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及心绞痛次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1月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及2周内心绞痛次数。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34.2±2.9)分低于对照组(45.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内心绞痛次数(1.9±0.4)次低于对照组(3.1±0.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改善其心理应激,并一定程度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275-02
冠心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即为心绞痛,发作时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且发病危险因素众多,除典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外,还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各种诱发因素密切相关[1]。由于本病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常给病人带去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进而给患者带去一定消极心理,以致影响治疗依从性,进一步加重疾病治疗难度。有效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护理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患者心理。为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对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排除重度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血压超过180/110mm Hg、更年期症候群及重度神经官能症、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8.3±6.4)岁;病程7月~11年,平均病程(6.1±1.4)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9.4±6.7)岁;病程5月~10年,平均病程(6.3±1.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指导,冠心病相关知识介绍及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疏导。由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周期长且治疗反复,患者通常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进而影响患者治疗的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切实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便于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在沟通过程中,语言诚恳,态度热情,时时刻刻把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2)知识宣教。在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告之患者与冠心病有关的知识,报告注意事项以及用药价值,使其充分意识到谨遵医嘱,合理用药的必要性;通过知识宣教消除患者的认知误区,帮助其树立对治疗及病情控制的信心,经过自我心理调节,消除不良情绪。(3)建立家属及社会支持体系。向家属宣传与冠心病有关的知识,同时告知家属,来自亲人的精神支撑对患者的疾病改善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在社会上大力普及冠心病相关知识,为患者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宽容,同时向社会募捐,为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患者提供经济保障,使其放下心里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评估患者的焦虑情绪[2],同时统计患者两周内心绞痛次数。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数据统计包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均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均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SAS评分依次为(51.8±3.7)分、(51.4±3.4)分,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依次为(34.2±2.9)分、(45.6±3.2)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心绞痛次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2周内出现心绞痛的次数(1.9±0.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1±0.7)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多发的一类老年心血管疾病,其病情变化快、临床治疗困难、严重威胁老年患者生命健康,且该病常常与高血脂症、糖尿病等病同时发生。疾病发作时常引起患者胸闷、气短、胸痛等不适,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心理,上述心理的反复出现,会使得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加,进而促进儿茶酚胺排除增加,心输出量增多,加重心肌负担,使得心肌耗氧增加,进而进一步加重病情。除此之外,由于疾病的长期性,常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导致部分患者担心家里负担过重而停用药物,使得依从性下降。
心理护理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个体化差异及个体化需求,给予患者针对性、个体性的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增进患者舒适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相比常规护理,观察组的心理焦虑程度明显降低,且2周内心绞痛发病次数也相对减少(P<0.05),与杨璧卉等报道[3]相一致。可见,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情绪,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进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以上论述可知,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改善其心理应激,并一定程度缓解心绞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玲.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z2).
[2]刘晓玉.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分析[J].北方药学,2014(7):194-194.
[3]杨璧卉,王静.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9):1836-1837.
论文作者:吴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绞痛论文; 焦虑论文; 对照组论文; 次数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