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vs.《馒头》:大众传播功能主义学的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极论文,大众论文,馒头论文,主义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 1002-5685(2006)04-0036-05
研究缘起和理论框架
2006年初陈凯歌诉胡戈侵权一案闹得沸沸扬扬。以“陈凯歌”和“胡戈”为关键词组合,在google.com上能够获得近19万条搜索结果。其中学术视角均从“合理使用原则”(fair use)出发,以“侵权与否”作为论述主题。单纯从版权角度而言,《馒头》对《无极》的侵权嫌疑甚大。据《京华时报》报道,前国家版权局副局长、现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沈仁干就认为《馒头》的确侵犯了《无极》作者的权利。
但是,该报还发现,有70%的报道支持胡戈。而在搜狐网发起的“投票:为凯歌辩护VS支持胡戈”中,2万5千余网络投票中超过90%支持胡戈①。显然,公众舆论有一边倒的倾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一场如此之大的感情对法理的冲突呢?本文谨就利用大众传播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Approach)的理论框架,试图找到这一很难用法学的眼光来审视的现象之理论依据。
理论回顾
功能主义,强调的是“整体”(holistic)的社会系统。它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可协调的系统,理论视角侧重于平衡(homeostasis)和秩序之上。它可以被视为一种用社会需求来解释周期性、制度化活动的一般社会学理论②。美国学者帕森斯为了更好地对社会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结构功能理论。这个将功能观念当作相对稳定和谐的诸社会子系统之间的一种环节的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理论,为传播研究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功能主义的基本前提假设是社会的所有方面,都是为一个目的服务的且对于社会的长期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它将社会视为一个有机体,而制度、规范、角色等方面,则构成若干互相作用的子系统。为了使得整个系统获得良好的运转,所有子系统必须有效地发挥功能,为体系平衡做出贡献。当某个子系统的功能失调后,将引起系统失衡,从而引发其他部分发生变化,甚至会改变整个体系,形成新的平衡。在这样的基本假设上,功能主义学派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功能是什么?换言之,因何而存在?
拉斯韦尔在其著作《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中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分别是监视环境(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协调社会(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文化传承(保证社会遗传代代相传)③。这三个功能主要从政治学角度着眼;赖特又从社会学角度,进行了一些修正,并补充了“娱乐”功能④,即:环境监视功能(在社会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伴随对事件的解释,提示人们该采取何种反应行为);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娱乐(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做了更进一步的功能研究。他们第一次研究并指出了传播的负功能(Dysfunction)问题,把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对于传播的功能划分为三种: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和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被称为正功能;而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则被称为功能失调⑤。
个案背景
在《馒头》涉嫌侵权《无极》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大众传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无极》,作为一部电影,一个大众传播媒介作品,其本身的热映是一个媒介议程(Agenda);《馒头》这一视频短剧,经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也成为一个大众传播事件。而由此引起的闹得不可开交的陈凯歌诉胡戈的新闻,更是一起足够吸引大众眼球的公众议程。
《无极》是一部商业电影,主要功用集中在“娱乐”上。一部制作良好的商业电影无疑能为大众提供正功能:短暂但愉快的休息(Respite)。历时三年号称投资四千万美金制作的大片《无极》的商业成绩是骄人的,截止到2005年12月26日,该片已经取得1.35亿的票房成绩。但它的大众传播功能却显然是个负值,在北京《竞报》于首映周组织的一次北京影院现场小型调查(100名观众)中,发现56%的观众不喜欢《无极》,32%的观众回答说看了没感觉,觉得电影很一般,只有12%的观众喜欢这部电影。
