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交通运输局 442300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但由于施工技术、地形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对于山区公路的建设一直存在着很大困难。本文从施工技术方面入手,对我国山区公路的路基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与质量控制也对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想要保证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就必须充分掌握其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运用。
一、山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一)路基施工的准备工作
山区公路的路基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施工工作,在进行正式施工前,施工方必须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施工方应做好设计交底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向施工人员明确、全面的传达具体施工要求,并做好工程数量、材料调配方案、工期安排等方面的现场核对工作,确保施工方与设计方能够对施工计划达成全方位的共识。其次,要进行严格的施工测量工作,即组织专业人员对路基坡度、水准点、中线等进行专业测量,并得出精确数据,为路基施工提供数据基础,保证施工的科学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施工测量一般会借助专业的测量仪器,因此测量人员还需注意对测量仪器进行选择,采用满足精确度等级要求的仪器设备。最后,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清理也很重要。山区的地形复杂,植被与砂石也比较多,会给施工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施工人员必须现将区域内的草木砂石清理干净,保证地面的平整清洁,为施工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路基的挖方施工技术
挖方施工是路基正式施工的第一个环节,因此挖方施工技术对于山区公路的路基施工来说十分重要。在挖方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利用直线、圆弧等计算方式确定边坡坡度,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路基边坡的坡度能够与当地的地质情况相适应,在此之后才可以根据设定的标高对原始地面进行挖掘。在挖掘过程中,还需考虑对挖掘出的泥土进行运输与处理。首先,为保证土石运输的便捷,应采取纵向分层开挖的方法,在每层中挖出一条可供车辆行使的运输通道,并从通道两侧进行下一层的挖掘工作,这样运输车道可以随挖掘进度进行跟进,同时运输车辆之间也不会产生影响,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土石的堆放地点也要注意,应尽量选择地势较低的地点进行填埋,不可随意堆放,以免受气候条件影响产生泥石流滑坡事故。另外,如果施工地点与土石填埋地点间的运输距离小于100米,则可直接使用推土机进行运输,不必耗费其余的机械与人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挖方工作时,并不会完全以来机械与人工,一般情况下为缩短施工时间,山区公路的路基施工会采用爆破的方式来进行前期施工,但由于大批爆破等方法威力较大,很可能会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因此施工方应尽量选择潜孔爆破、深孔松动爆破等破坏性较小的爆破方法[1]。
(三)路基的填方施工技术
由于山区公路施工一般对承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路基的填方施工就显得非常重要。路基的填方施工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分层填筑的方法,即对挖好的路基逐层向上填筑填料,填筑高度以设计的高度为准,这种施工技术会沿横断面进行推进,包括纵向分层、水平分层等多种具体方法,能够适应多种施工情况,具有连续性的优点,但却不利于压实。例如,山区公路的原地面坡度普遍较大,因此在地基填方施工时可选择横向式的分层施工方方法,这种方法在填方前首先沿纵坡开挖纵向通道,挖出宽度不小于一米的台阶,并通过翻晒等方法使填料含水量达到最佳状态,提高路基的强度,之后再进行填筑。填筑时,还要注意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层填筑处理。填筑工作完成后,要进行压实与整平工作,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与密实度,但由于不同材料的压实度不同,因此在压实前,一般会进行压实实验,确定压实层厚度,并采取正确的压实方法,最后利用机械对路基进行压实,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压实效果。
(四)路基的半挖半填施工技术
半挖半填施工技术就是将横断面内的路基一部分作为路堤,一部作分为路堑,同时进行施工的一种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技术将路基按其横断面的挖填情况分为路堤、路堑、半路堤半路堑以及不填不挖断面,在进行路基设计时,先要进行横断面设计,横断面确定以后,再全面综合考虑路基工程在纵断面上的配合以及路基本体工程与其他各项工程的配合。同时,在进行半挖半填施工时,经常会出现填方侧滑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施工技术人员应测算其下滑力,确定下滑程度,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处理措施。如下滑力过大时,施工人员需要对路基的边坡进行挖掘处理,使其坡度尽量变缓,安全坡度应为1:2.5以下。当下滑力较小时,则只需清除地基底部松土,加宽台阶宽度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侧滑现象比较严重,还可紧贴下承层铺设土工格栅,建立重力式挡土墙,其中土工格栅的横向搭接长度需在50毫米以上,纵向搭接长度也不能低于100毫米,这样才能够避免挡土墙松动,进一步提高路基边坡的稳定性[2]。
(五)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路基排水是对路基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大体上包括地下排水、地表排水、边坡排水等三部分。在施工前首先应充分考虑影响路基稳定性与强度的因素,对于地面水,可采用排除、拦截等方式对来进行处理,而对于地下水,则需要挖出渠道进行引导,逐步将地下水疏干。具体的排水系统施工应以浆砌片为主要材料,在边坡建造梯形的边沟,并将边沟口偏离路基,这样可以将路基的地下水引导其他区域内,以免影响路基稳定性。但由于梯形边沟的建造会对路基边坡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坡度较大的路基还需要建立急流槽,将边沟连接起来,以免破坏路基。此外,防滑平台与与截水沟的建造也很重要,防滑平台间的间隔应控制在2-5m左右,而截水沟则需建在路堑上方,以防止地下水流入路基。
