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克思类概念研究述评论文

专题述评

国内马克思类概念研究述评

汤俪瑾 谷乐意

摘要: 马克思类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类概念进行研究,在近40年间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主要从重释马克思类概念、马克思类概念的当代意义及马克思类概念的发展趋势三个角度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类概念的哲学意蕴,纠正了之前的错误认识,并且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发掘马克思类概念的哲学价值,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类概念;当代意义;研究趋势

马克思类概念蕴含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回答了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同时也表现了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不懈追求,对当今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指引作用。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展开对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在近40年间,学者们不断探析马克思类概念,发掘其哲学意蕴和实践价值,为马克思类概念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研究进程

以类概念、类本质、类哲学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从1980年至2019年,共有文献188篇。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鲜见关于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原因是在这之前学术界大都认为类概念属于马克思早期不成熟的哲学思想,人本主义色彩比较浓厚。而在当时人本主义则被认为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挂勾,是被禁止讨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全国开始掀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打破了“文革”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学界展开了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学者们开始重新思考有关人与人性的哲学问题。

随着对人的主体性哲学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学者开始重新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其中所提出的类本质、类特性等范畴进行重新定义,由此揭开了国内学界深入研究马克思类概念的序幕。

第一个对马克思类概念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冯宪光,他于1982年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了《论马克思对人的类概念的使用》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冯宪光对马克思的类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早期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确实用过人的本性的概念,但那只不过是他在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道路上留下的思想印记”。在他看来,马克思提出并运用类概念是为了展开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即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时借用了费尔巴哈的“类”概念这一人本主义术语,这与费尔巴哈在纯粹人本主义意义上使用该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很快,李连科在《学习与探索》上发表论文《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概念是科学的抽象——与冯宪光同志商榷》予以回应。在这篇文章中李连科认为费尔巴哈所说的人的“类”或者“共同性”在于自然共性,是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而不是在社会中联系起来的,故而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是空洞的抽象;而马克思的类概念则代表人性,就是“包含自然性和理性于其身的社会共性,是由人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通过自有自觉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劳动所获得人的客观需要”,因此是科学的抽象。与此同时,候相林也发表《浅议类本质及其异化》一文对马克思的类本质进行探讨,他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单纯地建立在同一基础上的直观与被直观的关系,而是首先以生产实践为中介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从而说明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有能够改造世界的类活动。这三位学者的思考为后续学者研究马克思类概念开辟了道路。

图1 马克思类概念研究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进入第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马克思类概念,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其中以吉林大学的高清海教授为代表。高清海教授基于马克思类概念提出了类哲学,连续发表文章《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1996)、《人的类生命、类本性与“类哲学”》(1997), 《人正在自觉地走向类存在》 (1998)等,引发了学界对马克思类概念的广泛思考和探讨。与此同时,为推动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学术界还举办了一些学术研讨会。如1996年10月25日至27日,《哲学动态》编辑部、《学术月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北京市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马克思‘类’理论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的类概念及其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重新阐述和研究马克思的“类”理论是非常必要的。王锐生提出在“研究马克思人学思想时,类与个性问题总是被忽略,而在马克思那里,类和个体本来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不仅如此,当今社会的发展也要求研究类的问题。”武汉大学何萍认为,“类哲学最根本的意义是提出了时代的哲学课题,人们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破除传统教科书体系提供了基础,为建立21世纪中国新哲学开辟了道路”。这次研讨会的召开,使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成为学术热点,故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马克思类概念的学者逐渐增多,发表的文章不断增加,研究力度也进一步深化。如韩民青所发表的《人的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本质》以及袁辛奋与陈维明所撰写的《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文章等,都深入分析了人的类本质,丰富了类概念的研究。

“你不欠我什么,”她说,“妈妈告诉我善良的行为不必接受报酬。”当哈韦德·凯利离开那间房子时,他不仅仅感觉身体强壮了,心灵上也更强大了。

21世纪以来,学者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类概念的当代价值上,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展开,学者们陆续发表了《“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文章,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挖掘类概念的理论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人的未来发展相结合,指出类存在是人未来发展的最高形态;将类概念与异化关系相结合,指出类本质是解决异化关系的重要途径;将类概念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点明类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内容学习中,识字教学是其必经过程。学生积累识字的多少会影响其语文写作与阅读能力。目前我国小学识字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没有许多丰富的学习内容去提高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选择怎样的内容来学习也较关键,小学启蒙时期识字内容可以选取易区分且简单的汉字,在有相应识字基础之后再逐渐提升认字量和难度,让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识字教学激发强烈兴趣。

