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族农民乳名文化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汝丽[1](2021)在《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三县由镇雄县、威信县、彝良县构成,此三县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处,自西汉至明朝均属同一行政区域,因而在语言上具有联系性。其方言称谓语与云南省境内其他方言称谓语同中有异,与邻近的四川省、贵州省方言称谓语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又因昭通方言称谓语的研究尚存空间,为拓宽昭通方言词汇的研究视角,故而对其作进一步研究。文章在深入分析语料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词汇学理论为指导,借助语言接触理论和方言学内容,通过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论述,首次将三县方言称谓语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研究,旨在呈现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自身情况、特点、形成原因以及文化内涵,为云南方言研究贡献绵薄之力。全文分为六部分。绪论。介绍昭通三县方言称谓语的研究对象概况、研究现状、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以及材料来源。第一章,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分类研究。通过反复阅读称谓语分类研究相关资料后,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个系统,进而在分类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县方言称谓语进行深入研究。第二章,昭通三县方言特殊称谓语研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三县方言中的九个特殊称谓语进行重点描写,旨在呈现其特别之处,厘清其历史来源及地理分布情况,对《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没有收录的方言词分布情况进行补充。第三章,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特点分析。结合实际用例,对三县方言称谓语的结构、语义、语用三方面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三县方言称谓语的七个其他特点。第四章,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形成原因及文化内涵。运用语言接触理论等对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外部形成原因和内部造词理据进行分析,深入挖掘称谓语背后的文化内涵。结语。总结文章的基本结论、创新点和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乔英[2](2021)在《大理宾川白语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宾川县隶属于大理州,位于云南省西部,面积为2627平方千米,辖区内人口约为35.194万,宾川县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25个民族。现在关于宾川白语词汇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本文选择宾川白语的词汇和语义作为研究对象,既可以更多的记录和保存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语料,还可以加深对宾川白语结构特点的认识。因此,对于宾川白语词汇和语义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说明了宾川县的地理情况,宾川白语词汇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研究的方法和意义以及宾川白语的声韵调系统。第二部分主要描写的是宾川白语词汇的结构,对宾川白语的组成和构成方面进行了描写。第三部分主要描写的是宾川白语词汇的音节数量、语素构成以及词缀等方面的描写。第四部分是从宾川白语词汇的直接造词理据和间接造词理据两方面展开的研究。第五部分是从宾川白语词汇的词义方面进行了研究,将词义的类聚以及义素的分析进行了阐述。第六部分为结语。本文以白语词汇为主,在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宾川白语进行了描写分析。最后得出,宾川白语词汇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李瑜[3](2020)在《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复兴苦聪新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拉祜族苦聪人的民俗文化因搬迁挪移而被卷入剧烈变迁的浪潮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苦聪新村走上了民俗文化再生产之旅。苦聪新村的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动推进拉祜族苦聪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治、社会推力与地方精英、苦聪民众之间的博弈、合作与共谋推动了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使其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破碎到被选择、被重新建构的流动过程,而拉祜族苦聪人这一文化传承主体也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自我文化再生产,逐渐体现出文化主体应有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本文对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考察,一是旨在通过关注拉祜族苦聪人民俗文化再生产的问题,一是希望有助于促进拉祜族苦聪人异地社会融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旨在通过进一步思考文化变迁、民俗再生产等民俗学基础性概念来反思民俗学的新村民俗研究。