

安化县大福中心医院 湖南安化 413517

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方法:将收治的150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应用肺部感染完全控制作为时间窗。观察组: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切换的时间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以及PH值无明显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主要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但是在重新插管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可采用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时间窗,将早期拔管更改为无创通气,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COPD;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

COPD所导致的呼吸衰竭是因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因为长时间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室机体中的气道产生损伤,,从而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所以。针对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选择正确的时间窗口切换有着重要意义。临床数据得知: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有创机械通气转变为无创通气治疗时间窗可提升治疗效果,减少有创呼吸相关等并发症[1]。所以,本文针对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收治的2016-11月至2017-12共150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抽选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75人。

对照组,男性47人,女性28人,年龄53至80岁,平均年龄(55.56±1.75)岁。

观察组:男性48人,女性29人,年龄54至83岁,平均年龄(55.60±1.8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为严重呼吸衰竭患者;②患者或者家属自愿签订同意书;

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②恶性肿瘤;③肝、肾功能异常;④认知障碍、语言障碍;⑤精神系统疾病;⑥妊娠、哺乳期患者。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应用同步间歇指令和压力支持联合呼吸末正通气方式[2]。

对照组:应用肺部感染完全控制作为时间窗。痰液量有所减少,痰液变白,粘稠度低;体温下降;肺部啰音减少;胸片感染;外周白血胞低于正常指标;

观察组: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切换的时间窗。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超过12分,2h作为切换时间窗。评分标准:遵医嘱动作3分,刺痛能定位4分,刺痛肢体自行屈曲2分,刺痛肢体自行过伸分,不能动作1分。语言结节能力敏锐4分,理解迟钝2分,理解错误2分,呼唤时睁眼3例,对语言刺激无反应1分。主动睁眼4分;唤醒时睁3分,刺痛睁眼3分,不能睁眼1分。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PH值、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重新插管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调整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以及PH值无明显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呼吸支持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使COPD所诱发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下,临床症状有效改善。但是,长期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会对气道产生一定损伤,从而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甚至部分患者出现无法脱机情况。有相关报道称:患者因为有创通气时间过长,从而延长患者在ICU病房住院时间,这不仅增加医疗费用,更提升患者死亡率[3]。所以,得到很多医学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其不断研究和总结得出:机械通气应以通气效果为基础,尽可能减少气管内插管世界,降低细菌沿着气管-支气管转移的情况,从而减少有创通气对机体产生的不良症状,进而带来了序贯性机械通气的概念[4]。

针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导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选择正确的时间窗口切换为无创机械通气有一定临床价值。有研究表明:对CD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析,得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随着时间的

论文作者:李兴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7

标签:;  ;  ;  ;  ;  ;  ;  ;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的研究论文_李兴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