(六)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技术
路基的侧滑问题不仅在存在于施工过程中,在道路的整个施工期间内也会一直存在,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不仅要保证路基的质量达到标准,还要进行较为完善的路基边坡防护工作。路基的边坡防护工作一般视边坡的具体坡度而定,施工人员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首先,以植物防护为例,如边坡的坡度在1:1以下,可选择在坡上设立绿化带,种植吸水性较好的草类植物,以降低区域内的地下水流速与泥沙淤积率,不仅可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还可以吸收公路上汽车的尾气排放,起到净化空气环境的效果,对沿河区域的公路路段,所能够起到的效果更是十分明显。其次,由于土质或风化岩石的边坡,无法进行植物防护,因此可以选择工程防护防护技术,工程防护的具体方法较多,包括抹面防护、捶面防护、喷浆防护、护面墙、锚杆钢丝网喷浆、干砌片石护坡、土工织物防护等,使用与不同地形与土质的边坡,对于不同的坡度还有着不同的具体操作方法。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将工程防护技术与植物防护技术结合使用,如土工织物符合植被防护等,同样能够对边坡取得良好的防护效果。
二、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是路基施工的基础,其质量会对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起到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方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首先,施工技术人员应充分掌握路基施工可能用到的材料的基本属性,对材料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在进行材料检测时出现疏漏。其次,由于路基施工以砂石类材料为主,因此要重点关注材料的颗粒大小、冲击性、弹性模量等主要属性,必须保证其能够符合实际的施工标准,以免影响施工效果与路基质量,形成安全隐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路基施工材料由于数量较大,施工方对于存储摆放问题的重视度也比较低,很容易造成材料浪费,因此对于材料的存储摆放也要提高重视,避免其质量此期间受到影响[3]。
(二)对边坡坡度的控制
边坡问题一直是路基施工的重中之重,想要控制好山区公路的路基施工质量,对路基边坡的坡度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山区的公路施工一般地理环境与地质结构都比较复杂,施工区域的地基边坡不仅坡度较陡,路段的坡度变化也很大,这使得边坡控制工作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在进行路基边坡坡度控制时不能照搬案例或完全按照理论,而应在保证边坡高度符合设计标准的前提,对各种边坡控制与防护手段进行灵活运用,以符合实际地形条件为核心要求,提高边坡与路基整体的稳定性,提高路基施工质量。
(三)三背回填质量的控制
三背回填主要是指对公路路段中的桥台背、涵背、挡土墙背三种情况的回填,是公路路基施工的关键所在,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的工程质量,因此施工方必须重视三背回填的质量控制。三背回填的施工步骤比较复杂,具体应在回台你准备工作完成后,对回填部位进行排水与清理,之后搭建走向台阶,并确认回填厚度,再之后需要利用接卸与人工相配合进行铺料处理,最后再进行夯实碾压与上层铺料。由于流程复杂且要求较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由质检人员进行现场盯岗,以免出现施工失误。
(四)对路基压实度的控制
路基在填方与铺料后的夯实碾压工作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必须对路基与填料的压实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路面的承载力与平整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路基压实度控制中最重要的是压实度的实验测定,技术人员可选择在分层填筑碾压好的本层路基上,挖坑取一定量的土样,并采取专业方法测定其干密度,目前较为常用的为灌砂法。在测出土样的干密度后,用其除以最大干密度,所得结果就是本层路基的压实度,用百分数表示即可。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精确度,采取的土样也需要具有代表性。
(五)对路基排水系统的质量控制
排水系统的施工建设前文已有叙述,但在进行立即排水系统的设计时,还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必须在设计前对工地周围的水源与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保证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其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水系与地势进行排水,减少工程量。再次,排水系统要尽量少占用或影响农田,最好与当地的农田灌溉系统相配合。最后,要对天然水系或地形进行保护,以免因排水系统施工而引发水土流失,危害路基[4]。
结束语:总体看来,对山区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复杂,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施工技术与处理措施,才能够在面对复杂的山区地形情况时找到正确的应对办法,从而保证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成效。
参考文献:
[1]韩继东.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0):70-71.
[2]陈晓峰.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108.
[3]章守贵.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与监测[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04):94-95.
[4]刘序,刘华.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路基压实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12):91+93.
论文作者:谢明,周泉顺,明东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山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坡度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防护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