第一章直接介入苦聪新村的村落空间再生产,历时地挖掘了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渊源,共时地交代了拉祜族苦聪人当下地生存环境,阐明了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现实语境。第二、三章从苦聪最为重要的集体性祭祀节日——畲皅节的变迁、“过秋”这一由节气转变的新节日的兴起,以及出生、婚礼和丧礼的变迁发展,陈述了苦聪新村节日民俗和仪礼民俗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原因、特点及功能。第四章,通过对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这一特殊记忆表征符号的论述,阐明了记忆载体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记忆功能,以及其中体现的民俗主体的角色的。结语部分认为,首先,苦聪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是社会剧烈变迁背景下的突变式变迁,搬迁政策来的迅速而剧烈以及民俗文化对于异地融入的重要作用使得苦聪新村的民俗剧变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其次,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多方力量对民俗的操弄以及民俗主体自我对新语境和其他主体的适应,恰好是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真相,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间关系的体现,亦是我们民俗学新村民俗研究的对象。第三,介于当下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苦聪民俗的复杂多元样态,民俗学在进行类似的新村民俗研究时,应该具有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学术视野,要能够全面的关注其整体性、联系性,关注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同时要勇于面对社会剧变语境下民俗主体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体现民俗学作为一种“民生之学”的人文立场与价值追求。
张雪鹏[4](2020)在《《中国白族》(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和民族文化典籍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这些译本不仅推动了文化外宣,也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因此而倍受关注和喜爱。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白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值得关注与研究。笔者选取了《中国白族》一书的第四章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英译材料,目的是向英语读者介绍白族传统文化,提升白族文化的软实力,并促进中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民族之间的人文及文化交流。《中国白族》一书由王锋教授等编着,2012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第四章主要讲述白族的社会文化。该翻译实践报告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源文信息、翻译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介绍整个翻译过程涉及的译前、译中和译后三个阶段的工作。第三章主要阐释了翻译实践报告所借鉴的交际翻译理论以及运用的归化和异化策略。第四章是报告的核心,译者讨论了针对源文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和一词多义、文化缺失的现象,采用直译、意译、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并结合翻译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在第五章里,译者总结了从本次翻译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所得以及存在的不足。
陆旭超[5](2020)在《辽金时期刘仁恭家族研究》文中指出唐末五代时期,刘仁恭家族成员北上仕辽。辽金易代后,其后裔又转而仕金。本文依据出土墓志并结合传世文献,对跨越辽金两朝刘仁恭家族成员世系、仕宦、联姻等方面进行探究,并进一步分析刘仁恭家族后裔与辽金政权的互动关系。刘仁恭子刘守奇于辽太祖元年(907)降辽,为其后世子孙仕辽、金奠定基础。通过现有出土墓志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家族成员主要分为刘承揲、刘承□、刘承嗣三系,对其后世子孙进行考证。辽代刘仁恭家族后裔成员多以武将身份入仕,可称之为武将世家,迁转途径多为恩荫与军功等;家族成员多是文武双全之人,其家族政治势力约在辽代中期达到鼎盛。辽金易代后,其家族后裔以军功奠定仕金的基础。在金代,其后世子孙一系以恩荫与军功等入仕;一系以科举与特赐及第等途径入仕。至金代世宗、章宗朝,其家族仍有较高社会地位。通过考察刘仁恭家族经济实力,可知其家族经济实力雄厚,与政治地位呈正相关。经济情况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与恩赐方面。在婚姻上,一方面与辽金统治者联姻,巩固家族在朝势力;一方面与实力相当的家族联姻,维护家族地位。通过对刘仁恭家族后裔与辽金政权的互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辽金统治者为拉拢刘氏家族势力,以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而刘仁恭家族抓住辽金时期社会发展的有利契机,步入仕途,发展家族势力,从而占据辽金两朝重要官僚地位。此外,通过联姻巩固家族政治地位。最后,刘氏家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辽金统治者尊奉尊孔崇儒的基本国策相互契合。
