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协调与微观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微观论文,信息资源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20世纪50年代我国图书馆界开始筹划全国图书协调方案至80年代中期进行全国性文献资源调查等系列活动之后,90年代又掀起了对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和共享问题的热烈探讨,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如文献[1]等力作,为整体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1999年初,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LS)成立,开始在6l所“211工程”院校之间推进联合文献资源建设和保障工作。这些研究和尝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献资源建设整体化的进程,将原着眼于印刷型文献的共建共享迅速扩大到数字化信息资源范围。然而,目前的这种共享多限于部分期刊、学位论文或局部的专业数据库,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建仍然相当薄弱,与当代文献出版量日益巨增、电子出版物大量涌现、网上信息资源浩如烟海、文献经费严重短缺等条件下读者文献需求剧增的现状不相适应,信息资源的建设正面临着新的选择。为此,本文在简要分析目前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尝试对网络环境下图书情报机构资源建设的宏观协调与微观发展进行探讨,力求从信息资源集成模式、个馆与整体的互利互动关系、个馆的重新定位及在新的互动关系中馆内资源的集成与重组等方面,寻找一种适合于国情的信息资源律设新思路和新模式。
1 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基础
1.1 全新状态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已经实现
回顾我国文献资源建设协调共享的曲折历程,未达理想境界的原因,除了理念和体制因素之外,资源共享基础平台的缺乏则是技术方面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中国教育科研网等几大资源网也在逐步完善。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当一部分图书馆自身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显著提高,以往梦寐以求的资源虚拟化、管理网络化、信息导航自动化的环境已经逐步形成。换言之,信息服务与网络平台之间的强力结合,使我国图书馆在新层面上的信息资源整体性、立体化建设与共享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
1.2 图书馆整体化理念己得到前所未有的认知
借助Internet网,全国大中型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多层次网状信息链已经形成,并在书目数据共享编目、资源流通与服务、文献传递与交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网络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与交流,大大强化了资源共享的理念和整体建设的规模效应,图书馆将以整体形式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已得到图书馆界前所未有的认知和支持。在这个整体中,各个图书馆正在重新审视和关注自己的特色化定位,重新寻求更加广泛的、多角度的、全新的合作模式。
1.3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集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与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相比,信息资源建设的资源载体更为多元化(如印刷型文献资源、多媒体资源、数据库资源、网上动态信息资源等),信息形态也更为多样化(如书本信息、文本信息、图像信息、音频与视频信息等)。多种形式媒体信息的共存互补,形成了现代图书馆资源集成的新格局。同时,普遍开展的图书馆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以及各种载体资源的有机整合、开发利用研究,也正在为全国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共享奠基铺路。这种新的建设格局与实践,都是传统的文献资源建设理论所难以涵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网络信息的多维空间中已完全为信息资源建设所取代。
1.4 面向网络的新型信息交流体系正在形成
信息资源强调的是“获取”而不是“拥有”,这与传统的馆藏建设理论完全不同。强调使用权的建设和信息需求满足率的提高,而不是获得保障性的库存,建设的焦点在于利用网络化获取更大的外延馆藏,这意味着物质资源占有与信息提供的分离,固定馆舍、服务空间与信息传递和交流的分离[2]。任何图书情报机构,包括商业化信息服务机构都可以通过网络化环境对多种数字化资源(包括本地资源和异地资源)、检索工具与系统进行灵活的集成与重组,形成新型的信息交流体系,为用户提供适时、便利、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如果我们将这种交流体系融入全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大环境来考虑,就会清晰地看到,以往那种依赖资源多少、馆舍大小、地域优势等所进行的条块分割式和自给自足式的狭隘服务格局已完全被打破,新的资源共享化时代已经到来。
