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论文_李姣

探析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论文_李姣

摘要: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区域活动教学,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多幼儿园中的区域活动教学来看,其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将会严重限制幼儿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当前幼儿园的现状以及存在着哪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对于应该如何保证幼儿区域活动更加有效,以保证幼儿更加喜欢进行了简单叙述。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策略

1前言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六岁以下的幼儿,区域活动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要求保证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及规范性,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活动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有效性做进一步的分析。

2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时存在的不足分析

2.1区域设置布局不合理

在设置区域活动环境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凭个人主观意愿,只注重外观花俏,没有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等方面来调整区域和投放材料,致使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往往达不到区域活动的目标和要求,孩子只是盲目开心地玩耍,不清楚区域活动的任务和目的。有的区域活动材料摆放高低不分,造成孩子取放材料困难;有的教师还认为设置区域越多越好、投放材料愈多愈好等错误想法。

2.2活动场地及器材缺乏完善性

很多的幼儿园为了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量,在进行活动场地及活动器材建设时都抱着敷衍了事的想象,只是注重表面形式的体现。然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活动场地及器材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有着直接性影响。所以说,幼儿园在设置区域活动的场地及设施时要确保其安全性及趣味性符合幼儿需求,尽量不要采用水泥硬质材料进行活动场地的设置,避免出现幼儿摔伤事件发生。各项活动设施也应根据幼儿的年龄需求进行设置,确保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如:滑梯、跳床、跷跷板等都是大多数幼儿喜欢的,应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其安全性。

2.3区域活动后分享与交流方面

区域分享活动是幼儿对区角活动成果的展示,更是幼儿经验交流讨论的平台,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自信增长、探索欲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与提高。但是分享环节却存在交流模式单一,内容浅表,不能达到分享与交流的目的。因为教师引导局限,导致幼儿常常被带入一问一答模式中,分享主线被教师牵引;幼儿无法将学习、体验的经验吸收内化,无法将知识经验迁移运用。

2.4确保相应的独立性

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一直认为区域活动其实属于一项辅助活动,在整个正规教育活动中所发挥的知识补充的作用,当幼儿通过正规的教育活动掌握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后,区域活动就成为了幼儿对各种知识巩固和复习的场所,这种情况下所说区域活动的关注度得到了提升,可是却缺少相应的独立性,导致其自身的作用得不到全面的发挥。

2.5教师站位把握不准确

区域活动本应是幼儿处于主导地位,但个别幼儿教师急于求成,单纯追求活动结果,而忽视孩子的探索过程。在开展区域活动中,随意打断和中止幼儿的自主活动,没有从根本上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完全要求幼儿按照自已设定的模式,把自己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错误地认为孩子按照自己的做法就能得以发展;还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区域活动放任自由,采用不闻不问的态度,没有真正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造成孩子对区域活动整体目标领会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3.1建设良好的区域活动场地

幼儿时期孩子是活泼好动的,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活动场地是十分有必要的。孩子在活动中对于各种器材设施的接触能够锻炼孩子大脑与身体的协调性,对于身体健康发展起到很大作用。所以幼儿园在建设之初,就应当具备相当的硬件设施,万不可马虎。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幼儿的活动设施也应当及时跟随时代的脚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更新换代,确保孩子能受到良好活动体验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器材老化对于孩子造成危害的隐患。不断地完善区域活动的硬件设施,能够有效保证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幼儿园管理者们还应当不断加强对活动区域的探索,制定良好完善的活动制度,对区域器材和场地分布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每个器材的安全性和每个活动场地的空间区域是足够的。如此才能做好活动区域的有效性优化管理。

3.2活动要有目标,材料投放要合适

区域活动虽然不像教育活动那么严谨,但在活动之前教师要制定合理的目标,根据目标投放合理的材料,让材料有效地为教育目标服务,当教师把幼儿引入自己设计的活动环境中后,就成了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这样,孩子们就可得到某方面的发展,完成活动目标。

所以,教师在制定区域活动目标时,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注重个别差异,目标要有阶梯性,不要一刀切。材料投放也不是越多越好,但也要充分够孩子们玩。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来分组,能力强的目标定的稍高一点,能力弱的目标定的稍低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因目标简单而使能力强的玩得没劲,使能力弱的幼儿完不成任务而对活动失去信心的现象,教师只有经常总结经验,多想办法,就能生成新的活动方案,提高区域活动的效率。

3.3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进行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孩子足够的指引,必须保证幼儿是课堂中的主体存在,教师同时还必须明确自己的想法往往无法适应幼儿的大脑构造,他们向往的是更加天真有趣的世界。各个幼儿园可以试着在区域活动时将大班、中班、小班的幼儿都聚到一起,这样可以让幼儿们交到更多朋友,同时对于他们的思维发展有着极强的推进作用。

3.4摆正教师角色位置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以观察者的身份随时关注幼儿,要把幼儿作为区域活动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对幼儿自主参与区域活动的每一滴进步和良好表现,教师都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教师要时刻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区域活动全过程,对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给予恰如其分地评价;要善于发现和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及时了解和掌握幼儿活动情况,应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巧妙地把教师的意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幼儿自身的意愿,做幼儿活动真正的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幼儿主动活动得以顺利实现。

3.5倾听分享,寻找素材。

分享交流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幼儿通过分享过程中去回忆做过的事,能看到自己计划与活动的联系,能對自己的思想、行为有一个梳理认识的过程,通过分享,让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吸收内化,并将知识经验运用到新的探索中。因此,幼儿的分享应让幼儿自己总结,教师避免用一问一答的模式局限幼儿思维,应让幼儿想说、敢说。建议教师在此环节中,为幼儿做好“后勤”工作,帮助幼儿更直观的展现作品或组织好班级幼儿的倾听与探讨,并未下一次活动准备素材,打好基础。

4 结语

总之,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的支持性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价值,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表现行为,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与引导,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心湄.论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价值实现[J].成才之路,2017(28):76.

[2]李远红.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好家长,2017(29):26-26.

[3]吴婧.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2):123-124.

论文作者:李姣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探析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的策略论文_李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