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论文_孙晋芬

孙晋芬

(江苏省徐州铜山区张集中心卫生院 江苏 徐州 221114)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切除术后疼痛评估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及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疼痛评估;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6-0251-02

疼痛已经被认定为人体除体温、血压、呼吸、脉搏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同时疼痛也是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当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疼痛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形成不良影响[1]。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子宫切除术后疼痛评估以及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为39~61岁,平均年龄为(47.9±2.6)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41~62岁,平均年龄为(47.5±2.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较好。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及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本次研究将采取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例如疼痛的性质、疼痛时间及耐受的程度,评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进行选择。

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健康宣教,宣教的主要内容为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并向患者介绍疼痛的评估防范,同时告知患者镇痛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护理措施等。

③心理护理:因手术会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故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排解内心的不安,促使其放松心情,以免因紧张等情绪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加剧术后疼痛感受。

④体位调整以及伤口保护,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对于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最好取半坐体位,以此减轻腹部伤口张力,降低痛感。对于经阴道手术的患者,最好取平卧体位,并叮嘱患者切忌半卧位,以此降低阴道伤口张力,促进阴道手术伤口的愈合。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本次研究将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将以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指数评分)。

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中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为本院自制,问卷共分为四个评分项目: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态度、护理全面性以及护理技术;总分为100分,每项25分;总分低于60分为差、总分在60-85分之间为满意,85分以上则为非常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

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疼痛指数评分,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下表1。

3.讨论

术后疼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情况,其属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并不能进行客观的判断,大量临床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早期疼痛评估以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了疼痛评估以及优质护理干预。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较为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疼痛指数评分结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以及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李东琴的研究结果也明显显示强化基础护理并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3]。

综上所述,对行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明秀.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4,4(1):197-198.

[2]周小玲.术后疼痛评估及自控镇痛泵的临床应用[J].当代护士,2013,12(7):123-124.

[3]李东琴.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干预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1(9):1483-1485.

论文作者:孙晋芬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1

标签:;  ;  ;  ;  ;  ;  ;  ;  

子宫切除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论文_孙晋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