2 面向网络的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宏观协调运作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献资源建设,即实体资源建设;二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即虚体资源建设。这是对传统文献资源建设内涵的扩展与延续。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正是依据这两方面建设得以保障[3]。本文试图将这两方面作为切入点,从资源整体组织与整合的角度,对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宏观协调的运作模式进行探讨。
2.1 我国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模式
全国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远比文献资源建设要复杂,它除了遵循系统的整体性、互动性、层次性和综合性原则外[4],还要兼顾多媒体信息的整合性,多途径数字化建设的联合性,以及全方位、多接口动态搜索和传递的快捷性。在该系统中,各类图书情报机构都可被看成系统的节点。各个节点根据自身的规模大小、资源特色等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影响要素,这些要素按照其地理位置或行业特点以一定方式结合成若干层次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以一定方式组合成全国信息资源大系统[1]。
显然,根据决策论中层次结构分析的有关思想[5],全国信息资源大系统应由三个层次组合而成,即目标层(最高层)、保障层(中间层)和实施层(最底层)(图1)。中间层以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及其图书情报个体,按照地理位置或行业特点组合成区域性和行业性信息资源保障子系统,对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目标形成联合支撑。最底层中各图书馆和信息中心实体的优势馆藏、特色馆藏将汇聚成提供信息资源保障的根基,这种汇聚通过系统自身内聚力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出更为强大的整体服务功能,并以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而绝非简单的馆藏集合。同时,该系统的管理与协调应服从全国性协调机构的宏观控制与统筹规划,逐步建立布局与结构更为合理均衡、能够适应未来发展和读者信息需求、覆盖我国各类学科范围的信息资源体系。这是实现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
图1 全国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模式
应予指出,本文作者顺应信息时代的新特点,首次将商业信息机构纳入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范畴(图1)。商业信息机构应包括互联网信息提供商、数据库资源开发商以及商业出版公司,它们不仅具有网络技术优势,而且能够提供文献数字化、网络系统集成、数字图书馆等方面的信息产品和技术开发,以及电子商务服务。例如,北大方正等公司近期开发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就是通过网络数据通信通道,把作者、出版商、图书馆和读者联结成一体,完成传统信息交流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只有借助这种技术优势,谋求共同发展,才能在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信息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是图书馆界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但多年来并无重大实质性进展,即使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的协调与共享也只是在部分高校图书馆、局部地区和行业内部展开,没有形成全国性整体化发展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信息资源的统一组织、开发、整合利用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换句话说,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整体化布局和个馆专业化分工与调配之后,首先应解决好信息的无障碍检索和快速传递以及如何降低传输成本的问题。如果各图书馆使用馆外资源也能像使用本馆资源一样方便快捷,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优化和分工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2.2 信息资源整体开发利用模式
如果信息资源共建工程能够得以实施,则资源共享保障系统又是另一个必须统筹考虑的系统工程。只有资源保障和共享保障同时得到落实,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共享保障系统大致包括资源数字化建设、资源组织与整合、信息高效检索与快速传递技术三方面内容(图2)。
图2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2.2.1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主要侧重于纸质文献的数字化,主要包括联机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联合文献信息库建设、学科信息导航库建设和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其目的是将传统的各项服务功能转化为网络服务作好基础工作。
计算机联机编目网络系统融公共查询、联机编目与馆际互借于一体,该方面技术在国外趋于成熟,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资源共享市场。我国联机编目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发挥出整体效应[6],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技术,从扩大数据库规模、改善系统编目功能和结构、控制编目规范和质量、改进系统服务方式等多角度入手,尽快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联机编目网络系统。
