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民建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刘晶晶

浅谈工民建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刘晶晶

河南颂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工民建工程日益活跃,建筑行业逐渐增加,如何做好工民建建筑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至为重要,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工民建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笔者对工民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控制点及影响因素展开探讨研究,提出了工民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管理

1工民建施工的程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1)工艺规程一定要严格遵守

在进行施工操作时,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其重要法规和依据,是其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前提,无论是谁,都要严执行,坚决不能逾矩。

(2)程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一定要主动控制

程序活动条件包括需要内容,主要有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等。为了确保每一道程序都能保质保量完成,需要把这些因素很好的结合起来,让它们易于控制,确保投入品质量,防止系统性因素出现异常状况。

(3)对于程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应及时检查

程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程序活动效果评价十分重要。所以,质量检验工作一定要落实好,根据统计和分析状况,很好地掌握质量的变化状况。一旦问题出现了,最好能够当即解决,确保程序活动效果,使规范和标准得到满足。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在工序质量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控制好关键部位、重点和薄弱环节等,以便于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对强化管理进行一个良好的控制。

2工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不善

工程施工材料时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和基础。然而,目前许多施工项目中,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不严,造成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合格。具体表现在:

1)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不严。施工单位在选择采购原材料时,没有进行详细、准确、严格的审查和评定,使采购来的原材料达不到建筑施工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材料进场后,没有进行严格的现场抽样再检测,导致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进入到建筑施工的作业环节当中。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选用时碍于人情关系,将有些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带入施工作业,这些都为建筑施工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安全质量隐患。

2)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施工材料管理制度,在原材料的采购、库存、领取和使用环节上存在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是施工工程的质量水平大打折扣,也造成了严重的材料资源的浪费。

2.2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不达标

有些施工单位的建筑施工技术落后,跟不上当前社会建设的发展水平,达不到建筑工程现代化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导致工程项目的质量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有些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在建筑施工招标时选择一些施工技术水平不高的施工单位,使建筑施工工艺超出了承包单位的施工能力范围,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3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备

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明确、详细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有效可行的奖励惩罚措施,很难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施工质量责任分工不明确,在出现质量问题时,不能将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而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来自于农村,知识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其施工技术的专业性和能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完全的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作业,导致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下降。

3加强工民建施工程序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场地平整、水电设备的安装试用、地质检测和各种施工合同、资料的准备、收集等工作。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分析和掌握,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以确保施工程序的顺利开展。

3.2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

要建立健全施工程序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责任制,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施工单位要制定严格、详细、明确的施工程序质量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工程施工程序中的各项作业环节,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目标,并对完工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作业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同时,要贯彻落实施工质量目标责任制,明确施工作业中各方的质量责任,将目标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此外,还应设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认真性和主动性,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

3.3严格按照工程计划进度进行施工作业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进度进行工程的施工。同时,要全程的对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施工进度进行观察和比较,当发现实际进度偏离于计划进度时,要查找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的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和实际作业,并对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搭接进行进度上的管理和控制,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交叉的协调、调度。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秩序混乱,延误工程的建设工期。

3.4严格把关,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审核

施工单位在选择采购施工原材料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人员的设计要求进行规格和数量的选择。对不同厂家的材料进行质量的比较和筛选,尽量选择规模较大的、有产品质量资质的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并向厂家索取产品的出厂合格证等资料。在材料进场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对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一定要予以退回,绝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环节,以便从程序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3.5提高施工工艺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程序的质量

建筑施工单位要努力更新自身的施工工艺,不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建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树立技术品牌观念,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创新工艺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以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工程施工程序的质量水平。

3.6加强工程质量的预控,设置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主要指的是对施工程序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它的涉及范围非常的广泛,凡是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环节和因素,都可以作为控制点进行设置。工程质量的预控则是针对部分工程项目或者质量控制点进行预先的分析和预测,推算出可能出现的质量环节和问题,并对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确保施工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7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

施工单位要聘请专业人员定期的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员工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储备和施工技术能力。熟悉和掌握建筑施工工程的工作环境和操作规范流程,不断适应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要求,以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

结语

在工民建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总结控制管理经验,确保多方单位的同时参与,找到比较好的措施和方法,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得到确保。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程序活动的质量监控时,层次一定要划分清楚,把关键问题处理好,根据质量体系与检查制度的情况来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确保最终实现工程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朱嘉杰.浅谈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8(04).

[2]洪军,薛淑华,赵雪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浅[j].辽宁建材,2017(02).

论文作者:刘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浅谈工民建施工程序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论文_刘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