二、研究视角

1.重释马克思类概念

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类概念的认识经历了偏差、纠正的过程。为了正确认识马克思类概念,学者们对其进行了重新界定,从马克思类概念的由来,文本研究以及与费尔巴哈的类概念相比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后期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2.4.2 有机质 长顺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图3b)。含量属上等(有机质>30 g/kg)的耕地面积有360.23 k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9.74%,主要分布在长顺西北部的广顺镇、摆所镇和白云山镇;其次是含量属中等(有机质20~30 g/kg)的耕地面积有79.44 k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8.09%;有机质含量没有下等(有机质<10 g/kg)的耕地土壤。该区域多为水田和菜地,有机肥施用量较高。

一是研究马克思类概念的由来。对类概念的由来学术界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马克思类概念是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的类概念。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认为“只有具体的存在才是真实的”,并提出了类关系、类生活等概念。费尔巴哈认为“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最高的类,这就是人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费尔巴哈用类来思考人与动物的不同,得出人具有类意识。同样马克思也通过分析人与动物的不同得出人的类特性——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虽然两人的类概念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异,但费尔巴哈作为第一个提出类概念的人,依旧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者们认为马克思是通过对费尔巴哈的类概念进行批判性继承才得到了自己的类概念的。二是认为赫斯的思想是马克思类概念的重要来源。在《行动的哲学》一书中,赫斯就提出类本质是“自由的、独立于各种外在强制的活动”。这说明赫斯意识到人的活动不受外在限制。赫斯关于类的思想相较于费尔巴哈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论货币的本质》中,赫斯已经从强调个体活动的自由的认识角度转向揭示货币是人的类生活产生异化的原因。赫斯认为,如果想要回归人的类本质,就需要走向共同体。赫斯不仅对类本质有了更透彻的理解,而且将类本质的异化归结到货币,提出人的本质需要在共同体中实现。这不仅是对经济学的批判,也指出了回归类本质的途径。马克思的类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赫斯的类思想具有相同之处,因而学者们认为赫斯的思想对马克思类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三是从唯物史观出发,认为类这个范畴是从德国古典哲学中继承来的。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类与个体相对应,从康德到黑格尔,都认为个体如果要达到类,就必须放弃自己。费尔巴哈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看法是不赞同的,但是费尔巴哈所描述的类更多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本质,缺乏社会本质,所以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从费尔巴哈那里借用类概念进行全新的阐释。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地仍占据大多数,而对于农村而言,在种植无法得到足够资金的情况下,养殖成为其不二选择,但是,这也导致养殖污染现象及其普遍,若以治理工业污染的方式加以整治,明显不可取。对此,提高全面生态意识,使群众真正认识到畜牧业污染的严重性,是治理畜牧业污染,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方政府因重视,积极对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与环境建设教育,提高农民对畜牧业污染治理的意识与能力,以此境地污染,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回归文本研究类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类概念,一些学者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研究文本,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类概念的相关范畴,重新认识马克思类概念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学者认为对对象世界的改造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只有实现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才是类存在物。由此将类概念建基于实践之上,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提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学者们认为动物的生产活动在活动范围上具有有限性,在活动形式上具有单一性,动物的生产建立了一种自然关系即种属关系,但人与动物不同,“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活动范围的普遍性,而活动的自主性决定了人的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人通过实践改造自在自然,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实现统一。马克思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故而学者们得出:异化劳动使得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关系异化,而消除这种异化关系必须要向共产主义迈进,实现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学者们提出,作为社会存在物,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了人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关系体现了人的类本质,他人的存在是对自己的本质补充,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生产中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一个人。

图3给出了m取值为3~8时在不同误比特率下完成识别所需的数据量.可以看出,在相同数据量下,m越小,误码适应能力越好;在相同误比特率下,m越小,识别所需数据量越小.

