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尔扎克论文,现实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谓“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波德莱尔和雨果认为它是一种虚实交织的现实主义。我们补充一句,这就是一种绝对的、全面的现实主义。事实上,在对社会现实进行如此细致和完整的描绘时,巴尔扎克从来没有把具体事实与阐释事实的抽象理念分开、没有把对细节的观察与对视为整体现实的全面把握分开。
对巴尔扎克来说,一切源于真实并且归于真实,这就是其作品所实现的小说“革命”所在。不过,何为“小说之真实”呢?1959年,法国的“新小说”引发人们重新思考小说传统时,娜塔莉·萨洛特对她所理解的“文学之真实”进行了界定,为此她引用了当代画家保尔·柯利关于艺术作品功能的一句话:“艺术作品不是复制真实,它是化隐为实。”这就是说,小说家或画家并不是向读者或观众展示“方方面面都已经被揭示和探知、任何人都不费力气就可以发现的显而易见、司空见惯的现实”,他不应满足于以众人看待真或美的普通目光来复制显然的现实,这样只会落入俗套。相反,艺术家应该撇开“平庸与俗套”,向人们展示尚不为人知的“隐”。他通过追求一种本身亦匠心独运的表现形式来完成这项工作,在其中投入了自己这种独特认知方式所要求付出的努力。
这个关于“小说之真实”的定义,肯定了创造性虚构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作家通过虚构这一活动剥去事物的表面外壳,从中挖掘出新鲜的、不为人知的成分,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创作成型,这就是作品”。这样的探索要求小说家摒弃传统可靠的心理分析和情节手段,或更准确地说,小说家必须将它们从内部革新,必须潜入错综复杂的“心灵深处,幽微深邃的情感之源”。
尽管娜塔莉·萨洛特视福楼拜——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继承其风——为这种革新的先行者,她也看到,巴尔扎克虽然不烦缕,着意描写现实,笔下的人物来自于生活原型并具有很强的“现实”感,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源于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洞察力,从而不落一般现实主义的窠臼。因为,“激发小说家的信念赋予其艺术表现形式以特有的活力和震撼力,与他独具慧眼所发现的事物的直接接触使他体验到的激情支持着他付出创作此种崭新形式所需的巨大努力。”
确实,用这样的论断来形容巴尔扎克的创作可谓恰如其分。一旦现实经过想象虚构这面“聚光镜”的过滤和重新组合,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文字世界”——正因为它是文字的——确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一种既具体又易解的反映。这不是另外一位法国作家司汤达所谓的“沿着马路移动以记录世间万象的镜子”,而是一面聚光镜,反映到其中的物体形象发生了变化,关键是要展示不能以其他方式被看到的一切。也就是说,要以记录和分解事实的分析力,以及将经过分解的事实组成既真又美之整体的概括力这种双重能力来表现完整的现实。巴尔扎克经常说,艺术的真实并非现实的真实。因此,他既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物质性,也看到它们的“背面”,即反映事物的结构、变化和事物在精神范畴这另一面体验中发展的理念性。
自然,我们会想到巴尔扎克的忠实崇拜者波德莱尔就艺术家创作中想象的作用所做的诠释:“想象既是分析又是概括,而一些精于分析也善于概括的人却可能缺乏想象力。……它是一种感觉,可有些敏感的人,也许还是非常敏感的人竟也缺乏想象力。……人世之初,想象力创造了类比和暗喻。它将整个创作进行分解,依循一些只存在于心灵最深处的规则,采用所积累和掌握的材料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营造出‘新’感觉。”这样,巴尔扎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十分熟悉、又异常新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