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潮安区文祠镇水利管理所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也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而加强水利施工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其可有效推动水利工程的顺利竣工。本文就将对水利施工管理重点事项进行探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重点事项
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对于整个水利工程的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唯有不断加强水利施工管理,积极探索,才能让水利施工达到预期目的。
1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在现今发展中,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度不断加大,相应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也愈发成熟,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具有施工规模大、施工工序繁杂、能源消耗量大等特征,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且很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设计要求不符。因此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率,确保水利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同步运行,可以有效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1.1学科知识的丰富性
要想保证施工质量,有必要将施工管理内容贯穿在整个施工流程之中,减少各环节质量问题的产生,完善工程建设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水利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而水力学、园林学、地质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内容均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涉及的科目,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各方面专业知识,懂得灵活运用,这样才能保障施工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改善施工整体水平。
1.2管理内容繁杂
水利工程在施工中涉及到较多的管理规范,如前期阶段涉及的《合同法》,施工阶段涉及的《用电管理法》《交通管理法》《水利施工规范》等,只有明确掌握这些法律规范中的内容才能有效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减少问题的发生。
1.3不确定因素较多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而导致施工作业质量存在问题。其中人为因素包括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对待工作的态度等;而环境因素则包括了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气候和水温条件以及土壤特征等。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效果的直接因素,而环境因素则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不过同环境因素比起来,人为因素更容易被管控,通过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能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从而保证施工各项活动按照设定好的标准要求展开。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2.1安全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安全问题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保证施工安全,才能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安全管理中,其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要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订安全生产制度,签订安全生产监督书,明确参建各方的责任。
其次,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可行性。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了解,从而结合勘察结果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以强化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控制效果。在方案制定完成后,需要将其上交给有关部门审核,在保证方案合理性、可行性的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予以讨论,且制定应急方案。
再次,会同上级主管部门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监督巡检,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明确施工中可能出现问题,或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事项,加大对其重视力度,运用合理方式减少事故的发生。
最后,督促施工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开展定期检查和养护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机械设备是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施工能否顺利开展,再加上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的机械设备较多,因此管理部门需派遣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避免出现设备带病运行的情况,以此为安全施工提供更多保障。
2.2质量管理
管理部门需结合现场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加强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具体做法为:
1)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质监、设计、承包人等单位召开施工图纸技术交底会,并对工程质量管理、工程项目划分、施工质量评定等提出具体的做法和要求,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质量全面管理体系。
2)施工单位要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禁止在施工中只顾短期利益,忽略长远发展,且加大质量管理监督力度,确保各环节施工的合理性;要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规范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执行“三检制”,始终坚持对每一工序、每一部位都要有进行自检,自检合格签名才能报监理单位认证。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国家和水利行业的质量标准,对工程部位和每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认证,未经检测签证的各种建筑材料不得用于工程上。质监单位根据工程需要随时派出专职人员到工地检查工作,对承包方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3)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案和措施,提高施工各环节,如设计环节、合同签订环节、材料采购环节等的质量,在保证成本效益的基础上,改善施工品质,同时还要对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3人员管理
加强对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是水利工程开展中的关键要素。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增加、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的增大、难度的提升,工程建设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必须加大对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将主要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造价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资料员、财务负责人等)报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备案,定期召开工程例会,保证施工作业按照既定流程开展。另外,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单位还需注意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做好职业道德教育,明确施工人员的具体责任,构建奖惩机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规范操作。再者,管理人员自身也要不断进行能力和素质水平的提高,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优化人员管理水平。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3.1创新管理理念
原有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随着时代发展需求的提高,存在着诸多不足,已经无法适应水利行业发展的需求。为此,应进行管理理念创新,提高人们的质量和安全意识,以此促进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
管理部门应通过观念或技术培训的方式帮助管理人员形成正确的质量和安全操作意识,并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加强施工人员操作的标准性、规范性。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实行管理理念和思路的革新,实现统一化、精细化管理,减少传统管理模式中问题的产生。同时利用创新理念实现内部管理的优化,让管理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以严格审慎的态度落实新理念的各项要求,以此全面完善安全检查及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
3.2创新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创新主要包括了管理结构调整、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及管理方式更新这三部分内容。在管理结构调整中,需建立专项管理部门,并明确其管理职能和权限,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同时在人员编制上,除了要保证其完整性外,还要进行岗位职责划分,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另外,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构,监管内容不仅要涉及工程建设,还应包括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以此为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提供保障。
在制度建立和完善中,一方面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内容,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结合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对施工进度、材料质量等进行严格审查。除此之外,还应不断调动管理人员夯实业务能力的积极性,可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合理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在管理方式更新上,组建项目监管小组,并结合项目施工要求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制度,鼓励施工人员进行自主管理,利用互相监督的方式来提升管理成效,继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再者,要求管理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管理水平,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调动其创新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积极性。
3.3创新管理技术
水利工程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以完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让其明确施工技术操作重点,避免施工中因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质量问题。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条件,合理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种类,配备专业的技术人才对其实行行检修和养护,减少事故的发生。
4结语
总之,加强水利施工管理,严格控制每道施工环节,有助于优化水利工程管理体系,提高施工质量,最终全面推动水利工程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锋.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8.
[2]辛立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
论文作者:章泽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