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中医院呼吸科 361009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埋豆治疗对肺肾亏虚型喘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确诊为肺肾亏虚型喘病的病人,两组均给予基础抗炎、解痉、平喘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耳穴埋豆治疗。每个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豆治疗等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耳穴埋豆;肺肾亏虚型喘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450-02
喘病是因久患肺系疾病或他脏病变影响,致肺气上逆,肃降无权,出现气短喘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多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炎等。我们探索采用耳穴埋豆治疗的治疗方法,治疗肺肾亏虚型喘证12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耳穴埋豆治疗具有方法简便、使用范围广泛、患者无痛苦、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济高效的优点,减少了常规治疗带来的痛苦和潜在的危险,是一种值得推广学习的方法。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2012年至2014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对照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肺肾亏虚型喘证临床表现: 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咳,气不接续,胸闷如窒,不能平卧,痰多而粘,或心烦不寐,唇甲紫绀。舌质紫或舌红苔少,脉微疾或结、代。
2 治疗方法
2.1 观察组:
耳穴埋豆治疗:1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一侧耳廓。2取主穴肺(耳甲腔的中央周围)、肾(对耳轮下脚的下缘)辅穴脾(耳甲腔的后下方,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的中点)、三焦(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内侧耳孔处))气管(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核对耳穴后,75%酒精消毒。3左手固定耳廓,右手取王不留籽贴,对准阳性点贴敷好,留置1-3天,两周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
药物治疗:雾化吸入 NS 1ml+沙丁胺醇雾化液0.5ml(生产厂家:深圳大佛药业有限公司)+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4ml (生产企业:AstaZeneca Pty Ltd, 10-14Khartoum Road,Noth Ryde,NSW 2113, Australia 澳大利亚)+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2 ml (laboratoire Unither)静脉输液 1. 5%GS 100ml+ 多索茶碱0.2g (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必要时加用抗感染治疗,缓解后出院继续随访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耳穴埋豆治疗。每个疗程均为一个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
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
治愈:喘息及其它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
好转:喘息及其它症状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
未愈:主症未改善或恶化者
3.2治疗结果:2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4护理
4.1耳穴埋豆治疗前的知识宣教
耳,是人体的缩影,与全身各部分及五脏六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采用王不留刺激耳廓有关耳穴的良性刺激所产生的刺激信号传递到肺、脾、肾、三焦、气管等相应脏腑,使病灶的经络之气血畅通,以推动、驱散病灶中淤滞之气血,扶正祛邪,促进各项生理功能恢复到平衡状态,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严重心脏病、严重器质性疾病、外耳患有显著的炎症、妇女怀孕期间及月经期不宜用。
4.2耳穴埋豆治疗前的准备
4.2.1评估患者: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过敏史,耳穴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
4.2.2向患者解释耳穴埋豆的目的、方法、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4.2.3患者准备:了解耳穴埋豆的目的、方法、操作过程、注意事项,愿意配合。
4.2.4护士自身的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带口罩。
4.2.5用物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豆,75%酒精,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
4.2.6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干净。
4.3取耳穴的方法
观察法在充沛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前切忌擦洗耳廓,医者两眼平视,用拇指和食指牵拉耳廓,由上向下,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仔细观察。
按压法探棒的探头以尖端钝圆,直径1.5~2.0mm为宜。按压时,医者左手轻扶患者耳背,右手持探棒,以50~100g的压力按压耳穴,并观察患者的疼痛反应。应注意压力要均匀一致,按压时间要基本相等,如患者呼痛,并有躲闪动作;或出现不能忍受的剧痛,并有出汗的强烈的痛反应即为治疗点。
4.4观察耳穴埋豆反应
1耳廓反应:刺痛、酸、麻、胀等,即得气反应。
2经络反应:沿着经络有酸、麻、蚁走感等。
3患者反应:提神和舒适的感觉。
4反效应:病情加重。属一时性反射性变化,稍加调整即可消失。
4.5耳穴埋豆后的护理
王不留籽贴不能潮湿,不能污染,如胶布过敏可先按压肾上腺穴或服扑尔敏。留埋期间,指导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贴敷点,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2 min,每日2-3次,
5讨 论
肺肾亏虚型喘病属中医“喘证”范畴。《素问.五邪》曰:“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喘动肩背。”《素问.举痛论》又曰:“劳者喘息汗出。”指出喘证病因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病机亦有虚实之别。此外,《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下鼓,暴上气而喘。”《素问.经脉别论》云:“有所坠恐,喘出于肝。”提示喘虽以肺为主,亦涉及它脏。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中所言“上气”即是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证侯,亦包括“喉中水鸡声”的哮病和“咳而上气”的肺胀。金元时期的医学家对喘证的论述各有补充。如刘河间论喘因于火热,他说:“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气甚而息粗……故寒则息迟气微,热则息数气粗而为喘也。”元.朱丹溪认识到七情、饱食、体虚等皆可成为内伤致喘之因,在《丹溪心法.喘》中说:“六淫七情之所感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急。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成虚实两大证。《景岳全书.喘促》:“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指出喘证辩证纲领。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喘》提出: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认为:“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治疗上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或健脾,或补肾,阳虚则温补,阴虚则滋养的治疗目的。[2]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与耳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足阳明胃经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到额前。足厥阴肝经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是人体各个部分的生理病理变化在耳廓上的反应点,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应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耳穴埋豆正是应用这个原理,通过王不留行籽在耳部相应穴位压迫的方法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观察结果显示,耳穴埋豆治疗具有方法简便、使用范围广泛、患者无痛苦、无明显不良反应、经济高效的优点,减少了常规治疗带来的痛苦和潜在的危险,是一种值得推广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张仲英.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8 -89
论文作者:吕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耳穴论文; 耳廓论文; 患者论文; 目的论文; 方法论文; 疗效论文; 素问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