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促进资产管理_资产经营论文

抓住机遇促进资产管理_资产经营论文

抓住机遇 推进资产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抓住机遇论文,资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上海市委和市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上海企业的资产经营正向广度和深度推进,而作为存量要素配置再组织的资产重组,目前在体制、市场环境、政策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日趋成熟,必将成为当前资产经营的最主要手段。

1993年7月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以来,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推进资产重组提供了必要的制度环境。

三年来,上海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初步实现了“政企分离”,为资产重组创造了必要的制度环境,而且在体制上、制度上确立了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从机制上为国有企业、特别是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植入了追求资本增值的基因,从而使其具备一种促使资产流动和重组,进行资本快速扩张的内在激励机制。

经过这几年资产重组的实践,上海企业探索了以下几种资产重组模式:

——出资买断式。兼并方通过出资收购被兼并企业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其全部债务,通常又叫购买式兼并。这种模式可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进行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但对资金需求大,对技术管理要求高。

——出资控股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权益并达到控股地位,以控制被兼并企业的生产经营,该模式又分为协议转让、直接市场收购控股、间接控股和混合控股。这几种模式对资金要求比出资买断相对较少,但要求较高的策略有可能导致巨大的风险。

——资产换股式。即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企业,被兼并企业方的所有者成为兼并企业的股东,又称吸收股份式。该模式不需太多资金,投资风险较小,但对兼并方的技术、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承担债务式。该模式属于出资买断式中的极端情况,即对资债相当或资不抵债的企业、兼并方以承担债务为条件接收资产,实施企业兼并,该模式对资金需要不大,能马上扩大生产能力,但可能使兼并方背上沉重的包袱。

——协议合并。即通过协议形式进行合并,该模式能充分运用协议双方的技术、品牌、管理优势、增加规模优势、并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进行、关键是合并后要防止管理磨擦形成的内耗。

——“借壳上市”和“买壳上市”。是先通过买“壳”或借“壳”,然后再注入自身业务、使其无需正式申请而获得上市资格。该模式可避免有关法规对新上市公司的种种要求,顺利上市,但受到严格的限制,不能在短期内扩张和开拓新业务。

——托管。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将企业经营者从企业要素中分离出来,以受托方的身份与委托方(即企业所有者)签订合同,专事企业经营管理,从而形成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制衡关系、该模式要求受托方有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杠杆购并。即兼并方在银行贷款或金融市场借款的支持下进行兼并,又称融资式兼并,该模式为“小鱼”吃“大鱼”创造条件,但风险很大,受到有关金融法规的限制。

——其他形式。另外从被重组方来说还有被兼并、被租赁、股份合作制改制等模式。

当前,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原则上不受限制。资产重组的各项中介费用要降低,所有上市公司所得税从33%降至15%。国家股比例的所得税和国家股红利部分用于国家股配股,并将一些优质资产注入绩优上市公司实现资产重组。凡国家规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皆可用于兼并企业,兼并后的产权归属,原则上谁出资归谁所有;重组中产生的产权转让收入归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对于优势国有企业兼并困难国有企业给予免息、停息的鼓励政策;被兼并方企业的职工安置,原则上由兼并方企业接收,可在确定成交价时作相应扣除等。这些政策都赋予企业更强的实力,更雄厚的资金,创造了更多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综观体制环境、政策和资产重组情况,当前正是进行资产重组的大好时机,各企业要抓住机遇,使上海的资产重组取得更大成绩。

标签:;  ;  ;  

抓住机遇促进资产管理_资产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