导演陈凯歌试图通过《无极》这个电影的编码(Encoding),向大众传递这样的价值观:性格和命运的不可分割性以及至上的爱情。借助片中那个预言一切的满神,似乎在告诉大众,拼命反抗、一生忙碌,实际上都是向着命运的深渊更走进了一步。结局是一个悲剧,但又隐隐昭显出爱情使得命运发生了改变。它采用了一种西方的叙事模式。在西方电影里看到诸如儿时一次噩梦记忆成为一生永远的伤疤甚至导致性格与命运的转变这种极端化叙事方式试图说明命运偶然性,性格与命运的关系。《无极》中那个馒头无疑是承载着这样一种价值观的编码道具。
但这个电影不为大众所喜欢的编剧和情节处理的编码方式,却使得这个传播遭到了一定的失败。伴随着票房的“高奏凯哥”,大众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居住上海的32岁武汉青年、自由音乐人胡戈因为个人乐趣,运用一系列视频音频技术,并套用央视法制报道节目播出方式,制作了一部搞笑版《无极》——长约20分钟的视频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整部作品穿插大量插科打诨、无厘头笑话、RAP和搞笑广告,电影中诸角色的声音尤其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喷饭。它将无极这个魔幻故事重新解码(Decoding)再编码(Encoding)后,变成了一桩惊天血案。其中,城池变成了某娱乐城,满神变成了谈判专家,倾城变成了模特,大将军成了城管小队长……从案发现场、破案、审判到最终行刑,案情曲折而复杂。片中还将《射雕英雄传主题曲》、《月亮惹的祸》及《灰姑娘》等作为背景音乐。另外,短片还穿插了荒诞广告,如“逃命牌运动鞋”、“满神牌啫喱水”。短片在胡戈的个人网站推出后,即被大小网站、论坛、博客(Blog)迅速复制、下载,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成了年初互联网第一流行符号。几乎所有看过的网友都说《馒头》非常搞笑有趣,以至于有人感叹:“《无极》花了3亿人民币,到头来只是成全了一个胡戈”。
2006年2月12日,陈凯歌对媒体宣称:“我们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说完这句,又觉得意犹未尽:“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陈凯歌公开表态后,一时舆论哗然。胡戈先是对媒体表达了“不安”,说自己纯粹是自娱自乐,没有故意“恶搞”《无极》,希望作为“大人物”的陈凯歌不要真的追究自己这样一个“草根”人物。继而广大网友在网上声援胡戈,2月13日,网上爆起万人大签名活动,声援胡戈,称如果胡戈官司打输了,倾家荡产了,那么他们会在网上为胡戈募捐。随着事件不断升温,2月15日,国家版权局这样的政府高层居然也召开新闻发布会,表达了对“馒头事件”的关注,认为是否认定侵权最终应由法院说了算。几乎同时,胡戈又通过媒体向陈凯歌“道歉”,但坚决否认“侵权”,“否则愿与陈凯歌将官司打到底。”
个案研究
无论这个个案的最终审理结果如何,舆论明显是支持胡戈的,公众在这一事件中所体现出的感情,很难用法学的眼光来审视。但是,利用功能主义的一些理论,却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公众对胡戈的支持有着功能主义的理论基础。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影界向着高投入高产出的所谓好莱坞路线发展,先后有《英雄》(3000万美元)、《十面埋伏》(2.9亿人民币)、《无极》(4000万美元)。大制作的电影生产模式必然要求高回报,电影票售价也水涨船高。2004年上映的《英雄》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零售票不低于35元,同样是2004年的十面埋伏票价50元。而2005年年底的《无极》,全国统一票价60元,在上海永华影城更标出了1888元的首映天价票。而为了保证大投入能够产生大产出,高价影票发售顺利,电影生产商想尽一切办法为票房护航,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宣传攻势。以《无极》为例,2004年年初,就开始了第一轮的宣传攻势,当时的上海《新闻午报》刊登了如下的文字:
剧本目前还是绝对保密,剧组甚至规定演员不得将剧本带走。而猜测中,有说这是一部中国的《指环王》、是绝无仅有的鬼怪灵异片,也有说它是一部《封神榜》式的神话片。据剧组透露,《无极》模糊了时代背景,只剩下历史中的人物,张柏芝扮演的王妃、张东健扮演的昆仑奴和刘烨扮演的鬼狼将上演一出关于承诺和背叛、家国与爱情的史诗。⑥
但正如前文所引的那个调查表明,大众对于这样强力营销和说服传播感到厌倦,对《无极》如此高的票价却带来这样一种内容充满失望情绪。(无极首映日2115万元创下当年首映新高票房只能说明强力营销的首映作用,却无法证明大众对这部影片的喜爱与否)。对于大众传媒不厌其烦的关于《无极》广告式的信息轰炸以及《无极》本身这个大众媒介而言,其功能无疑是负效应的。
目前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0.4,2005年将迅速逼近0.47。根据中国劳动人事网的数字表明,以排名最高的深圳为例,2004年全年人均月工资不过2660元,去承担60元的一场120分钟电影,不能称为一种低消费。而这类较高消费的结果却是“感觉有上当嫌疑”,他们必然会寻求一种解决之道来获取一种心理安慰。《馒头》,便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了。
《馒头》的编码风格被称为“娱乐精神”,大众在《无极》那里的不满在馒头这里却得到了发自肺腑的哈哈大笑。《馒头》所谓的“恶搞”在舆论上获得同情,恰恰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人们对主流传播文化的怀疑和厌恶,对强加于己身的东西之无奈,对主流文化中的虚假、恶俗感到痛恨。但是,公众缺少话语权,结果就是他们只能用解构(Deconstruct)的方式去“糟蹋”建构(Construct)成的东西。而馒头,恰恰是一种新的解构艺术。这个视频文件在网络和传统媒体上的反应,让人们感到兴奋,甚至让人们感到解气。因为当一个人看了《无极》,不管是捧它还是贬它都已无任何意义,那些话都无法改变事实,而对于更多没有话语权的人来说,《馒头》无疑为他们出了一口不平之气,也通过娱乐,为社会重新带来了一种“正”的功能,完成了本来应该由《无极》完成但却失败的娱乐功效:“短暂而愉快的休息”(Respite)。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大众传媒,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馒头》对决《无极》已经成为了又一个大众议程,而这个议程,将大量对于《无极》不满的受众再一次地聚集整合起来,加强了社会凝聚力,将受众对于“绣花枕头”式的强力营销加无聊内容的不满变成了有序的集中的社会共识,也警告了后来的电影制作者,不得不小心审视自己的制作方式和手段。从功能主义角度来看,很好地抵消了无极带来的功能不佳。
