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效应逐步显示经济金融运行继续改善--1999年前三季度粤桂琼三省(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_银行论文

宏观政策效应逐步显示经济金融运行继续改善--1999年前三季度粤桂琼三省(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_银行论文

宏观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金融运行继续向好——1999年前三季度粤桂琼三省(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经济论文,三季度论文,三省论文,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到位,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以下简称“三省(区)”)经济运行出现积极的变化,经济继续平稳增长,需求逐渐回升,总体经济形势向好。1—9月累计广东、广西、海南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完成5862.98亿元、1272.7亿元、323.10亿元, 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9.2%、8.0%、8.4%。存款总量增加,贷款增长较快, 投向重点突出,货币投放有所增加,金融运行基本稳定。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工业生产继续平稳增长,产销衔接情况转好。1—9月累计,广东、广西和海南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7263.80亿元、653.07亿元和131.15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7.7%和6.8%,呈稳步回升的态势。产销衔接情况较好,1—9月,广东、广西和海南工业产品销售率分别为96.50%、95.00%和93.95%, 均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但后劲不足,增幅持续回落。1—9月累计,三省(区)完成基本建设、 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1542.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比上半年增幅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广东、广西和海南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8.7%、14.8%和5.3%, 但与上半年累计增幅比,广东、广西分别回落1.8和12.5个百分点, 投资增长明显放缓。

(三)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物价跌幅略有反弹。1—9月,三省(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273.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 其中,广东、广西和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管分别为2615.34亿元、544.78亿元和113.59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3%、8.4%和5.5%。 1—9月,广东、广西和海南商品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6%、2.8%和3.8%,其中,广东、海南分别比上半年回升0.4和0.2个百分点,物价出现反弹的迹象,而广西则继续回落0.2个百分点。

(四)外贸出口回升显著。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到位,出口需求逐月回升。1—9月累计,三省(区)出口总额558.8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其中,广东、 广西出口总额分别为544.90亿美元、8.5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0 %、42.9%,降幅比上半年累计分别收窄9.2、13.8个百分点; 海南出口总额5.4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回升较快。

(五)实际利用外资回升缓慢。1—9月累计,三省(区)实际利用外资105.9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2%,其中,广东、广西和海南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98.51亿美元、4.25亿美元和3.21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9.9%、7%和21.9%。

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继续扩大,企业存款先跌后升,储蓄存款前增后减。9月末,广东、 广西和海南三省(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8.4%,其中, 广东、 广西、 海南分别比年初新增存款1143.59亿元、154.96亿元和36.86亿元,分别增长8.6%、8.6%和4.7%。存款总量的适度增长,为信贷资金的投放提供了来源,有力地支持了三省(区)经济的平稳发展。从存款结构上看,企业存款回升较快,储蓄存款增长趋缓。9月末, 三省(区)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313.34亿元,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净增加128.62亿元。企业存款回升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市场销售增加,企业贷款回笼较多。垄断行业存款大户增存也是企业存款增加较多的重要因素。二是派生性存款增加。三是国债兑付转存款。四是股市低迷,企业资金表现谨慎,许多滞留于股票一级市场的企业资金主要以存款方式存在于银行帐户。

与企业存款先跌后升相反,储蓄存款前增后减,降息政策效应显现。9月末,三省(区)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8.4%,增幅比5 月末下降0.7个百分点。自6月份再次降息以来,储蓄存款不但余额持续减少,其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是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定期存款持续减少。6—9月份,储蓄存款共减少18.85亿元,其中, 储蓄活期存款增加204.99亿元,而定期存款减少223.84亿元。货币的流动性有所上升,目前储蓄存款持续下降,说明连续7 次降息及征收利息税的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大幅增长,投向重点突出。9月末, 三省(区)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177.99亿元, 同比多增183.33亿元。从贷款结构上看,短期贷款增长平稳,中长期贷款增幅较大。1—9月累计,新增加短期贷款593.67亿元。重点支持工业、商业、外贸企业、建筑业、乡镇企业的贷款合理需要;其中,其他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309.35亿元,同比多增167.54亿元,主要支持大中型集团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新增中期流动资金贷款同比多增长42.8%;中长期贷款增加269.15亿元,同比多增1.3倍,其中,投向基本建设贷款增加208.07亿元,同比多增长5.3倍;住房消费贷款增加也比较多,例如广东住房贷款余额为403.06亿元,比年初增长33.7%,体现了银行积极配合国家启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所作出的努力。

(三)货币投放居高不下,现金管理面临较大的压力。1—9月,三省(区)全部金融机构现金收支轧差净投放的主要特征:一是从投放渠道看,首先是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和储蓄投放占了主导地位。其次是农副产品采购支出和个体经营净支出现金增加较多。二是从投放机构看,农村信用社取代国家银行成为现金投放的主渠道。现金投放居高不下,现金管理面临较大的压力,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宏观调控。

(四)外汇储蓄存款稳定增长,贷款持续缩减;银行结售汇保持较大顺差。9月末,三省(区)外汇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0.7%,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24.96亿美元,增长24.7%。 三省(区)中,广东各项外汇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11.2%。9月末, 三省(区)各项外汇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3.1%,其中, 广东各项外汇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3.5%。1—9月累计,三省(区)银行结汇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9.0%;银行售汇支出同比下降36.9%;结售汇顺差35.60亿美元, 其中,广东结售汇顺差34.48亿美元。