王娜[6](2020)在《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刻文献是以石为载体,用雕刻的方法来记录知识或事件的一种特殊文献,它真实地反映了某一地区的历史面貌,是研究传承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可以将之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用于补充史料和考订史料。本文以《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灵丘县卷》及《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灵丘县卷续编》(以下简称为《灵丘县卷》及《续卷》)中所记载的民国之前石刻、各类书籍中所收录的灵丘石刻以及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的暂未收录于书中的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灵丘石刻内容丰富,数量巨大,涉及朝代广泛,多集中于明清两代;数量最多的为宗教信仰类石刻、地方家族类石刻,最具特色的为北魏文成帝南巡碑以及明代长城敌楼匾与阅视边务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文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知识及各位学者对于石刻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等方法,对灵丘县石刻进行专题形式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即为灵丘县石刻概况、宗教信仰类石刻文献研究、家族类石刻文献研究、军事类石刻文献研究、石刻刻工辑补以及对《灵丘县卷》及《续卷》收录石刻碑文的辩证与补遗。通过对灵丘石刻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灵丘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邓清源[7](2020)在《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机智人物故事是由一个特定的机智人物作为主人公贯穿起来的、富于幽默滑稽色彩的系列故事。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是非劳动者型机智人物故事中的一种,它是我国主人公数量最多的机智人物故事类型之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本文以文本分析为立足点,运用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分析文人型机智人物的叙事结构和叙事功能。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共分三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通过梳理我国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研究历史,指出目前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作者的主要观点以及本文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首先梳理了我国机智人物故事的产生阶段与发展历程,其次通过考察“文人”在我国历史上拥有的多方面含义,辨析“文人型机智人物”与“文人”的不同。重点分析了文人型机智人物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二元性的思想品行以及二重性的语言体系,从而得出文人型机智人物与其他类型机智人物所不同的群体特征。第二章论述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中的二元结构。文人型机智人物作为故事主人公,与故事中的封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形成了故事中最具冲突性和斗争性的对抗关系;他们与百姓群众形成了友好互助的平等关系;他们与其他机智人物斗文斗智形成了和谐的竞争关系。以文人型机智人物为中心形成的三对“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形成了多维的叙事功能。第三章从文人型机智人物的叙事特点出发延伸到当代影视改编与文艺创作,探讨文人型机智故事在叙事素材、叙事结构以及叙事语言等方面对当代影视、文艺作品改编和创作的借鉴意义。然后提出从把握审美化和现代化以及把握好民族性和普适性两个角度,探讨文学和影视的更新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在作品中阐释和展现民间故事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得以生成的本质就在于文人型机智人物与不同对手互相较量形成的对立结构,这种结构特征对创作者进行民间故事的当代改编或更新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李娅[8](2019)在《大历史与小人物 ——李汝忠个人生活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对象李汝忠,生于大理上关镇海潮河村,在白族族群社会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成年后,在主流文化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作为一个经历了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等特殊年代和大跃进、文革等等一系列特殊事件的个体,他个人的生活史是中国八十年历史在个体身上的映照,是时代变迁对普通百姓生活影响的历史记录,是一段大历史在一个小人物身上的缩影。李汝忠的个人生活史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文化观念、族群背景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本文试图通过李汝忠的个人生活史说明文化对个体的影响,白族的族群文化与汉族的儒家文化共同铸就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他的行为选择和个人发展。作为一个成长在边缘渔村的少数民族个体,李汝忠一直努力地将自己融入主流文化城市并且获得了认同,与此同时,他又是自我分离和边缘化的,他的内心始终对族缘和地缘有着更深的认同,对自己的族群和家乡怀着深厚的情感,同乡观念、民族情怀深深地根植于他的内心,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有所隔膜的。白族的族群文化和汉族的儒家文化伴随着李汝忠的一生,在矛盾与统一中影响着他的个人发展与家庭生活。