联合文献信息库是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与途径,除书目数据库外,还应包括反映文献内容的指南型数据库。目前,指南型数据库开发工作薄弱,书目数据库的建设也基本上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完善的国家书目控制系统和联合文献信息库建设机制,无法适应大规模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因此,当务之急是要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有条件的图书情报机构分工合作,组建集中型、标准化、内容完善的文献信息库,或者以高校、地区和行业信息保障系统为基础,先行规范和组建局部文献信息库,然后通过专用智能软件进行连接和跨库检索。
学科信息导航库建设,是在文献数据化建设和对网络信息资源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科信息类聚和整合工作。目前导航库的实现方式大多是通过检索途径将该学科的相关信息源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信息体系,很少考虑将导航库信息源以元数据定位形式集成到图书馆原有的OPAC系统中,也很少能做到在各信息源之间建立字段级联结和通过置标方式进行相关记录链接,更没有涉及到网上自动跟踪、自动漫游技术以及定量分析技术,大大影响到导航库的实用效果。
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是资源共享的基础和核心,它不仅是将特色资源数字化储存起来,而且要考虑资源与资源之间的相互链接与导航,注重多种媒体与多种形式的资源在共享原则下的重组与整合。当然,特色馆藏全文数字化以及数字化资源的共享与利用都将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目前在开展馆藏文献数字化的图书馆中,只有34%的图书馆采用不同方式解决了著作权问题[7]。数字化版权时刻制约着数字化信息非合理和非授权的传播和利用行为,在展望数字化的美好前景、着手特色馆藏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充分尊重著作权人的权益,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处理好版权问题。
2.2.2 信息资源组织与整合
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整合,是促使多渠道、多载体、异构化信息资源有机结合,形成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功能性更强的再生信息,实现深层次资源共享的关键。其主要建设内容和步骤为:首先,对本馆信息资源(包括物理馆藏和数字化馆藏)实施集成化组织与整合,逐步实现馆内资源跨类型、跨载体、跨时空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模式;其二,在个馆信息资源整合与集成的基础上,实施我国信息资源的整体化组织与建设,形成信息资源分布式存储和管理、集成化“一站式”信息检索和利用格局:其三,进行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知识挖掘,使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从形式组织转至内容组织、知识组织的发展方向[8.9]。目前,该方面的工作普遍较为薄弱,大多数图书馆内部资源的组织与整合还处在探索与起步阶段,但众多信息技术研发公司则走在了前面,已开发出各种不同风格的集信息资源数字化处理、整合、集成与定制一体化的应用软件。
2.2.3 信息的高效检索与快速传递技术
信息的高效检索与快速传递技术,主要包括智能检索与搜索引擎、文献传递专用软件及网上资源整序工具。共享保障体系只有依靠这些前卫技术的支撑,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才能进入全新的智能化阶段。目前国外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10,11]但国内还相对滞后,阻碍了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
智能检索与搜索引擎的开发,是有效获取和利用所需信息的关键步骤。目前,众多搜索引擎检索的结果仍然是大量信息的堆积,导致用户精力耗费于毫无头绪的信息海洋中而得不到所需的结果。新一代搜索引擎应能将众多的智能化处理技术,如知识提取法、机器归纳法、信息过滤技术和检索结果的知识集成法融于一体,具有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智力组织效果,这是真正满足资源共享的重要技术途径。
传统的文献传递基本上是采用信函或传真的方式,费用高,速度慢,效果差。随着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邮件传输方式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但前提是要准备充分的数字化资源。如果我国共享保障系统的资源数字化建设能如愿以偿,网络传输将逐步取代原始的传递手段。新的专用信息传输系统一旦将图书馆、文献传递机构和用户联为一体,形成集信息需求、文献数字化、实时传输、快速输出为一体化的现代信息交流模式,广泛的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将会真正实现。
理想的网上资源整序工具应能集网络资源跟踪搜索、排序、分类、统计分析、海量信息的深层分析和知识挖掘于一体,具有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智力组织效果。然而,我国图书情报界在此方面的研究目前仅处于实验性、专题性的搜索、链接和导航工作上,大规模智能化网络信息资源的搜索与知识挖掘工具的开发研究几乎没有,极大地阻碍了图书馆资源虚拟化的进程,造成了海量网络资源的闲置。为此,网上资源整序工具的开发研究,应是今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也将是未来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3 信息资源微观发展与服务模式