然而,这个议程的设置主角却并非是媒体工作者。这个议程的设置,恰恰来源于草根,精英阶层在这起事件中是跟随的。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没有互联网,这起事件会发生吗?估计《馒头》也就是在胡戈及其朋友的小圈子中流传而已,而远远不能成为今天这样一种公众议程。
进一步研究和假设
大众传播理论中的大众(Mass)视同于受众,例如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布鲁姆就将受众(Audience)这一新型集合体的形成,视为现代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称之为“大众”,以此与群体、群集和公众区别开来。事实上,大众或受众的形成,是工业化和都市化的共同结果,不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层次参差、互不知晓,而且缺乏自我认同意识,也没有任何组织性,不为自己行动,却受外部力量的驱使。由此观之,用典型的大众社会论观点说,“大众传播的受众无疑就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着大众的一切特点”⑦。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的大众受众,常常被视为一群“乌合之众”,在大众传播中,他们处于单向的、非人格传播的接收端,是任人操纵的群氓。早期传播效果理论“魔弹论”便是这样做注解的。更明显的趋势是,随着大众传媒向产业经营方向发展,将大众受众视为市场和消费者的媒体经济学也日益发达。在这种观念下,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被简化为一种“计算”关系,一种买卖关系,大众成为媒介资本和广告商(广告主)的“打工仔”。一如电影和观众的关系最后被总结为两个字:票房。
对于互联网这一互动式传媒的出现,传统的训示式受众形态率先被改变了。英国传播学者麦奎尔进一步认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互动(或交互)技术的出现,明显强化了受众介入、反馈、选择、接近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为受众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传播和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尤其是咨询型和对话型受众的出现,意味着受众主动性的恢复和增强。但是,他也表示,交互性本身的潜在吸引力有多大,或者说是否有足够多的需求支撑互动网络的运转,仍然是非常不确定的。它虽然动摇了以往的受众经验,使受众经验多样化,但它仍然不是传统上人们所熟悉的“观看式”大众媒介的替代物。⑧
然而,《馒头》这个小小的案子却提出了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在网络传播走到今天所谓的web2.0概念之下,这种交互性的潜在吸引力已经变得更为巨大。《馒头》案还没有定论,更多的馒头已经在网络和生活中出现。目前,网络歌曲《吉祥馒头》是把《无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吉祥三宝》(央视2006年春节晚会歌曲)结合一起来重新解构,而苏州两个天堂创意公司已将“胡戈馒头”注册为商标,并授权给了一家中餐馆,“胡戈馒头”随后将在苏州和无锡正式出笼。更为有趣的是,该公司为馒头所创作的广告语居然是“馒头不能好吃到这个地步”!
互联网出现后,互动性根本上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冲击着已有的把关人理论、议程设置理论。Web2.0的浪潮更扩大了普通受众在网络传播中的话语权。在这一次馒头事件中,我们看到,草根受众这一次掌握了主动权。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否真的会在普遍意义上让受众取得这样的权力:internet,将成为一种个人的生产工具?
注释:
①搜狐IT,《投票:为凯歌辩护VS支持胡戈》,搜狐网,2006.2.16( http://it.sohu.com/20060216/n241853219.shtml).
②5Paul F.Lazarsfeld and Robert K.Merton( eds.) ,Mass Communication,Popular Taste and Organized Social Action,in Bryson,op.cit.,p.95-118.
③Everett M.Rogers,殷晓蓉译,《传播学史——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p.233。
④Charles R.Wright,Mass Communication,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3rd ed.N.Y.:Random House,1986,p.16.
⑥《〈无极〉:陈凯歌梦想中的中国〈指环王〉》,《新闻午报》,2004.3.15。
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p.172。
⑧McQuail D.,Audience Analysis,SAGE Publications,1997,p.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