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具体应用论文_张明胜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具体应用论文_张明胜

(贵州遵义湄潭供电局 贵州遵义 564100)

摘要:城市所有用电都是由配电网直接供电,越大的城市其配电网系统越是复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对用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配电网是城市供电系统的灵魂所在,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利用,才能提升供电系统的效率。近年来,智能配电网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与传统配电网相比,智能配电网拥有更多的优点和高效,利用传统的电力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相连接,融合传感技术、信息通信技术、控制保护技术等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稳定的电能。鉴于此,文章对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配电技术;电网规划;应用研究

1 智能配电网的特点分析

智能配电网的特点主要是与传统配电网作比较而来的,第一,是智能配电网的自愈能力比传统配电网好,这是因为智能配电网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对系统中出现的紧急故障能够进行及时的处理或纠正,解决用户因为电路故障而造成的瞬间断电问题。智能配电网拥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够消除电路系统中的电压不稳定、骤降、不平衡的小问题保障电力设备的整体安全性,此外智能配电网还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监管。第二,智能配电网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具有优势,因为智能配电网能够接入DER,可以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满足新能源汽车的用电需求。第三,智能配电网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互动,由用户决定用电时间和用量等,实现对资源的高效率利用,不仅是对用户,对电力系统也是,它可以避免因为因局域故障导致进一步扩大造成大规模停电现象,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

2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运用

2.1智能自动化技术

当前我国整体的电网规划日益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自动化技术也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同时能够实现对配网自动化规划方案的优化和完善,以此更好的发挥出智能配电的一体化功能,并构建起日益完善的配电自动化主站和子站等机制,为操作人员的管理和操作带来诸多便利。借助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加便捷的开展实时调度和远方监控以及分布式等功能,并实现对用户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分析处理,确保网络通信更加完善,实际的信息利用效率更加便捷。

2.2参数量测技术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参数量测技术给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和规划人员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包括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相位关系(WAMS)、设备健康状况和能力、表计的损坏、故障定位、变压器和线路负荷、关键元件的温度、停电确认、电能消费和预测等数据。新的软件系统将收集、储存、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为电力公司的其他业务所用。在智能配电网技术中,能够有效应用参数量测技术来开展信息管理,并且应用参数量测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向数据信息的转换,以此能够帮助信息操作人员对数据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综合的分析和评估,由此也能够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出现用户窃电行为。在实际的数据信息的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费的精确化评估,实现更加高效准确的电费计算。应用参数量测技术能够及时告知用户关于电费费率的变化,以此来提高电网的运行和配置效率。

2.3优化智能配电网路线

管网结构通过新建变电站布点,优化110kV、35kV网络结构,逐步完善建成辐射至链式,单环至双环的电网结构。通过新增变电站的新出10kV线路、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进行联络,重新优化变电站供电范围,去除无效联络,架空网目标接线按多分段适度联络、电缆网目标接线按单环网(双环网)理顺、加强中压网架,逐步满足N-1,提高中压线路转供能力,提升配电网对上级电网的支撑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

当前形势下,针对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发展,应该要积极将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应用其中,以此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智能配电管网的价值。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有效合理应用能够帮助用电用户过得到更加便捷化的条件,也能够让用户通过多样化的分布式发电来实现对用电系统平台的高效利用,实现对用电系统的操控,并确保整个配电管网的平衡发展和运行。实际上,随着整体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发电方面,越来越多的生物质能和太阳能以及海洋能等能源应用到其中,这种多样化的能源应用其中,能够有效缓解传统能源发电的弊端,也能够减缓化石燃料的消耗发电过程。在实际的新型能源发电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发挥出分布式能源发电的优势,做好对分布式能源发电的高效利用。并积极借助多样化的信息科学技术来实现对能源的控制保护和监控以及测量,以此确保分布式能源发电的高效利用,不断增强配电管网的运行稳定性,缓解能源消耗的问题。

2.5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

智能配电管网的变化发展与多种多样的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有紧密联系。所以针对电动汽车的充换电技术,应该要做好对配电管网的有效合理规划,并做好对电动车充换电技术的合理应用,开展配电网规划应该积极发挥出移动储能设备的作用价值,不断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所以就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应该要有针对性的安装滤波设备,缓解配电网运行中出现的电能质量问题,为开展管网优化打好基础。

3 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发展前景

智能配电网中的信息采集技术能够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更是内容丰富的大数据。国外研究人员通过云计算平台和并行算法对小区用电用户进行模型分析,可以获得用户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需求。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高低压、环境温度与用电时刻等数据揭示了更多发电装置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虽然目前国内的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还不是很多,但是这是未来大数据时代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在智能配电网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前景。从大方面来说有3个:一是用电预测与协同调度;二是网架发展趋势分析和优化规划;三是智能用电和网络减损方面。通过精准地对用电量的宏观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用户的用电趋势,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和自适应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用电量宏观变化趋势的整体把握,在局部区域内不同的个体又会有不用的用电模型,更能够提高预测的精准度。而网架发展趋势主要分为城市电网网架发展趋势、面向用户需求的网架规划和数据驱动的网架优化规划3个方面,因为海量的大数据能够减少模型的不确定性得到最优化的网架优化方案。通过对用户用电行为的统计分析可以获取用户对电价变化的敏感程度,优化电价变化机制,发掘用电潜力。通过模拟分析用户用电行为和网架结构的关系,建立网络损耗数据模型调整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发电成本和提高用电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应该跟上它前进的脚步,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智能配电网技术无疑就是当下创新发展的一个较好的例子,但是在发展的初期总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应该加强对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探求,提高智能网规划管理的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用电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开元.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需求和场景分析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2(2):287-293.

[2]汪海蛟.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15(4):8-16.

[3]颜华敏,周华,王征,等.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在配电网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12(5):851-853.

论文作者:张明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智能配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具体应用论文_张明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