高湘[9](2019)在《永胜方言词汇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永胜县地处滇西北,为汉族、彝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多民族杂居区。永胜汉语方言是随着明代湖广等地汉族移民的不断迁入,并与当地少数民族语相互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本论文以永胜方言词汇为调查研究对象,对永胜方言词汇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反映永胜方言词汇的整体面貌及特色。论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回顾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前辈学者调研成果为基础,结合自身田野调查所得到的记音材料,对永胜方言音系声、韵、调归纳整理,得到永胜方言较为具体的语音面貌,为接下来的方言词汇调查分析打下基础。第二部分参照《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的形式,将永胜方言词汇分为天文、地理、农事等25个大类,进行汇集和描写。第三部分通过与普通话作比较,对永胜方言词汇的构词进行分析研究,从构词方式、构词语素、构词理据方面对永胜方言词汇的词形和词义全面分析。永胜方言词汇中合成词占了绝大多数,构词方式主要分为重叠式和附加式,根据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构词理据可以分为直接命名与曲折命名。第四部分我们从完全相同、部分相同以及完全不同这三个方面对永胜方言与周边的方言词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永胜方言与周边方言关系的亲疏,进而揭示永胜方言的特点。第五部分对永胜方言地域词进行分析归纳,通过方言词汇的整理研究,呈现出汉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以及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交融。
贾兴荣[10](2019)在《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往与互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个人互动、民族交往、国际交流,延续着人类社会的变迁血脉。从民族互动这个角度看,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筑了根基和底色。面对变化发展的民族关系状况,党和国家提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理念,为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新理念,本文从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角度追根溯源,从现实角度探寻动力,以总结新时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也是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畲族是历史上的一个迁徙民族,畲族的漫长迁徙既是一部史诗般的民族生命史,也是一部沧桑的散杂居民族演变史,更是一部悠远深厚的畲汉民族关系史。从历史到现在,畲汉民族历经隐蔽性接触、试探性交往到开放性交融,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族际认同等方方面面。发展到现在,在这个重要场域内,“畲汉民族一家亲”潜移默化地成为广大居民的交往观念,民族身份更多体现文化的意义,隐入公民身份之中,民族互动自然而然地发生着。畲汉民族在变迁互动中,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中蕴含着大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经济基础是影响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因素。正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实施的一系列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政策,缩小了民族经济发展差距,加深了畲汉民族的情感,推动了畲汉民族积极的互动交流。跨文化传播为民族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桥梁。文化传播为畲汉民族提供了共同的文化体验,在这种文化体验之上产生了行为和思想的相似性,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就变得更加自然。旅游文化资本成为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力量。民族旅游所激发的高频度和高密度民族接触,使民众卷入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互动场中,形成了一张扩大的关系网。然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现代化持续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优惠政策的利益平衡问题等都成为深入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面临的问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念隐含了对我国民族关系最深入的剖析,它既是对民族关系发展的递进性概括,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创新发展。回望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消解民族歧视、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