其次,用类存在探讨人的发展前景。不仅是学者,普通群众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应该向何处去?而学者们运用马克思类概念的相关理论,详细地为我们描绘了人类未来的走向。高清海教授认为人类在初期是以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是统一的关系,共同谋取生存,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类特性。但是随着人的主体性发展,人进入到个体本位时代。在这个时代人分裂成单子式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排斥,群体本位时代的统一关系破裂。而在人的最高发展形态——类本位时代,人与人之间又重新恢复到统一的关系中,完成了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实现了人真正的发展。在这个时代,“每个人既是独立的人,也是普遍的人,人与人之间不再有‘人’的区别,而只有个性的不同”。人实现全面发展,进行自由自在的活动,成为类存在。同时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肯定和补充的关系,在关注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关注他人的发展,因为他人的发展即是自己的发展。其他学者也认为人的类存在就是马克思所表达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学者们通过类存在这一范畴揭示了人的未来发展图景,为人自身的发展指出了可能的方向。

⑪ 赵建建:《历史唯物主义类概念的生产——从费尔巴哈、赫斯到马克思》,《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2.马克思类概念的当代意义

首先,学者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发掘类概念的积极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给出的全球治理方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这一理念和倡议提出后,学术界中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密切的联系。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类概念中的类特性——自由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否定性统一关系,而否定性统一关系恰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价值准则。同时类思维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同一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维基础。有的学者还强调,“人的类存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人终将成为类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必将实现。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正是由于人的类本质的丧失,导致了各种国际性难题。因此要解决这些国际难题,必须实现人的类本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是在与费尔巴哈的比较中重述类概念。由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大量地引用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类存在、类生活等范畴,导致了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类概念和费尔巴哈的类概念一样,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不过很快就有学者纠正了这样的错误看法,并且通过对马克思的类思想与费尔巴哈的类思想进行比较重述了马克思类概念的真实意蕴。首先,一些学者提出,虽然类本质是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区分人与动物的重要概念,但是费尔巴哈只是把抽象的意识作为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而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类本质指的是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马克思不是从意识来看人与动物的区别,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得出了人的最本质特征。其次,有学者认为费尔巴哈把类本质定义在无限完善的伦理道德上,他的主要功绩“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仅仅把宗教世界归因于它的世俗基础,只是从人的自然性和人的心理层面探讨宗教的根源,对人在世俗世界中为何会形成自我分裂却没有研究。而马克思不仅重新定义了类本质,提出类本质是对人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还从政治经济学层面研究了人自我分裂的原因。相比于费尔巴哈,马克思已经从宗教领域转向政治经济领域,并且赋予类本质唯物史观的解释。最后,在研究目的上,有学者认为费尔巴哈提出类本质、类生活、类存在等概念是为了推翻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破除对上帝的崇拜,而转向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并形成一种新的宗教。但是马克思的类概念却拥有着崇高的目标,马克思所有的思想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研究类本质是想要寻找人类解放的途径。因为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类本质的真正生成就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成。

注释:

再次,从类本质概念入手反思异化关系的解决。当今我们正处于个体本位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都处于一种异化关系之中。人与自然成为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与人之间形成恶性竞争关系,为发展自己不惜剥夺他人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受到威胁。很多学者认为正是这种异化关系导致了我们面临的众多全球性难题。而要消除这一系列的异化关系,重新建立良好的统一关系,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复归是重要的途径。一方面,要实现对物的扬弃,即“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本身的积极扬弃”。人需要建设性的“占有”自然,使自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形成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关系;另一方面,要实现对人的异化的扬弃,需要对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关系进行全面占有,即“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从类本质概念入手可以更深入地反思和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问题,寻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之道。随着人的类本质的不断实现,异化现象会不断减弱,社会也会朝着更高的形态发展。

最后,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互联网+”相结合,展现类概念的现实价值。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学者们认为“互联网+”时代并没有改变人类社会被物的依赖关系所支配的命运,人类社会在新时代中的异化情况更加严重,人与人的距离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远了,人们与他人交往的渴望被互联网的形式所异化。面对种种问题,高清海教授强调,“类哲学需要发挥自身的批判性作用,用批判的精神和辩证的思维”,正确看待“互联网+”的社会效应,打破“互联网+”所带来的虚拟性,构建正常的人际关系。学者们认为类哲学可以让网络时代的人们思维更加清晰,在真实世界中不断朝着自己的本质前进。

