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文本解读论文_刘媛

《寻梦》文本解读论文_刘媛

上海市泥城中学 上海201306

林语堂先生有句名言“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这句话在季羡林先生身上也得到很好的了印证。作为学贯中西的名家,季羡林先生在《寻梦》这篇散文中让我们依稀感受得到中西合璧的气息。

散文通过一次似真似幻、若隐若现的梦境,用蒙太奇式的镜头展现了一系列模糊的意象,而母亲的形象就是在这些“雾状”的镜头呈现,字里行间能隐隐读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愧疚以及祭奠之情。以下就我的解读和本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从两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我的解读。

(一)作者对母亲的祭奠之情。且看文中“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这些直接写出了母亲已逝的状态。而文中两次提到了哥廷根的老教堂,这位祭奠之情抹上了浓厚的色彩,也是西方文化在季羡林先生身上的最好印证,此外,文中的色彩基调是白色,如几个词语:“白壳”、“白而且大的鸭蛋”、“白色灯笼似的小花”、“灯笼似的白花”,无不在传递作者的祭奠之情。

(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梦的碎片”是模糊的,梦境似真似幻,若隐若现,且看这一系列“雾状”的背景“四周灰蒙蒙的”、“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我怅望灰天”等等一系列,随着光阴的流逝,很多事物都逐渐模糊,梦境中也不能清晰地呈现,但母亲的形象却是永恒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三)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之情。“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八年,何其的漫长!作为一个母亲,八年没有见到儿子,在她去世后,做儿子的一定心存愧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者在最后也由衷地感慨“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作者思念母亲,对母亲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情,想在梦里继续追寻母亲的身影,一睹她曾经的容颜,近距离感受她的音容笑貌,但,这一切只是梦幻而已!所以“我”只能“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幻”是不清晰的,更能体现出“寻梦”中“寻”的艰难,愧疚之情溢于言表。

(四)中西合璧的文化体验。文中有一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尤能体现出这一点。宗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底色,哥廷根的灰黑色的老教堂为母亲的祭奠着上了适当的色彩,肃穆、空灵,而母亲出现的大背景就是故乡,中国人的故乡情怀似乎总是与母亲相连的,游子漂泊在外,思念母亲,思念故乡总是怎么也抹不去的一种共同情愫。季羡林先生的大家风范就在这一片精美散文中的一句看似不经意的句子中得意体现,很值得良久品味。

二、本篇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作者介绍。季羡林先生作为学贯中西的文化名家,有必要让学生对他的生平经历和部分作品、思想有初步了解,这样就解读到文中譬如“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的句子才比较容易理解。

(二)诗意语言的品读、赏析。比如“眼前剩下的就只有依稀的面影……”中“依稀”二字品读,“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其中反复使用“永远地”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情感。再比如“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中“甜蜜”一词的分析。还有“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一句中蕴含作者深深的愧疚之情。

(三)体会作者在文中饱含的对母亲的祭奠、怀念和愧疚之情。通过文中关键语句的分析,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具体分析见前文“我的解读”1、2、3点部分)

(四)写作背景。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细节、诗意的语言来抒写对身边人的一种特殊情感。

总之,《寻梦》是一篇能体现作者对母亲祭奠、怀念、愧疚情感的散文,初中学生初读可能会有一定障碍,无法深入透彻地理解,但如果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再加上教师循循善诱的教学,唤醒学生内心最柔软、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

论文作者:刘媛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  ;  ;  ;  ;  ;  ;  ;  

《寻梦》文本解读论文_刘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