三、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我们目前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通货紧缩,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着货币供应量增幅持续回落、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下岗人数不断增加、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通货紧缩压力增大无疑是一种客观事实。9月末, 三省(区)货币供应量M2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增幅分别比1997年和1998年末下降7.4和2.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自1997年10月以来,零售物价已经连续20多个月负增长,对经济良性发展构成较大危害。

(二)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一是生产增长速度低。以广东为例,今年1—9月累计,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仅增长1.2%,低于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13.9个百分点。 二是负债率过高,亏损面居高不下。目前,广东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60%左右,8月末亏损面高达58.8%,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工业企业的水平19.2个百分点。

(三)紧缩性的税收政策不利于企业发展。当经济高涨时,财政税收增加是正常合理的,但是,在经济增长之外产生的税收增加,从宏观上看,只能解释为企业税负提高。即使这种提高是合理的,也不能否认,税收大幅增收的实际效果是紧缩性的而不是扩张性的。 以广东为例, 1979—1998年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为1.2714,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在GDP增长9.2%的较低情况下,财政收入则出现20.9%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对GDP的弹性系数急剧上升到2.2717,是1979—1998年的1.79 倍。广东各项税收一般占财政收入的75%左右,在企业亏损面仍高达40%的情况下,紧缩性税收政策无疑一方面使企业税负加重,自我发展活力减弱;另一方面让企业感到宏观环境仍然从紧,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对经济增长极为不利。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慢。以广东为例,今年头9 个月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8.7%,比头2个月累计增幅下降41.4个百分点。 投资回落幅度较大,这除民间投资尚未带动起来外,企业对经济前景预期下降,技改投资意愿不足,也是整体投资增长后劲乏力的重要因素。1—9月,广东技改投资缓慢的情况下,投资增长的持续回落对全年经济发展速度影响不可低估。

(五)金融机构短期贷款增长缓慢,不利于经济发展。今年1—9月,广州分行辖区新增各项贷款同比多增183.33亿元,增量不小。但是,从贷款结构类型来看,新增的中长期贷款多增153.42亿元,而新增短期贷款仅多增5.46亿元。短期贷款增长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经济有效需求的制约,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借款的积极性较之以前有所下降。二是银行自我约束增强。由于目前银行体制存在的“信贷资金软约束”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社会信用基础较为混乱,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较高,商业银行贷款较以前谨慎。但流动资金贷款少增,既不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积极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四、关于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建议

(一)实行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量。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实行反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后,经济增长和物价双双软着陆,与此同时,全国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也持续回落。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是7.5%,将M2的增长率定为14%—15%,低于去年15.3%的水平,如果今年实际的GDP增长率要达到8%,则货币供给推动经济增长的力度似乎略显不足。考虑到今年下半年物价会出现反弹等因素,建议今年M2的增长率应定为16%—18%。增加货币供给量的主要途径:一是增加基础货币发行量;二是进一步降低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迫使商业银行增加贷款;三是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二)货币政策要与财政政策相配合,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严重偏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要摆脱目前的困境,我们除增加银行核销呆坏帐准备金、提高国企直接融资比例外,还可以改变目前财政直接对项目投资的做法,改为对企业资本金的注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银行配合进行流动资金的封闭贷款投入,帮助企业恢复活力。

(三)配合扩大内需政策,做好银行信贷的配套工作。一是配合扩大内需政策,积极推进消费信贷,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对住房、汽车等消费的支持。二是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增发国债工作,及时发放配套贷款和贴息贷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银贸合作,积极支持外贸出口。对符合条件的外贸企业,可给予贷款利率下浮的优惠;对暂时亏损、但有出口订单、有还款保证的外贸企业,发放封闭贷款。四是积极开办外汇担保人民币贷款业务,放宽贷款期限,扩大外汇担保人民币贷款用途,支持外商扩大直接投资。

(四)尽快建立银行信贷激励机制,支持企业的合理资金需要。目前企业的贷款需求和银行的贷款条件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商业银行面临着增加贷款与控制不良资产上升的双重压力,因此在贷款的发放上变得十分谨慎。银行的谨慎无疑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但如果因噎废食,银行连发放贷款这一基本业务都不敢运作,那么银行经营也难以维持下去。我们认为,银行只有在经济发展中治理不良资产,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防止金融危机。为此,必须尽快在银行建立起信贷激励机制,改变目前信贷人员放贷出现风险受罚、实现效益没有奖励的局面,鼓励基层信贷人员主动寻找有效益、有市场的贷款需求,并充分利用银行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等优势,把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帮助企业拓展产供销渠道联系在一起,在改善银行经营的同时促进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广东为例。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占该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但其获得的贷款大约占全部贷款的55%左右。中小企业贷款难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建议由地方财政出资或通过中央财政发债,再转移支付,建立起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人民银行也要对管理水平较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适当增加贷款,为这些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标签:;  ;  ;  ;  ;  ;  ;  ;  ;  

宏观政策效应逐步显示经济金融运行继续改善--1999年前三季度粤桂琼三省(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