3.1 信息资源微观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
信息资源建设的微观发展,是指特定图书情报机构个体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及运行模式,涉及5方面研究内容:(1)特定个体的馆藏信息资源总体发展模式;(2)特定个体的馆藏资源特色定位,包括在资源共享体系中承担的特定分工及其与特色定位的相互融合;(3)特定个体的用户群特点以及由此所决定的信息资源体系结构;(4)特定个体内部信息资源的集成与重组;(5)新增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12]。
3.1.1 馆藏信息资源的总体发展模式
图书情报机构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框架,应由特定个体的属性、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其所属地区和行业中的地位所决定。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坚持实用性、共享性及经济性的收藏原则,从个馆与整体互利互动、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出发,打破原有的孤岛式运作模式和收藏上的求全思想,充分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及全国信息资源共知、共享与共建的条件,逐步确立个馆专业化、特色化的馆藏发展方向、馆藏资源的体系结构(包括学科结构、层次结构、载体结构)、采集策略以及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策略,重新酝酿馆内资源的合理集成与重组,逐步形成有特色、有重点、多层次、多元化、实虚共存、内外互补的馆藏发展格局。
3.1.2 馆藏资源的特色定位
在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大系统中,每一个图书情报机构都应以其独具的风格烘托出系统的整体效应,而网络的发展则是整体效应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网络以其较高的透明度和较强的相互渗透力,在促成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同时,也促使不同图书馆进一步分工与分化。可以说,网络环境下任何重复性建设均毫无意义,生存空间只有依靠特色才能得到发展,信息资源特色化定位应是今后重点关注的研究内容之一。
馆藏资源的特色定位,应以原有信息资源的结构特征和特定用户群的信息需求为基础,以重点学科为导向,以资源共享分工为参照点,确定出自己的特色资源以及特色资源的发展优势和方向。在资源共享保障系统中,只要是独具特色的,就应该全面收藏,在内容上尽可能达到完备,在载体形式上尽可能多元化,在收藏方式上尽可能多样化。同时,还要有计划地进行特色资源的序化、开发与整合。只有做到我有他无,他有我精,特色化资源才有较高共享价值。
3.1.3 特定用户群研究
特定用户群研究,是决定馆藏信息资源体系结构的基础依据。用户群不同,所决定的特定组织的性质、功能及服务特点就不同。例如,大学图书馆所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中心任务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需要研究用户群(师生)的层次结构、学校的学科结构和科研状况以及对信息的主要需求特征,以此确定馆藏资源的学科结构、层次结构和载体结构,确定出馆藏的重点、核心、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收藏比率等。一般认为,重点学科的相关信息资源(即特色化资源)属于共享保障资源,收藏的学科覆盖率应达到95%以上。对于一般学科,则应考虑事物的80/20法则(即80%的利用率集中在20%的藏书上)以及信息时代信息传输费用低于文献收藏成本的特征[2,13]将收藏的学科覆盖率定在20%~40%之间,其余部分应靠资源共享来满足。
3.1.4 信息资源的集成与重组
信息资源集成与重组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馆藏的重点或特色资源上。目前,馆藏格局基本上都是呈各种载体资源共存互补的态势,载体的多样性极大地丰富和外延了馆藏。但是,各种载体的表现形式、利用途径、获取方式有所不同,内容上又存在某些重复,由此增加了信息资源的复杂程度和利用难度。如何将这些资源统一起来,或者以元数据置标形式集成到图书馆原有的OPAC系统中,或者统一建立文献信息指南库,或者采用智能化整序工具进行数字化资源自动重组与整合,是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3.1.5 新增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第一,新一轮信息资源的调配与原有信息资源的分布互为因果关系。在特定个体内,信息资源分布格局一旦形成,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反作用于后续的资源配置行为[12];第二,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用户信息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互动互馈、相互支撑的关系。在规划个馆信息资源建设时,既要以原有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为基础,又要以用户需求的表现特征、变化规律和潜在需求趋势为依据,同时还要考虑到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有机结合,以及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有效互补。
随着新资源的不断增加和配置逐步趋向于合理,必然会改变信息资源的分布格局和建设质量。然而,这种合理与满足只是暂时的和有限的,用户需求是无限的,在不断变化的用户服务过程中,信息资源配置的暂时合理性很快会被动态发展的用户需求所打破,新的或潜在的信息需求显现出来,影响和制约着新一轮信息资源的配置方略。信息资源配置与馆藏格局和用户需求之间就是如此互动互馈,相互支撑,形成一个循环递进的整体结构,推动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向高层次、合理化方向发展。
3.2 信息资源微观服务模式