二、汉族农民乳名文化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族农民乳名文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况 |
一、昭通东部三县概况 |
二、昭通东部三县方言音系简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称谓语研究现状 |
二、云南省方言称谓语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价值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整理归纳法 |
五、共时结合历时分析法 |
第五节 材料来源 |
一、材料来源 |
二、发音合作人 |
三、读音标注说明 |
第一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亲属称谓系统 |
一、祖辈称谓 |
二、父辈称谓 |
三、同辈称谓 |
四、子辈称谓 |
五、孙辈称谓 |
六、其他亲属称谓 |
第二节 社会称谓系统 |
一、姓名称谓 |
二、交际称谓 |
三、职业称谓 |
第三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比较研究 |
一、外部比较 |
二、内部比较 |
第二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特殊称谓语研究 |
第一节 特殊亲属称谓语 |
一、表“祖母”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二、表“父亲”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三、表“姑母”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四、表“姨母”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五、表“舅舅”的特殊亲属称谓语 |
第二节 特殊社会称谓语 |
一、表“年轻男女”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二、表“结巴的人”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三、表“道士”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四、表“警察”的特殊社会称谓语 |
第三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特点分析 |
第一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结构特点 |
一、合成词占主体地位 |
二、有“的字短语” |
三、有同称异指和异称同指的情况 |
第二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语义特点 |
一、语义具有特定性和加合性 |
二、感情色彩突出 |
三、方言口语浓厚 |
四、用它物象征或指称 |
第三节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语用特点 |
一、从他称谓现象普遍 |
二、存在男女混称现象 |
三、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
四、有称谓缺环现象 |
五、城乡之间有差异 |
六、詈骂称谓居多 |
七、保留了部分古称谓 |
第四章 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的形成原因及文化内涵 |
第一节 称谓语外部形成原因 |
一、历史政治因素 |
二、民族杂居 |
三、社会的发展 |
四、方言接触 |
五、地理位置 |
第二节 称谓语的理据研究 |
一、属性理据 |
二、修辞理据 |
第三节 称谓语反映的文化内涵 |
一、称谓语反映了生产生活状况 |
二、称谓语反映宗族观念 |
三、称谓语反映男尊女卑的观念 |
四、称谓语反映礼文化 |
五、称谓语反映宗教文化 |
六、称谓语反映当地习俗 |
七、称谓语反映民间传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三县方言亲属称谓语调查表 |
附录 B 云南省昭通市东部三县方言社会称谓语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大理宾川白语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和符号说明 |
绪论 |
第一节 白语词汇研究概况及选题依据 |
一、白语研究的系属问题 |
二、白语词汇研究的现状 |
三、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调查点情况 |
一、语料来源 |
二、调查点情况 |
第四节 宾川人文地理 |
一、自然地理 |
二、建置沿革 |
三、人口和民族 |
四、语言使用情况 |
第一章 宾川白语的词汇来源 |
第一节 宾川白语词汇的组成 |
一、基本词汇 |
二、宾川白语中的汉语借词 |
第二节 宾川县白语词汇的构成 |
一、单纯词 |
二、合成词 |
第二章 宾川白语词汇的音节及语素 |
第一节 宾川白语词汇的音节数量 |
一、单音节词 |
二、双音节词 |
三、多音节词 |
第二节 宾川白语词汇的语素 |
一、语素数量的差异 |
二、语素顺序的差异 |
第三节 词缀 |
一、前缀 |
二、后缀 |
第三章 宾川白语词汇的造词理据 |
第一节 直接命名理据 |
一、以事物的外形命名 |
二、以事物的颜色命名 |
三、以事物的气味命名 |
四、以事物的用途命名 |
五、以事物的时间命名 |
六、以事物的处所命名 |
七、以事物的味道命名 |
八、以事物的制作方式命名 |
九、以事物的组成材料命名 |
第二节 间接命名理据 |
一、修辞手法命名 |
二、委婉方式命名 |
第四章 宾川县白语词汇的词义分析 |
第一节 宾川县白语词汇词义的类聚 |
一、单义词 |
二、多义词 |
三、同义词 |
四、反义词 |
第二节 宾川白语的义素分析 |
一、宾川白语动物类名词的义素分析 |
二、宾川白语植物类名词的义素分析 |
三、宾川白语亲属称谓类词的义素分析 |
四、宾川白语亲属称谓词的义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宾川县白语声韵调系统 |
一、声母系统 |
二、韵母系统 |
三、声调系统 |
四、音节结构 |
附录二 宾川白语词汇 |
附录三 宾川白语词汇的民俗词 |
一、 生活民俗词 |
(一)服饰习俗 |
(二)饮食习俗 |
(三)居住习俗 |
(四)交通习俗 |
(五)节日习俗 |
二、 婚姻民俗词 |
三、 丧葬民俗词 |
四、 信仰民俗词 |
(一)自然崇拜 |
(二)本主信仰 |
五、 称谓词汇 |
(一)对人的称谓 |
(二)对物的称谓 |
六、 禁忌语 |
(一)礼仪禁忌 |