由此可见,类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类概念不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内在价值准则,奠定思维基础,还指明了人未来的发展道路,为解决当今社会出现的异化关系提供了解决途径,同时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启发批判性精神和辩证思维,让人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摒弃虚拟化生活带来的负面干扰。随着学者们的不断探索,马克思的类概念价值将会发掘得更加充分。

三、马克思类概念的研究方向

目前学界对类概念的研究主要围绕着马克思类概念的文本研究、人的类本质、马克思类概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及马克思类概念的发展几个方面展开。未来这一研究及相关研究方向还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1.加大对马克思类概念文本的研究

通过CiteSpace分析表格(见表1) 可以看到,对马克思类概念进行文本研究是一条重要的研究思路。学者大多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依据分析类概念,还有小部分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莱茵报》时期的文章作为文本开展研究。这些文本作为学者们研究类概念的支撑,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学者主要是从文本中提取出类本质、类特性这两个范畴进行研究,而对于类意识、类生活、类存在等相关范畴的研究力度尚显不够。未来学者们应该重回文本,尝试深入分析类意识、类生活、类存在等重要的范畴,争取更为全面地把握马克思的类思想。同时,由于学者之间研究文本的不同,也导致了一些观点上的差异,例如在分析马克思类概念与费尔巴哈类概念的差异同时,虽然在大致方向上学者们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细微处还是存在不同意见。总之,必须要紧扣文本进行细致的解读,才可以得到最接近马克思类概念本质的思想。

2.深入研究人的类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学者们以类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对人与动物进行对比,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进行详细分析,论证了人的类本质、类特性、类存在和类意识,为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如何实现人的类本质、让人的类本质思想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实现类本质是人的最高追求,也是每个人最高的发展形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并不理解自己的类本质,类本质意识的缺乏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今我国正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要使其他国家的公民认同这一理念,很重要的就是让他们真正了解自己的类本质,了解人与人之间不是互相否定的关系,而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关注他人的发展,构建和谐统一共赢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亦然。为此,学者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人的本质特性,并不断扩大这一思想的现实影响,使更多的人更加了解自己的类存在本质,共同推动人的类本质的实现。

准确切取并称取5份相同的厚度和相同质量的紫菜置于相同玻璃器皿中,控制室内温度为常温,设定微波功率分别为100,200,300,400,500 W,微波干燥9 min,测定其水分含量和感官特征。

表1 马克思类概念文献关键词出现次数

3.将马克思类概念与国内国际实际紧密结合

如果说在21世纪之前,学者们都偏向于理论研究,那么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更倾向于把马克思类概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建设,探索类概念的现实价值,发挥马克思类概念的积极作用。近些年,学者们在研究方向上逐渐倾向于将马克思类概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例如将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类概念蕴含的哲学意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是十分契合的,类概念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新的哲学思路。再如将类概念与人的发展、异化关系以及“互联网+”时代等相结合,探索类概念在其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类概念价值层面的意义,注重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价值。当然就目前整体情况来看,学术界将马克思类概念与国内国际形势和实践相结合的文章还不够多,但随着学者们对类概念展开更为全面深入的剖析,更多的哲学意蕴与理论价值将被发掘出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现实。

4.发展马克思类概念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马克思类概念想要在中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高清海教授在马克思类概念等思想方面的研究卓有建树,其所在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成为研究马克思类概念的重镇。高清海教授在马克思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类哲学,认为类哲学就是哲学的现实和未来:“人的未来正在走向类,作为人的自我理解、自我意识的理论与哲学,当然也必然会日益趋向类的哲学。”他深入研究种与类、群体、个体与类体,从不同的角度解释马克思的类概念,为发展类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所强调的类哲学注重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他人和人与自身的本质的一体关系的观点,为研究马克思类概念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类哲学不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今天依旧备受瞩目。很多学者正在沿着高清海教授的类哲学思路继续展开研究,这也将促进马克思类概念在中国的继续发展。

