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论文_张琳郡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论文_张琳郡

(淮滨县城关镇第二小学,河南 信阳 464400)

摘要:小学语文属于一门情感极其丰富的学科。由于语文学科潜在的丰富情感更易对学生的心理与语言表达产生影响,教师可以凭借丰富的教材内容和过硬的教学经验,将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作为重点来抓。而在进行理论指导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的就是结合实践和操作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文学素养;渗透

1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具体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对于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方面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诸多层面的含义:其一,可以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更加稳定,进一步提升小学生语文学科的成绩。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时,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于学习成绩,通过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加强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对其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三,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的过程中,包含了学生情感的表达,通过逐渐相互交流和适当的优雅行为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这样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观;其四,能促使小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能促使学生接受很多文学作品,让其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引导或是文学的熏染,能够为学生树立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

2.1提高认识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语文教学对小学阶段学生性格、思想培养的重要性。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语文教育到了高中就已经结束了,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到的文学知识少之又少,再其生活中可能再难以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这也意味着学生此后收到的教育难以培养其文学素养。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中的文学魅力,进而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词语、句式的表达,其文学素养的提升也应该纳入教育体系中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对这一点有足够的认识,意识到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2.2注重积累

第一,课内积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内积累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教育学生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育学生养成课上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积累大量优美的句段。例如:教师在讲《坐井观天》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讲这个成语的由来,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积累这个故事的同时掌握这个成语,并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这个成语。第二,课外积累。对学生课外的积累来说,语文作为语言的基础在任何场合都能够用到,它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想树立良好的语文教学观,就要打通课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的接轨。例如:在一些重要的事件爆发之后,教师可以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进行积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了解一些时事。其次,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课本中没有的文章或古诗句,对一些优美的、有用的,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进行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加强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2.3在古诗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学素养

古诗是小学语文领域表现古汉语语言艺术和体现文学价值的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培养需要重视古诗教学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古诗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学素养培养可以从下方面进行。第一,在古诗意境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古诗中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意境,教师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培养,要深化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意境中产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以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应用诗人的人生阅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诗人的人生经历丰富,不同的人生阅历能够给予诗人不同的创作灵感。古诗的创作过程是诗人应用字、词表达自身思想的过程,教师可以应用诗人的人生阅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以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第三,以诗人的字词应用方式渗透文学素养培养。诗人在进行古诗词创作时需对字词进行反复推敲,使作品能够唤起诵读人的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对诗人的字词应用方式进行深化讲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用词、用字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古诗词中体会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2.4融合课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但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却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弥补教材中的空缺,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掌握更多语文知识。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融合课外教学资源和生活元素,丰富语文课堂。例如,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宋庆龄,如:宋庆龄兄弟姐妹及其喜好等,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后,还可以针对文章中出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进而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让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再如,教师在教学生《海底世界》这篇文章时,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海底世界中的各种动物的形态,并为学生介绍视频中出现的海洋生物,如:世界上体型最大并且寿命很长的鱼类—鲸鲨,进而让学生体会海底世界的魅力和丰富多彩。所以说教师教学生小学语文内容需要融合课外教学资源,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

2.5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广泛阅读,丰富教师的阅读经验

相关调查与访谈中发现一个阅读数量倒挂的现象,许多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阅读量,还不及学生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指导、以读促写课外拓展、组织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等,都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教师有了一定数量、广度和深度的阅读,才能产生优质语感的迁移、思维品质的提升,进而产生个性表达的意愿并生成文章。教师没有广泛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经验,就不能对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形成敏感的文体意识,就不能读解一篇作品的真正文学价值,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指导。教师阅读氛围的形成,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多方努力。近年来,政府和民间组织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和推动全民阅读,如“十大读书人物”“最美读书人”“十大儿童阅读推广人”等。笔者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设立各类读书奖,组织各种读书会和阅读教研活动,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之外,丰富教师的文学阅读经验。

3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渗透文学素养培养意识,不断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理解、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将基础知识教学、古诗词教学作为文学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并通过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拓展文学视野等方式,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繁.临汾市城市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0:9-12.

[2]徐晓燕.小学语文教师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8:193-194.

[3]唐珊.试论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317:39-40..

论文作者:张琳郡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论文_张琳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