(二)就餐禁忌 |
(三)婚姻禁忌 |
(四)丧葬禁忌 |
(五)本主禁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 |
(三)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文化再生产 |
(二)记忆之场 |
(三)“过秋”节 |
(四)“接送老亡人”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释读法 |
(二)野调查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苦聪新村空间再生产 |
一、拉祜族苦聪人身份变迁与历史发展 |
(一)族源、称谓与族属 |
(二)早期自然环境 |
(三)走出森林的拉祜族苦聪人 |
二、苦聪新村村落空间 |
(一)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 |
(二)村落空间构成 |
三、家户空间 |
(一)家户空间格局 |
(二)家户神圣空间 |
四、生计空间 |
(一)耕与养殖 |
(二)经商 |
(三)打工 |
第二章 苦聪节日民俗再生产 |
一、畲皅“祭竜” |
(一)畲皅节的起源 |
(二)畲皅节的时空 |
(三)畲皅节仪式过程 |
(四)畲皅节俗再生产的动力分析 |
二、“过秋”节 |
(一)“过秋”节的发展与现状 |
(二)“过秋”节活动 |
(三)“过秋”节再生产原因分析 |
三、接送老亡人” |
(一)祖先崇拜的变迁 |
(二)“接送老亡人”仪式 |
(三)接送“老亡人”节俗变迁分析 |
四、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与文化功能 |
(一)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 |
(二)节日民俗再生产的文化功能 |
第三章 人生仪礼民俗再生产 |
一、出生仪礼 |
(一)取名仪式 |
(二)“送祝米” |
(三)“满岁酒”兴起 |
二、婚礼仪礼 |
(一)婚姻缔结形式与范围 |
(二)婚礼仪式的变迁 |
三、丧葬仪礼 |
(一)传统丧葬习俗 |
(二)苦聪新村葬礼仪式过程 |
四、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
(一)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 |
(二)人生仪礼再生产的原因 |
第四章 记忆空间与民俗表征 |
一、博物馆:记忆之场 |
(一)博物馆的诞生 |
(二)博物馆的外观及展陈设计 |
二、记忆民俗表征 |
(一)服饰民俗 |
(二)住居民俗 |
(三)生产生活 |
(四)风俗信仰 |
三、被表征的主体 |
(一)博物馆空间生产的局外人 |
(二)空间叙事讲解的失语者 |
结语 |
一、易地扶贫新村民俗剧变事实 |
二、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主体性 |
三、民俗学应如何研究新村民俗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白族》(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
1.2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3.1 Significance |
1.3.2 Purpose |
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1 Pre-translating |
2.1.1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2 Translation Plan |
2.2 While-translating |
2.3 Post-translating |
3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1 Translation Theory |
3.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4 Case Analysis |
4.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
4.1.1 Polysemy |
4.1.2 Cultural Loss |
4.1.3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
4.2 Main Translation Approaches |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
4.2.2 Free Translation |
4.2.3 Transliteration with Annotation |
5 Summary |
5.1 Experience and Gain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Glossary |
Appendix C The Translatorization Letter |
Public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5)辽金时期刘仁恭家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学术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辽金刘仁恭家族世系 |
一、刘仁恭家族入辽后转金渊源 |
二、刘仁恭之后刘氏家族各系子孙 |
1.刘仁恭及其子孙 |
2.刘承揲一系子孙 |
3.刘承□一系子孙 |
4.刘承嗣一系子孙 |
第二章 刘仁恭家族后裔在辽金的仕宦 |
一、辽代刘仁恭家族仕宦与特点 |
1.辽代刘仁恭家族后裔仕宦 |
2.辽代刘仁恭家族后裔仕宦特点 |
二、金代刘仁恭家族后裔仕宦与特点 |
1.金代刘仁恭家族后裔仕宦 |
2.金代刘仁恭家族后裔仕宦特点 |
第三章 刘仁恭家族后裔在辽金的社会生活 |
一、辽代刘仁恭家族后裔的经济发展与联姻关系 |
1.辽代刘仁恭家族后裔的经济发展 |
2.辽代刘仁恭家族后裔联姻 |
二、金代刘仁恭家族后裔经济发展与联姻关系 |
1.金代刘仁恭家族后裔的经济发展 |
2.金代刘仁恭家族后裔的联姻 |
第四章 刘仁恭家族后裔与辽金政权的互动 |
一、各取所需,相辅相成 |
二、家族与辽金政权的联姻 |
三、儒家文化对家族与辽金政权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灵丘县石刻概况 |
2.1 石刻分类 |
2.2 石刻分布与存佚情况 |
2.3 石刻的文献价值 |
3 灵丘佛教石刻文献研究 |
3.1 佛教石刻概述 |
3.1.1 佛教石刻时间分布与地域分布 |
3.1.2 佛教石刻分类 |
