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莉莉
(江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应用介入影像医学技术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经临床诊断为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介入影像医学技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1.6±2.6)个月,6个月内生存率为78.6%,7~12个月为42.9%,18个月为14.3%。结论:介入影像医学技术在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介入影像医学技术;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74-02
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特别是高位胆管癌通常向周边组织脏器转移,就诊时已经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亦或是受到自身因素影响无法耐受手术。临床主要有皮肤瘙痒、疲乏、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后发现肝功能严重损害。临床采用介入影像医学技术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即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而后于DSA(造血管影影数字减)下将胆道金属支架植入,虽然不会直接作用于肿瘤,但是可将胆管梗阻解除,将胆汁生理流向恢复,减轻黄疸,可对肝肾功能予以明显改善,生存时间延长[1]。本文为详细探讨在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应用介入影像医学技术的效果,现选取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14例患者男女比例为8:6,年龄为46~83岁,平均(63.7±8.5)岁;病程为10d~5个月,平均(2.7±0.5)个月。患者均出现阻塞性黄疸,且存在右上腹痛、乏力、食欲不振、发热畏寒、皮肤瘙痒以及消瘦等伴随症。2例CEA(癌胚抗原)升高。
1.2 治疗方法
14例患者均经超声定位,而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该操作对B超医生要求较高,需对超声定位技术予以熟练掌握,胆管扩张需开展于梗阻远端肝内,胆管尽量选取与胆总管夹角超过90°的分支,避免将引导丝置入时过于锐利增加操作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先消毒穿刺点皮肤,麻醉方式为局部浸润麻醉,于超声引导下医师将穿刺针在预先标记靶向胆管中置入,需快速准确操作,穿刺针到位后将针芯拔出,溢出胆汁后将引导丝放好,其内端应抵达胆总管或尽量靠近,将穿刺针拔出并在胆管中留置引导丝,需轻柔操作,避免带出导丝。顺着引导丝将猪尾管6~8F缓慢置入,靶向胆管中导丝进入后需避免过短或过深,过短会脱落,过深会绕圈。将引导丝拔出与引流袋相连,缝针猪尾管并在皮肤表面固定。完成上述操作后观察约2d,不存在漏胆、胆管出血以及胆管炎等并发症后再将支架植入胆管内。平卧,于DSA经引流管造影,将具体梗阻位置显示出来,经由PTC管向靶向胆管中送斑马导丝,对导丝方向予以调整,从胆管狭窄段中通过。依据导丝走行向狭窄段近端送PTC管,将造影剂注入,顺利进入肠道病显影后可将梗阻段长度显示出来。退出PTC管,沿着导丝将胆道支架推送器送入,于透视下对支架位置予以调整,确保Mark两侧均可从狭窄段两端通过,将支架缓慢释放。若膨胀优良可将PTC管回植行弹道造影,造影剂可通过恢复扩张狭窄胆管并进入胆道提示植入支架成功。术后静推5mg地塞米松,避免急性胆管炎导致寒战高热,常规保肝、抗感染以及止血治疗。保持外引流管3~7d,间断夹闭,复查胆道彩超,支架无移位且复张完全后将外引流管拔掉。
1.3 观察指标
随访3~18个月,了解生存率。
2.结果
术后通过回院复查与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生存情况,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1.6±2.6)个月,6个月内生存11例(78.6%),3例死亡(21.4%),7~12个月内6例生存(42.9%),死亡5例(35.7%);18个月内2例生存(14.3%)。
3.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主要在左右肝管、肝总管以及左右肝管汇合处发生,主要对肝总管分叉部、肝总管以及左右肝管产生侵犯,属于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亦可被称为高位胆管癌或近端胆管癌。受到肝门胆管癌固有特点影响,比如易浸润至肝十二指肠韧带,转移至淋巴结以及浸润门静脉癌等,手术治疗有较低切除率,无法提升存活率并改善存活质量。多数患者均只能接受姑息治疗,包括对肝功能予以改善、将生存时间尽量延长以及缓解黄疸等,疗效欠佳。近年来介入影像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且研发出可扩张胆管金属支架,使得临床在姑息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中充分引入支架置入等介入影像医学技术。近年来我院实施放射手段并借助超声开展经皮经肝胆管支架置入术,即于超声引导下开展PTC,而后于X线引导下将胆道金属支架从穿刺位置植入,可将胆道梗阻有效解除,以实现治疗目标。
经总结后发现经PTCD放置支架主要有如下特点[2-3]:①有较短的操作路径,较少从胆管生理弯曲处通过。支架置入成功性密切关联于导管从狭窄段胆管中顺利通过,而导丝尖端柔软度与灵活性高,便于调整方向,多数可顺利通过。超声引导行PTC主要是为了对靶胆管予以合理选择,可选择肝脏右前或左外上支,其直径超过5mm且夹角在120°以上,可成功穿刺并顺利将支架直接植入。②可缓解或避免胆道感染,支架无论放置是否成功,操作后可将PTC外引流暂时保留,而胆管是否感染密切关联于胆汁引流通畅性。③若胆道梗阻为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可调节导丝方向,将双支架安置好。本组14例行接入胆道支架置入术后6个月内生存率为78.6%,7~12个月内为42.9%,18个月为14.3%。与王华研究结果相近[4]。
综上所述,介入影像医学技术在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笑雷,杨志英,谭海东等.肝门胆管癌样原发硬化性胆管炎三例报告[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4,20(1):43-47.
[2]张捷,柳建,丁耀军等.磁共振对肝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5,(7):1089-1091.
[3]丁国乾,秦鸣放,邹富胜等.两种方式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6):692-694.
[4]王华,汪涛,汤礼军等.介入影像医学技术在晚期肝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3):234-236.
论文作者:蒋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胆管论文; 支架论文; 胆道论文; 晚期论文; 胆管癌论文; 个月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