在以网络化为前提的信息资源共享大系统中,每一个特定组织都承担着资源共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享有资源共享的权利。虽然个馆自身具体职能分解与专业特色强化,但总体信息需求满足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全国网络化资源共享平台将各个分体馆藏资源,甚至是商用数字化资源联成一个整体(图3)。对于特定个馆的用户群来说,本馆拥有的所有资源,都可被视为现实信息资源(即图中实体部分),这些资源通过书目数据库、信息内容指南库、学科资源导航库与资源共享平台相联结。同时,参与共建、共享的相关群体的馆藏资源,也会通过其数字化资源集合与共享平台相连,成为特定个馆的虚拟资源(即图中虚体部分)。每一个特定个馆,都将通过这种实虚共存、内外互补、馆内资源与馆外资源有机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本馆信息保障体系。由此,构成了在全国信息资源宏观协调基础上特定个馆信息资源微观发展与信息服务的模式。
图3 信息资源微观发展与服务模式
微观发展的上述研究内容和运作模式表明,信息资源建设的各项举措既要维系宏观建设的大目标,又要着眼于个馆的特定环境,表现出的结果一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个馆的具体职能将产生分解,专业特色出现分化。这与宏观协调的总体思想是一致的。
4 关于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几个非技术性问题的思考
全国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不仅存在上述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而且某些非技术性问题可能会关系到建设工作的成效甚至成败。
4.1 全国性信息资源建设统筹规划与管理机构建设
这是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长期而艰巨的全局性系统工程,必定要由全国性机构从管理的角度来统筹考虑,对整体化建设的目标、方案与措施、共建的责任与义务、共建共享的组织、评价与监督机制等进行统一规划,既要兼顾全国资源整体建设的协调性、层次性、互动性效应,又要强调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不仅要考虑现有资源配置的合理化调整,又要注重新增资源的规划建设,力求营造出现代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良好的建设机制。同时,信息资源建设又是一项高投入的具有一定公益性特征的事业,其发展严格受到财力资源的制约,只有获得必要的国家财力支持,共建共享才有基础保障。
4.2 尽快开展全国信息资源基本情况调查
全国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化、现代化、科学化的规划,无疑要以现有信息资源分布、现实用户需求和潜在用户需求的准确数据为基础[14]。20世纪80年代,我国图书馆界曾联合开展过一次大规模的文献资源普查工作,为整体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如今,全国网络化覆盖程度不断提高,为信息资源基本情况的调查提供了更为适时、动态和便捷的条件。然而,从某些图书情报研究成果和文献来看,所引用的数据基本上还是源于90年代早中期的资料。因此,有必要尽快组织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对本单位的资源建设及相关问题作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以确切掌握我国现有信息资源的空间配置与分布结构,找准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目标及合理定位,为全国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规划提供基础依据。
4.3 树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全局意识与合作精神
资源共建与共享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一个整体概念,只有共建才有共享,只有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建依赖于共享各方的明确分工和相互协作,要求各个图书情报机构树立良好的全局意识与合作精神,打破行业、地域和机构的界限,放弃“被别人共享多,共享别人的少”的既得利益思想[15]。在设计本馆的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时,不再仅以满足本馆的需要为目标,自觉地将个馆建设放在全国信息资源整体建设的背景中加以考虑,强化分工协作的意识,积极承担全国信息资源保障任务。尤其是国家级、省级和全国重点大学的图书馆,要在原文献传递、联合采购与编目等相关环节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在各图书情报机构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制度,为共享各方适时提供本馆资源的配置、调整和补充信息,引导共享各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4.4 强化个馆重新定位及馆内资源集成与重组意识
在全国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的整体系统中,每一特定个馆都有特定位置,在资源共享中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共享性及经济性的馆藏原则,找准自己的特定角色、特定分工、特色定位及其与特定分工的融合点,重新酝酿馆内资源集成与重组策略,根据新的思维来构建新的运作模式,是个馆通过信息资源科学调配与合理增补来实现资源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实现局部层次的共享建设,才能形成整体的最优保障;只有强化宏观的、整体的保障能力,才能支撑微观的最优发展。个馆建设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互动互利关系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