3.2 石刻所见之佛教信仰 |
3.2.1 灵丘主要寺院及发展史 |
3.2.2 佛教信仰群体及其佛教活动 |
3.2.3 佛教寺院经济来源 |
4 灵丘道教及民间信仰石刻文献研究 |
4.1 道教石刻文献研究 |
4.1.1 道教石刻概述 |
4.1.2 道教石刻文献的内容 |
4.2 民间信仰石刻文献研究 |
4.2.1 民间信仰石刻概述 |
4.2.2 信仰的对象 |
4.2.3 碑刻所见灵丘县民间信仰的特征 |
5 灵丘家族类石刻文献研究 |
5.1 家族类石刻概述 |
5.2 碑刻中的家族历史 |
5.2.1 世家大族 |
5.2.2 家训、家风 |
6 灵丘政治军事类石刻文献研究 |
6.1 《武科名碑》中的职官、武举 |
6.2 “插字号”、“茨字号”敌楼匾额及“阅视边务”碑 |
6.2.1 长城与灵丘段内长城 |
6.2.2 敌楼与军事边务碑 |
7 灵丘石刻刻工研究与辑补 |
7.1 石刻刻工研究 |
7.1.1 石刻刻工题署称谓及用字 |
7.1.2 灵丘石刻刻工的特点 |
7.2 石刻刻工辑补 |
8 灵丘石刻辨证与补遗 |
8.1 石刻碑文辨证 |
8.2 石刻补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灵丘县石刻分类表 |
附录 B 灵丘各乡镇庙宇供奉民间神灵石刻概况表 |
附录 C 灵丘县明清时期各家族成员信息概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研究 |
二、国外关于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研究 |
三、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理论与主要观点 |
一、研究的主要理论 |
二、研究的主要观点 |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历史发展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机智人物故事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概念与特征 |
一、故事中“文人”的概念 |
二、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特征 |
第二章 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叙事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二元人物结构 |
一、斗争(智勇):对立的人物关系 |
二、斗智(智慧):竞争的人物关系 |
三、斗趣(智趣):平等的人物关系 |
第二节 多维叙事功能 |
一、以故事揭示社会规律 |
二、以故事表现民众狂欢 |
三、以故事展示个体智慧 |
第三章 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的当代借鉴与创新 |
第一节 叙事资源的当代借鉴 |
一、叙事文本的利用 |
二、叙事结构的借鉴 |
三、叙事语言的学习 |
第二节 叙事创新的未来发展 |
一、面向大众的审美化与现代化 |
二、面向世界的民族性与普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文人型机智人物简表 |
致谢 |
(8)大历史与小人物 ——李汝忠个人生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及研究对象 |
(一) 历史与人类学 |
(二) 人类学研究中的个人生活史 |
(三) 研究对象 |
三、研究综述 |
(一) 历史与人类学 |
(二) 人类学研究中的个人生活史 |
四、研究方法 |
(一) 参与观察法与深度访谈法 |
(二) 文献资料法 |
五、研究意义 |
(一) 国家历史影响个人生活,个人生活史是国家历史的组成部分 |
(二) 个人生活史反映文化对个体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的影响 |
第一章 童年与少年 |
一、出生在族群社会 |
二、双重文化交融的启蒙教育 |
三、社会环境与个体理性 |
第二章 青年与成年 |
一、初入社会 |
二、个人的良好发展 |
三、个人发展的停滞 |
第三章 婚姻生活 |
一、族群社会中的婚姻 |
二、族际婚姻与民族混合家庭 |
第四章 个体生活中的族群文化烙印 |
一、白族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 |
二、族群凝聚力在个人生活中的体现 |
三、持续终身的族群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永胜方言词汇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文选题来源与意义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 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 云南方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 永胜方言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永胜方言的语言概况 |
(一) 永胜县地理概况 |
(二) 永胜县历史沿革 |
(三) 永胜方言音系 |
1、声 |
2、韵 |
3、调 |
4、永胜方言声韵配合 |
四、语料来源、调查对象及方法 |
(一) 语料来源 |
(二) 调查对象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永胜方言词汇分类描写 |
一、天文 |
二、地理 |
三、时令、时间 |
四、农业 |
五、植物 |
六、动物 |
七、房舍 |
八、器具、用品 |
九、称谓 |
十、亲属 |
十一、身体 |
十二、疾病、医疗 |
十三、衣服、穿戴 |
十四、饮食 |
十五、红白大事 |
十六、日常生活 |
十七、交际 |
十八、商业、交通 |
十九、文化教育、文体活动 |
二十、动作 |
二十一、位置 |
二十二、代词等 |
二十三、形容词 |
二十四、副词、介词等 |
二十五、数量词 |
第三章 永胜方言词汇的构词 |
第一节 特殊构词方式 |
一、重叠式 |
二、附加式 |
三、特殊介词、连词 |
四、语气词 |
第二节 构词语素 |
一、词义与普通话相同,构词语素部分相同 |
二、词义与普通话相同,构词语素完全不同 |
三、与普通话构词语素完全相同,意义不同和部分相同 |
第三节 构词理据 |
一、直接命名 |
二、曲折命名 |
第四章 永胜方言与周边方言词汇的比较 |
第五章 永胜方言中的地域词汇 |
一、与自然环境相关的方言词 |
二、与社会历史相关的方言词 |
三、与经济文化相关的方言词 |