从图2可知,伍姓湖最高水位345.96m时,湖水容积为3.05×107m3,表面积为21.7km2,最低水位343.85 m时,湖水容积为 0.38×107m3,表面积为 9.6 km2。

总体来说,虽然马克思类概念获得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尚只有30多年的时间,但是取得的成果是丰硕的,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不断探索发掘类概念的哲学价值,并将其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使得类概念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当然,相比于马克思主义中其他的哲学概念,类概念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需要学者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思考和探讨。

但是,西方人直接把中国的学术思想运用于科学研究之中,这种更深层次的“东学西渐”,还是20世纪以来的事情。

① 冯宪光:《论马克思对人的类概念的使用》,《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1期。

③ 侯相林:《浅议类本质及其异化》,《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第5期。

② 李连科:《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概念是科学的抽象——与冯宪光同志商榷》,《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5期。

④ 王涛:《马克思“类”理论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2期。

⑤ 韩民青:《人的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本质》,《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⑥ 袁辛奋、陈维明:《人的类本质与个体本质》,《理论探讨》1998年第1期。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成为听懂地层语言的人,李淑荣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坚持与努力。1987年,李淑荣从华北石油学校毕业来到胜利测井公司。接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野外验收。白天,她穿着肥大的工衣和笨拙的胖头鞋,穿梭于广袤的胜利油区。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她详细分析每口井的测井曲线,并通过学习和摸索,初步形成了对胜利油区地下油藏的宏观认识。工作仅三个月,李淑荣就独立顶岗。两年后开始从事资料解释工作。同龄人都很羡慕,但她却并不满足。她的目标,是做一个能听懂地层语言的人。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已经不能满足单单的产品,同时客户更加倾向于好产品的同时有更好的服务,企业更加理解客户的心思,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做好做大做强则必须要对客户对企业产品的反馈进行跟进,同时要认真的对待处理,让客户满意。营销人员在产品营销时包括售前售后都要对客户的满意度进行跟踪调查,从客户的反馈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便于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更正,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⑦ 张曙光:《“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1期。

⑧ 贺来:《马克思哲学的“类概念”与人类命共同体》,《哲学研究》2016年第8期。

⑨ 高清海:《人的类生命、类本性与“类哲学”》,《长白论丛》1997年第2期。

⑩《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8页。

从对马克思类概念的重释可以看出,学术界通过分析马克思类概念的由来,正确认识了马克思类概念。同时,学者们也对类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从文本着手,探析类概念中的各类范畴,从与费尔巴哈类概念的对比中彰显了马克思类概念的价值。这一系列的研究为后来把马克思类概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⑫⑮㉒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163、187页。

⑬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⑭ 汪信砚、柳丹飞:《论青年马克思的“类”概念——对马克思《手稿》中“类”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

⑯ 左亚文:《重评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⑰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107—108页。

⑱ 吴美川、庄穆:《“人的类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行动》,《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11期。

⑲ 高清海:《人正在自觉地走向类存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1期。

㉑ 曹琳琳、王露璐:《成己、成物、成人:人的异化及其类本质的复归——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3期。

GRNN神经网络的第一层为径向基网络层,||dist||表示这一层的权值函数,它是欧几里德距离度量函数,用来计算网络输入与第一层的权值iIW1,1之间的距离。图中符号“·*”表示||dist||的输出值与阀值b1的元素之间的乘积关系,并将结果形成净输入n1,传送到传递函数。径向基网络层的传递函数一般使用用高斯函数Ri(x)=exp(-||x-ci||/2σi2)。σi被称为光滑因子,σi越大基函数越平缓。

中国的扶贫开发,一直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与社会的参与下,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为主体进行的。党和政府领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扶贫体制,是中国扶贫开发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国扶贫取得成功的基本制度保障。

㉓ 李拓:《试论马克思类哲学》,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㉔ 高清海:《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学术月刊》1996年第2期。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团队培育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WK2111070006);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探索性项目“地方政府行政调解工作完善研究”(2017TSO17)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982(2019)09-0050-06

作者简介: 汤俪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安徽合肥,230026;谷乐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责任编辑 胡 静)

标签:;  ;  ;  ;  ;  

国内马克思类概念研究述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