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临湘市人民医院 414300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肢体功能的临床康复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干预时间持续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及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78.33%优于对照组51.67%,观察组的肢体运动与平衡功能评分显著优于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肢体平衡与运动均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早期护理干预;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伴随着我国交通、建筑事业的迅猛发展,颅脑损伤逐渐增多。现阶段,我国每年因车祸致死者约有5万人,而其中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居第一位[1]。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较高[2-3]。即使经过及时的抢救治疗后,部分患者就算幸存,但常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各种肢体瘫痪[4]。据统计,重型颅脑外伤急诊存活者中约有60%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5]。因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早期就应进行康复治疗、干预性护理措施,在最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受损肢体功能。本研究探讨了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后,其肢体功能的具体康复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开颅手术治疗的12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组(n=60),男性3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6.4±3.1)岁;对照组(n=60),男性31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5.9±3.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伤范围等基本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相关的常规护理措施: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持续4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作业治疗软件来实施计算机辅助认知的训练。具体分为①复合选择训练系统;②认知功能评估系统;③训练计划编辑器。训练内容:定向、视运动组织、动作运用、视知觉、空间知觉、思维六个方面(30 min/次,1次/d)。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积极选择平衡板的训练,扶住病人髋部使其重心向左右侧倾斜,让其保持平衡(30 min/次,1次/d)。辅助患者上肢进行前臂和上臂后旋锻炼、肩外展、外旋锻炼、指关节屈伸运动[6]。同时,积极保持不行训练,相关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分析行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膝关节控制、骨盆水平侧移、踝关节背屈训练等,练习丧失的成分;针对迈步苦难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用自己的腿来辅助指导患者移步,使其在外在节奏辅助下行走(30 min/次,1次/d)。干预周期也为4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及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指标:包括肢体运动功能以及肢体平衡功能的评分。
1.4疗效评判标准
肢体功能基本正常,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为基本痊愈;肢体功能显著改善,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89%为进步;肢体功能存在缺陷、瘫痪,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者增加<45%为无变化。基本痊愈率+进步率=有效率。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干预前后均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运动功能越强。
肢体平衡功能评分(Berg):干预前后均实施Berg平衡量表进行评定,量表测定专由专业人员负责,同理,分数越高,平衡能力则越强。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有效率(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肢体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肢体运动(FDA)与(Berg)平衡功能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肢体运动以及平衡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致残率较高,常常给患者以及患者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较大的经济负担。尽早使患者恢复,重返社会,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康复医学认为,颅脑损伤后恢复状况,是否引发肢体残障,与早期功能训练、护理息息相关。早期成功的康复护理,尤其对于促进肌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缓解肌肉萎缩、减缓关节挛缩畸形等,是没有任何临床药物可代替的。
本文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疗效良好。
实验组有效率(7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1.67%),两组患者干预前肢体运动(FDA)与(Berg)平衡功能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肢体运动以及平衡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2。
总之,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肢体平衡与运动均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飞平,杨春.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9):1929-1930.
[2]季玲.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1,9(26):2379-2380.
[3]崔颖,洪波,李树民,等.活动分析法训练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58-159.
[4] Cao,C.Slobounov,S. Alteration of cortic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s a resul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evealed by graph theory,ICA,and sLORETA Analyses of EEG Signals[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systems and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2010,26(33):1365-1368.
[5]程成,潘建华,陈臻,等.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成形术对患者早期远期影响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6):90-91.
[6]万继平.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偏瘫肢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16-18.
[7]岳秀玲.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功能康复效果影响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8):1041-1042.
论文作者:李灵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颅脑论文; 肢体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外伤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