四、与民族民俗相关的方言词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民族关系研究 |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
(三)畲族研究 |
(四)国外族群关系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时段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田野工作简介 |
(一)田野点选择 |
(二)主要田野点简介 |
(三)田野过程 |
第一章 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人地环境和历史背景 |
一、自然地理 |
二、建制沿革 |
三、人文生态 |
(一)经济与社会状况 |
(二)民族与人口结构 |
四、民族源流 |
(一)族源记忆:盘瓠传说 |
(二)畲族的多元组成 |
五、交往历史 |
(一)迁徙与交往 |
(二)“蛮獠啸乱”的民族记忆与陈元光移民 |
(三)畲族和汉族先民反封建和反压迫的联合斗争 |
(四)历史上的民族隔阂与歧视 |
第二章 经济政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经济交往 |
(一)生产与交换 |
(二)计划与集体 |
(三)竞争与流动 |
二、政治互动 |
(一)体制外权威与体制内权力 |
(二)村民自治和民族互动 |
(三)公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
三、纠纷调解 |
(一)传统的纠纷调解方式 |
(二)体制规范下的纠纷调解 |
四、社会结构 |
(一)受教育状况 |
(二)职业结构 |
第三章 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语言互借 |
(一)主动融入:畲语与方言 |
(二)隐语辨亲疏:具有民族特色的畲语现象 |
(三)文化传承:畲语再教育 |
二、信仰共存 |
(一)做功德与传师学师 |
(二)“盘瓠”与“凤凰”的隐与显 |
三、风俗变迁 |
(一)人生礼仪的符号互动 |
(二)岁令节庆的互动 |
(三)其他风俗习惯的变迁 |
四、文化资本与消费 |
(一)民族旅游下的互动交流 |
(二)文化消费与民族关系 |
第四章 社会生活的交往交流交融 |
一、族际通婚 |
(一)族内婚到族外婚 |
(二)族际通婚态势衍变 |
二、居住格局 |
(一)住宅的空间格局演变 |
(二)民居建筑的变迁发展 |
三、社会关系网络 |
(一)公共关系网络 |
(二)邻里关系下的小世界 |
四、继嗣与收养 |
五、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的起落 |
第五章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机制 |
一、经济推力 |
(一)小农经济下的互动 |
(二)集体经济下的互动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互动 |
二、政策引领 |
(一)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推动 |
(二)民族平等政策的促进 |
(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三、文化传播 |
(一)文化传播中的交融与保持 |
(二)信息时代的文化传播 |
四、旅游场型构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扩大“场” |
(二)民族文化再生产中的民族关系 |
第六章 对景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几点思考 |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
(一)历史记忆与民族互动 |
(二)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变迁 |
(三)文明的衍进与民族的交融 |
二、民族互动下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
(一)社会交往与“镜中我”文化感知 |
(二)文化自觉与多元一体 |
(三)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继续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
(一)民族文化传承问题 |
(二)优惠政策与利益平衡问题 |
(三)反民族歧视问题 |
(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持续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2:调查问卷(节选) |
附录3: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工作“新十条” |
附录4:图表索引 |
四、汉族农民乳名文化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昭通东部三县方言称谓语研究[D]. 杨汝丽.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大理宾川白语词汇研究[D]. 乔英.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D]. 李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白族》(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张雪鹏.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5]辽金时期刘仁恭家族研究[D]. 陆旭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6]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D]. 王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文人型机智人物故事叙事研究[D]. 邓清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大历史与小人物 ——李汝忠个人生活史研究[D]. 李娅. 云南大学, 2019(03)
- [9]永胜方言词汇调查研究[D]. 高湘. 云南大学, 2019(03)
- [10]浙江景宁畲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D]. 贾兴荣.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